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娇眉 >

第4章

娇眉-第4章

小说: 娇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听先一步回来的孙子穆宸轩说月丫头伤的不重,自己也没有太过担心,人没事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只不过月丫头素来是沉稳的,怎么一回来就哭成这个样子,难不成……是有什么暗伤没好和孙子说?

    这么一想可把老太太吓坏了,旁边或坐或立的各位长辈也都坐不住了,俱都上前询问的询问,哄人的哄人,小一点的八堂妹更是被这一团乱吓得哭了起来。

    穆辰琦看着妹妹刚一进屋还没有说话就大哭起来,丢下手中才吃了一半的糕点也跑了过来,无奈围着的人太多他挤不进来,在外圈急的团团转,也跟着哭了。

    这时候老太太的威严尽显,不知拿起什么用力的敲了敲桌子喝道“好了,还有点规矩了没有,吵得我头疼。”众女眷这才歇了探究及关切之心各归各位。又命人把四公子和八姑娘带下去哄着,屋子里这才消停下来。

    穆老太太端起面前的粉彩茶杯呷了一口茶,暗地里平复着自己的心神,告诉自己不要慌。这孙女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急行中的马车翻倒,她也许只是吓着了。虽这么想,但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抬头看见穆识月还跪着,忙心疼到“哎呦,还不快将月丫头扶起来,虽是进了六月,但这寒气还没消尽,可别冰坏了身子”。跟着穆识月进来的菱烟闻言忙将自家姑娘搀扶起来

    穆识月的三伯母穿着一身蓝绿色织金杭绸褙子,月白色挑线裙子,看着就很有精气神儿。站起来拉了穆识月的手道“六丫头快坐下歇歇,这可真是飞来横祸,我们听你三哥说马车整个都翻了过去,可都是吓坏了。幸好你没受什么大伤,这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边说边拉着她在身旁的交椅上坐下。

    三伯母出自凤阳三大船运之一的容家,是穆府中唯一的商户女出身。士农工商,商人重利,不务实业,向来为人所不齿,但又因其富庶惹人艳羡,这其实是很矛盾的事情。

    穆识月出嫁前曾听府中下人议论,说三伯母嫁入穆家时头妆都抬进了穆府大门,还有嫁妆没出西城呢,真真是十里红妆。有个老嬷嬷说就是皇帝嫁女儿也没有这个阵仗啊,就有人呸到“你这一辈子连凤阳城都没有出过,哪里又见过皇帝嫁女儿”

    穆识月倒是见过皇帝嫁女儿,不过她没见过三伯母出嫁的风光,自是无从比起。那时还当笑话和新婚不久的曹柏森讲,如今看来,自己才是那个笑话……

    自穆识月的母亲去了以后,兄妹二人一向深居简出,可想而知跟府中各主子的感情并没有多深厚。直到穆识月嫁入怀远伯府,初理庶务不能得心应手,庄子、铺子总是有诸多问题,那时多亏容家在京城的人帮扶才不至于焦头烂额,所以对三伯母穆识月是非常感激的。

    一道柔弱的声音打断了穆识月的思绪“三婶,还是先叫常大夫给六妹妹瞧瞧吧,他已经候了多时了”

第8章 彪悍二姐() 
穆识月这才注意到在祖母脚边的绣墩上还坐着一个人,十二三岁的年纪,松松挽着的流云髻上插了一根银鎏金攒花步摇,额发分向两边掩在耳后。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一袭白色浅交领宽袖襦裙,只在衣袖和左下摆绣了几朵折枝梅花,十分的清丽脱俗。

    细看了下就想起来这是大伯父家的二堂姐穆知颜,二堂姐是穆家一众小姐中的翘楚,无论相貌、文采、品味,向来都是妹妹们争相效仿的典范,只是随大伯父寓居京师,甚少回到凤阳。

    穆识月不知道是自己多大的时候,忽然大伯父就派人把二堂姐送回了凤阳,说是要替他在祖母膝下承欢。虽然同在一府,可二堂姐是谪仙般的人物,而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降低存在感,所以也不愿往她身边凑,二人接触的并不多。

    直到后来穆识月进了京,才在一次赏花会中听别的夫人闲话京中趣闻,说起成国公的外孙夏奕和安阳郡王因一个青楼女子打了起来。另有一个夫人就对穆识月道,幸好你们穆家的姑娘自己退了和夏奕那纨绔的亲事,要不这糟心事数都数不过来。

    细问之下才知道,大伯父在京中给二堂姐定了太常寺卿夏允的嫡次子夏奕的亲事。

    也许因自身条件太好,也许是长辈们的宠爱太过,也许那个夏奕混蛋到了人神共愤。突然有一日,年仅十一岁的穆知颜偷溜出府,跑到那烟花之地“巧遇”了她醉酒的未婚夫,一顿棍棒把那醉的四六不分的夏公子敲的鼻青脸肿,被跟着夏奕的小厮报了官。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夏家和二姐退了亲,穆知颜被遣送回了凤阳。

    这事被长辈们瞒了下来,只说回凤阳替大伯父尽孝,所以其中缘由她们并不知晓。

    穆识月记得后来二堂姐就嫁在了凤阳,和二姐夫琴瑟和鸣,公婆体恤,对她十分照顾,即便大伯父辞官都没有影响到她,很是幸福。

    看着面前秀丽婉约,柔柔弱弱的二堂姐,穆识月实在是想不出来她还有这么彪悍的一面。知道这事后,穆知颜在她心目中就再也不是那仙气十足的样子。

    穆识月反倒是喜欢她那直来直往、敢想敢为,由着自己心意的性子,遂暗暗的冲穆知颜点头微笑以示亲近。

    三伯母听话听音就松了穆识月的手,爽朗的笑着道自己糊涂,又忙不迭的转身吩咐人请常大夫过来。

    常大夫是穆家药铺的坐堂大夫,也是跟穆家定了契约的,算是自己人,况且又是穆府常来常往的,所以众女眷也都没有避开。

    号脉问诊察颜色,一通检查下来开了活血化瘀的方子和两瓶涂抹的药,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又加了一份安神汤,大家知道穆识月没什么大事也就放心了。

    只穆老夫人疑惑的看着常大夫隐晦的问了一句“可都查仔细了?别留了什么后遗之症”,得了常大夫的再三保证才不再追问。为谨慎起见,常大夫临走前老太太又叫了菱烟给他嘱咐了一番才放心让其离去。

    穆家书香世家,府学又极为出名,所以整个穆家就没有不是饱学之士的,就连一众姑娘们也都在府里开设了小学堂。穆识月今日是告了假才得以出府,所以穆府的姑娘们都不在,这倒是让她安心不少,自己实在是没精力应付更多的人了。

    众人又陪着老夫人说了一会话,一直跟着忙前忙后的二伯母就对老太太说“母亲,您看是不是让六丫头早些回去歇着,虽说这万幸没受什么大的伤,恐怕也是吓得不轻”

    穆老太太一拍额头笑着说“你们瞧瞧我,这一说起闲话来就忘了六丫头还伤着的事了,快快都散了吧,我这里留二丫头就够了。”

    说完,又冲穆识月正色道,“回去好生养着,莫要再调皮。若是还有什么不适就赶紧打发人给你二伯母,叫常大夫再给好好看看”

    这语气好像穆识月是个让长辈头疼的小魔王一样,却让穆识月觉得很温馨。手拿肩扛的撑了曹府六年,又何曾有过小女儿娇态,而今被人宠溺的说着莫再调皮,心里暗叹完了,祖母,您老可莫要再如此煽情,不然您的小孙女又要哭了。

    众人辞别了穆老夫人回自己的院子,兄长已经先一步被洪嬷嬷带了回去,在场的几人中只五房所居的芳歇院在西园,所以出了慈严堂穆识月就与诸位长辈告辞。几位长辈又细心叮嘱了她一番才放她离去。

    目送几人携仆从转过东侧拱门不见了身影,穆识月轻轻的呼出一口浊气。在亲人面前不可表露太多,所以时时端着,现在终于自在了。

    前行几十步行至湖边,看着远处的莲叶田田,还有建在荷叶中间的湖心亭,呼吸着湖边的潮气,穆识月觉得经过这一番折腾内心平静了许多。

    立了大约有半刻钟,才转身向西侧的拱形门走去。菱烟和刚刚在茶房闲磕牙回来的絮儿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二人总觉得六姑娘有些奇怪,暗道定是惊马时受到的惊吓还没缓过来,一会儿回去得赶紧盯着姑娘把安神汤先喝了。

    出拱门是一条长长的碎石甬道,黄色和褐色的鹅卵石杂乱无章的混在一起,倒是显得路面不是那么单调,两侧绿树成荫,即便在太阳下走着也有阴凉可乘。这些都是穆识月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如今一寸寸走过,恍若隔世又似初来乍到。

    甬道由南至北延伸很远,向前走了一半就到了西园的入口,一座六角耳门伫立在那里。这个穆识月更为熟悉,毕竟她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这西园里度过的。这座门白日都是开着的,晚上为了防止各房的下人乱窜,二伯母掌家后就叫人锁了,以便管理。

    一切的一切都跟幼时一般无二,穆识月突然觉得接受这种改变好像很不错,如果人生真的就这样重来了,那是不是自己的命运就会有所不同?

    西园的院门左侧是一个由太湖石堆砌成的假山,重峦叠嶂,曲折圆润,这本是原主人在时就有的风貌。三府合并后,祖父说这虽只是普通的白石,但好在姿态秀美,看得出原主人在做这座假山时是用了心的,所以就留了下来没有改动。

    而右侧是一座长长的回廊,踏上回廊走了约二十丈远时面前就分出了两条小路,其中一条就是通往五房的芳歇院,另一条是通往大堂兄的院子的。

第9章 惊马元凶() 
顺着小路走了不远就看见了另一座耳门,便是芳歇院了。芳歇院是座四进的宅子,第一进是客房和男仆的住处,第二进外院现在只住了父兄两人。因五房人口不多,所以穆识月住在了第三进的正房,东厢房是五房庶出行三的姐姐穆景云的住处。

    进芳歇院门的时候穆识月就得了兄长已经累得睡着了的消息,三姐姐还没有下学,父亲不在家,所以现在整个芳歇院就她一个主子。得知这些穆识月彻底的放松下来,终于可以静一静了。

    穆识月并没有在外院多做停留,如若一切都是真的,日后有的是时间欣赏这园中景色。她是真的累了,无论身体与心里均是疲惫不堪。

    顺着西侧游廊一路至自己的院子,已经有小丫头先回来叫人准备着给她洗漱的东西。就着小丫鬟撩起的珠帘快步进屋,终于踏进自己住了多年的闺房,这房间看着又是熟悉又是陌生。

    像慈严堂的正房一样,穆识月的房间是标准的一明两暗三间屋子,明厅里一座红酸枝五福插屏和黑漆镶螺钿的罗汉床。靠近右侧书房的位置摆着一座黄花梨圆形多宝格,上边摆放着玉器、瓷器等一众古玩事物。印象中好像有一次哥哥玩闹撞到了上面,打碎不少东西,自那以后这多宝格上就换成了八方型的,就连上面摆着的事物也多以金银、花斛、石为主。

    满满的记忆迎面扑来,脚步像是自发的就知道往哪里走。

    跟随着脚步向西就是自己幼时的卧房,临窗的镶楠木大炕、靠近堂屋墙边的紫檀木雕花铜包角立柜、鸡翅木红漆三围梳妆台、透过蝴蝶穿花的绡纱屏风隐约可见的拔步床。

    是啊,这是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时隔几年再见,依然能闻到熟悉的气味。穆识月自醒来到现在第一次有些许笃定,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真的回来了。

    换下那一身外出的衣服,就着丫鬟端来的光漆可鉴的铜盆、漱盂、洗漱一番后,穆识月觉得整个人立时清爽了不少。

    刚在临窗的大炕上坐下,一个穿着一等丫鬟服饰的人走了进来。十四五岁的样子,细细的丹凤眼很是清亮,两个酒窝笑起来分外明显。穆识月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她是谁,母亲去世的时候自己年岁尚小,祖母又不能时时照拂,怕仆妇们亏待了兄妹二人,就把自己的一个贴身丫鬟叫白露的给了自己,就是面前的人。

    因是慈严堂出来的一等丫鬟,白露的能力自是不消说的,在她的管理下芳歇院甚至比母亲在的时候还要好。只是白露年龄大了,她的老子娘在自己即将出嫁的时候,求了祖母的恩典放了卖身契回家嫁人去了。那时自己好像还赏了她不少好东西。

    白露进来向穆识月屈膝行礼后收敛了笑容道“六姑娘可是要吓死奴婢们了,这万幸没伤到脸,菩萨保佑人也没什么大事,回头定是要到菩萨面前磕头谢恩的”。

    说完从衣袖中掏出一个看着有些眼熟的小药瓶又道,“菱烟去看着小丫头给您熬药去了,絮儿我也叫她先回去拾掇一通,就由婢子给您上药吧”

    穆识月摊在炕上有气无力的点点头,这些小事她是从来不需要关心的。

    白露就拉过穆识月的手边给她擦药边和她说话“二夫人刚派人来说已经给表小姐送了赔礼,表小姐也回话说让您好生歇着,得空她再来看您”

    穆识月又是点点头没有说话,正午的太阳透过糊了高丽纸的窗户照射进来,烘的人睡意渐浓,虽然身下铺着凉簟,但也觉出一丝的热,额上就沁上了一层薄汗。

    白露见状就将药瓶收起来,拿着炕边矮几上的团扇轻轻摇起来。

    又接着说,“奴婢听说今儿个惊了姑娘马车的是咱们凤阳府通判孙老爷家的二公子”

    这事还没有传到穆识月的耳朵里,不过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她是知道的。这个孙通判家说起来和自家还有一些渊源,孙老爷的妹子就是三伯母的嫂嫂,容家的长媳。

    若问一个官家小姐又怎么嫁到商户之家去,这就要说说这个孙家了。孙老爷的爷爷是举人出身,他的父亲也是举人,而到了孙老爷仍是举人,说来也巧,孙家祖孙三代均都折戟在春闱之上。

    但孙老爷与其爷爷和父亲还是有所不同的,那二人有着异于常人的孜孜不倦之心,一次不过考两次,两次不过考三次……一直考到老。这也是凤阳人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父辈祖辈均不事生产只一心死读书,三年一入京耗资不菲,孙家本就只是小有余财,哪够如此挥霍的,所以到孙老爷的时候家里虽不至于一贫如洗倒也是差不离。

    碰巧这时孙老爷的妹子及笈了,求亲的人纷至沓来,但品质良莠不齐,这其中就有容家。

    这桩亲事本是不成的,士农工商,以士就商,对于那些清傲的士子老爷们来说是一种侮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