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凤凰栖梧 >

第47章

凤凰栖梧-第47章

小说: 凤凰栖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往北行了几天,方向又改成自东往西。沿着山林南麓蜿蜒而行,气候却是慢慢的干燥起来。

    军中会议时,李据摆着地图为所有讲解,暗地里专门为赵慕解析如今的形势,以免他这个逍遥皇帝梦里不知凶险,过得稀里糊涂。眼下这番形势,听得众将士直皱眉头,连不谙军事的沈栖梧,也本能的觉得形势太险峻。

    “我们出了京城,便沿着这条山路往北。自西往东而行,跨过雁门关,经过朔方,就能到达贺兰山,大元帅的北军就驻扎在那里,虽然离着边陲重镇还有些路程,不过我们这一趟路线,随时都能遇上散落的敌军,绝对不能放松,命令大军随时备战。”

    李据神情郑重,如今御驾亲征的消息早就已经放了出去。难免金国人不会丧心病狂,排出小股精骑兵绕过贺兰山前来骚扰。大军必须安然的和李扬率领的北军顺利会师,那才是决战的时刻。

    沈栖梧叹了口气,轻轻地敲着桌上的地图,心情有些沉重。

    “如今北军有多少将士?”赵慕脸色沉重的问道。

    李据想了想,认真的说道:“回陛下,如今算上边镇临时抽调的兵马,大概有二十万左右。”

    赵慕摇了摇头,脸色不太好看。

    “二十万的大周将士,算上此次朕率领的五万,也不够三十万之数。金国举国来犯,拥兵四十万之众,这一战不好打!”

    不到三十万的大周精锐相比金国四十万的铁骑,根本难以占到优势,还好有李扬坐镇指挥。如果赵慕这次决意不亲征的话,怕是金国不出月余就能饮马黄河,长驱直下。

    沈栖梧摇了摇头苦笑不止。

    李据看到赵慕脸上的表情,沉声道:“陛下不要忧心,我大周已经倾尽全力,壮丁尽出,大元帅也说了,势与金人决一死战。”

    金国举全国之兵来犯,大周又何尝不是。

    若是不能守住贺兰山,怕是大周的所有地方都会燃起战火。

    帐内的一众将士们据实热血沸腾,双目赤红道:“我们大周被金国欺压多年,虽有先皇打败金国,可还是损失了不少国力,如今和金国决一死战,必定要杀个痛痛快快,为那些战死疆场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言为心声,这些将士们所言,正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大周军人的心愿。大周被金国欺压的够久了,如果这次能成功打退金国,哪怕只是对着金军扬蹄怒吼一声,也足以让无数的将士们扬眉吐气,热血沸腾,一扫大周累积多年的赢弱之势,这其中鼓舞的力量,绝对不能低估。

    血红的夕阳照在林间田野,沈栖梧脸颊如玉,默立良久,俏丽的身影拖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她神色安静,眼中闪着亮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慕在她背后拍了下,却将沈栖梧吓了一跳。

    沈栖梧急急的转过头来,看着赵慕问道:“你没在帐中听李据分析吗,怎么跑了出来?”

    赵慕顺着她的眼光看去,日渐下落的夕阳,长长的嗯了一声。说道:“我也不懂什么兵法,我惟一能做的,就是给于他们支持,让他们放手去做就行了。”

    沈栖梧点了点头,在帐中的气氛太沉重了。论起赵慕的性子,肯定也是待不住的。

    “等到了朔方,你就待在那里吧。”赵慕认真的看着沈栖梧。

    “为什么?”

    “如今的形势你也知道了,你如果待在贺兰山终究让人放心不下。所以你还是待在安全一点的地方,这样我才能放心的去贺兰山。”

    沈栖梧想了想,知道赵慕的顾虑。认真的说道:“那么这样我何必来此,还不如待在京城?”

    赵慕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不同的,如今一路相伴我早就不再害怕。索性也就是一死,我担负着大周的希望,并不想你也去冒险。”

    沈栖梧点点头,不再反驳了。

第一百五章 贺兰山() 
自朔方而北,眼望雁门关,大军日夜行军,急急往贺兰山开去。

    越往北走,气候便越是干旱,风沙越大,有时走上一天,便要遭到四五回大风沙,人停马歇,所有人就地蹲下。待到起身时,浑身上下,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出处都沾满风沙,个个都成了灰人。

    边塞艰苦果然非同凡响,这是炎炎夏日,虽然还没抵达贺兰山,却已经感受道了风沙的威力,也不知道李扬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抵挡住金军的。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却是昼夜温差的变化。白天行路的时候大汗淋漓,就像泡在温泉里。到了晚间三更,却让人裹着棉被也感觉冷。

    一路上赵慕都被人保护的很好,却还是在这种环境上染了疾,是不是会打上几个喷嚏。还好军中跟着御医,倒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贺兰山是大周的第一重镇,毗邻金国的长河,号称“雁门关咽喉”。城高墙厚,雄壮威武,昔日繁华可见一斑。只是只从两国分裂以来,饱受战火洗礼,人口锐减,万顷良田渐渐地荒芜,被战火无情的掩盖了,叫赵慕看的好生感慨。

    眼瞅着着就要进入贺兰山了,到底是西北要塞,官道两旁的人烟已渐渐多了起来。

    “老臣率北军将领恭迎陛下!”李扬带着众多北军将领前来迎接赵慕。

    赵慕下了车来,看着李扬。老将军斑白的长发在风中飘扬,战争让他更加苍老。

    “起来吧,这次朕不会让天下子民失望。定要让金国退败而逃。”

    等到大军全部入城,已是华灯初上时分。这贺兰山固守长河南边,俯瞰金国平原,连接雁门关与朔方,其中对于大周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这里也是抗金大军的重心所在,李扬的大营就驻扎在这里。

    多年的战乱,贺兰山这块已是百姓流离,才是夜幕降临,街上行人极少,为数不多的店铺也关门歇业,昔日的“繁华”,早已尘烟不再。

    站在城门上,眺望长河的黑沉沉的夜色,处处是惨败的兵荒马乱,李扬站在赵慕身侧,长叹一声,惋惜道:“昔日的繁华,皆被这战火遮盖。陛下,可有何感触?”

    赵慕脸上沾染着尘沙,却没有擦拭。

    昏昏沉沉的夜色中,兵士的铁枪闪着寒冷的清辉,古老破败的城墙下,夜色映照着长河的流光。

    “李据,前方的探子可有回禀?”在军中,只有元帅和将领,没有父子。李扬指挥起李据来,也是十分冰冷。

    李据抱拳道:“禀元帅,金国此次倾国来犯,现在和我军对峙长河两边,来势汹汹,堪称史上最为强大的一次。自从大军进城之后,金军那边就鲜有消息传来,末将以为应该是陛下亲至战场的消息传了过去。如今金军正在思考战略,我军只需要守城以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变以万变,虽然不会大胜,却也不会打败。”

    这一番话是老成持重之言,就连赵慕也听得暗自点头,李据不愧是将门出身,为人稳重,却是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李扬沉思一阵,微微点头:“以不变应万变,甚有道理。可彬,你意下如何?”

    赵慕蓦地听到陈可彬的名字,面色一震,顺着声音看去。

    一名年轻的将军站了出来,他面容俊朗,虽是白里透红的书生气,身上可染满了血污,活脱脱的一个战场之上的儒将。

    陈可彬如今已经是前路大军先锋,官职自然很高。他沉声道:“元帅,末将看来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既然金军已经得知了陛下亲征的消息,一定会从中做什么手脚,末将以为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明日可以先打打看,试试虚实。”

    先打打看?众人听得哈哈大笑,这陈可彬虽说有勇有谋,却经验太少,这建议惹的人啼笑皆非。

    唯独李扬面色沉重的点头:“你说的不错,与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先试试看。此次我大周同样倾尽全力,非生既死,再无他途。我等身上重逾千钧,先求稳,再求胜。便是最稳重的道理,可彬所言有理。”

    不愧是三军统帅,眼光无比独到,就连陈可彬这看似荒唐的建议也被欣然接受,容人之量非同凡响。

    赵慕点了点头,如今在场的都是大周的将领,他不谙军事也就不胡乱指挥了。

    “即如此,本帅便要决断了。”李扬神色一正,大声说道:“众将官听令!”

    众人连忙听起了胸脯,只听李扬接着说道:“今明两日,由前路大军派出袭扰,不为求胜,只为干扰。万万不可自乱阵脚,若是金军围剿,及早撤退返回,尔等可听明白了?”

    “得令!”众将士齐齐猛喝,震天的声音传出去老远。

    军务安排完毕,早已经是月上半空,李扬和众人离去,只剩下赵慕和陈可彬二人。

    尘刹中带着呼啸声从而便吹过,长河映照月色如水,静翳之极。赵慕的头发在风中飞舞,陈可彬低着头,一言不发。

    赵慕想了想,开口道:“其实栖梧也同朕一起前来的,只是被我留在了朔方。一路上她经常提起你。”

    听到赵慕提起这个名字,陈可彬身子微微一震,“皇后娘娘有如同男儿般的英武,实在是陛下之福,我大周之福。末将心中向往。”

    “是吗?”赵慕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她经常将你说过的一句话挂在嘴边来鼓励朕。”

    陈可彬头低的更低了。

    “男儿丈夫当如是慷慨上战场。”赵慕拍拍陈可彬的肩膀,神色郑重:“我与大元帅商量过了,待此战结束后,朕会为你主持婚事,将东阳公主下嫁与你。”

    陈可彬愣了愣,“东阳公主她?不是被金国人。。。。”还未说完,就被赵慕的眼神制止了。

    赵慕忽的长叹一声,用手指着长河对面,脸上的神情冷峻,“金军不退,大周不安。朕来此并不能帮到你们,一切都只有靠你们这些为国尽忠的将士们。”(。)

第一百六章 贺兰山缺() 
风餐露宿了这些天,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将营帐中的灯捻子挑的暗了些,迷迷糊糊正要闭眼,忽觉一阵微微地清风吹了进来,将那火烛吹得东倒西歪。

    赵慕正要躺下休息,却被人再次唤了醒。

    “出了什么事?”

    “陛下,元帅急令。”帐外的将士们开口回禀。

    赵慕像触了弹簧般从床上跳了下来,这些天来虽然和金军数次交手,却丝毫没有燃起更大的战火。双方倒像是约定好了一半,不曾真正的死战。

    知道是李扬的急令,赵慕也不拖延。心中火急火燎,跨上马背,就往李扬大帐中跑去。

    来到大帐中的时候,三军所有将领已经都到齐了。看到赵慕进来,纷纷行礼。

    “免了吧。大元帅,出了什么事?”赵慕一进来就看见李扬面色沉重。

    李扬环视一周,开口道:“既然都到齐了,那么就说说近几日的消息。”

    说完让人摊开地图,指着一处说道:“这里是长河,我们在南,金军在北。虽然隔着一条长河,但是天气越加炎热,我想金国人也在等。因为只要河水下减,金国人就可以用石头填满河床,到时候便可以一马平川,围住贺兰山。今日急令,便是陈可彬发现的异常情况。”说着,望着陈可彬。

    “可彬,你来说说。”

    陈可彬指着地图,面色沉重,“上次与金军进行对战时,末将发现了一些蹊跷。那就是金军分成了三军分别与我军对峙,一支在长河上游,一支在长河下游。末将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后来经过多方调察,发现除开贺兰山,还有两处险要可以穿过要塞,直指雁门关与朔方,如果是金军知晓的话,那么他们分兵三路怕是对我军后方有什么想法。”

    “陈将军,你可知道三军分为多少?”有帐中将军出来提出疑问。

    “上游为金国大皇子元勇率领,共计万余左右的精骑。下游为金国三皇子元向杰,统帅五万左右的步兵。和我们对峙则是金国剩余的大军。”陈可彬有条不乱的解释。

    “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呢?”有将士出来质疑。

    李扬摇了摇头,否定道:“战场上没有一时兴起,只有用意。”

    陈可彬点了点头,用力指着地图的两条险峻,“末将以为,金军会派人奇袭雁门关!”

    “为什么是雁门关而不是朔方呢?”李据看着地图,想了想问道。

    “如果我是金军我也会选择雁门关。因为朔方虽是重镇,却没有什么粮草军饷,不值得金军如此冒险。而雁门关不同,我们大军的粮草都会经过那里。金国人若是袭击了雁门关,就可以把握我们大军的咽喉,让我们进退不得。”李扬这个时候开口,无比郑重的神情。

    如果金国人真的铤而走险袭击雁门关,那么这一战大周就真的无能无力了。没有后背粮草,腹背受敌,将会举步维艰。任谁都能知道一支金国骑兵的威力,在贺兰山后面大可以来去如风。

    “如果我们要应对,也只能分兵而行。可是大军的力量本来就有限,如何再次分兵?”李据说出了当前情况的尴尬。金国人是他们的两倍,分兵之后依然是以多打少,自然没有问题。

    如果大周再分兵,便是少上加上。

    “所以我们只能赌一赌!”陈可彬沉声说道,“赌他们会从这里进来!”说着用力的指着地图上的某处。

    “元猛部队?”李据讶异的看着他。

    李扬点点头,为陈可彬解释道:“元猛统率的万余精骑,是一马平川的资本。只有骑兵才能进行突袭,才能来去如风,如果金国人真的想奇袭雁门关,肯定会是上游的元猛军。”

    赵慕听得头都昏了,他想了想问道:“那下游的军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金国人要的就是这个,让我们赌,让我们分兵!一旦我们被迫分了兵,他们大可以舍弃一万骑兵,正面给于我们足够的压力。而我们又必须去防止这一队骑兵,无论如何都会让金国感到不吃亏。”陈可彬想了很久,深深的被这条计谋的始作俑者所震慑。

    如此心计城府,微妙的大局观。对方一定不是普通的金国将领。

    赵慕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