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300章

三国末世录-第300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还在魏军大阵的背后布置了一个由魏军战兵步卒构成的机动步兵方阵,这个方阵与长枪方阵不一样。他们主要是由刀牌手和弓弩手,以及少量魏军常骑组成的混合军阵。他们的任务是在阵后游弋警戒,防止梁军散兵游骑从各方阵之间的空隙穿插到魏军后方展开袭扰。最后,司马懿还在数十里的连营中保留了够组成二十个方阵的兵力做为后备。他们虽然都留在营中,但所有人都在各个营寨中的校场空地上排好了队形,随时准备防御或出击。

    司马懿登上了用于指挥的驷马战车,手搭凉棚向梁军眺望。虽然梁军也排出长达近二十里,由十几个步兵方阵所组成的宏大军阵。但是梁军这十几个步兵方阵都是两千兵马左右的小阵。

    所以梁军军阵既然拉的和魏军军阵一样宽,就不得不牺牲军阵的纵深。梁军的方阵普遍只有五排,甚至有的只有四排,这样单薄的军阵很容易被魏军的虎豹骑所凿穿。而且梁军方阵与方阵间的空隙也比魏军大的多,这也是一个致命的短板。梁军左右两翼同样布置着大量的战骑,重装骑兵和轻骑飞羽混杂而列,黑压压的遮挡住了整个地平线。但是司马懿却没发现梁军的长弓战车部队,这是他最为忧心的。

    他又极目向更远处眺望,试图看清梁军军阵后方,但梁军军阵旌旗烛天,遮挡了视线,而且此时两军相隔距离也太远了,所以什么也看不清楚。

    司马懿沉声说道:“升起升空灯,本帅要知道梁军大阵后方的布置。”令兵诺了一声便匆匆前去传令,不料过了半刻便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主掌升空灯的将官说,现在雨水太大,升空灯无法升起,而且会让雨水浇坏棉纸所制成的灯罩。”

    司马懿这才想起,出自郭嘉之手的升空灯有个巨大缺陷,就是为了尽量减轻自重,它的灯罩是棉纸裱糊在竹质框架上所构成。魏军没有石脑油这种燃料,因此即使放大灯罩,也没有强劲的热源来保持灯罩中的热空气。这就是魏军升空灯一直不能做大和加大载重量的原因。

    司马懿再次向数百仗外的梁军望去,不禁心中打了个寒蝉,原来在蒙蒙秋雨中,梁军已有十几个“升空灯”腾空而起。几乎每个方阵后方都有一个。司马懿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如同视力超强的人和个半盲的人对决,后者即使身强力壮,四肢发达,也先输了一子。

    此时梁军军阵中军,大红华盖之下的冯宇也正观察着魏军大阵,不同的是他调出了自己的系统面板,全方位的审视着这个超级大阵。除了冯宇,指挥各个方阵的将领中,不少人亲自乘坐升空气球,升入空中观察着魏军动向。

    冯宇终于抬起头,抬起手掌,而后用力挥下,口中淡然的吐出四个字:“全军进攻!”令兵随即隆隆的敲起他指挥车旁边的战鼓车。其余各部方阵战骑骑队接令后,也以同样的节奏击鼓响应,同时也是将这军令向更远处传去。当梁军所有方阵的战鼓声响成一片时,便代表各部都接到军令。宽大近十里的梁军大阵便还是在兵士们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口令声中,徐徐向前方移动起来。

    梁军的这个举动顿时让司马懿紧张起来,他没再去多想升空灯的事,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梁军军阵的移动上。

    梁军军阵在移动,可魏军军阵却一动不动的扎在原地。司马懿担心梁军的长弓战车在后面藏着,所以魏军必须尽可能的呆在被“改造过地形”的区域内。

    梁军越来越近,司马懿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起来,他将手臂高高举起。当梁军距离魏军军阵百仗出头时,突然齐齐停下。司马懿此时却挥下了手臂,发令道:“弩炮轰射!”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无数成百上千的石弹,弩枪从魏军军阵后弹射而起,远远的抛向梁军军阵。这些石弹,弩枪绝大多数没击中目标,但部分还是造成了梁军伤亡。数十上百名被石弹或弩枪射中而未亡的梁军兵士痛呼惨叫起来。

    梁军军阵中过了半刻钟,才发出了反击。同样石弹和燃烧着的火爆弹,还有那长弓手的重箭也铺天盖地的向魏军抛射而来。

 第693章 错误的判断

    梁军成百上千的火爆弹在天空划出道道弧形烟迹,而后落在魏军的大阵之中,腾起一丛丛数尺高的烈焰。魏军的各级将校都声竭力嘶的呼喝着:“前排兵士竖起橹盾,其余人摇动枪杆,都不要惊慌,不要乱动位置!保持阵形!”

    梁军长弓射来的重箭被枪杆纷纷打落在地。这些重箭虽然射程惊人,但飞射近败仗后已是强弩之末,而且它们的箭身奇长,更容易被枪杆扫中并且消弭更多的动能。

    轰的一声,一发火爆弹正好落在一名长枪兵的脚边,碎裂后五六尺高的烈焰顷刻间将这名长枪兵吞没。他立刻惨叫呼号起来,距离他不远处的将官喝道:“不要乱动,趴下。”

    那长枪兵丢掉长枪,不停的哀嚎着卧倒在地上,一名手持潮湿麻布袋的魏兵从枪阵一步不到的间隙间冲了上来,将那巨大的布袋兜头罩在火人身上,将火扑灭,而后揪着这名还在哀嚎不止的烧伤魏兵衣领,向后拖去。后方的长枪兵迅速的将这个空位补齐,附近的两名长枪兵见到此场景已经尿了裤子。

    另外一个长枪方阵中,同样的场景,也是一名魏军兵士被烧成火人。但是在恐惧和疼痛下,他早已忘记了平日操练中对应这种情况该做什么,拖着烧成一团的躯体,在密集的长枪方阵中开始乱撞乱跑起来。噗的一声,一名魏军将官将矛枪刺入了他的胸膛,整个人立刻安静并且瘫软下去,在地上烧成了一团。

    梁军这边,同样损失惨重。有石弹击中大盾后,连人带盾被撞击的四分五裂的。有弩枪穿透枪盾兵身上的环片甲,将人钉立在地面上的。同样惨不忍睹。

    此时,邓艾在司马懿身边小声的说道:“大将军,您看,梁军停止前进了。莫非他们要和我们对轰弩炮,迫使我们前进与他们交战?我们的军阵若前进百仗,则交锋之地一大半区域都要出我们已布置好浅壕暗桩的范围了。”

    司马懿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话,而是静立了几秒后道:“不,我们坚持不动。梁军如此与我们对轰对射下去,吃亏的是他们。敌我的战损对比只要高于两成,我们就是占了上风。如此对轰对射,我伤一千,敌也会死八百。所以冯宇真要这么做,本帅高兴还来不及。”

    “既然如此,可他们为何驻足不前了呢?”邓艾又紧接着问了句。司马懿自然也想不透这个问题。实际上,如果当前魏军设在周遭的一些明卡暗哨据点能够升起升空灯的话,前一个时辰就可能会发现有一支由两千乘的长弓战车和两千轻骑组成的部队,向黄河下游疾行。

    他们将在三十里外的地方绕过魏军连营,插到邺城和魏军连营之间。他们的任务就是当冯宇在正面击溃魏军后,全力狙击向邺城方向溃散的魏军,防止溃兵退入邺城,增强邺城的防御兵力。

    司马懿虽然笃信冯宇不会与他如此对轰干耗下去,但时间一久,还是让他沉不住气起来。他心里又七上八下的担忧起冯宇在玩什么新的花样。就在这个时刻,又有一令兵飞骑来报:“启禀大将军,我军斥候游骑在三十里外发现了大股梁军车骑部队,大约有战车两千,轻骑两千。他们正在迂回绕过我军右翼,似乎是要穿插到我军连营后方!”

    原来,司马懿为了防范梁军出奇兵对其背后进行突袭,在连营周围设置了大量明卡暗哨和游骑。尽管他们因为无法升起侦查用的升空灯,发现这支梁军部队晚了点,但最终还是发现了他们。

    司马懿听了这个军报后,哈哈大笑起来。邓艾惊讶的问道:“大…大将军,敌军车骑迂回穿插到我军后方,为何您还如此轻松。”

    司马懿笑着说道:“这有何足道哉,这不就是本帅意料之中的事吗?冯宇顿兵不前如此之久,本帅本以为冯宇又要用什么诡计,却不料还是这迂回到背后突袭的老套路。我们营中还有近十万步骑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接着,司马懿又吩咐令兵道:“传本帅军令,将两翼的常骑抽调四千,调到营后,配合营中长枪步卒对出现在我军后方的梁军车骑进行迎头痛击。所有营中兵马和抽调的这四千常骑都由邓艾统一指挥。”

    旁边的邓艾张了张嘴道:“某,大将军,某可从未指挥过如此多兵马啊。这…这。”

    司马懿反问道:“邓艾,我且问你,传闻你记得军中所有都尉和都尉以上将官的姓名和面孔,可有此事。”

    邓艾点点头道:“也不是所有,这一千三百二十七名将校中里有成都是记得的。”

    司马懿哈哈大笑着肯定的说道:“你能清楚的记得将校数量,还能认识他们中成,凭此一点,汝就能胜任指挥这十万大军的重任。”说罢他收起笑容,肃穆道:“邓艾听令!”

    邓艾连忙抱拳鞠身道:“末将在!”

    “令汝统帅这近十万步骑,务必要阻挡住梁军对我军后方任何位置的袭扰,直到我军击溃正面之敌为止。这个任务不难,他们的战车有我们的浅沟陷阱,暗桩对付,他们的轻骑也有我们的魏军铁骑对付,更何况我们还有数以万计的长枪手。”

    “末将遵命!”

    此时,梁军中军,冯宇估算下时间,自己的那支穿插到敌后的车骑差不多应该已绕过了魏军连营。再加上自己击溃魏军主力的时间,差不多应该够他们到达狙击溃败之兵位置。

    冯宇不知道的是,他的这支车骑部队起到了一个他也没预料到的作用,那就是因为司马懿的错误判断,魏军的近十万后备军被调出了连营,正列阵以待那支永远不会主动来攻的梁军车骑部队。

    “传朕军令,全军前进!”冯宇一字一顿的说道。进军的鼓声接力般响起,庞大的梁军军阵又开始向前移动,排在军阵后的那些弩炮却没再跟随军阵前移,而是继续轰射着魏军军阵。

 第694章 人海对决

    秋雨濛濛中的卧蚕岗北部荒原,被无边无际且又排列整齐的两大片人海占满了。两波人海的间距越来越近。

    司马懿望着逐渐逼近的梁军,嘴角反而勾出一丝笑意。待两军相距约五十仗距离时,他便断然令道:“传令,左右骑兵部队出击,先行击溃敌军左右两翼的战骑,而后从侧后突击敌军的步卒军阵。”

    随着魏军传令的鼓声,距离司马懿中军十里外的两端魏军战骑奔涌而出,杀向梁军的两翼。冯宇也随即下令自己的战骑出击,梁军战骑也迎面杀向这些敌骑。

    这些梁军战骑中,轻骑飞羽居于前方,他们刚刚让马速提起来,便纷纷拉弓放箭。数以千计的箭矢密集的向魏骑疾射而去。魏军骑队中,某个正在奔驰的虎豹骑骑士感到肩头猛的一震。

    他瞥眼一看,一支尾羽还在颤抖的箭矢射入了他的肩头,好在他没感觉到疼痛,应该是箭簇被肩甲卡住,未能射入皮肉之中。

    但附近的另外一名魏军常骑就没有如此幸运了,一支轻骑飞羽的箭矢射中了他的战马,受痛而惊的战马扬起前蹄,将马上骑手颠落马下,随即被后方的战马铁蹄踩踏而亡。

    在轻骑飞羽的箭雨中,数以百计的魏骑被射落马下。轻骑飞羽们射出这一轮箭矢后,魏军铁骑已是近在咫尺了。

    轻骑飞羽们连忙如他们日常训练般,拨马向一侧兜转而去,试图规避与魏骑的直接交锋。但是双方的距离太近,速度太快。轻骑飞羽队尾的战骑兜头转向时,虎豹骑已冲到近前,纷纷挺起骑枪向这些轻骑飞羽捅刺而去。

    某名轻骑飞羽的坐骑已调转了个角度,但骑枪已骤然而至,刺入了他的左肋之中,直接将他从马鞍上挑了下来。另外一名轻骑飞羽的战马被虎豹骑已枪刺透了胸膛,骑手随即向前翻落马下,一骑魏军常骑的铁蹄踩踏在他的后背心上,刹那间将他踩的五脏六腑都位移开来。未能逃开的上百骑轻骑飞羽眨几下眼的功夫便被魏骑扫荡干净。

    率领这些魏骑的曹真见此情景得意起来,虽然至此魏骑的伤亡还是比梁骑多,但魏骑的伤亡都是被箭矢所杀伤,两军交锋后,梁军便少有机会能对魏骑进行狙射,况且魏骑的数量要多于梁骑。所以曹真认为按这个趋势下去,自己是完全有把握击溃梁军骑兵的。

    随后而来的梁军重装骑兵很快粉碎了曹真能轻易取胜的幻想。梁军重装骑兵密集的排成几行,挺着如林的骑枪与虎豹骑撞击在一起,现场顿时马啸嘶鸣起来。双方无数骑士被骑枪挑落马下,无数战马因为速度太快刹不住脚步,撞击在一起。

    曹真本还想着自己的魏骑能与梁军骑兵交锋而过,但冲过来的梁军战骑排的太密集了,魏骑与梁军骑兵交锋后,只能选择和梁军铁骑进行近距的马上缠斗。

    用掉骑枪的骑士骑手们取出狼牙大棒和斩马刀搏杀在一起,战骑们缓步在原地团团兜转着圈子,马鞍上的人则挥劈着兵刃。现场满是兵器金属的交鸣之声,不时能看到被狼牙大棒磕飞的斩马刀,听到双方骑手中刀挨棒后发出的惨叫声。

    某名虎豹骑狠狠劈出一刀,正斩在一名梁军重装骑兵的右肋上,锋利的刀锋带着十足的力道将铁甲切开一个大口子,并且割裂了衣衫和皮肉,但因为铁甲所阻却并未造成致命伤。对方的狼牙大棒紧接着猛击在他的头盔上,只听一声脆响,这虎豹骑骑士天灵盖已经碎裂。他的身体迅速瘫软下来,掉落马下。

    梁军重骑人马披挂精良铁甲,手持能够专克重甲的狼牙大棒,而魏军虎豹骑却使用以劈砍为主要杀伤方式的斩马刀做战。双方优劣对比显而易见,梁军重骑自然在这种近距对战中获得了优势,冲抵了魏军战骑的数量优势。

    就在双方两翼骑兵激烈鏖战,难解难分时,双方长达二十里上下的步卒方阵已相距仅十仗距离。随着梁军阵中的阵阵口令呼喝之声,一片片的标枪如同滂沱大雨般抛投向魏军的长枪阵。魏军军阵最前一排的刀牌手早就将手中的大橹盾拼成了一道高墙,不少矛枪叮叮咚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