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270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270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一味抱着这个方法不放,非但可能不会起到理想中的效果,还可能把将士们引向气路。

    于七学到最多的还是虎贲军的线列阵和排队枪毙。

    据说这是当今天子,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亲创。

    在平原大规模作战时这个战术可谓是大杀器。

    双方拉开阵仗对射,虎贲军就没有输过。

    仅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排队枪毙的犀利之处。

    于七并不缺火器。

    登州在整个北方可以说是火器最多的地方了。

    不仅是火炮、火铳还有一些其他新奇的玩意。

    一开始于七对其不算太重视,只觉得火器不过是一些笨重的东西,尤其是火炮只能用来守城。但现在他也得把火器和士兵们日常训练相结合了。

    有优势不用,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于七麾下的这支军队火器配比虽然比不了虎贲军、郑家军但也算是排在明军各部中前列的,这一点让于七引以为傲。

    此次攻打登州于七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但提前在沙盘上做了诸多演练策划,还和郑经、甘辉频繁讨论,几乎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了。

    在于七看来登州的特殊性是三面环海。

    这就意味着登州和其他任何城池都不一样。

    要想攻打登州必须先控制一处码头或者海湾。

    唯有如此,水师大军才有落脚之地。

    有了落脚之地,明军才可以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不然终究是无根浮萍罢了。

    看书还可领现金!

    于七很清楚就在距离登州不远的海面上有一座名叫虎跳岛的小岛。

    这座小岛虽然不大,但距离登州城很近,近到从虎跳岛出发只用半个时辰就能抵达登州城。

    故而于七极力建议郑经先把水师大军驻扎在虎跳岛。

    这样明军就有了一个落脚之地,不用急于进攻。

    探听清楚消息后可以把虎跳岛作为跳板进攻登州城。

    这比盲目的冲击清军封锁的海湾码头要合理的多。

    郑经当然是从谏如流。

    长期跟随父亲生活让他整日耳濡目染,对于海战有了一套自己的认知。

    他很清楚岛礁对于水师军队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岛礁落脚水师便是再强大也只能打一波。

    一波如果没有打下来就会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尴尬情况。

    敌军只要及时做出调整,增派兵力封锁海湾港口,进攻一方将很难再有建树。

    这也很正常,毕竟防守方有先天的优势,这个优势要比陆战防守时大的多。

    所以郑经在跟于七一番商议后当即就决定先在虎跳岛驻扎,一切再从长计议。

    北伐不是一两个月能搞定的,所以也不急于一时。

    郑经不求在此次北伐中大放异彩,只要中规中矩不拖后腿就是极好的。

    刨除父王郑成功的光环因素,郑经还是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做成一些事情的。

    此次北伐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至于甘辉嘛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在他看来明军的强势之处在于兵力强大,而清军占据了一个地形的优势。

    明军要扩大自己的优势就必须出奇制胜,趁着清军没有准备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若是双方都准备好了卷起袖子开干,明军的火力优势未必能够发挥的出来。

    不过甘辉有一点担心那就是听说这虎跳岛被一窝海盗占据。

    他倒是不怕这些海盗,明军要消灭这些海贼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甘辉担心的是不能把这些海贼赶尽杀绝。

    若是放跑一两个,让这些海贼给清军报信,明军的优势就会减少不少。

    所以明军必须做好筹划尽可能全歼虎跳岛上的海贼,几乎没有容错。

    而海贼们整日在刀口上舔血,警惕性可谓极高。

    要想在不被他们注意的情况下靠近并不容易。

    尤其是福船广船那样的大船,体积实在是太大了,远远望过去就那么大一只,想不被看到是不可能的,除非海贼们全部眼瞎。

    所以甘辉建议在水师主力到达虎跳岛外围后士兵们换乘小船靠近岛屿。

    这样虎跳岛上的海贼并不会第一时间就发现明军。

    只要有这么一个时间差,哪怕是一炷香的工夫也足够了。

    对此郑经是十分赞同的。

    他父王生平的习惯就是不打没准备的仗。

    但凡出手就要有一击必杀的把握。

    对付这些海贼对明军来说可以算是杀鸡用牛刀,必须要办的妥妥帖帖漂漂亮亮。否则光是郑家军的名声都没地方放。

    此战于七自请为先锋,这倒也正常。毕竟若论对这一代的了解,恐怕没有人比得过于七。

    而且于七也憋了很久想要发泄一番。

    如果说清军是正菜,那这些海贼就是开胃小菜。

    于七打算拿这些海贼练练手热热身,这样对上清军时状态也不会太差。

    不然要想把状态一下子调出来是不可能的。

    对此郑经欣然应允。

    父王总是教导他要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如今他自然要尝试一番。

 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占虎跳岛(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照理说于七已经归顺大明近一年。

    偏偏一年的时间他都在休养练兵,没有什么替大明效力的机会。

    这倒不是因为于七不想卖力气,而是因为朝廷太强了,人才济济的情况下于七基本空有一身本领,也没有什么施展拳脚的机会。

    他憋了这么久,自然希望好好发泄一番。

    只能说虎跳岛的这群海贼,赶上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于七。

    明军水师在靠近虎跳岛后立即按照原计划换乘小船。

    于七率领的先锋军动作十分爽利,没过多久就换乘完毕。

    小船的速度虽然不及福船、广船那么快,但胜在灵活。

    几百艘小船载着数千士兵迅速向虎跳岛靠近。

    不得不说于七挑选的这个进攻时机很完美,正好是晌午时分。

    海贼们应该都在埋锅造饭,大快朵颐。

    这种时候海贼的警惕性是最低的,明军完全可以悄无声息的靠近。

    果不其然,明军眼瞅着就靠近岸边了,岛礁上的海贼们仍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于七吹了个口哨,将士们立即在靠岸后跳下了船。

    岸边并不是沙滩,而是粗沙砾组成的礁石滩。

    哪怕穿着布鞋踩在上面也咯的生疼。

    不过将士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他们现在脑子里只有赶快拿下礁石滩的控制权,并尽快的消灭岛上的海贼,然后控制全岛。

    于七麾下的这些将士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经验十分丰富,很快就全部上岸。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岛屿中心位置靠近。

    海贼们的老巢和营寨应该是在靠近中心的位置。

    虎跳岛并不大,要从礁石滩赶往岛中心并用不了太久。

    于七等人一阵急行军,很快就来到了海贼营寨前。

    海贼的营寨乍一看上去很粗糙,甚至连鹿柴等防御措施都没有,瞭望塔上也没有值守的士兵,很显然都去吃饭了。

    炊烟袅袅,甚至有饭香飘出。

    不过明军士兵们可没有什么吃饭的欲望,他们现在急需要拿下营寨。

    于七见状大喜,这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啊,如此良机他若是再抓不住那真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于七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将士们立即扑了上去。

    营寨大门形同虚设,根本阻挡不住明军的脚步。

    明军将士们提刀冲入营寨,见到海贼便砍。

    那些海贼们正自抱着碗大快朵颐,突然看到冲进来数千人,直是吓尿了。

    他们拔腿就跑,但仓皇之下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有的甚至摔倒在地啃了一嘴泥。

    那些跌倒的海贼自然再难站起来,那些好不容易跑远的也被明军弯弓搭箭射了个透心凉。

    惨叫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断肢残臂。

    照理说这些海贼都是狠人,斗勇斗狠起来是个人都怕。

    但在真正的正规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他们简直就是乌合之众,甚至连抵抗一番的能力都没有。

    这些海贼也有上千人,被人杀鸡一般的杀了一通立刻作鸟兽散。

    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大难临头各自飞。

    海贼们本就没有什么纪律性、荣誉性可言,若是打顺风仗还好一些,一旦陷入逆风的局面就会被滚雪球似的碾压到底。

    所有海贼无一例外的都在拼命朝码头跑去。因为他们清楚同伴在这种生死关头是不会等跑的慢的人的。

    船就那么多,万一赶不上趟就只有留在岛上等死了。

    这些官军一看就是练家子,他们便是严阵以待也不是对手,更不要说这种情况下仓促应战了。

    跑路是他们现在唯一正确的选择。

    于七却不可能放跑他们,哪怕是放走了一人走漏了风声,对于明军的计划也是极大的影响。

    他必须要把这些海贼全部诛杀干净,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计划处于可控状态。

    这支明军本就是按照戚家军的路数训练的,杀起海贼来可谓是得心应手,没多久就杀的人头滚滚。

    剩余的百余名海贼见去往码头的路被堵死,只能退守岛上的一处小山。

    这小山基本是石头山,攀爬起来十分不易。

    但为了活命所有海贼都拼命攀爬,以至于双手都磨破流血不止。

    他们自知自己已经必死无疑,但哪怕能多活一刻也是极好的。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人的求生本能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七在检查战场确认绝大部分海贼已经被消灭后第一时间命人围山。

    海贼们被围在山上根本不可能逃脱,接下来于七要做的就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消灭这些剩余的海贼。

    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用弓箭攒射。

    这个小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个石头堆罢了。

    小山并不高,箭矢的射程完全可以覆盖。

    即便力度衰减可能无法直接将海贼射杀,也可以使其受伤,最不济也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于七一声令下,一时间万箭齐发。

    箭雨破空而下,瞬间传来一阵惨呼声。

    海贼们死伤大半,情状十分惨烈。

    于七见效果不错,立刻下令继续不要停。

    虽然箭矢珍贵,但捡起来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但将士们的性命却是只有一条。

    能够在不折损将士们性命的前提下消灭海贼是最好不过的。

    于七可不希望因为拿下一个虎跳岛就折损兵力。

    一轮又一轮的箭雨下海贼们直是被射成了刺猬。

    在确认海贼们已经被全部杀死后于七下令将士们进行全岛搜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很快,郑经、甘辉等人也在亲兵的护卫下登上了小岛。

    于七带着王二麻子等心腹亲自到码头迎接。

    郑经见于七这么迅速的就拿下了虎跳岛并把岛上的海贼诛杀殆尽,直是高兴坏了。

    他简直发现了个宝啊,这个于七他肯定不会放给其他人用了。

    他满面春风的走到于七近前,和声笑道:“于将军真是好生威武。这一仗打的干脆漂亮,看来下一战攻打登州本世子也得派你做先锋了。”

    于七连忙谦虚道:“世子殿下谬赞了,末将班门弄斧让世子殿下见笑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苏克萨哈增援登莱(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清理战场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不过于七和王二麻子完成的很爽利。

    这一点让郑经很满意。

    比起一开始的青涩,如今的郑经能够更为合理的指挥属下做事,虽然还没有到他父亲郑成功的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已经算是中上之资了。

    于七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对于登莱很了解,所以从一开始郑经就对于七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只是讨论一番便全盘接纳了于七夺下虎跳岛并以虎跳岛为跳板拿下登莱的计划。

    如今前者已经顺利完成,按照于七的计划明军必须派出斥候时刻关注登莱清军的动向,为进攻登莱做准备。

    虎跳岛距离登州很近,一旦做出决定就可以立即发动攻势,不过有一点同样让人头疼。那就是一旦清军发现了明军的踪迹和意图,抢先发动攻势,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攻到虎跳岛来。

    如何在侦查的同时不暴露自己的行踪是眼下明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于七的建议是让明军的斥候伪装成渔民。

    登莱沿海,渔民自然不少。

    虽然几经战乱渔民的数量有所减少,但登州一代的渔民数量还是相对稳定的。

    就算被清军发现,总还有一个遮掩的手段,不至于仓皇跑路。

    郑经对这个建议欣然采纳。

    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既然决定此战倚重于七,没有理由不信任他。

    当然利用这个间隙,明军开始清理岛上的仓库、码头、营寨。

    虽然这虎跳的海贼穷凶极恶,但不得不说还是把岛上打理的有模有样,井井有条的。

    就拿仓库来说,郑经命人一番搜查,竟然搜出了不少粮食、银子,还有火铳等物件。

    虽然这些东西的数量不可能满足明军的需要,但聊胜于无啊。

    对明军来说这完全就是意外之喜。有了这些补充,等于变相减少了明军粮食储备的消耗。

    对于攻打登莱这绝对是一大利好。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岛礁太小了。

    营寨住上千人没什么问题,但要一下子住上上万人确实显得拥挤不堪。

    无奈之下郑经只能下令命令不分士兵驻扎在营寨外围。

    如此一来勉强解决了住的问题,该埋锅造饭埋锅造饭,该睡觉休息睡觉休息。

    在大战爆发之前一切都是平静的。

    只有等到战斗开始时,郑经才需要将士们提高注意力,尽全力拼杀夺城。

    三伏天真是难熬啊。

    登莱总兵仇栾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把一粒葡萄送入口中,大口大口的嚼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