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17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17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这回会试成绩如何尚且不知,反正至少能看出来从贡院出来的时候,贾珠虽脸色苍白了些但是好歹精神状态比之四年前乡试的时候总是要好得多的。

迎春幼年时候和这位大哥哥倒亲昵着,如今年纪渐长了之后其实已经不好和兄长亲密了,只不过在贾珠回来之后随王夫人见过一回罢了,连话都没说一句,倒是私下里又去看了李纨一回罢了。

算起来贾珠第一回参加乡试未遂的时候迎春才不过是个三岁的小娃娃呢,如今转眼就已经是十二岁的大姑娘了。

因为这回丈夫回来的时候状态尚好,顶多是因为累了的关系而有些精神不振罢了,并不至于如三年前那般病的让人担心的缘故,李纨的心情倒不算太差,甚至因为有些无所事事而很和迎春追忆了一回往昔。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自从迎春渐渐长大了之后,身边也没再如年幼时候一般创造奇迹了,倒也渐渐没人再提起迎春所谓的命里带福的说法了,是以无论是迎春还是李纨对此都仍旧一无所知。

迎春倒罢了,无论上辈子这辈子她其实都没正经接触过什么正经科举出仕的读书人,倒对于科举的艰辛还并没太多直观了解。但李纨娘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族中虽并没什么显赫人家也算不得多么富贵,但是读书人却不少,哪怕她平日里并不能见男客,但是到底也很是耳濡目染的知道了这考试其实是有多么辛苦的,自然并不觉得如今贾珠如此模样有什么不正常。

若是贾珠如上一回乡试或是再上一回考试前那般重病了,或许李纨还真的会极为担忧,但是这回不过是暂时乏力了一些,却实在不是什么大事。贾珠的健康没什么问题,贾兰更是聪明伶俐马上就要读书上学了,是以这会儿李纨顶多是闲暇时候关注关注自己的肚子,甚至哪怕这个都很不用她紧张,是以李纨如今整个人显得平和极了。

上回李纨怀贾兰的时候尚且还得担忧腹中孩子的性别问题,那会儿王熙凤已经进门又一手执掌中馈,在这种情况下李纨若是第一胎就生了女儿免不了气短一些。而如今李纨膝下已经有贾兰这个嫡子在了,那么这第二胎到底是男是女其实也就不如之前重要了,只要能健康平安的产子就行了,若是男孩儿自然更好,若是女儿也是凑了个好字的,并没什么可紧张的。

——至少哪怕紧张也并不该是李纨紧张。

如果说上一回李纨怀孕的时候,满府上下都是对李纨的祝福的话,那么哪怕二房和谐依旧,但是大房那头却并不怎么愉快了。

管家权在贾家其实算是挺重要的东西,基本上管家的人也就差不多可以算是荣国府的主事人了。之前贾赦原配张氏在世的时候也是牢牢把着管家权不放的,后来因为邢夫人出身不够才不得不让王夫人当了管家太太。而下一辈儿里头李纨作为长孙媳又是王夫人的儿媳妇其实并不是不能直接从王夫人手里接了管家权的,可王夫人却是到底等王熙凤进门了之后才渐渐把管家的事情往王熙凤这个大房奶奶手里移交。而王熙凤在管家理事上头也的确是个好手,接了管家权到如今这么长时间里从未有过半点疏漏,只从这一点上看来,便是贾赦对王熙凤也算是满意的。

只是这管家理事的本事再好,也比不过一个嫡亲孙儿金贵呢。

便是当初张氏管家理事的时候,也没耽误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呢。而王熙凤到如今进门也四五年的时间了,却只生了一个姐儿而已,而二房那头的大孙子都五岁了,转眼就要有第二个了。

虽然王熙凤还不至于因为自己迟迟没生儿子就丧心病狂到对隔房的嫂子和堂侄儿痛下毒手,但是到底在看见李纨挺着个肚子的时候带着贾兰请安的时候就难免因为自己生了女儿之后还迟迟没什么动静的事肚子而心里有些泛酸。

便是本来更喜欢王熙凤一些的王夫人在看着大房时不时就得病一回的姐儿和自己健康的大孙子,再想想李纨已经鼓起来的肚子,也难免庆幸一回当时因为贾政一力想让珠儿娶一个书香人家的闺女而驳了自己亲上加亲的想法。

————分割线————

在等待会试放榜的这一段时间倒算是贾珠难得清闲的时候。

若是这一回没中,那么等放榜后再努力去考下一回便是了,中间足足有三年的时间,并不着急于如今的一朝一夕。而若是侥幸这一回便得中了,那么后面自然就是殿试,殿试不仅并没有落榜的说法,甚至对于旁的人来说还有不幸落入三等同进士的担忧,而贾珠这边只看荣国府的名头再怎么也能点一个二等进士出身,更是完全不用担忧。

人总是在不断成长的,也是到了如今经过了一回会试之后,贾珠才发现七年前和四年前若不是因为各种原因幸运的错过了考试,真的逞强拖着病体去勉强考一回那才叫做真正的凶险呢。

是以如今难得的休闲时间倒是被贾珠全用来修身养性,顺便……嗯……教养儿子。

本来以贾母的意思,左右宝玉的年纪也不大,正好他哥哥如今还算是有空闲,不妨也教一教宝玉,贾珠想着宝玉到底是自己嫡亲的弟弟倒也应下了,不过才教了三五日的功夫,不仅贾珠被气了个仰倒,宝玉也偷懒装病再也不愿意让兄长教导。

若说是读书的天赋和灵性,两个贾珠加在一起也比不得宝玉的天资,只贾珠天生勤奋哪怕病中也全然不敢懈怠,而宝玉却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子。

比如同样是读书,宝玉其实更爱看一些情情爱爱的话本杂记,就好像西厢记牡丹亭那样的,并且深深为之着迷;而贾珠却是一头扎进四书五经的洪流里头,完全不打算爬出来,甚至连所谓君子修身六艺也因为和科举无关而并不花太多功夫。

这种矛盾完全是不可磨合的。

贾珠觉得宝玉的行为是不务正业(事实上不仅贾珠这么以为,便是最疼宝玉的贾母也觉得宝玉看多了这样的书是“分了心神到旁的事情上去”的),而宝玉却觉得自己大哥哥一心读书求功名利禄,委实是庸俗的很,完全是个十足的禄蠹。宝玉自小被贾母捧着,从来就是个任性惯了的,哪怕已经十一二岁了其实也不是太懂得看人脸色,再加上只觉得面前是自己嫡亲的兄长,两人并无什么不可言的,是以直接就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只把贾珠气的面红耳赤的,几乎又要被气病上一场。

贾珠也不是真的读书读的迂了的人,其实心里头还是有些沟壑的,他自知自己虽大了十来岁,但是其实却不过是兄长的身份,委实不好太惩戒幼弟,是以只领着宝玉去了贾政处将这事情复述了一回,由贾政下手很揍了宝玉一回。

然后宝玉就跑回贾母那儿告状了,哭着喊着再不肯在兄长处读书了。

别看贾珠才是贾母的大孙子,但是全家孙辈儿里头只宝玉一个才是贾母亲自教养的,再加上宝玉年纪愈长容貌愈是和贾代善肖似,宛若是贾代善转世一般,贾代善生前和贾母很是伉俪情深,所谓爱屋及乌,这宝玉自然是成了贾母的心肝肉。见了孙儿可怜狼狈的样子,当下很是责骂了动手的贾政,甚至连贾珠那头也埋怨上了。

“宝玉不过小小一个人儿罢了,便是有些言语不妥也是天真烂漫的缘故,你原是做兄长的又比你弟弟长上十多岁,他的年纪便是当你儿子也是使得了的,他不过说了几句话而已,你便是让着他些又如何,便是教导也很该耐心些,怎么就能下这样子的狠心。”

这老人从来都是隔辈儿亲,比起贾政受到的责骂,贾珠这样的训诫其实已经不算重了,至少其实贾母并没说什么诛心难听的话出来。可是一来贾珠本来从小就是在王夫人身边的时候更多一些,和贾母的情分本就算不上深,二来他才是当初被宝玉真的指着鼻子骂了的,那种难过愤怒也更直观些。这会儿眼见贾母明明是知道这事儿该是错在宝玉的却还一味的偏心只说让自己包容他,当下就很是冷了心思,从此待贾母不过面上的情分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玉就是个祸头子……

禄蠹:窃食俸禄的蛀虫。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一心扎进仕途经济的并成为权位金钱奴隶的人。
见原著十九章

古代读书人多清高,这话基本上是羞辱人最狠的境界了,贾珠其实是一心盼着贾宝玉好的,然后被宝玉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想象一下真心实意的去帮助一个人,还是那种在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全世界都认可这样的做法是对的情况下,然后那个人却完全不领情,还各种羞辱辱骂人,然后还有另外一个人站出来说“他的确是错了呀,但是你该去包容他,他不高兴就是你的不对,他就是再羞辱你你也得忍着继续对他好啊”之类的话,要是还能继续对这两个人好,那只能说这个人完全就是个圣母……

毕竟贾母也不是不懂事,肯定是知道这件事宝玉是有错的,但是仍旧偏心拉偏架……

好吧,反正我就是黑贾母黑宝玉了……





第26章 迎春探春(二十六)
第二十六章

虽然事情是发生在贾珠书房和贾母房里,但是只要王夫人有心,其实并不难得到消息。

贾母在所有的孙子里头最偏心贾宝玉,甚至完全偏心到没边了。但是作为母亲的王夫人却是偏心更亲近自己的长子贾珠,尤其是在会试的成绩下来,贾珠险之又险的挂在榜尾的考中了之后。

虽说素来有百姓疼幺儿的说法,但无论如何最值得依靠的还永远是长子,虽说王夫人一开始也对宝玉这个中年才得来的儿子满心疼爱,但是随着幺儿被婆母抱走并不许她常亲近之后,她到底还是只能把满心疼爱继续给了已经成人了的长子。

这种偏心倒是贾家一脉相传的,君不见贾母便是因为长子被婆母抱走了之后并不如次子贴心,便是如今都偏心偏的没边。

王夫人自觉自己其实并不如贾母那般过分,若是宝玉长成之后能待自己亲昵孝顺,她倒也不至于因为小儿子被贾母教养过而待他不好——只可惜宝玉打小时候起就歪了性情,哪怕心里头也有几分孝顺,但是到底比起王夫人来说还是更亲近贾母的。

这也就罢了,偏宝玉还是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红袖添香姐姐妹妹的人,又被贾母娇惯着一点儿也受不得委屈,可不就无意间和贾珠正面对上了。

人心总是偏的,在两个儿子并不和睦的情况下,王夫人心里头的天平自然全然偏到了长子的一边,更不要说这事儿本就是小儿子不对了。

至于贾母说的什么“宝玉年纪还小”的话,王夫人更是嗤之以鼻——外头人家的男孩子孩子十岁的时候都很是能当大人使唤了,便是在哪家都已经算不得小孩子了,便连兰儿如今才不过四岁的年纪都已经开始启蒙读书了,平日里也懂事得很。

值得一提的是,宝玉之前所谓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嫁人之后便成了死珠子”的话,王夫人也不是没听说过,哪怕她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但是到底一开始的时候,本来也没打算和自己的亲生儿子计较,但是这会儿再和宝玉不爱读正经书的事情联系起来,到底不由得很是有几分厌烦。

所谓三岁看老,真等着长成十来岁的半大少年的时候心性品德大都是已经定下来了,再磨性子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再加上王夫人尝试着伸了几回手却被贾母很是斥责了了一番,直言她是不是看不得宝玉好,便是贾政也很不悦于王夫人惹了贾母不虞,最后到底还是放弃了,只心里头发狠想着日后宝玉成婚生子之后定然要亲自严格教养他的儿女,不许他们沾了宝玉的性情也便是了。

再加上随着贾兰的入学,赵姨娘那头又闹腾起来了。

之前赵姨娘因着伤了迎春的关系被贾母开口禁了足,等生了贾环之后贾母大概也忘了这件事,倒也没能解了这禁足,倒是王夫人等关了对方几年之后使人去偷着给赵姨娘下了一碗药,然后才一副大度的样子把人放出来。

赵姨娘自知自己是犯过错的,哪怕到底失了女儿,左右自己身边还有个亲生儿子,一开始倒是不太敢闹腾的。不过随着贾环的岁数渐长,眼见这个儿子是能立住了的,赵姨娘的小心思倒又活泛起来了。

不过因为贾珠尚在,王夫人的二子一孙眼看着都健健康康的,赵姨娘倒不至于如上辈子那么胆大包天的妄想靠着巫蛊手段害了谁,顶多只是盼着环哥儿日后若是有出息也能把自己接出去做个老封君什么的。只是眼见贾环的年纪渐大了,王夫人竟从没提过让环哥儿读书的事情,这却是让赵姨娘再不能忍了。

尤其是贾珠想带着宝玉读书但宝玉却不领情的事情一出,赵姨娘更是各种抓心挠肝,巴不得能和贾珠读书的是自己的环儿。

赵姨娘虽解了禁足,但是因为之前惹怒过贾母的关系,贾政并不很愿意见她,除了在王夫人处歇息之外,宁可让周姨娘侍候也不愿意去她哪儿。是以赵姨娘琢磨了很久,只能咬牙使了银子,偷偷送贾环去前院偶遇贾政。

贾环比宝玉小三岁,如今也是七八岁的人了,便是荣国府读书上的规矩疏漏了些,子弟六岁的时候也该开蒙去读书了,是以赵姨娘满心欢喜的觉着这回定是能上了王夫人的眼药了。

——年纪相仿的嫡子庶子里头,嫡子的年纪还要大一些,明明有着大把的资源却厌恶读书功名一事,而庶子一心向学却偏偏被嫡母压制着不许读书,这两者一对比可不显得王夫人面目丑恶了。

然而谁都没料到,这回坏事了的居然是探春——对,就是大房的探春。

探春倒也不是不怀好意,事实上哪怕上辈子的姨娘弟弟有千般不是,只看他们在自己和亲远嫁之前的眼泪,探春就很是领了这份情分。虽然如今她是大房的姑娘,对于二房的事情并不很了解,但是贾环比她的年纪小了一岁多的事情她总归还是记得的。因为当时赵姨娘还禁足着,贾环也随着赵姨娘不得出门,是以她倒是状似无意的和王熙凤提过这件事。

算起来,王熙凤和王夫人的情分可绝算不上薄了,再加上同样作为嫡妻到底对于姨娘庶子有着先天性的排斥,当下便很是动了坏心思。

左右府里头的孩子去族学读书顶天了不过每月四两银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