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凤凰栖梧 >

第46章

凤凰栖梧-第46章

小说: 凤凰栖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到!”随着太监的高宣。

    赵慕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之上,旁边的姜恒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还没说完,李扬跟着李据就再次站了出来,双双跪下。

    “臣恳请陛下御驾亲征,抵御金国,提升士气。”

    赵慕神情很淡,看不清什么样子。

    李扬跪在那里,继续说道:“如今将士们士气愈低,陛下万万不能置江山社稷于儿戏。”要说这老将军说起话来,可是丝毫不给赵慕留颜面的。在他眼里,若是赵慕始终不肯亲征,他终究也是无计可施的。

    一个忠臣的身上始终都背负着枷锁,那是天下人看重的名声。

    “朕想过了。”赵慕缓缓开口,整个大殿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李扬有些紧张的抬起头来,注视着赵慕。没有人会不在意赵慕的回答,这关乎着很多人的选择。

    “如老将军所言,朕要御驾亲征,势要将金国赶出贺兰山!”

    “哗”

    大殿之上,群臣哗然。谁也没想到赵慕最后还是变了注意,秦国公在下面愣了愣,很快就变了脸色。

    李扬和李据脸上露出笑意。

    “陛下英明,老臣如今已经不能久待。北军帐营臣等陛下到来。”李扬话不多说,此次回京他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赵慕同意御驾亲征,如今金军还在贺兰山外,他还急着回去。

    赵慕对他和善的笑了笑,“老将军先回去吧,不日朕就会亲自前来为将士们擂鼓助战。”

    “陛下英明!”李扬哈哈一笑,抱拳行礼退出金殿之中。

    李据也缓缓退回大臣之中。

    看来皇后的确说动了陛下。

    “朕还欲和皇后沈栖梧一同前往!”

    “陛下此事不可!”赵慕话一出去,群臣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皇后是一国之母,更是女流之辈。如何能上战场,这于礼不合!”

    赵慕眨了眨眼睛,也不去责怪这些大臣。毕竟他起初也是不认同这个决定的,哪有女人亲上战场的,更何况还是皇后。

    “宣皇后进来。”

    沈栖梧一身凤衣走上大殿,她面容清冷,又是倾城佳人,如今成了皇后。头戴凤冠,身着凤衣,妆容端庄,此刻走上大殿如同凤凰栖息在梧桐树。

    “刚刚礼部尚书说我于礼不合?”沈栖梧眉毛一挑,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要进行高谈阔论了。

    赵慕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饶有心趣的看着下面。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丝毫不曾畏惧沈栖梧皇后的身份,“回娘娘的话,的确是臣说的。”

    沈栖梧背负着双手,傲然而立。

    “不知道尚书大人说的于礼不合是何因由?”

    礼部尚书开口道:“先前陛下决意御驾亲征,臣等不会有异议。可是陛下说皇后娘娘也要跟着去,战场之上是男儿的事,娘娘一介女流去了为何?军中血性男儿,娘娘千金之躯如何能与一群男子待在一起,这让天人下怎么看待天家?天家威严更放在何处?”

    沈栖梧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尚书大人可是男子?”

    礼部尚书愣了愣,老脸一红,“娘娘此话何意,老臣自然是男子无疑。”

    沈栖梧神秘一笑,看着礼部尚书说道:“先前尚书大人说,军中皆是血性男儿,还说战场之上更是男儿之事。大人身为七尺男儿,为何不曾上战场保家卫国,又为何在这议论?”

    礼部尚书一脸窘迫,慌忙道:“老臣是文臣,如何能上得了战场!”

    沈栖梧闻言,哈哈大笑。

    “陛下都能提三尺青峰战场杀敌,文臣为何不能上?还是说大人根本不是男儿?”

    礼部尚书不知道如何回答,不由怒道:“臣不是在与娘娘讨论是不是男儿之事,而是娘娘跟随陛下亲赴战场的事。”

    “哦?”沈栖梧憋了憋嘴,说道:“陛下都能御驾亲征,为何女子就不行。”

    “陛下那是为了江山社稷!”礼部尚书据理力争。

    “我同样也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沈栖梧丝毫不弱,目光如电,凤仪皆显。

    “那臣敢问娘娘,古来可有女子上过战场的先例?”也许是看着礼部尚书不行了,大学士也站了出来。他是出了名的老儒,对礼制看的比谁都重,典型的读书人。

    还是那种死脑筋的读书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我就欲做这样的人,既然史上并没有女子上过战场的先例,那么我就来开创这种先例。”沈栖梧霸气十足的说道,她面容更显的威严无比。

    “这于礼不合。。。。”大学士支支吾吾,仍然还在继续念叨着。

    秦国公想了很久,还是放弃了站出来的欲望。他和沈栖梧算是熟人,对方的心计城府不弱,他没必要得罪沈栖梧,也就静静地旁观。

    “陛下,既然诸位大臣都认为于礼不合。那么不如陛下将文臣们全部带上战场,让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谁于礼不合!”沈栖梧面带微笑,对着赵慕说道。

    赵慕和沈栖梧相视一笑。

    “好了,诸位爱卿也不要再争了。如今金国势强,兵危贺兰山,朕和皇后一同前往,也是为了鼓舞万千将士们的士气。朕亲自擂鼓,皇后摇旗呐喊,何愁不能击败金军?皇后拳拳爱国之心,诸位爱卿可要好好学习。”

    赵慕说了一大串,基本上堵住了群臣的嘴巴,让这些咬笔杆子的文臣们有苦说不出。

    “就算惹的读书人非议,可那也是国家兴亡,生死存亡关头,当只存大义。如是这样的皇后还会惹得天下人非议,那朕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是谁惯出来这些不顾大局的读书人,或者根本就不配做读书人!”

    说到后来,赵慕的语气越来越激烈。

    “陛下英明!”群臣无奈,皆跪下口宣英明。(。)

第一百三章 点将() 
小雨走一路下一路,还未赶到城外,那雨丝却又加粗了,斜着漂进来,打在人地脸上,生疼的感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沈栖梧掀开帘子,眺望远处的山脉河流,细雨蒙蒙中,便似一幅上好的泼墨山水画,她摇头叹了声:“又是风又是雨的,今天这个出发的日子,只怕选的不太好。”

    赵慕坐在一旁哼道:“这是钦天监选的,听说那里的糊涂老头们夜观星相,推测了个把月,才选定今天这个黄道吉日。哼哼,叫朕看,这分明就是讹朕地银子。”

    沈栖梧轻笑了几声,没有答话。行到城北大营的时候,天色依然阴沉,照边才露出一丝的晓光,大营里却是火炬高燃、灯火通明,诺大一座营房,照亮的如同白昼一般。

    “属下参见陛下,娘娘。”大营门口,镇远侯李据带着一众将士悉数于列,诸人兵甲齐整,看见陛下的马车到来,急急忙忙惊喜的赶了过来。

    赵慕掀开帘子下车来,朝诸人点点头道:“大家都在。看你的样子,生怕朕不来了么,朕可不会当逃兵!”

    几位将军听得笑了起来,看赵慕盔甲整齐,脸上虽然有些冷淡,却显得英气十足。镇远侯李据上前小声道:“陛下,其实您不用亲上战场的,前线将士只要有你坐镇,必定就能奋勇杀敌。”

    赵慕点点头,说到底他毕竟是皇帝,也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哪能真的上场杀敌。

    “放心吧,朕会亲自为众将士擂鼓助战,定要将金国赶出贺兰山。等冬日来临之时,又可以与诸将士痛饮。”

    镇远侯李据这才放心下来,要是皇帝出了事,他和自己的老父可是会成为大周的千古罪人。这个罪名始终太大了,他可承受不起。

    细雨绵绵,天色渐渐的放亮,演兵场正北面筑起一座高三丈,长宽各约二十丈的巨大点将台,巨大的圆木,在点将台上搭起一座高高的凉棚。金龙旗飞舞,帅字旗飘扬,淫雨霏霏,气氛肃杀。

    点将台两侧,各矗立着有一人来高地牛皮鼓,前方树立着数千木桩,绑着无数的牛崇,专做祭旗之用。

    赵慕盔甲严整,神色肃穆,细细雨丝打在他的脸上,他却没有一分感觉。

    “禀皇上,吉时已到!”钦天监长长的喝了声,赵慕对镇远侯李据点了点头。

    李据做为这次御驾亲征的主帅,虎步上前,穿着黑铁重甲在风雨中显得无比苍凉悲壮,他大眼四方一扫,长声道:“势破金军,卫我大周。儿郎们何在——击鼓,点兵——”

    “击鼓,点兵——”

    “击鼓,点兵——”

    号令自北向南,一层层的传下去,唱响的声音络绎不绝。

    “咚——咚”,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奇林中沉睡的飞鸟。四方大营立时响起一片,号角声,马蹄声,脚步声,兵甲摩擦声,刀枪撞击声。仿佛颗颗重木,撞击着大地,声势浩大无比。

    营中大军,早已经蓄势待发。方才两道鼓声传过,三军早已集结完毕。放眼望去,演兵场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此次御驾亲征的大军约有五万,个个盔甲铮亮,面色肃穆,刀枪剑戟,寒光烁烁。中间乃是神机营精兵,神箭手,强弩手数以千计,还有数百余火炮焕然一新,黑哟哟的炮管直指苍穹。右手边的骑兵营,战马入行,骑士入列,手中的马兵长枪闪着冰冷的寒光,令人望而生畏。虽是兵多将广,整个演兵场上却是鸦雀无声,就那战马的嘶鸣,也听不见一声。李扬父子练的兵,确实名不虚传。

    礼部尚书宣读出兵诏书,痛陈金国之祸,更是狼子野心,妄图吞并河山。残害大周无数子民,觊觎大周的锦绣,直令天怒人怨,今陛下御驾亲征,雄兵出发,定要击败金国,收复边关,扬大周天威。

    这诏书也不知道是谁起草的,晦涩难懂。沈栖梧听了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眼光在下面打量着。

    “斩杀金狗,卫我大周!”数万大军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个个都是满脸通红,手中的刀枪高高举起。齐齐呐喊起来,那滔天的热浪,就连这连绵的细雨,也似被遮盖了下去。

    赵慕牵着沈栖梧走上点将台,面对着数万大军的注视。

    “进者重赏,退者斩杀。朕今日随众将士上阵杀敌,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话——不破金国,势不回返!朕今日在此点将台,起誓上苍,定要和万千大周儿郎共饮凯旋之酒!干——”

    赵慕将大碗烈酒一饮而尽,又将那海碗重重摔落。数万将士同时高举海碗,齐齐饮尽烈酒。瓷碗摔碎的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祭旗——”李据长长的喝了一声,便有数千骑士同时跃出,人呼马鸣,手中的刀枪兵马哗啦作响。

    “杀啊——”千余骑兵纵马狂奔,飞速行至点将台下,看准那祭台上绑着的牛崇牲口,手起刀落,动作整齐的就像一片凌冽的寒光。数千牲畜的首级便被同时砍下。血迹洒满校场。骑士们高举那血淋林的首级,飞速回奔,血光激起了将士们的杀气。

    “杀啊!”

    “杀啊!”

    数万人高举刀兵,齐声喊杀,声势直达云霄,惊天动地。将士们双目赤红,血性勃涌,粗大的嗓门,将沈栖梧耳膜都震得嗡嗡作响。

    李据的头发在零星小雨中迎风飞舞,他迎风顶立,手中的长剑猛地向前挥舞,“儿郎们,出发——”

    咚咚的战鼓擂响,就像春雷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头。数万大军,就像一字排开地长蛇,冒着雨直往北方开去,高高飘扬的金龙旗,就仿佛是每一个出征将士们的心情,兴奋而又悲壮。

    成千上万的京城民众,围绕在道路两旁,跟随着队伍一起奔跑,一眼望不到边的军伍,与两边的民众,汇成一条巨大的长龙。

    这一去,只怕就是生离死别了。(。)

第一百四章 你就待在我身后() 
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娘,新婚燕尔地娇妻,承欢膝下的儿女,一遍一遍的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泪水流干了,只盼望着能再看上一眼梦中人的模样。

    偶尔寻到了亲人的,便紧紧拥在一起,再也不愿分离。那一袋袋的瓜果干粮,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便直直往兵士们手中塞去。

    “最难是别离!”那悲壮苍凉的气氛,直令李据这种军中将领常年厮杀的老将,也忍不住的双眼湿润,不胜唏嘘。

    沈栖梧从未经历过这种情景,这是一种真正的生离死别,望着那无数拖儿带女、翘首以盼、哭得都断了肠的妻子和老娘,这种震撼的滋味,非亲身经历,难以言语形容。她忽然比任何时候都厌恶战争。

    “娘娘,姐姐。”那边传来一声娇呼,却是欢儿穿着一件最鲜艳的衫子,蹬在马车顶上,就像个穿花蝴蝶一般,泪珠籁籁中,拼命的摇着小手,早就哭成了个泪人。

    还有许久未见到的弟弟沈云,也和欢儿待在一起,她们与所有人拥挤在一起,随着那人流滚动,一步一步的挪动,一遍又一遍的朝沈栖梧挥手。

    “你们要自己保重!”沈栖梧对她们挥了挥手,轻声低语着,满是离别的伤感。

    泪眼朦胧中,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缓缓淹没在人海里,渐渐的远了,远了。

    说也奇怪,自打出了京城,那连绵的细雨便一直下个不停,官道泥泞不堪,再加上天气的微寒,凄风细雨中,倒叫人仿佛回到了寒冷的冬天。这种天气行军,不要说普通兵士,就连久经沙场的老将们也都士气低沉,仿佛便是上天降下的凶兆。

    赵慕和沈栖梧并没有带过兵,如今看到镇远侯李据的郑重表情,就知晓这真的是一场硬战了。

    大营里面,最悠闲的两个人,非赵慕和沈栖梧莫属了。手下诸将忙着练兵,赵慕只能带着一身劲装的沈栖梧整日在军营里瞎转悠,偶尔抓几个普通将士,拉拉家常。到了饭点时候,赵慕也停了沈栖梧的劝告,尽量和大家的伙食一样,绝对不搞特殊化,与将士们打成一片。

    大军往北行了几天,方向又改成自东往西。沿着山林南麓蜿蜒而行,气候却是慢慢的干燥起来。

    军中会议时,李据摆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