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龙八部之般若陀罗尼 >

第65章

天龙八部之般若陀罗尼-第65章

小说: 天龙八部之般若陀罗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峰知阿康不动声色、暗自打量,萧峰亦觉得这份排场不同寻常。就见阿康低头一边用着点心,一边思量。正这时,就见大贺途遥步履匆匆、满脸喜色的进来,招呼萧峰与他一同去见老夫人。萧峰右手领了乐儿,阿康随行其后,来到另一座帐前。这个帐子看着颜色、大小与其他帐子似乎并无不同,但仔细查看,就会发现这个帐子的做工要精致、厚实的多。

    大贺途遥毕恭毕敬的掀起帘子,躬身侍立在外,却并不进去。萧峰见了不禁疑惑,却见大贺途遥连连相让,萧峰略一思量,倒也不怕他算计,另一只手牵起阿康,便大步迈了进去。

    一进帐子里,就见一张精致的塌上坐了一个满头白发、一身富态、面容端庄的老妇人。这老妇人虽说看着和气,却自有一股子说不出的威严气势;看到萧峰携了妇人、孩子进来,不由面容一肃,旋即又温和下来。她看了看萧峰,招手道,“来,孩子,你过来一些。”

    萧峰走到跟前,阿康和乐儿亦是跟着。这位老夫人上下打量着萧峰,抚着萧峰左肩拍了拍,顺势拉过萧峰本牵着阿康的左手,一手握了,另一手拍着他的手背,仰头长叹,忍着泪水,叹道:“好孩子,回来了就好。你与你父亲长得一模一样。好!远山有后啦。”

    /》

    萧峰见老人家一时哽咽难言,真情不似作伪,心下亦是动容。撩起衣襟,跪下一拜,道,“小子萧峰,拜见老夫人。”

    老夫人扶起萧峰,教他坐在塔前的凳上,和声问道:“你父亲如今可好?”

    萧峰答道,“萧峰乃是无福之人,自三十一年前遭逢大难、家母不幸身逝,便于父亲失散。后被寄养于一户汉人农家,直到一年前方被告知身世。临离宋地北行之前,曾匆匆见过父亲一面,知他老人家身子尚为康健,已为甚幸。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未及与父亲多叙。”

    老夫人听了,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难怪你会跟大贺说你是契丹人。”

    莫说萧峰闻言大惊,即便阿康听了这句,都是惊诧莫名。那老夫人见萧峰如此神情,拍了拍他的手,安抚的一笑,娓娓道来:

    “你父亲萧远山是老太婆我娘家的侄子,算起来,你要叫我一声姑奶奶。我们萧氏,原是库莫奚人,与契丹人同属鲜卑族一部,源自东胡。七百多年前,鲜卑族慕容部攻打宇文部,宇文部单于败走漠北,其残部就成了后来的契丹人和我们奚人。辽太祖建契丹国后,奚王便与其结盟、臣服于契丹,与契丹皇室世代未婚。太祖深慕汉高皇帝,结合汉文与回鹘文,创立了契丹文,并以‘刘’姓为契丹皇族的汉姓。因汉高皇帝有名相萧何,故而太祖皇帝恩赐我后族述律氏汉姓为‘萧’。你父子相聚时间太短,故而你才不知这些。若非我老婆子当年识人不清,你又怎会自幼便于父亲离散?我愧对远山啊。如今,少不得就让我这个老婆子,把咱们家的事,给你说道说道。

    “你父亲自幼聪慧好学,文韬武略、骑射拳脚,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先帝在的时候,就很是欣赏他。当今圣上继位之初,朝中局势危机重重,圣上对他颇为倚重,他虽名为总教习,却是实握皇族嫡系十五万禁军的调军大权。怪我误信小人,你父亲亦误把那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恶贼当作知交,不想那贼子竟勾结世仇,暗算你父亲。你父亲出事十三年之后,那贼子欺我萧氏一族无人,竟又以无耻淫词艳曲诬陷你姑姑,害她含冤莫白、悬梁自尽;之后又处处陷害你姑姑唯一的儿子。老婆子无用,竟护不住一个孩子……他刚刚十八岁,就被暗害了……”老人家说到这里,强忍着泪,眼睛却是不敢再往下望——只怕若是眼神向下一转,这滚滚的泪珠就收不住了。

    萧峰这近两年来几多波折,终于见到了这么位血亲,又是位慈爱的老人,心中对老人家已然很是亲近;如今见老人如此悲痛,萧峰亦觉得感同身受,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握着老人的手,轻声劝老人“保重身子、莫要悲伤,不然逝者在天之灵亦会不安”云云。

    片刻后,老人的悲恸略缓,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老婆子虽说已对不住你父子一次了,可如今,咱家实在是被逼的走投无路。老婆子豁出这张老脸,求你一件事。”

    萧峰赶紧道:“老人家切莫如此说,但凡萧峰力所能及,绝无推诿。还请您吩咐。”

    阿康本就听得脑子里思绪万千,乱得跟一锅粥似的,理不出个头绪;此时听了萧峰这一句,不知为何,竟觉得心惊肉跳。

    就听老妇人又道,“你姑姑的儿子,尚留有一子,今年十五岁。我日防夜防,唯恐他再遭毒手。如今老婆子岁数大了,精神不济;那起子小人却是上窜下跳,防不胜防。这孩子若是再出什么事,这大辽的基业算是尽毁了;这辽地的契丹人、奚人、汉人,怕是都要再经一场七百年前的浩劫。老婆子不求别的,但求你下山,看在你早逝的姑母的面子上,看顾你这侄子一二。只要他能平安活到继承家业、能凭自己安身立命就好。”老人说到这里,一双渴求的眼睛,深含着期盼的望着萧峰。

    看着这样一双眼睛,萧峰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正这时,帐外传来一阵吵杂,就听有人一路喊着“急报”狂奔而来。帐外侍立的大贺一打开帘子,就见一个契丹传令兵冲进来跪伏在地,气喘吁吁,口中喊着:“报太……夫人,皇太叔起兵反了!圣上外出行猎,被阻在东行宫。”

    萧老夫人听得此言,又惊又怒,一时两眼发黑。这老人家很是稳得住,饶是如此,脸上竟不显半分,她心下暗道:不成,我不能倒下!为了洪儿,为了我的小阿果1,无论如何我都得撑过这一关。

    萧老夫人静了片刻,缓过这一阵子眩晕,沉声问道:“耶律重元发兵几何?如何布兵?”

    “报老夫人,罪人之子涅鲁古召四百精兵强勇直犯圣上行宫。现已将行宫围住,捉了随驾的嫔妃美人十数人。罪人耶律重元又抓了奚族妇幼万余人,欲以之胁迫四千奚族猎夫围攻行宫、趁乱刺杀圣上。”

    萧老夫人听得涅鲁古以四百精兵进犯行宫时并不担忧,道宗耶律洪基行猎,身边随扈亲兵怎么也得百人以上。皇太叔手下的兵再精,御帐亲兵对付他们以一敌四还是能搏一搏的;待听得耶律重元胁迫四千奚人猎户为其驱使时,不禁心中大骂:此计忒也毒辣!出身奚族的萧老夫人自然深知,奚人与契丹人同源,皆是以猎、牧为谋生之本。契丹人建辽,其中少不得奚人的汗马功劳。但辽已立国多年,行伍兵勇固然比汉人骁勇,但这为谋富贵而练的本事,若与仍世代靠渔猎为生的奚人猎户、为谋生而练就的本事比起来,就不那么够看了。更可况,这四千青壮猎户的家人生死都攥在耶律重元手里,这奚人猎户哪有不拼命来的?到时八千御帐亲兵都拦不住。

    “圣上带了多少人马随扈?”

    “报老夫人,随扈御帐亲兵五百人,另有近身侍卫十二人,随行贵人百余人,侍候、仆役共四百余人。”

    萧老夫人略一沉吟,抬头望着萧峰道,“峰儿,你拿我令牌、传我口谕,随行护驾。那些贵人都不用管,你只要护住圣驾,就是我大辽的功臣,我契丹人、奚人的恩人!”

    阿康一听到这儿,心下立时明白了,眼前这位老妇人,乃是当今辽帝耶律洪基的母亲;而她所说的、萧峰那位被人陷害的姑姑,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香词”谜案中枉死的道宗之后、契丹女词人萧观音!

    一想到此节,阿康不由的就不厚道了:辽帝跟汉人皇帝一样,有个一高兴就给人“赐姓”的雅兴,故而辽朝的名臣良相,被赐了“萧”姓的颇多,这前皇后萧观音究竟是萧峰的亲姑姑还是“一表三千里”的表姑?这老

    老太太口口声声要萧峰看顾他“姑姑的孙子”,却只字未提那孩子乃是她老人家嫡嫡亲的曾孙子!老人家自称是萧远山的姑妈,又说萧观音是萧峰的姑姑,可是就是因为她们婆媳俩同皇太叔耶律重元反叛的前因后果都有些牵连,当年阿康读辽史的时候就八卦了一下,故而印象格外清晰——这婆媳从娘家算,是堂姐妹!这茬,怎么就在她刚刚的话里面被掩过去了呢?

    虽说阿康暗恨“契丹皇室坑人、躲过了辽帝躲不过太后”,但阿康也明白,她的疑虑,不能跟萧峰讲,更不能在此时讲。一来,萧峰骨子里“忠君爱国”的思想已是根深蒂固,你让他在此国难当头之际退而求安,那是为难他,甚至可说是在摧毁他;二来,如若不是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萧太后未必会就这么把刚认识的萧峰委以重任,既如此,不火速平叛的话,恐怕谁都难逃此大难。

    萧峰此时亦是心急如焚,他同阿康一样意识到情势危急!对他来说,保护他的族人是他天生的使命,他必须去。他纠结的是,如何安置阿康母子。如此紧急时刻,他来不及送阿康母子到安慰之处。若带着他母子,是将他们至于奇险之中;若不带着,他并不觉得他能放心将阿康母子托付给这位刚刚认下的姑祖母看顾。

    正这时,就听一阵清亮的鹰鸣,跟着账外响起一个瓮声瓮气的男子的声音:“大撒满腾古里奴请见大辽皇太后。”

    作者有话要说:1辽朝末代皇帝,天柞帝,名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道宗耶律洪基孙。

第91章 和悲歌慷慨赴战() 
大萨满的到来很是出乎萧太后的意料;更没想到的是大萨满竟知道耶律重元反叛以及萧太后意欲亲往敌阵、劝奚人退兵。大萨满直陈占卜而得上天示警;循上天之兆,特来助萧太后;以解苍生之危难。萧太后闻此言大喜,对于北方信萨满教各部族来说;只要得了大萨满的支持,那就是得了天道和民心。如今萧太后听了大萨满这话,立时觉得稳操胜券,连声叹道:“好!好!好!!!”

    萧太后谢过大萨满;又承诺萧峰;定会保得阿康母子二人安全无虞。大萨满这时开言劝道;“你且放心前去。今后廿载;北地黎民苍生,是福是祸,皆在此役。康氏母子二人命途,与耶律氏后人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耶律氏运势未尽,她母子即便有些劫难,也终会转危为安。我在此做个保,你可信我?”

    就算萧峰不信萨满教,单看之前辽朝贪官问难完颜部那一次,腾奴对阿康母子的回护,萧峰觉得他机智又重义,很是赞赏。再加上他的这个特殊身份,料他定能护得阿康母子周全。心念至此,萧峰望向阿康,尚未言语,就见阿康对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就是这嫣然一笑,已胜过千言万语;灵眸顾盼之间,彼此心中所想,都估量出了七七八八。

    碍着萧太后等人在场,萧峰不便多言。既已知晓阿康明白他心意,也不再多言。向老人家辞行后,望着阿康、乐儿微微一笑,略表安慰,萧峰匆匆赶赴辽主的营地。

    这厢萧太后听了大萨满关于康氏母子运势的说辞,心下又是一震。霎那间不知她转过多少念头,面上竟是一丝不显。直到带了她母子,在贴身婢女的服侍下,坐到輦车里,众人匆匆启程之后,老太太的脑子里都没停歇过。

    老太后坐进车里就开始闭目养神,也不理一旁的康氏母子。心说:远山当年就是被那半个南人女子牵累,才会儿女情长、优柔寡断,最后荒废了前途。如今萧峰带回来的这个,怕是个汉家女子吧?看那柔媚的做派,更是入不得眼。本想寻个机会除了她们,另寻个族中贵女下嫁,何愁他不为我契丹皇室尽忠、效力。可偏偏这对母子是这么个命数!即便她们再让我不喜,总不能赌上我的皇儿和阿果。罢了,先留着她们。来日方长,我倒要瞧瞧,她母子有什么本事,能抗的住这等厚福、重任!

    阿康虽不知这辽国太后须臾间竟转过这般恶念,但观其神色,亦觉出不善。然此时只能指望大萨满的威望能靠得住。想来辽人如此敬畏鬼神,此时又正值辽帝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口,这老太太应该不敢冒险得罪萨满大师。至于平安渡过此难之后,可就说不准喽。到时再小心行事,及时开溜吧。既如此,养精蓄锐便成了当务之急。

    阿康搂着乐儿,坐在车里的角落。哄着乐儿多睡一会儿,阿康自己则是半梦半醒的,不敢睡实了。

    太后用的车驾,即便是微服出行,那也是上讲究的。本来为求平稳,拉车用的是十二头白牛。此时为了赶路,白牛皆卸了下来,另换上二十匹骏马,矫健急行。那些白牛也没闲着,在车队后方整编成队,由专门的驯兽师赶着,虽略有落后,却也不曾掉队。契丹人的驭兽之术让阿康母子大感神奇——牛本来走的就比马慢,不善跑;如今这么多牛,不乱、不叫,一路如急行军一般,简直是有违天性,这个驾驭之术也太厉害了!

    如今太后的车换了马来拉,行进速度快了许多,自然也颠簸的厉害。启明星当空闪烁时,坐在白驼上的大萨满一声低沉的长吟,队伍之中,响起了相和的歌声。

    阿康睡梦中隐隐听到像是蒙古长调的歌声,渐渐醒转过来。这歌听起来悲凉,歌词似乎是契丹语,有时有似是而非。阿康自知她的契丹话只是个半吊子,也不细究,搂着儿子,凑合听着。

    歌里好像在唱:母骆驼来到了小骆驼不见了的地方,经年的风吹过,母亲却闻出了儿子的血的味道。母驼在悲鸣,儿子却不会回来。母驼守着这里,不吃不喝。失了儿子的母亲啊,如何还能活得下去……幼狼在饥冷的哀嚎,公狼却不回应;没了父亲的保护,这只幼狼在荆棘中走得步步鲜血……

    阿康觉得契丹人的图腾文化很丰富,也很难懂。这一会儿骆驼,一会儿狼的,总不会是在这会儿,唱歌表达孩子想娘了吧?

    “妈妈,在远远的地方唱歌的,那是什么人啊?”

    阿康听得正出神,闻言低头一瞧,乐儿正蒲扇着一双大眼睛,满是好奇的看着她。

    “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