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470章

欢喜记事-第470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冰冷的皇宫里互相取暖,一起熬了十年。

    魏嬷嬷没有亲人了,季嬷嬷又何尝有?

    她们视彼此为最亲的人。

    如今魏嬷嬷被害,季嬷嬷也觉得悲凉。

    “有世子妃帮忙伸冤,魏嬷嬷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季嬷嬷含泪道。

    苏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道,“节哀顺变。”

    杏儿站在苏锦身侧。

    苏锦看着她道,“为了帮魏嬷嬷查出杀人凶手,不得已对外宣称魏嬷嬷是杏儿的亲姑母,魏嬷嬷的后事理应由杏儿操办。”

    “这些天,我让杏儿来帮你打下手,直到魏嬷嬷入土为安。”

    季嬷嬷擦掉眼泪道,“由世子妃的贴身丫鬟帮忙操办后事,也算是魏嬷嬷生前积了福了。”

    苏锦待了会儿就走了。

    杏儿留下。

    三天后,魏嬷嬷下葬。

    看着魏嬷嬷入土为安,上了香后,杏儿才回镇北王府。

    季嬷嬷在小院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去靖国侯府。

    她也没心情再教秦菡儿家规了,她是来辞行的。

    魏嬷嬷教人规矩把自己的命都给教没了,谁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步魏嬷嬷的后尘?

    她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靖国侯夫人体谅她,没有为难她,把束脩给了她。

    秦菡儿心生不忍,挽留她道,“季嬷嬷无亲无故,要去哪儿?”

    “你孤身一人,就这么离京,或许比待在京都更不安全。”

    “你若看的上我,不如就留在靖国侯府给我做管事嬷嬷吧?”

    秦菡儿虽然是从南疆嫁过来的,当时送嫁的队伍浩浩汤汤,其实留下的人寥寥无几。

    南疆毕竟和大齐风俗不同,故土难离。

    秦菡儿让那些给她陪嫁的丫鬟小厮都随秦三老爷回南疆了。

    如今在她身边伺候的都是靖国侯府的人。

    虽然没人敢慢待她这个世子夫人,但用起来总归不大顺心。

    季嬷嬷虽然是靖国侯夫人请回府的,却不算是她的人。

    季嬷嬷又是从宫里出来的,规矩严明,有她在身边,时时提点,她也能少犯错。

    秦菡儿挽留季嬷嬷,靖国侯夫人觉得这样不错,道,“季嬷嬷不妨就留在我靖国侯府吧,世子夫人身边也确实需要一个忠厚可靠的人使唤。”

    季嬷嬷鼻子泛酸。

    秦菡儿一再挽留,季嬷嬷跪下认主了。

    沉香轩,后院。

    杏儿坐在台阶上,望天惆怅。

    她和魏嬷嬷才见过一面,就成了魏嬷嬷的“侄女”。

    痛失“姑母”,沉香轩的丫鬟婆子见了她就安慰她。

    知道她爱吃,给她做了一堆好吃的,还有糕点果子。

    然后——

    杏儿更伤心了。

    魏嬷嬷死了,自家姑娘都食欲不振。

    那可是她“亲姑母”,亲姑母死了,她怎么能有食欲呢?

    她不能没心没肺啊。

    杏儿忍痛把那些通通想收了的好吃的都退了回去。

    她现在都有点怕去前院了,怕自己把持不住抱一堆食盒回来。

    经过几天,苏锦心情平复了不少。

    魏嬷嬷已死,她得想别的办法挖出云妃之死的真相,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然而就在苏锦绞尽脑汁想辄的时候,朝廷出事了。

    八百里加急来报,朝廷给边关将士准备的御寒衣物,在运送去边关的途中,遭遇突袭,被人用火箭烧了个七七八八。

    消息一传回京,举朝震怒。

    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不定哪天就大雪纷飞了。

    边关更冷。

    其实早前已经送过一批棉衣去边关,朝廷不会等到入冬了才送棉衣去。

    只是因为偷工减料,导致棉服厚度不够,御寒能力一般,东乡侯气的写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回京骂皇上。

    皇上一气之下,砍了制衣坊上下十几颗脑袋,新提拔了一拨。

    这一批是赶制出来送去的。

    被人纵火烧毁,边关的将士如何过冬?

    人都冻的直打哆嗦了,还怎么对敌?

    这一招,明摆着就是吃里扒外的内奸和南梁里应外合之计。

    齐王逃了,崇国公下落不明。

    御寒衣物被烧,他们的嫌疑最大。

    皇上龙颜震怒,一边派人去查纵火之人,一边让人赶紧想办法赶制棉服送去边关应急。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东乡侯和老王爷也在为御寒衣物被烧而震怒。

    棉服被烧,寒风吹的将士们军心动摇了。

    东乡侯是怒不可抑。

    朝廷拨的钱够做棉衣了,就因为层层贪墨,将士们的棉衣厚度一再减薄。

    那些人拿着贪墨的钱财锦衣玉食躲在温柔乡里快活,何曾想过将士们在寒风中冷的牙齿打颤?

    这是东乡侯远在边关,这要在京都,还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第九百一十九章 借钱() 
天寒地冻,没有棉衣御寒,一旦敌人进犯,后果不堪设想。

    东乡侯和老王爷还有几位将军商议将士们御寒一事。

    谁都束手无策。

    棉衣有,可是御寒效果差,一旦将士们伤寒了,要耗费大量药材,成本远比制造棉衣要大的多。

    国库空虚的事他们都知道。

    就这一批棉衣,已经是东乡侯催皇上让人赶制的。

    现在派人八百里加急回京也来不及啊。

    东乡侯气的捶桌子。

    谢景宸带兵把石头运上城楼回来,就听南安郡王和楚舜他们在军帐外偷听。

    南安郡王道,“你说东乡侯会不会把南梁将士身上的棉衣扒下来过冬?”

    “这倒是有可能,”北宁侯世子道。

    “可这要扒多少才够?”定国公府大少爷嘴角抽抽道。

    “……。”

    “扒一件是一件吧。”

    “……。”

    谢景宸听了两耳朵,迈步进军营。

    南安郡王几个看着他。

    他们是不大敢进军帐的。

    之前他们也在军账里议事,东乡侯让他们发表看法。

    几人很听话,不仅发表看法,还帮忙出主意。

    只是主意不是一般的馊。

    几次之后,东乡侯只许他们在军帐外听着了。

    谢景宸迈步走进去,就看到东乡侯一张愤怒的脸。

    其他将士也都愤愤不平。

    谢景宸望着东乡侯,疑惑道,“娘子不是给飞虎军单独准备的御寒衣物吗?”

    东乡侯看着谢景宸,“锦儿给飞虎军准备了御寒衣物,我怎么不知道?”

    东乡侯看向苏崇。

    苏崇摇头,“我没听妹妹说过这事。”

    谢景宸嘴角抽了下,他还以为东乡侯知道。

    他望着东乡侯道,“朝廷和北漠互通往来,娘子把给皇上的那部分利润全部买了羊毛,她曾说过那些羊毛是用来做衣裳给将士们御寒的。”

    苏锦买了不少羊毛的事,边关的将士都知道。

    他们可没少心疼苏锦买那一车又一车羊毛花的钱。

    消息传回京都,谢景宸随口问了一句,苏锦答的也很随意。

    苏锦还让谢景宸给她找了个可靠的管事的,让他负责找人把羊毛制成衣裳。

    谢景宸帮苏锦找了人后,就没管这事了。

    棉衣到现在还没有送到军营,难道还没有制好?

    东乡侯没想到苏锦还记着飞虎军过冬的事,他让苏崇随谢景宸去看看。

    那些羊毛从北漠拉到大齐,并没有运送回京。

    羊毛不怎么值钱,运送回京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比那一车车羊毛多,实在不值得。

    起初那些羊毛就放在距离边关几里地的镇子上,羊毛越来越多,一个院子放不下,就拉到二十里外的镇子上了。

    二十里路,快马加鞭,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进了小院,谢景宸、苏崇还有南安郡王他们目瞪口呆。

    小院里几十个妇人正在忙活,看到他们走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夸赞道,“这几个郎君模样生的真好。”

    小院管事的是谢景宸的人,得知他来,赶紧过来迎接道,“世子爷怎么来了?”

    谢景宸看着那些羊毛,道,“给飞虎军准备的衣物怎么样了?”

    小院管事以为是来催的,赶紧道,“世子妃要给飞虎军一人准备两身,我已经让人昼夜不停的赶制了,忙了这么些天,还差两千件,大后天就能送去军营了。”

    说着,小院管事道,“棉衣太多了,我这里人手不够,到时候还得世子爷差人来拉。”

    “先去看看。”

    管事的领着谢景宸往后院库房走。

    一屋子一屋子的棉衣,看得人心惊胆战。

    这要不小心飞溅了火星子,只怕会一件不留。

    朝廷运送的棉衣被烧了,这些万不能出事了,“先把这些送去军营吧。”

    苏崇他们来镇子上带的人不多,他让人回军营叫人赶马车来。

    谢景宸问管事的,“还剩多少羊毛?”

    管事的嘴角抽抽道,“世子妃羊毛买的太多了,还有三个大院子的羊毛还没来得及处理。”

    “处理完的,也只用了一小半。”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用完的还没有送来的多……。”

    羊毛在北漠是贱品,不值钱。

    世子妃收羊毛的价格高,北漠的羊毛是一马车一马车的卖给他们。

    借口说没地方装羊毛打发那些北漠人,结果北漠官员善解人意的把院子给他们装羊毛……

    他们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买了啊。

    好在香膏利润大,才没有往里赔钱。

    嗯。

    想赔钱也不容易。

    北漠看他们就跟看冤大头一样,借口没地方装羊毛失败后,又借口钱不够。

    北漠官府再借了庄子给他们后,又主动借钱给他们买羊毛……

    管事的是很服气了,也不怕他们赖账不还。

    南安郡王拿了件衣服,用一种怀疑管事偷工减料的眼神问道,“不是很厚,这能御寒吗?”

    小院管事的笑道,“郡王爷不妨穿上试试。”

    楚舜他们伸手,三两下就把南安郡王的束腰给扒了下来。

    南安郡王,“……。”

    他把衣裳穿上。

    衣裳很合身,仿佛量身打造的一般。

    他动了动,也不影响活动。

    只是没一会儿,他就瞪大眼睛了,楚舜看着他道,“怎么了?”

    “有点热,”南安郡王道。

    “……。”

    这天气能热,着实不容易。

    南安郡王把衣裳脱下来,苏崇道,“也不知道哪天就下雪了,得抓紧制造这些衣服才行。”

    管事的面露难色,“没法再快了,镇子上会纺织的妇人差不多都在这儿了。”

    “这个镇子上没人了,别的镇子上有,等我们回军营,就派人来帮忙把羊毛运去,”苏崇道。

    “务必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羊毛都变成衣服。”

    管事的点头应下。

    等了一个多时辰,官兵才赶马车到小院。

    将那些衣裳装上马车,一行人浩浩汤汤的回了军营。

    这些衣裳是苏锦给飞虎军准备的,她也不知道能买这么多羊毛,她也顾不了所有人,只能先紧着飞虎军了。

    她吩咐管事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尽量一人两件吧。”

    也不能一件棉衣过冬,总要有件换洗的。

    棉衣不错,但东乡侯一件也没给飞虎军。

    他十年辛苦带出来的飞虎军,体质远不是普通将士能比的,这些棉衣要用到刀刃上。

    左右还在赶制,过些天再给他们也不迟。

    东乡侯的决定,没人有异议。

    老王爷笑道,“看来这一场危机,世子妃轻而易举就化解了。”

    虽然夸的是苏锦,但东乡侯是浑身舒畅。

    “我这女儿才是真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可惜是女儿身。”

    谢景宸,“……。”

    东乡侯惋惜。

    如果是男儿,必不输给苏崇。

    只是皇上那么好忽悠,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聪慧的女儿?

    果然还是谁养大的像谁。

    皇上,“……。”

第九百二十章 稀罕() 
半个月后,东乡侯的请功折子才送到皇上的龙案前。

    折子是替苏锦请功的。

    那么多羊毛,解决了将士们御寒问题,功劳不小。

    皇上龙心大悦,论功行赏。

    沉香轩,竹屋。

    天越来越冷了。

    苏锦在竹屋里翻书,慵懒的不想动弹。

    窗外,风呼啸的吹着。

    《欢喜记事》第九百二十章 稀罕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百二十一章 背书() 
那一瞬间,苏小少爷的心都碎了。

    一共就三个,自家姐姐想到了皇上,想到了爹,想到了大哥,唯独没有想过他和姐夫。

    虽然有个作伴的,但苏小少爷觉得自家姐夫和他应该没得比。

    爹和大哥就算了,比他认识姐姐久,可皇上呢?

    他怎么也比皇上认识姐姐的时间长吧?

    他就这么被厚此薄彼了。

    苏小少爷心堵的厉害。

    他望着苏锦,绷着小脸问的很认真,“姐,我跟皇上谁在你心中分量更重?”

    苏锦,“……。”

    九皇子,“……。”

    苏锦一脸黑线。

    这大冬天的,这是扛了一大缸陈年老醋来看她啊。

    酸的她后槽牙都要掉了。

    九皇子服气了。

    他居然敢和父皇比。

    他在东乡侯和东乡侯夫人跟前找打还不够,现在想尝尝父皇揍他的滋味了吗?

    苏锦起了玩心,撑着下颚道,“如果我说皇上更重,你会怎么样?”

    “……也不能怎么样啊,反正我是不会哭的,”苏小少爷撇过头去,眼眶微红。

    苏锦扶额。

    没想到成天吃饱了没事就喜欢上蹿下跳找打的人还有这么脆弱的时候。

    到底还是个孩子,就是经常熊了点。

    “当然是你更重了,”苏锦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