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93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93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也足够他逃跑的了。

    只是他在跑出一段距离后心中生出一种未知的恐惧感。

    他对云南尤其是昆明的地形地势并不熟悉,万一吴三桂派人追出来他真的能够走得掉吗?

    万一被重新捉回去,天知道吴三桂会用怎样残忍的手段折磨他?

    即便躲到大山深处,李长水也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够逃出生天。

    思来想去,李长水觉得自己还是得找到一个靠山来依靠。

    这样即便清军真的找到他,也有人能够庇护他。

    思来想去,这昆明地界不就只有明军有这个实力了吗?

    只是如今昆明城紧闭,他要怎样才能和明军联系上呢?

    李长水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冒险去试上一试。

    他跑到城墙下高声呼喝,表明身份后希望能够见到明军守将,说可以有办法助他们脱困。

    一开始明军士兵根本不予理睬,甚至扬言要射死李长水。

    李长水干脆脱下了外衣,展示身上的伤痕。

    城头的明军见到李长水身上如此可怖的伤痕心中不免一惊,渐渐的有些相信他的身份了。

    他们立即将情况报给了庆阳王冯双礼。

    冯双礼一番考虑后决定命人放下篮子把李长水接近城来。

    反正只有李长水一人,便是他真的是奸细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如果李长水说的是真的,那等于是给了明军一个活命的机会。

    事已至此,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李长水见明军缒下了一个篮子,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如果刚刚明军不由分说的直接放箭,他是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的。

    还好明军选择了相信他,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李长水跳到了竹篮里,本能的拉了拉绳子。确认绳子足够粗后,他沉声道:“拉上去吧。”

    竹篮晃悠悠的升高,李长水只觉得一阵心慌,索性闭上了眼睛。

    等到停了下来,他便知道已经到了城头,小心翼翼的从竹篮里跳出。

    “跟我来吧,我带你去见我家殿下。”

    李长水心道如今昆明城中竟然还有一家大王,他真是来对了!

    却说李长水被带到黔国公府,冯双礼和沐天波一齐坐在上首。

    见李长水被带来了,冯双礼率先发声道:“说罢,你究竟是什么人。”

    李长水见对方还怀疑自己的身份,索性再次把衣裳脱下。

    “大王,小人是贵州贵阳府的普通百姓,被吴三桂掳掠至此,一路上打骂不断伤痕累累。大王看我身上的伤就知道我没有说谎。”

    李长水咽了口吐沫道:“吴贼的手下见我烧的饭菜还算可口,便命我做伙兵,烧饭给军队吃。一开始我也是用心做事,可他们哪里把我当人看,稍有不称心意的,便冲我一通打骂,端是往死里打。”

    李长水露出一个凶狠的表情道:“我实在是气不过,便心下一狠,在他们的饭菜里下了药。现在吴三桂大军应该都在跑肚拉稀,毫无战力可言!”

    沐天波和冯双礼对视了一眼,心里还是有些喜意的。

    只是如何确认这人说的都是真的也是一个难题。

    如果真是如此,明军真的有机会突围了。

    “本王怎么知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冯双礼抢先一步道。

    “大王若是不信,可以派哨兵出去打探。如果证实某说的无误,可再做打算。”

    李长水经历了这么多,整个人也跟着成熟了不少。

    他知道不管是吴三桂军还是明军看重的只有现实利益。

    他要想让明军收留他,就必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跑肚拉稀虽然不致命,但短时间内会让丧失战斗力和行动力。

    这对明军可谓是天大的喜事了。

    “黔国公你怎么看?”

    冯双礼主动向沐天波问询道。

    “倒是可以派人看看。”

    沐天波之所以态度软化,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假如昆明真的被围城了一个铁桶,那他情愿死守到底殉城。

    这样至少还可以留下一个好名声。

    但如果有逃出去的可能,有谁愿意去死呢?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而且如果真像李长水说的那样,清军都被药的跑肚拉稀,那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把昆明城中的百姓转移出去。

    这样即便吴三桂拿下了昆明也只是拿下了一座空城而已。

    云南多山,他们完全可以躲到深山里去,是不是的出来袭扰一下吴三桂,让他不胜其烦。

    毕竟吴三桂便是有十万大军,也不可能把云南的山旮旯都扫一遍。

    再不济也可以北上建昌,把人口和军队都迁移到四川去。

    相信文阁老和太子殿下是能够理解他的苦衷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李长水说的是真的,所以沐天波要先派人去考证一下。

 第二百零五章 撤离险地(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如今的昆明城中要想找出几个这样的勇士还是不难的。

    沐天波派人缒出城后便和冯双礼分析李长水的身份。

    沐天波觉得李长水是吴三桂派来奸细的可能性不大,从他身上的伤就能看出来。

    哪个奸细会把自己打成这样,做戏作的也太过了吧?

    退一步讲,即便李长水真的是奸细,沐天波也派人出去核实了。

    不可能给吴三桂趁虚而入的机会。

    冯双礼也是表示赞同。

    但一切还得等前去侦查的哨兵回来才行。

    如果真如李长水所说,冯双礼觉得便是天赐良机。

    如果明军不趁这个机会突围,简直对不起老天爷的安排。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沐天波已经命人把李长水带下去休息,实则就是监视起来。

    如果证明李长水就是吴三桂派来的奸细,沐天波会毫不犹豫的命人将其在军前斩首祭旗。

    哨兵外出了约摸一个多时辰,这才陆续回来。

    他们向沐天波禀报称吴三桂大营极为散乱,连哨兵都看不见。

    且隔着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

    那臭味简直绝了,怕是茅房都比之不及。

    沐天波闻言大喜。

    这么看来李长水所说应该是真的了。

    吴三桂真的被他摆了一道!

    他当即命人把李长水请来表示感谢,又是敬酒又是夹菜,弄得李长水很是尴尬。

    “国公爷,大王你们别这个样子。你们这个样子,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

    沐天波却是摇了摇头:“你是我们昆明军民的福星啊。若是没有你,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下好了,昆明军民有救了!”

    其实在这一刻沐天波甚至生出了出城进攻吴三桂大营的念头,但仔细想了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即便如今吴三桂军中上吐下泻,个个憔悴不已。

    但真正想用两万人打赢十万人还是太难了。

    万一赌输了他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思前想后,沐天波还是觉得应该撤离。

    与冯双礼一合计后二人当即制定了撤退的线路,命人通知全军和城中百姓。

    昆明百姓都很认沐天波。

    加之他们听闻了吴三桂的暴虐,没有人想留下来赌一把,纷纷表示愿意跟着明军走。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把堵在城门前的石头清理掉。

    这可是一个麻烦事。

    有道是堵起来容易撤掉难。

    明军动员所有力量,鼓足气力这才勉强将一面城门前的石块清理干净。

    倒也不需要把所有城门的石块挪走,有一面城门供撤离便够了。

    于是乎,在明军的组织下昆明百姓有条不紊的进行转移。临走之前,沐天波回望了一眼昆明城,十分不忍的下令把城门捣毁。

    这样一来至少在短时间内吴三桂无法睡个安稳觉的。

    其实他一开始是想下令士兵纵火烧了昆明城的。

    但命令到了嘴边还是有些不忍。

    毕竟这是他沐家世代居住之地啊。

    明军还是有机会打回来的。现在就这么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倒不如等上一等。

    “黔国公,走吧!”

    见沐天波还有些不舍,冯双礼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催促道。

    “走吧!”

    沐天波长叹一声。

    这一走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吴三桂简直要抓狂了。

    这个泻药的药劲怎么这么大,他跑肚拉稀已经十几回了,现在只要一坐下来还会产生便意。

    简直太可怕了!

    吴三桂现在也不敢吃东西,生怕吃了东西又加重了腹泻。

    他只能勉强喝一些水,补充一下水分。

    不然就这么个拉法,整个人都得虚脱了。

    当然他的情况还算好些的,军营中的士兵们就更惨了。

    至少吴三桂还是单独一个营帐。

    而那些普通士兵们大多是十几人一个营帐。

    这种情况下营帐内都是恶臭熏天。

    可以想象十几名士兵来不及走出营帐,就在帐内方便解决是怎样的场景。

    吴三桂也不敢问,也不敢看。

    大营之中已经恶臭熏天,比茅坑还要臭!

    这是吴三桂怎么也想不到的。

    这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搞事!

    会不会是明贼派出的奸细?

    但是明贼的奸细是怎么混入军中的?

    吴三桂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原本吴三桂是准备下令总攻的,现在倒好全部泡了汤。

    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止泻。

    唯有如此才能重振旗鼓。

    不然别说攻城了,就是自理都是问题。

    吴三桂便命轻症的士兵前去寻找郎中。

    赤脚不赤脚的不打紧,只要能够治疗这腹泻之症的便是好郎中。

    天呐,他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竟然要受到这种非人的折磨!

    老天爷,你真是太过分了!

    却说沐天波、冯双礼率部以及昆明百姓撤离后径直北上,准备经建昌入川。

    一路上他们遇到许多沿途村子的百姓。

    这些百姓得知缘由后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黔国公前往四川。

    当初天子迁都时,他们都没有选择离开。

    那是因为黔国公还在。

    只要有黔国公,那云南就还是云南。

    可现在连黔国公都走了,他们还有理由留下来?

    留下来给吴三桂那个狗贼当奴才使唤吗?

    吴三桂此贼连山海关都能献了,还能指望他对云南的百姓好?

    他连黔国公一根脚指头都比不上啊!

    要想不受罪不受气就赶在吴贼来之前先撤走。

    反正只要人在,到哪里都能重新开始。

    沐天波却是很欣慰。

    他没想到这些村民能够想的这么明白,更没想到他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这便好,这便好啊。

    这样他的心理压力又小了几分。

    届时向天子请罪时负罪感也会小了不少。

    不过在撤离的过程中冯双礼提议可以留下一小部分士兵在云南。

    平日里这些士兵就藏在深山老林里,时不时的出来刺探一下军情,袭扰一下吴三桂。

    这样他们在四川也能定时了解昆明乃至云南的情况,不至于完全的两眼一抹黑。

    沐天波觉得很有道理。

    不过找谁来做这留守士兵呢?

    思来想去,沐天波决定让士兵们自己决定。

    有愿意留下的,沐天波会给他们足够的银子、粮食并在天子面前为他们请功!

 第二百零六章 东南困局(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镇江,知府衙署。

    郑经与大将甘辉正在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作为南京门户,镇江是肯定不能丢的。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要想真正的稳固南京,还得把防线往外推。最好能够拿下凤阳、扬州,拥有真正的缓冲屏障。

    不然明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容错,随时都将面临清军的猛攻。

    还有一点,郑经很担心父王受不了刺激,急于找施琅复仇。

    如今施琅盘踞在浙江,朗廷佐、管效忠二贼也跑到了杭州。

    虽说杭州距离南京的距离不算太远,但要是调集兵力去攻打,南京的防备不就空虚了嘛。

    届时万一凤阳、扬州等地的清军抓住机会猛攻,郑经担心真的不一定守得住。

    “甘叔叔,我离开之前,父王曾隐隐表示要攻打浙江。我担心这会让虏贼抓住机会啊。”

    甘辉也叹道:“世子殿下说的臣何尝不知道呢。只是有的话臣来说不合适啊。”

    郑经神色一黯,默默点了点头。

    不错,舟山刚刚失陷不久,父王刚刚自罚军棍算是平息了一场即将开始的风波。

    在这个节骨眼上,甘辉这个败军之将去向父王谏言确实不怎么合适。

    虽然郑成功十分清楚这不是甘辉的错。

    相较之下,郑经来说这番话相对来说就合适的多。

    可是他还是没能鼓起勇气。

    一直以来郑成功给他的印象都是完美无缺的。

    郑经对父亲敬重多过爱意。

    二人之间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不是父子。

    郑经知道父亲其实是爱他的,但有些话羞于表达说不太出口。

    越是这样时间久了,父子之间隔着的那层东西便越厚,那种不真实感模糊感便越强烈。

    “这件事怪我,我找机会写信给父王吧。”

    郑经顿了顿道:“甘叔叔,你觉得虏贼会主动进攻镇江或者南京吗?”

    甘辉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不会。至少施琅此贼肯定不会。甘某与施琅曾经共事过很长时间,对此贼的脾气秉性很是了解。那时世子殿下还小,恐怕记忆不是很清楚。此贼最是狡猾,轻易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地。在殿下那里的时候就是如此,投虏之后肯定更加变本加厉。还有那黄梧,也是诡计多端。他们对我军十分了解,一定会使阴招。”

    “嗯,我们还应该多留意,防止二贼使诈。”

    收复失地固然重要,但稳固防守却是前提。

    不然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就不美了。

    军营之中,前锋镇正提调余新叫来副提调马信共同商议大事。

    只是他们商议的却不是如何防守,而是怎么投降清军。

    当初攻打镇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