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299章

三国末世录-第299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90章 时机

    等夏侯惇,曹休二人说完。本阴晴不定的司马懿又恢复了淡然的表情,一边将二人扶起一边说道:“二位将军何至于此啊,快快请起。汝等出击梁军本就是执行本帅的军令,虽有挫折,但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道哉。更何况汝等也斩杀了不少梁军,还烧毁了白马渡的若干黄河浮桥。如此也算不得大败,本帅又有何理由治罪汝等?”

    说话间,早有兵士为曹休,夏侯惇二人松了绑,送上了衣物。虽然司马懿未怪责曹休夏侯惇二人,但酒宴被这意外的插曲打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诸将都没了酒兴,又饮了几杯便匆匆散了酒宴。

    待众人散去,邓艾却没有离开,对着司马懿欲言又止的样子。司马懿问道:“士载克是有话要说?”

    邓艾立刻应道:“大将军,末将确有疑问。这曹休,夏侯惇二人明摆着擅自贸然偷袭白马渡,造成了数千虎豹骑精锐的损失。如今我魏军虽有二十余万大军,但能用的战骑却仅有一万五千骑不到。被他们如此白白糟蹋了两成多去,主帅为何…为何…”

    司马懿微微一笑,语重心长的说道:“士载啊,到了本帅这个位置,考虑事情可不仅仅是行军对仗这方面。在做出决断之时,方方面面都要考量。若是真按军法将此二人处罚甚至斩杀了。占军中七成的曹家,夏侯家的将官们该怎么想?朝廷和圣上会如何想?当然军法不严难以治军。但当前大战在即,这些只能暂且先放一放了。”

    ……

    白马过隙,时光流转。转眼就是修武八年的初秋时节,凉风乍起,本郁郁葱葱的原野也开始显露出金黄之色。

    卧蚕岗下的梁军大营中军大帐,冯宇也与群臣众将又进行了一次例行帐前朝议。从夏到秋,这三个多月来,虽然双方都按兵不动。但双方却是缠斗不止,数千兵马到上万兵马级别的战斗时有发生。其中有双方在两军之间战场上面对面的阵仗,有小股梁军车骑部队长途奔袭邺城引发的战事,也有部分魏军继续袭扰白马渡与卧蚕岗之间粮道的所引发的战斗。

    总的来说,双方虽然各有身负,但魏军的伤亡要远大于梁军。基本上是每损失一名梁军兵士,就要伤亡五名魏军兵士。对于魏军而言,好在他们的总兵力本来就大约是梁军的五倍。因此这种损失也能承担的起。

    大帐之中,冯宇悠然说道:“众卿,有本来奏,无事退朝,各安其职,秉戈待战!”

    听冯宇说出秉戈待战这个词,众人脸上又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所有将官都迫切决战之日的早日到来,自入秋后,众人都认为即将决战了,每日朝会都带着期待,因为此前冯宇表示过秋后决战。但现在,冯宇还是迟迟没有表态要决战的意思。

    此时,赵云出列拱手做礼道:“臣有本奏。陛下,我梁军数万大军屯兵卧蚕岗下已三月有余。虽与魏军多有交锋,但这些小战小仗并不能击溃魏军士气和瓦解魏军实力。陛下曾经说过我大梁的总策略是速战速决,屯兵卧蚕岗也是在这个总策下做的部署。此处远离黄河河道,五万余兵马用度的粮草辎重转运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如此长久耗下去,利敌不利我啊。所以臣恳请陛下早日与魏军进行决战。”

    有赵云带头,众人纷纷附和。典韦也说道:“陛下,您不就是担心魏狗在大营周围布置的那些陷阱暗桩吗?那我们就不用长弓战车。臣的一双大戟,还有麾下军团的巨猿战兵便能破那魏军的长枪方阵。”

    华雄也嚷嚷道:“陛下,还有臣的重装铁骑。那梁军的虎豹骑何足道哉,他们在此前白马渡一战中,虎豹骑损失颇多。如今我们的重装铁骑虽然数量相对而言还是少点,但凭借单骑战力,已经能压制住虎豹骑。这样,我们的轻骑飞羽便能以飞骑兜射便能破了他们的长枪阵。”

    待众人都说完自己的话,议论之声渐消,冯宇方才抬起手,示意众人止声。大帐之中便顷刻间鸦雀无声。

    冯宇这才开口缓声说道:“朕知道众卿急于一战,朕又何尝不是如此。但时机还不成熟啊。”说到这,他看了一眼典韦继续说道:“典韦,汝说能用自己的勇武和巨猿战兵破敌军长枪方阵。可朕只有你一个典韦,巨猿战兵全军也就几百。对方的长枪方阵,大阵五千人,小阵也有三千人。这样的军阵有五十上下,汝能破几个?”

    一句话将典韦问的张口结舌道:“圣上,典韦当然能…能破,能破一个。”

    而后,冯宇又望了华雄一眼道:“我们八千骑上下的重装铁骑压制住对方虎豹骑没有问题。但是剩余上万骑的轻骑飞羽如何兜射对方五十个长枪方阵?那五十个长枪阵横列起来,汝可知有多宽?轻骑飞羽从一端策马飞驰到另一端需要多长时间?”

    华雄扣扣脑袋,掰着手指算道:“五千人大阵合计十排,五百列。小阵六排也是五百列。算上间距,一列占一步半的宽度。这一个方阵就是七百五十步宽,差不多就是两里路。五十个方阵,…乖乖,这有百里路了!”

    冯宇又说道:“不错,就是百里宽。当然,魏军不大可能将所有方阵摆成一排,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万余轻骑飞羽也不可能去兜射这么多的魏军步卒,更不可能凭借攒射就让他们军阵大乱。而且汝等不要忘了,魏军除了虎豹骑还有常骑上万,我们没有长弓战车参战,重装铁骑与虎豹骑纠缠的情况下,如何让轻骑一边攒射长枪方阵一边对付这些魏军常骑。”

    听了冯宇的话,大帐中又陷入一片沉默。良久,赵云方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那我大梁现在要等的是什么时机?”

    冯宇伸出两根手指应道:“两个,一个是等连绵秋雨来临,二是等待后方正在赶来的上千增援兵力。”

    赵云更摸不着头脑了,问道:“难道陛下想水攻魏军不成?可此地不比江东,南阳,并没什么水量充沛的河流,即使黄河在秋汛时,河水也不至于能泛滥到淹没魏营的地步。另外,我军五万大军已全部屯于卧蚕岗下,若是再增援小股兵力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多这千余兵马,少这千余兵马,对战果影响并不大啊!”

 第691章 犀锐重骑

    冯宇听完赵云的话,哈哈笑道:“当然不是,朕岂能不知道河北秋季黄河无汛。朕等雨水来是另有它用。至于朕要等的这增援兵力,等到了汝等便会知道。”

    冯宇的话刚说完,就有羽林军中的掌令校尉前来通传道:“启禀陛下,您等的那支犀锐战骑已赶到了卧蚕岗。”

    冯宇哈哈大笑着说道:“说来就来了,走,众卿随朕去见见识我们大梁的新式重装铁骑!”

    说罢冯宇就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梁军众将连忙紧紧跟随,要去看看这新式重装铁骑的稀奇。他们边走还边纷纷小声议论着。

    一人说道:“我们大梁的重装铁骑已是天下极致的重装骑兵了,马是用肩高六尺的巨马,人马皆披挂普通刀剑和箭矢无法穿透的精良铁甲。现在圣上还能弄出什么战力更高的重骑出来。”

    另外一人不屑的说道:“圣上弄出的东西能让汝相像到吗?”

    “你们二位别扯这么多了,我们看到了就都清楚了。”

    很快众人来到了大营中间的一大片空地上。此时,空地上停满了体型巨大的战骑。众人再仔细一看这战骑,各个都目瞪口呆起来。原来这些战骑并非马匹,而是犀牛。

    对于犀牛这个物种,众人也都不稀奇。在这个世界,不说缅州这样的偏远之地,南海,健为,云南,交趾等边郡,犀牛在荒野丛莽之中也都是常见的动物。

    但当下这些犀牛的体格远比南方边郡的那些犀牛要大的多。它们高达六尺的身躯,再配上它们身上套装的板甲,如同一头头金属打造的巨兽般矗立在那里。它们身上的板甲还十分奇特,仔细看有许多豌豆般大小的小孔。它们额头上的兽角甚至都套上了金属撞角,如同一支锋利的矛刃一般。犀牛鞍桥上的骑兵,同样套着如同铁皮盒一样的封闭式板甲,从头到脚包了个严严实实,这板甲的护腕护臂上甚至还有数寸长的金属倒刺。他们手持的不是骑枪,而是一把造型奇特的斩马刀。

    严颜在人群中惊呼道:“哪来的如此巨大的犀牛。老夫当年为刘焉供事时,西南藩夷也时常向成都敬献犀牛。只是那些犀牛体型远不如这些犀牛般如此巨大,大约只有这些犀牛的六七成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大可能被驯化为坐骑家畜来使用。”

    在冯宇的授意下,这支“犀锐铁骑”出来一名队率为梁军众将讲解道:“这些犀牛不是普通的犀牛。而是林涛将军麾下的远洋舰队从大南洲的土人那里弄来的,而后运送到沙瓦底港的腾龙城里驯化而成。它们狂奔起来之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他们。”

    这队率口中大南洲其实就是原世界中的非洲。这些犀牛是远比亚洲犀牛体型巨大的非洲犀。在腾龙城中的驯兽馆中加以驯服成可以战斗的犀牛坐骑,前前后后花了三年时间,至今全部加起来有这千头上下的数量。

    典韦好奇的凑过上去,用手指敲了敲犀牛和骑手身上的板甲,发出铛铛的声音。惊呼道:“这铁甲厚的像是整个坐骑是铸造出来一般,这甲得有多厚。”

    “启禀将军这铁甲乃精钢所锻造而成,有三毫之厚,也就是比巨猿战兵身上的铁甲还厚五成。即便是枪矛在高速冲击下,也无法透甲。更何况犀牛本身的皮肤就是一层厚甲,可以说当今天下,几乎没有能够直接伤害到这些犀牛战骑的普通武器。”

    这队率接着又花费半个时辰的时间对众人做了更详细的讲解。大家听完后纷纷赞叹不已,黄忠哈哈大笑道:“有此神物,定能将魏军杀的片甲不留。”

    贾诩在一旁捋着胡子看了半天,冷不丁的问道:“万物都有弱点,这犀锐铁骑也应该不例外。这些东西吃什么?食量是否巨大?若是吃的特殊,又食量巨大,我们的补给辎重可是承担不了。”他的提问引来众将一片哄笑。

    队率立刻回道:“启禀贾大夫,这些犀牛和马一样,是完全的素食动物。它们只吃草,甚至比马还好饲养,因为它们不需要如豆类这样的马料。只要有足够的鲜草,就能保证它们的生存。当然它们也有些短处,就是速度,耐力不如战马,也就能以最高速度冲刺数里路。它们虽然不需要马料和特别的饲料。但是却时时需要水。若它们的皮肤干燥超过大半个时辰,便会烦躁不安,无法再被兵士操控。”

    贾诩点点头,恍然大悟扭头对冯宇鞠身一礼道:“原来这就是圣上要秋雨落下的原因。也是这犀甲为什么有如此多小孔的原因。”

    冯宇笑道:“文和说的不错,但这并非等秋雨来临的唯一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秋雨来临时,魏军那纸糊的升空灯便无法再升空。他们与我们相比,就如同瞎了一只眼般。”

    冯宇的话音刚落,就感觉到脸上一点冰凉。用手一摸,原来是滴水珠。他抬头向空中望去,天空早就是秋霾一片,云层低垂。落下的雨滴越来越多,梁军众将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喊道:“下雨了!下雨了!我们就要和魏军决战了!”

    ……

    司马懿呆站在中军大帐的门口,望着帐外连绵不绝的细雨,心里却在七上八下的想着。此前,他还是稳坐钓鱼台的心态,认定冯宇急于速战,耐心比不过他。所以除了日常双方的袭扰战,便是采取广撒斥候,日夜监视梁军举动的措施。只要梁军有什么动向,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禀报并且采取对应行动。他估算了梁军下一步的无数可能,无论哪一步他都有应对之策。而且他认定冯宇在他预置的战场上与他决战是最有可能的。

    但最终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冯宇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中,没有任何发起总攻,撤退,移师,分兵的迹象,只是守在卧蚕岗与他干耗。这让司马懿顿时惊疑起来。

    猛然,司马懿耳中隐约听到阵阵的鼓号之声。那显然不是魏军至今的鼓号,因为声音太远了。果然,不一会就有令兵冲进大帐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梁军开始在营外布阵,此次出动兵力甚多,接天连地,已摆开十几个方阵,似乎是要发起总攻了!”

 第692章 大战开启

    司马懿听了令兵的传报,不惊反喜的哈哈笑道:“冯宇终于沉不住气了,总算让本帅没有白等。”

    续而,司马懿吩咐令兵向各营各部传令,让众将按事前的计划从事。很快,连绵数十里的魏军众营之中,也传来了隆隆的鼓声。这鼓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魏军各部步骑纷纷涌出营寨,在各自将官的指挥调动下,于营寨前的空地上聚集成阵。而后又汇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军阵或战骑骑对。

    约莫用了一个多时辰时间,魏军方才列阵完毕。正对着梁军方向的整整有二十个长枪密集方阵,宽达二十里。实际上,魏军可以排的更宽,但是军阵过宽,就出了魏军预设战场的范围。就没有专门对付梁军长弓战车的浅坑陷阱和暗桩了。

    司马懿的近卫军方阵则有三个长枪方阵拱卫在前,左,右三面,防止前方的长枪阵万一被梁军突破后,主帅面临直接威胁。魏军中央军阵的两侧则是成排成列的弩炮阵地。合计有上千弩炮,这些弩炮都已上了石弹或弩枪,引弦待发。

    另有六个长枪密集方阵分别部署在左右两翼,他们是以纵向方向排列,每三个方阵一列,左右各一列。这是防止梁军骑兵绕行到侧翼发起打击。若是梁军铁骑突袭到魏军军阵两端,企图对梁军侧后发动打击时。这六个长枪密集方阵会立即转向九十度,将枪尖对准来袭的敌骑。

    当然,司马懿知道仅仅依靠这六个长枪方阵无法完全防御住梁军铁骑对两翼可能的突袭。所以担当克制梁军骑兵的主力并非他们,而是数量上万的魏军虎豹骑和万骑魏军常骑。也部署在这六个长枪密集方阵前靠向梁军一侧。

    司马懿还在魏军大阵的背后布置了一个由魏军战兵步卒构成的机动步兵方阵,这个方阵与长枪方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