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娇眉 >

第23章

娇眉-第23章

小说: 娇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下,一切后果得由店家和原主协商解决,她不让是正理,她让是人情。只是她揪着不放看来是真喜欢那镯子,却没想到被韩二姑娘给搅和了。

    不过穆识月倒是对韩瑶这种路见不平我来铲的性子有些欣赏,想必在家也是个受宠的,才能保持着这种纯良的真性情。

第48章 前去赴宴() 
一日很快就过去了,第二日清晨,白露捧着昨日选好的衣裳饰物为穆识月梳妆。

    不得不承认,白露梳头的手法是芳歇院所有丫鬟中最好的,一双巧手只几个起落,一个轻巧利落的垂髫分肖髻就绾成了。

    铜镜中清晰的映出穆识月还显惺忪的睡眼,白露挑出了那日朔玉阁送来的头面,那一日为三老爷庆贺,穆识月因不是什么大的场合就没把这套头面戴出去,今日正巧能用上。

    她挑了一个蝴蝶翅膀镶着蓝玛瑙的挑心和那只宝蝶赶花的小插簪出来,白露接过插在了头上,又从一旁的红漆描花盒子中挑了一串小巧的滴水型金嵌银丝耳铛出来放在耳边比划着,得到肯定后方才别在耳上。

    穆识月年龄还小,所以并没有画一些较浓的妆,只浅浅的敷了一层薄粉,用螺子黛画了淡眉,连口脂都用的浅粉色,如若不细看甚至看不出来她画了妆,但确实比没有上妆之前明亮了不少。

    穆识月看着镜中的自己,脸颊照刚重生归来的时候瘦下来不少,但还是有一点肉的。不过她觉得这样正好,太瘦了也不好。

    收拾完毕,穆识月带着菱烟和小琢就出门了,留下白露在屋内眼巴巴的望着,她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帮姑娘打探消息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姑娘却还是疏远着自己。

    絮儿躺在自己的房间也是捶胸顿足,这个韩老太爷,为什么偏要赶在她受伤的档口做寿,让她错失了一次能跟着姑娘见世面的机会,来的可是皇子和郡主啊,为什么……。

    穆识月可管不了两个大丫鬟心中的想法,一路目不斜视的走向了慈严堂。

    也许是走的快了一点,到慈严堂门口的时候遇到了先一步出门的穆景云,她今日梳着朝云近香髻,耳边两缕碎发顺着脸颊垂下,看着端正又不乏活泼。

    她今年十一岁了,梳这个发型正符合她的年龄,也是戴了那日在朔玉阁选的那套头面,穿着一身金丝线织菱花纹图案的嫩黄色对襟衫,整个人看起来神采飞扬。

    不得不承认,穆景云很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

    两人一起进了慈严堂的厅堂,没曾想所有人都已经到了,她们竟是最晚的,二人连忙向各位长辈告罪。

    四夫人笑容满面的说:“不晚,是我们今日来的早了些,母亲说了,等巳时我们再出发”。

    穆识月没想到这么多人在场最先开口的竟是四伯母,四伯母是祖母的远房外甥女,跟祖母所出的殷家还拐了个弯的亲族,娘家父亲苏炳成是个七品的小官,祖辈上在朝为政的人也不多。

    所以她平时的话很少,像前世的自己一样总爱隐在人后,今日看着竟然开朗了许多。

    四老爷见穆识月一脸讶然的盯着四太太瞧,爽朗一笑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今儿早上得了你四伯母娘家捎过来的信儿,今年的政绩考核,你四伯母的父亲擢升了吉安府的正六品通判”。

    四太太激动的道:“不过是个六品的官儿,是我眼皮子浅了,只是家父在那个小县熬了半辈子,终于是老天开眼了”,众人对四太太又是一阵恭喜。

    穆宸轩眯着小眼睛在一旁笑的见牙不见眼,他也是为外祖父高兴的,苏家终于是要出头了。

    母亲这些年做小伏低,万事不逾矩,就是因为觉得自己门第浅,在穆家身份低,所以才谨小慎微的,如今可好了。

    四房年龄尚小的庶出七少爷穆宸贺拉着自己嫡兄的手问着什么是通判,穆宸轩就耐心的给弟弟讲解。

    转眼间就到了出发的时辰,穆老太爷和穆老夫人相携从内室中走出来,在众人簇拥下上了第一辆马车,穆知颜主动拉了穆识月的手上了后面的马车。

    穆景云、穆卿临和穆夕岚正凑在一起说话,就上了一辆马车。

    等众位女眷都坐定了,各位老爷和少爷拉过小厮牵来的马翻身而上,浩浩荡荡的一家人起程向着同在东城的韩家走去。

    韩家住在东城的玉河街,位于东城的外缘,因为韩家迁来的比较晚,位置好一些的大宅子也都是有些根基的人家,所以只在城边上寻了块地重新起基盖了院落。

    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的周围又多了很多宅院,韩家的院子也就不算边缘了。

    快到玉河街的时候前方的车马就多了起来,行走间也没有开始时那么快。

    在穆家最后一辆马车上,穆知颜正在嘱咐着穆识月:“三皇子我以前在宫宴上见过两面,听父亲说这人是一个笑面虎,你看着他整日笑嘻嘻的很平易近人的样子,但实际上你不知道何时他会在背后突然间咬你一口。所以如果有机会接触,你记得离他远一点,但礼仪一定要周全,能不让他注意到你最好”。

    接着又说起安贞郡主:“安贞郡主我在几次太皇太后的寿宴和葬礼上都见过,她话不多,但只要说话就是言之有物,想来是个聪慧的,你和她接触的时候记得不要耍些什么小聪明,只拿自己的真面目对她就不会惹出麻烦。”

    穆识月觉得穆知颜说是自己的堂姐,其实更像是自己的母亲,她处处为自己考量,照顾着自己,给自己从小未曾得到过的温暖。

    前生自己怎么就疏远了这个嫡亲的堂姐,如若早与她有此情分,是不是自己短短的人生也不会过得那样凄苦。

    想着想着,穆识月的眼圈儿就红了,倒是骇了穆知颜一跳,手忙脚乱的拿帕子为她擦眼泪,口中还念着:“你这是怎么了,我也没说什么呀,你怎么就哭了?莫不是害怕的?”。

    穆知颜觉得自己真相了,六妹还只有八岁,从小没了母亲也没怎么出去过,想必今日知道要见的人是高高在上的龙子凤孙,所以心里有些害怕。

    想到这种可能,她又继续劝说道:“六妹不用害怕,他们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你只要远着他们,今日人这么多,又有谁能注意到你”。

    穆识月听着她的安慰,心里不觉好笑,这个二姐想到哪里去了,这些话倒是冲淡了她心中的感慨,眼泪也就没了。

    穆知颜看了这才放下担忧的心,点着穆识月的脑门说:“你呀,平时看起来挺有主意的,没想到了关键时刻也不过是个纸老虎”。

    穆识月没管她说的话,一脸郑重的说:“二姐,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的这些温暖,让我觉得自己有个可以依靠的人”。

第49章 初到韩府() 
穆知颜静了一下子,反应过来穆识月的意思后叹了一口气道:“我从小母亲就总是很忙,忙着和各位姨娘斗智斗勇,后来又忙着料理家事,对我照顾的并不多。等大一点了我就跟着大姐,大姐就像母亲一样处处对我照料有加。等我回了凤阳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直到你邀我去秀竹堂,看着满园怒放的广玉兰,我才找到一丝活气儿。接触下来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和你说话,所以我想让你像我一样幸运”。

    穆知颜说话的时候目光是游离的,她仿佛透过这段话看到了那个拉着自己手的少女,浅笑低语的问自己可冷可热可知世态炎凉……

    穆识月没有再说话,她知道,穆知颜只是寂寞,她需要一个宣泄口。

    不给二人继续说话的机会,车夫长长的一声“吁……”,马车停了下来。

    二人收拾起思绪,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穆知颜率先起身拉了穆识月的手道:“走了,记住我和你说的话,多听多看少说”。

    韩府的广亮大门洞开着,门口锦衣华服的男男女女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宾客,抬头见到穆家的马车,一个四十余岁的男人立即把正接待着的宾客交给一旁侍立的人带进府中,扬着笑脸迎了过来。

    男人快步行到穆老太爷的面前态度谦卑有礼的连连作揖道:“哎呀,真是没想到世伯和伯母能亲自光临家父的寿宴,真是令鄙府蓬荜生辉”,男人声音清亮,又抬手向穆家几位老爷作揖,道:“世伯及各位世兄请随在下到正厅用茶”。穆家众儿郎纷纷和男子见礼后由男子引着进了正门。

    又有一中年妇人并一个小娘子迎着穆老夫人等众人走过去,妇人穿着玫瑰紫织金方胜纹褙子,戴着点翠首饰,一张笑脸扬到最大也不见一丝皱纹,可见平时保养的很好。

    那小娘子二十出头的样子,玫瑰粉的对襟圆领褙子,嫩黄色的挑线裙,高耸的云髻上斜插着两支碧玉簪,丰胸细腰翘臀,身段和穆景云一样妖娆,也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儿。

    妇人走到穆老夫人面前盈盈拜倒:“老祖宗能前来真是我们韩府的荣幸,在这门外我就不给各位嫂嫂弟妹见礼了,各位侄女也不要和我多礼,外面热得很,快些都随我进去,母亲在福宁堂正盼着老祖宗您呢”。

    这妇人是韩家大老爷的夫人李氏,娘家也是应天大户,自小和瑾妃娘娘就是手帕交,后来嫁到了韩家成了瑾妃娘娘的长嫂。

    李氏说完话又拉了身后的小娘子对穆家的姑娘们说道:“这是我那二儿子嘉哥儿的媳妇孙氏,你们可以唤她二嫂,就让她带着各位侄女进去吧”。

    孙氏彬彬有礼的和在场的各位长辈见礼,然后引领穆家的众位姑娘从另一侧的角门进内院。

    路上孙氏客气的询问了几人的身份,当听到穆知颜的名字时,穆识月看见她眼神一闪飞速的瞥了二姐一眼。

    心中不免疑惑,孙氏为什么会对二姐的名字做出不一样的反应?遂暗中留心观察着。

    韩家的宅邸没有穆家的大,所以很快就进了内院,穆老夫人已经先一步由李大太太引进了韩家老夫人所居的福宁堂,穆识月等人由孙二奶奶领着后到一步。

    等穆识月到的时候穆老夫人已经和韩老夫人续完了话,正拉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在说着什么,看见她们进来就笑着和韩老夫人说:“瞧,我家那几个不争气的来了”。

    然后抬手招呼着她们:“几个丫头,快过来给你们韩家祖母看看”。

    穆知颜领着几个妹妹一齐上前,一字排开在韩老夫人的面前。

    穆识月观察着韩老夫人,五十多岁的样子,看着比穆老夫人老态许多,秋香色的杭绸褙子,绣着黄藤色的玉兰团花襴边,宝蓝色镶红珊瑚的额帕。

    抬眼间额上有数条掩盖不住的抬头纹,唇角的纹路很深,看样子也是个爱笑的人。

    穆家的五位姑娘站成一排,华服云翠,春梅秋菊,姿妍各异,每一个都是水葱般的人物,齐齐的向坐在首位的韩老夫人盈盈拜倒。

    韩老夫人连声“哎呦”,唤道:“嘉哥儿媳妇,快将这几个妹妹扶起来,哎呦,我这是哪来的福气呦,受你们几朵娇花儿的礼”。

    然后转头看向穆老夫人,“老妹妹,我是真羡慕你呀,看看这几个孙女儿,一个比一个好。哪像我,一群的猴崽子,天天就知道闹我”。

    旁边坐着的一位妇人掩唇笑道:“穆家这几位姑娘往这儿一站,老祖宗们看完她们再看我们会不会觉得枯燥无味,饭都会少吃一碗”。

    立在妇人身后的一个小姑娘不同意了,噘着嘴眼中显着玩味的笑意道:“母亲,您这个’我们’不会也包括我和几位姐姐吧,你说我也就罢了,如若说的是几位姐姐,那我可是不依的”。

    她憨厚的样子取悦了在场的众人,俱都轻声的笑起来。

    妇人哄也不是骂也不是,气的拿手拍了那小姑娘胳膊一下,“就你话多,这里边除了你还有哪个会让我吃不下饭的”。

    小姑娘作势歪倒在母亲的怀里,向着上座的韩老夫人道:“祖母,我可是您的亲孙女,您就看着我这么受人欺负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收养的呢,祖母不疼母亲不爱的。”

    穆识月也被这对母女的互动和小姑娘的调皮逗笑了,听她唤韩老夫人祖母,知道她也是韩家的女儿,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个。

    站在一旁的孙二奶奶为她解了惑:“二婶和四妹妹可是我们家的活宝,每日老祖宗就指着她们两个逗着才能多吃一碗饭呢”。

    原来是韩家的二太太赵氏和四姑娘韩媛,韩家二老爷是现在唯二在朝中做官的韩家子孙之一,想来这个韩媛也是备受宠爱的吧。

    穆识月不仅好奇韩家对待儿女的态度,她见过韩家的两位姑娘,一个耿直一个活泼,都是很讨喜的性格,完全没有其他世家大族的那种规行矩步之感。

    在场的还有几位夫人和姑娘,韩二奶奶都一一为穆家的姑娘们引荐了一番,有凤阳知府家的夫人和小姐,穆三太太娘家的大嫂孙氏也来了,就是那个孙一鸣的姑母,还带来了她家的一嫡一庶两个女儿。

    其余的都是凤阳没有官身的大商贾的家眷,人实在太多,穆识月有点记不过来,索性就打着哈哈一个个的认过去。

    只有一人穆识月多看了两眼,就是那位被介绍称是金家二夫人的妇人,如果穆识月没有记错,她就是那位强行赠送自己丫鬟的金三少的母亲。

    她得了那个丫鬟后特意着人去打听过金三少的事情,知道他是金家二房的嫡长子,却不想今日能在这里见到他的母亲。

第50章 水榭亭台() 
金二夫人的年龄并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头发乌黑,挽着个半翻髻,上边簪着一只琉璃镶金的牡丹钗,一挂翡翠缕嵌丝华盛。

    并不像那些个乍富之家一样的珠翠满头、绫罗满身。

    而她身上穿的衣裳,看着不起眼,穆识月却认出来,那是莨绸,也叫香云纱、响云纱,面料会随人走动发出沙沙声,这莨绸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穿在身上滑爽、凉快,还能驱虫,时人都称它为软黄金,是历来的贡品。

    还是那年曹柏森初到辽东就打了一场大胜仗,圣心大悦给了怀远伯府不少赏赐,其中就有一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