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45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45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不过自家无事可操心了,这才为他人担忧,倒也没如何放在心上,只偶尔心里挂念嘴上叹一两声就罢了,更多心事仍旧在为薛蟠择一良妇上头。

别瞧薛蟠商户人家没能耐科举,等闲攀不上官家女儿,但若在差不多的商户人家真算是头一等的良婿了——薛家红顶商人出身又有正经官宦人家的亲密舅家,且他已是家里顶门立户的人了,偌大薛家又没个嫡庶的兄弟瓜分家产,只一个嫡亲的小妹妹也不过一副嫁妆的事情,薛家本就财大气粗,除非薛姨妈立志仿个十里红妆出来,否则这花销便是再多也到底有限,可真比不得多个兄弟分出去的家产。

唯一值得担忧的也不过是寡母过分偏疼儿子而轻瞧了媳妇而已,只媳妇进门也有娘家,自有那一等自诩自家也有些底气的门户里的太太很是有心将自家嫡长女嫁进来。

由不得薛姨妈不挑花了眼,倒是忍不得问了问一双儿女的意思。

薛蟠便罢了,饶是如今长进了不少,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一口咬定别的倒罢了,一定要个好模样的,只如妹妹那般好样子就是了,很是把薛姨妈气了个仰倒,只得叹了口气转而去问一问女儿罢了。

毕竟黛玉且比薛蟠小七八岁,在嫂子身边过日子的时候也不少,再有她这当娘的总是走在女儿前头的,日后少不得依仗兄嫂的日子长着呢,若是和兄嫂和睦了还算是有个娘家,如自己和王子腾夫人就好歹能当成亲密亲戚依仗着,但若是如林家和贾家那样……饶是王夫人是自己亲姐,也由不得薛姨妈不脸上发烧了。

黛玉也是个憨的,断没有王家女在经济仕途上头的精明,且她如今还远不到思虑生老病死的年纪,只觉得母亲能活到天长地久呢,只扳着指头算计着如何给哥哥聘一个四角齐全的姑娘才是。

也合该是绛珠仙子不同了,黛玉虽也听薛姨妈说过了官商不同,也见识过自家艰难和舅家姨家的顺遂,但是到底还是个不论出身的性子,只一味的纠结着未来嫂子的性情,并不拘泥出身嫡庶贵贱。

“哥虽孝顺妈也爱护我,在家里温和不少,但我平日里听哥说外头的事情,其实也是个强硬的性子,合该找个温和些性子的,这才容易和睦。只要瞅着人的性情好些,便是本事上头有些不足也无妨,妈还年轻着呢,便比着我去教一回,总能教出来人。咱家是不用科考的,哥读书也不多,倒不必定要寻个才女出来,只总得识字才好不然总有不便。”黛玉为人心里头自有一本剔透帐,她虽爱读书但却也不觉着什么唯有读书高,不强求别人必要和自己一样,左右自家哥哥是个不爱书墨的,若寻个清高才女出来倒难免鸭子听雷了,倒也不求这些,只要人性情心性不坏也就是了。

薛姨妈也有借着这事考校女儿的意思,当下也难免多问了几句。

“咱家不缺钱财也不指着新妇嫁妆过活,出身上头其实不必拘束了,只还是要瞧一瞧她家里的景况,若是家里有些混烂人,哪怕她是个出淤泥不染的呢,也让哥哥头疼。妈常说哥自有一副呆气憨气,往常混起来也不是没有领着人去打的,便是前头虹哥家的侄子惹了他,也被领着人收拾了一顿,可见哥闹起来时候从不管是不是亲戚呢,真要两边闹起来反而不美。”别看薛蟠如今为了母亲妹妹好歹长进了,但依旧骨子里还一股呆霸王的性子,之前薛家旁支一个堂兄家的侄儿不知怎么的招惹了薛蟠给妹妹备下的嫁妆铺子家的掌柜,让薛蟠领着人好顿收拾,也不顾着人家好歹得叫他一声叔的情分。这种情况下,若是日后他舅兄也是个憨的,两家再打成一团,那可真是亲戚做不成了。

薛姨妈虽未必及得上黛玉天生天养的灵气毓秀,好歹多吃了三十年的米盐,这点事总是看得分明的,不过是顺道考教考教女儿的见识罢了,真说起来顶多能听进一句温柔和煦而已,旁的都并不用上心。

商户人家规矩多不及官家整齐,尤其商家多南北往来,一年到头其实在家里呆不了太长的时日,在外地置房养小妇平妻的不在少数,内里养奴蓄婢的也不少,如薛家这样的也不过是薛老爷碍着妻子娘家兄姊官职不敢的,这才只一心和自家太太好好过日子的,余下的门风其实参差不齐,端看这家里嫡庶和不和睦也就是了。

别看薛姨妈自己是庶出的出身,但却未必对庶女就满怀善意,一是觉得庶女教养得好的毕竟是少数,二来也是因为薛家本来就已经算是商户里头最顶尖的了,薛蟠又是独一个的嫡子出身,何必委屈去寻个庶出的。

至于要不要为薛蟠寻个如自己这样的官家女,薛姨妈其实并不怎么在意,王家的亲眷已经算是近的了,再有贾家的那边,只靠着血脉的情分也很能庇佑薛家一两代,且薛蟠素来肆意惯了,若是往高里攀亲事却要他去忍气吞声,到底出于慈母心有些不忍了。

也是人的劣根性作祟,作为薛家媳妇的时候,薛姨妈很是愿意丈夫对自己一心一意,甚至还因为自己内宅清静而在一种薛家亲旧家太太面前颇为得意。薛姨妈虽自诩自己未来不能是个恶婆婆,但若是儿子想要如寻常商人一般置个三房四妾儿媳妇却不许的话,薛姨妈依旧得生气的。

这大概也是婆婆的心理了,若不是当时薛蟠祖父丧妻,估计也未必想着能给儿子娶一门贵亲进来,或者薛姨妈进门之后的日子也未必能这么好过。

薛家生意开的广泛,不仅金陵一带是有的,在江南其他地方也都不少铺子,另有还有两门贵亲在京里头,这选择的范围也不窄了。

薛姨妈先除了庶出的,以及有些商户人家不讲究的将平妻出的也算作是嫡出的也算在不要的里头,再除了家里庶出的人口太多的——这样人家若不是主家贪花就是主母软弱,家里的女孩若不是锋芒毕露便是软绵的过了头的,教养一定不甚好。再有其他的关于教养出身的说法,以及黛玉心情来了的时候或转达薛蟠的意思或自己想的添一两句条件什么的,零零总总的不知要求了多少,虽哪一条都算不得太为难,但是到底也剃了不少出去。

也是薛蟠和黛玉无论哪一个的年纪都不急,再加上薛姨妈并没将目光转到官宦人家里头,还算是低门娶妇,很是能够由着她挑拣。

她平日里自己在金陵见客访客的时候琢磨着这些还不够,甚至闲的没事还将这事情和王子腾夫人提了一嘴,只想着并没想让薛蟠高攀了哪家,便没说让王子腾夫人帮着屈尊相看,只说是问一问京里头差不多的商户人家的名单,顺口说了预备为薛蟠相看婚事的事情。

至于王夫人那边,薛姨妈只送了份不轻不重的节礼便是了,倒是另有一份礼给了同嫁进贾府的凤姐儿,因从来没有长辈先给晚辈送礼的规矩,名义上只说是贺凤姐有喜的礼罢了。虽不算太厚重华丽,但却样样都算是实惠,让凤姐儿欣喜又不至于惹了王夫人的眼,另在给凤姐的单子外添了一张纸同样说了薛蟠的事情,也说了因为惦记着贾府元春未曾出阁,王夫人定是忙碌这事的,不好为这点小事惊动了她。

——元春的婚事委实是为难了,虽王子腾夫人在给侄子择媳之外也愿意为外甥女相看相看,但是到底男儿只要有家有业的,多少岁娶个正当年的闺秀都不难,但女孩儿哪怕再出类拔萃,只要错过花期便再难选贵婿,可不让王夫人头疼得很。

王熙凤收了礼之后其实并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以孝顺的名义回了一份薄礼给薛姨妈之后便安心养着胎了。倒是王子腾夫人这边丈夫仕途坦荡得很,平日里都是被人奉承的多些,难免无聊了,且她刚给侄儿定了婚事,正于这事情上兴致勃勃着呢,一边暗地里琢磨着自己十一岁女儿的终身,一边顺便为外甥瞧了一瞧,倒算是尽心,略晚了一阵子才给薛姨妈回了消息。

不仅有京里头皇商的名字,只因为王家和商户人家其实并不亲密,只打听了有差不多年纪的姐儿的人家,具体人家里有几个哥儿几个姐儿嫡出庶出内里妻妾相处如何云云却是没有的。倒是额外添了几个官宦人家的名字,有的是有容色正好性情温柔又不失教养的庶出姐儿的,也有的是家里有比黛玉大几岁的嫡出或庶出哥儿的人家,也算是尽心尽力。

前头那些薛姨妈倒是认真思量了一二,至于后头官家的儿女的,能配黛玉的哥儿便罢了,存着后头或许用得着。至于姐儿……薛家这一代很不用再娶进一个官家女儿了,那才真真是瞥过就算的,半点没放在心上,顶多里头若是有熟悉的人家还能有半分印象,别的就真不用强求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一过的各种心力交瘁,母上大人真心各种活泼,已经晋级到平均每天早上被母上大人薅起来之后,吃完早饭之后,我俩拎着两个包子两瓶水出门,然后在外头逛游到半夜十二点回家……
两个包子就是一天的饭,包子其实挺大的,属于那种空着肚子吃两个就能撑得不得了的那种,一般是她先啃了大半个,然后一个包子剩下两三口给我……至于水,一天两瓶水我能喝着两口就不错了,然后她又不想买水,因为她不渴……
一般就是逛街,纯逛不买的逛法,逛到九点店都关门了,然后坐公交去海边溜达一圈又一圈,然后……理所当然的错过末班车没公交了,然后就走回家……去溜达的地方基本上是和我家六公里起步的距离,如果不溜达的话就是九点多回家然后换衣服去跑步,又是五公里左右的跑步。
因为母上大人觉得又不用上班,在家里太无聊了……
感觉过一个十一比不放假累多了……有一个活泼过度的母上大人伤不起。

PS 我家母上大人的体力非常充沛,从小去任何地方逛街游玩都是我先趴下累的不行的,本来以为是我体质太弱了(我妈一直这么说的,说我是矫情),后来上大学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才发现我的体力秒杀所有同学(女),才知道不是我方太软弱而是敌方太强大





第69章 黛玉宝钗(二十九)
第六十九章

别管薛家之前到底有多么艰难的时候,到底他们家里如今是熬过去了。别瞧按着如今所谓士农工商的说法,薛家的日子的确不如其他几家的尊贵,但是日子却真的是过得滋润。

尤其是比对了薛家如今正闹心中的亲朋好友们,委实是薛姨妈的日子过的最好了,或者说,最近她委实是亲朋好友们的头一号清闲的人了。

儿子虽爱美人,但是眼光却高并不是随意就能凑合的,尤其对青楼那些价格高昂的姐儿并没任何兴趣。薛家在江南也算是豪富,便是薛蟠真买一院子的漂亮丫鬟,其实也没多少价钱,是以对于薛蟠这样的小毛病,薛姨妈倒也不以为意。而女儿更是乖巧懂事无处不好,唯一一点体弱的毛病也不过费一点药材而已,对薛家的花费更是九牛一毛。

比如和薛家关系最近的王家贾家,贾家固然因为元春的婚事而为难,王家这边虽然没什么大的事情,但总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烦恼,林家那头更是最艰难的时候。

算一算所有的人家里头,林家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最严重的,但是好在林家的人心是极齐的,并没什么人会有二心。王家就罢了,多数都是亲戚家的事情烦到他们面前,不过是顺手帮衬一把,也不至于让当家人太头疼。但贾家这边元春的婚事,可真是耽搁了好久的时间,而更可怕的是贾家里头的心也未必都是靠在一起的,哪怕不算上对二房没什么善意的大房的人,甚至同样是为了元春好的人里头,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也不尽相同。

而林家这边的人口简单,尤其是在贾敏将自己娘家的人打发回去了大半的情况下,剩下的除了贾敏最心腹的人之外就是林家的世仆了,哪一个都只有盼着林家能好的,不敢有半点异心。

哪怕是林家真有糊涂心大的丫头打量着做姨娘生庶子继承家业做主子的,那也没必要对林家姐儿下手呢,这样相比之下自然和谐到了极点。

贾敏自生下小儿子就伤了身子不能生养了,她身子骨先天就弱一些,当时大夫还说得亏她两回生养还算隔了好几年,否则只连着生育两回就足够她彻底坏了身体底子损了寿数了。

原先她的嫡子还在的时候还费心去管束后宅,不想让姨娘丫头生下庶子出来威胁儿子的地位,而如今既然失了儿子……哪怕丈夫属意立自己的女儿为继承人,但是若是可以的话贾敏心里头宁愿丈夫还是能有一个儿子的。

于是那些一心想着爬床上位的丫鬟也迎来了主母格外宽容的好日子,其余的人自然和林如海夫妇一样想着至少在林家没哥儿之前还是得全力扶持姐儿立起来才行。

贾敏本人是个才女出身,还是那种在闺阁里头被养的娇了带些清高气的性子。她固然是当年京里头头一号的闺秀才女,但若是让她去撑起一个家族来,她的性格就显得有些软了,莫说刚及笄出嫁青春年少的时候了,便是如今时候都是没那个能力的。而宝钗日后的责任重大,却是不得不牺牲一些的。她若是还有个兄弟在,以林家的财势权柄,自然可以随自己爱好成长,只瞧着林如海的官职和她未来的嫁妆,就绝不担心出嫁的事情,可惜如今却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家理事人情来往以及外头的事故人情。

哪怕林如海不是书呆子的性情,也说不上多么的八面玲珑的性子,虽也通一些庶务,到底还是有些读书人的清雅呆气,觉得让自家女儿不去读书专心庶务委实是一种委屈了。

只是林家到底如今景况就是这样了,凭林如海再宠爱女儿也总得把林家传承下去才是。若是宝钗的性情看起来就是个立不起来的就罢了,大不了林如海舍了自己的脸面去求一求自己的亲朋故旧,把第二个外孙过回自己家或许也不是不能——只是哪怕林如海选择的人家真的品性高洁日后不至于变了想法,谁都不能保证宝钗一定能生出第二个男孩儿,并不如招赘来的保险。

甚至就连宝钗自己在听林如海说过关于这两个选择的时候,都想也没想的选择了招赘传承林家而不是出嫁之后过继一个儿子回来。

“若是我出阁之后对方再反悔呢,这过继不过是私下的说法,便是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