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18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18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府里头的孩子去族学读书顶天了不过每月四两银子的事情,还是给人买笔墨点心的钱,族里子弟在族学里都是免费读书的并不用缴纳束脩,只点心钱一年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十两的开销,如今荣国府虽然并不复贾代善在的时候的荣光,但是到底还不至于连这一点子银子都掏不出来,不拘哪里省下一抿子也就是了,甚至若是贾环不去读书的话这钱甚至也不用交——王熙凤一边使人将贾环的名字报到族学里头,一边却又完全不和赵姨娘贾环说,只悄悄的和王夫人说了一声便是了。

贾政虽然是蒙祖荫入仕的,并没在科举考试里得什么功名,但是却一直自诩读书人的。且贾政便是有千般不好,但是到底并不是一个自私到为了自己仕途而见不得儿孙出息的性子。长子贾珠年纪轻轻就颇有读书的天赋,一路顺顺利利的过了科举的事情贾政自然是得意的,哪怕等贾珠过几年若是升到五品的时候他就得为儿子让路,贾政心里头也并不在意。

长子眼见靠着读书科举已经出了头,可贾政还有两个儿子呢,先头宝玉很是惹怒了他一回,如今看见贾环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心里头自然是高兴的。

虽说对于王夫人来说,贾环不过是个和自己利益相悖的庶子,但是对于贾政来说却都是亲生儿子,哪怕他的确更看重长子一些,但是同样也盼着小儿子好的。

然而稍微问一问才知道,贾环居然如今到了七八岁的年纪还没开蒙呢,这怎么能不让贾政生气,当下打发走了贾环,然后怒气冲冲的到了后头找了王夫人。

如今府里头其实已经很是有些大不如前了,虽还没到了寅吃卯粮的份上,但是当家理事的人也并没什么赚头了,再加上长子已经出息了,王夫人倒并不用斤斤计较那一二两的零碎银子了,索性将大部分内务都给了王熙凤,只让自己的人把持着一些油水还算厚实的肥差罢了。

是以白天的时候,王夫人倒还算清闲,除了给贾母立规矩的时候之外,顶多就是和女儿儿媳说说话,而如今李纨的身子渐渐重了并不能整日服侍王夫人了,是以倒只迎春一个日常在王夫人院子里做做针线罢了。

迎春虽然实际上也是从赵姨娘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是因为早早就改了出身的缘故,如今俨然已经是周姨娘的孩子,且贾母和王夫人都是比较能够把持后院的主子,既然她们两个都不愿意让赵姨娘得意,自然并不会让迎春听到和赵姨娘相关的事情。周姨娘的性子很是老实温吞,迎春也不是个掐尖惹事的性子,再加上迎春年幼时候的种种事情,王夫人倒是很愿意真心好好养一养这个闺女,是以教养的还算认真。

在听说了贾政的来意之后,王夫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迎春打发了出去。

因为贾环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她做的,又很是有些年头了,王夫人倒是茫然了一瞬间这才想了起来,整个人一副全然无辜的样子:

“环哥儿在我这儿从的多是宝玉的例,宝玉之前六岁半进的族学,是以我在环哥儿六岁的时候也说是要把他送去的,连点心银子的份例都让凤哥儿送去族学那头了。不过当时赵姨娘还禁足着呢,身边只环哥儿一个亲生儿子,只说是如今只和环哥儿能彼此依靠却是舍不得。我瞧着她许是怕环哥儿出去了之后便不能再回去陪她,她好歹也禁了好几年的功夫,便是教训也该受够了,只当时我偏又病了一阵子,耽搁了一两个月才瞅着老太太心情不差的时候说了一声把她放出来了。怎么居然到如今还不没舍得让环哥儿出门去读书吗?”


作者有话要说:
贾珠还在不在真的对于王夫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第27章 迎春探春(二十七)
第二十七章

王夫人说的这件事情很好查证,哪怕不算王熙凤那头,只要贾政去族学那头问一句也就是了。但贾环那边说的却很是有些死无对证,至少没有第三方证人证物能证明王夫人不许他去读书。

贾政作为父亲自然不希望儿子是个满口谎话的小人,尤其是这种陷害嫡母的事情,对于子女来说可是大忌。

但好在王夫人也没直说这事儿一定是贾环主使的,倒是给了贾政找借口的余地。

八九岁的年纪要说是个半大的人也是可以的,但显然这个年纪的人便是再成熟也总和成年人有些区别,至少若说这事儿全部都是贾环自己的意思,这却是睁眼说瞎话了。

而能够左右贾环的意思的……赵姨娘自然又成功的被想起来了。

事实证明王夫人并没忘了庶子读书的事情,哪怕不可能如贾珠那时候那样尽心尽力,但是倒也什么都没缺了,也算是足够贤惠了。

用心不用心上面暂且不说,但是只看日常份例这一点上,贾环在府里的待遇其实比宝玉也没差什么,这也就够了。

至于宝玉多出来的东西,那可都是贾母私房里头的东西,特意拿来贴补小孙子的,就是赵姨娘再痴心妄想也不敢奢望这些。甚至包括王夫人私下里补贴贾珠的东西,都是怎么说都轮不到贾环的东西。

不过再怎么说,赵姨娘处心积虑的闹了这么一场,虽然并没能让贾政松口让贾环跟贾珠一起读书,但是到底还是为贾环争取到了去族学的机会,哪怕为此惹来了贾政更深一层的厌恶,但是到底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值得的。

毕竟显而易见的,赵姨娘如今已经没什么宠爱了,随着年纪愈长也渐渐过了生育的年纪,只不过指望着膝下的儿子能够出息罢了。

————分割线————

会试放榜后半个月,就是殿试的日子了。

贾珠的读书天赋真的说起来也不过中等偏上罢了,其实比不得宝玉的灵性慧根,只不过他本身性情极为坚韧,再加上贾政还为了他从大房那儿讨了国子监读书的名额,倒也并不缺名师教导,几方面加在一起到底还是让他顺利的通过了考试。

而更幸运的是,这会儿坐在皇位上的还是和勋贵们关系颇好的老皇帝,便是荣国府一直扶持的太子也还安安稳稳的坐在太子位上,至少上头的人总归是对他抱有善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会和贾珠过不去。

虽说贾珠一路考过来回回都算是榜尾,但是到底作为荣国公的孙儿,贾珠的名字在上头还是被备了案的。哪怕殿试时候贾珠也并没有超常发挥,写出来的文章也依旧在一堆贡士里头还只能算是勉强能看,根本轮不到头十名呈上御览的资格,但是太上皇仍旧能选择性的忽略这一点,特地在一堆人里头单单把贾珠唤出来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贾珠哪怕中间因为病或是守孝很是耽搁了几回,但是到底是开蒙读书的时候早,如今苦读二十余载之后也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一干参与殿试的学生们中已经算是颇为年轻的了。再加上荣国府一脉的容貌也实在是很不差的,倒是当得起一句面冠如玉,颇能刷一回好感度。

虽说殿试按着规矩也该是考校学识按着名次排位的,但是若是圣上有心偏向其中的某个人也是寻常事情——而且这一回圣上的偏心倒也并不至于太激起公愤,不过是把本来不过该是同进士排行的贾珠提溜到了进士堆儿里了罢了,进士的数量从来都只有个大概的范围,倒说不上占了谁的好处。

按例来说每回殿试除了一甲和二甲第一的传胪是当堂就点出来的之外,剩下的其实都该再等十天才能张榜公布。不过贾珠到底是金口御言赐进士出身的,哪怕名次仍旧未定,但是这进士出身却是改不了的,等殿试散了之后自然也很快就有机灵人为了讨赏而特意把消息传到了荣国府里了,甚至这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贾珠还在和同期学子们寒暄并未归家呢。

等消息传回荣国府,不说王夫人心里头激动万分,便是贾母再百般偏心宝玉,这时候到底也难免愉悦的开了库房很是给贾珠挑了些好东西。

好在宝玉虽被宠坏了,但是本性到底一副赤子之心,又从来不是个吝啬东西的人,虽说很早之前贾母就和宝玉说过很多次日后自己的私房是要全都留给他的,但是这会儿眼见贾母挑了不少颇有价值来历的好东西,到底也没觉得不高兴。

而另外一头,大概是因为亲眼见了荣国公的嫡长孙如今出息了的缘故,倒让圣上想起了自己后宫里头其实还有一个荣国府的嫡长孙女——当时荣国府这头本身是想着让元春进太子后院或是甄贵妃所出的大皇子的后院的,不过当时因为后宫里头的一些变故,所以倒是一不小心就耽搁了,元春倒是没等到指婚,只兜兜转转的被分到了李嫔那里做女官罢了。

这留在宫里头伺候贵人的事情在平民百姓家里的姑娘们的眼里自然算得上是顶体面的差事了,但是对于富贵人家来说,除非是薛宝钗那样的商户女一心指望着往上爬的,其实这种注定要耽搁一辈子婚姻的差事也委实算不上什么好前程。而元春十四岁进了宫,到了如今却已经耽搁到了二十一岁,若不是因为贾珠出息了被上头想起来了,还不知道要耽误多久呢。不过好在如今她的年纪虽然跟年轻秀女们还是有些差距的,但是到底也并不算年纪太大,至少还是能生养的年纪,若是真如寻常宫女那样被拖到三十岁才被放出宫去那就更惨了。

而圣上这边既然到底想到了元春,自然不可能只是额外开恩把人放出去就算的,总归是要给她一个好前程才行的。至于元春本身的情况……只看荣国府的姑娘小子们就知道元春的容貌也绝对算是上等的,至少便是给太子做侧妃也是使得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元春的年纪比起正常刚出阁的小姑娘来说委实算不得年轻了,至少其实以这个年纪已经不大合适作为妾室的了。

正巧作为元春如今的主子,李嫔的膝下也是有个皇子的,哪怕年纪比元春还要小一些,但是倒也马上就到了该赐婚的年纪。作为圣上的皇子,哪怕这孩子平日里透明了些,但是至少日后一个郡王的位置是逃不掉的,圣上既然是想给荣国府一些体面,那么索性也不管两个人有多么不般配,使钦天监那边算了一下二人的八字并不相克,也就下旨赐婚了。

这婚事赐的……其实真的颇有些一言难尽……

别看元春名义上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但是这世道正经论出身的时候从来都是只看父亲的官职的——工部从五品员外郎的女儿,这出身可真算不上高,至少绝做不得皇子妃,更不要说元春的年纪其实比十二皇子要足足大了四岁多了,便是外头结亲也没有这么结的。

与其说是给十二皇子的赐婚,倒不如说是把十二皇子的婚事当成奖赏赏给了荣国府,这消息传出来之后十二皇子的脸色立刻就难看了起来。

别的不说,只看圣上前头十一位皇子里头,出身最低的是九皇子的王妃,那也是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家的姑娘,至少占了个清贵的名头,比起自己得的这个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家的女儿不知道好多少。要知道哪怕同样都是皇子,九皇子的母妃不过是个宫人出身的贵人,而李嫔却是正经大选选秀进宫的主位娘娘。

而比起儿子的不情不愿,倒是李嫔的心情还颇为不错,甚至隐隐有些松了一口气的意思。她很是知道自己虽然养了一个皇子,但是却从来都不是得了宠爱的,且她的出身也算不得太高,当初入宫的时候娘家那头给的私房嫁妆并不算太丰厚,再加上这些年自己攒的私房也到底有限,其实是给不了儿子太多补贴的。再加上自己儿子其实并不是多么得宠爱的,这在宫里的时候便罢了,分府之后的日子定然捉襟见肘。

而荣国府那头虽然已经不如从前了,元春更不过是二房的姑娘,父亲官职也不高,但是到底荣国府几代积攒下来绝不可能缺了钱财,这嫁妆上头必然是不差的。再加上作为荣国府的嫡孙女必然是能得到圣上关注的,这对儿子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且元春在她身边多年,她冷眼看着至少这姑娘的规矩和办事的本事是不差的,真换做小门小户出来的姑娘还未必能有她的本事。

哪怕元春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反正皇子总是不缺侧妃的,也不愁没人伺候。

虽说这门婚事看起来在面子上颇有些过不去,但是却是能占着不少里子上的好处的,倒也算是实惠,至少在李嫔看来,哪怕这门婚事并算不得十全十美四角周全,但是到底瑕不掩瑜。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感觉写崩了……
李嫔所出的十二皇子什么的,嗯,看过我上一篇就知道这位就是潜龙啊……本来我是想着或者给哪个王爷做侧妃的,但是元春的年纪已经很不合适当妾了,于是就莫名的苏了一回……






第28章 迎春探春(二十八)
第二十八章

贾珠的具体差事还没下来,元春就已经从宫里回来了。

既然是被指了婚事,总是得回家发嫁的,总不能直接从李嫔宫里头出嫁吧

元春这回回来,虽不如上辈子贵妃省亲时候的荣耀繁华,但是好歹是做了日后的王妃,倒委实也算得衣锦还乡了。

说实在的,哪怕从小的时候贾母就觉得生在大年初一的元春是个生来就有大造化的,但是随着贾代善的去世以及贾政的仕途不顺,哪怕贾母再怎么迟钝也该意识到元春的前程已经很有限了——唯一的指望不过是做高门妾室罢了,凭借着元春的相貌本事或许还能搏一个前程出来。

所以荣国府当初才会送元春入宫遴选女官。

虽然当时她们是奔着太子侧室的位置的,但一个未来王爷的正妃未必比不上潜龙潜邸的侧室。

尤其是在元春已经蹉跎多年眼见青春不再的情况下。

哪怕十二皇子徒明晅的年纪还不急着迎娶正妃,但是到底作为十二皇子妃的元春已经并不算年轻了,是以这婚事其实定的还算挺急的,不过给了四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而已,正好是一个并不显得太过急躁有尽可能近一些的吉日。

皇子娶妃自有规矩份例,自有内务府紧急操办出来,倒不用皇子和后妃操心,顶多是李嫔需要开导开导明显不太开心的儿子罢了。倒是荣国府这头得急着为元春操办一份嫁妆,倒是更加匆忙些。

备一份丰厚的王妃的嫁妆,委实不比建造一处省亲别墅俭省,虽说十二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