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长河内外 >

第2章

长河内外-第2章

小说: 长河内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三四郎将早已想好用作应对的话搬了出来道:“师父去年就没回来了。我们寻了很久也未寻到。”

    村长轻轻地应了一声:“哦,这样呀!”

    因听人家师父不见了,不便再多提,免得引起伤感。只是他哪里知道,人家的师父和神仙别无二致。

    便转移视线,拖长音调问俊夏道:“小朋友,你几岁了?”

    江南俊夏见村长问自己,忙抬眼答道:“回村长,我六岁了!”

    村长见他生得俊逸,目光有神,回话又很有礼貌,很是喜欢,说道:“多聪明的孩子,是该上学了!还好,我们村里办有小学,以后初中就得到乡里读了,高中还得到镇里和县里才有。”

    江三四郎哦应一声,听村长的语气,似是已接纳了自己二人,便道:“您看,我都忘了问您贵姓了,真是不该。”

    村长客气地道:“我姓万,村里人这些年都习惯只叫我村长,你就叫村长也是一样的。”

    不多时,村里的支书和文书被请了来,他们两个也是四十来岁的男子。

    村长的妻子早起身让座,又给他二人各倒了一碗开水,后与她家婆坐于一条长凳上。

    村长把彼此作了介绍,并把情况向他们作了简介。

    支书明白,这大下雪天的,他们二人从老林山出来一趟不容易,且天色已不早,让他们回去定是不妥,得尽快为他们解决才好,于是道:“是该搬出来住,那深山里太不方便,更主要的是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了。”

    村长和文书都点头支持支书的意见,支书又道:“你们搬出来住,第一个是要解决住房的问题。至于手续问题,可以先住下后慢慢解决。”

    江三四郎明白村里对住房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又见支书愿意接纳自己二人,于是又搬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话语,说道:“是这样的,我师父离开时有留下一些钱给我们,师父已经为我们考虑到房子的问题。”

    并问道:“只是不知建一个四室中间一厅屋的木屋大概要多少钱,一切从简就可以了?”

    村长不知他有多少钱,也不知他愿意用多少钱建房,试探道:“现在很少人建木屋了,我们这些木屋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建的,一定要建木屋吗?”

    江三四郎虽身揣票子四叠,既然自己是以深山人的身份出来洽事,岂能显富,装外行掩饰道:“我们住惯了木屋,木屋成本少些呢还是砖房少些?”

    村长见他一意为省钱,也深明山里人不容易,说道:“如果要从简,木屋成本少些,因为要从简木屋办法很多;砖房很多东西都不能简的,主要是指砖房的主材不能简。”

    江三四郎略想了想道:“那就建木屋好了。”

    村长接过话道:“建木屋的话,估计一万到一万五千元就差不多了。不知江老弟够不够这许多钱?”

    江三四郎特意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答道:“钱倒还够,是连工钱一起吗?”

    村长点头道:“是,山里就是木材多,很多杂木可以请大家帮忙伐点,不要本钱,给大家一点工钱就行了。”

    江三四郎心里明白,假如只掏出一万元,房子建得可能过于简陋,会委屈了小夏南。如果给的工钱少了,村民们也难满意。不如拿出一万五来无妨。

    再说如建砖房的话还远不只这个数呢,也不算显富。于是说道:“那就谢谢村领导和大家了,我这里就先交一万五千元吧,如果不够时再补些。”

    说毕伸手从胸前内衣袋里掏出两叠票子,是两万,数出了五十张共五千放回内衣袋,将一万五摆于桌上。又客气地说:“只是不好意思要劳烦大家了!”

    领导们见他定事干脆利落,对别人有信心,不由心中暗赞:“此人大丈夫啊!”

    支书又问:“只是地点不知江老弟有没有事先留意?”

    江三四郎将脸转向支书,答道:“我去年就来这里看过,翻过这山,腰背处有一小山泉,冬季也有水流,如果能在水源下一点的地方开出一块坪地来,就最好了。只是不知道那地能不能用?”

    文书一听赞道:“江老弟果然好眼力,那里早就有人看上了,只是独门独户的住在那里太寂静了些,才没有人在那里建房。”

    又道:“我们村里又没有三户五户一起建房的,要么那地早就被用了。不过老弟你是打深山里来的,不怕寂寞,我们这边闹了点,可能老弟你还不习惯呢!”

    喝了一口热水后又道:“江老弟,你看我们,整天都忙碌个没完,全身都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江老弟住在深山里,看,比我们都白净多了!”

    江三四郎一听,有些不自然起来,毕竟自己山不山城不城的,带笑道:“今年秋冬都没怎么出去打猎,所以也没晒多少太阳,就养白了,让大家见笑了!”

    支书见江三四郎甚是尴尬,想他也没必要拿出一万五千元来哄大家玩,再说孩子确实也该上学了,解围道:“江老弟初来是客,将来就是一村人了。好,等一下我去向那个组的村民征求一下意见,如没问题就把那地定给老弟,二位看如何?”

    村长和文书连连点头。支书又一思想,说道:“这样吧,如村民没意见,雪一停,我们就马上安排动工。看哪家有一些现成材料的,也可去商量商量先用上,争取在年前把它建好。老弟你看如何?”江三四郎连道“谢谢”二字。

第三章 初有同伴() 
村长是一个心细又常怀关爱之人,见天色不早,说道:“这大下雪天的,你们回去也不方便。你跟孩子就先住在这里,我空一间房给你们,吃饭先跟我们一起。你看如何?”江三四郎又连声道谢。

    次日上午,雪停,村领导们带江三四郎到山背腰去看地去了,把江南俊夏留在村长家跟其他孩子们玩耍。

    厅屋里,邻里过来跟他玩的孩子有村长的侄女万倚玲,今年八岁,圆圆的脸儿被冻得红扑扑的。头发乌黑,扎成两根短辫,眼皮单,人可爱,脖系一条旧但干净的毛巾。

    还有昨日江三四郎第一次敲门时模样俊俏妇女的大女儿,姓邹,名品玲,今年六岁,正读学前班,比江南俊夏小约两个月。

    品玲长得清瘦但俊俏,双眼皮。也扎着两条小乌短辫,辫上各戴一朵小红丝花,眼睛大且明亮。穿着大红色的罩衣,围着一条她母亲为她织的白色开司米围巾。说话的声音清甜,甚是好看,人人都叫她品玲宝。

    还有一个叫福老吉的男孩,今年七岁,不是本村人。他父母在县城里开了两间杂货批发部,很忙,听算命先生说他小时候命里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养,便把他放到这里他阿姨家读书。福老吉长得不俊,双眼眯眯,小胖子一个。

    小江南俊夏因对品玲特别有好感,便走到她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

    品玲宝并不答话,只把头转了过去,在偷笑。

    见此,倚玲和福老吉也笑了。倚玲毕竟大一些,先开口道:“她叫邹品玲,我们都叫她品玲宝,你叫什么?”

    小江南俊夏比较大方,立即答道:“我叫江南俊夏,我师父叫我夏南,你们以后也可以叫我夏南。”

    倚玲奇道:“你叫四个字的名呀!”

    俊夏的眼神略显疑惑,问道:“你不喜欢四个字的名吗?”

    倚玲忙摇手解释道:“不是不是,只是少见而已。”

    又道:“我叫万倚玲。你是不是以后要到我们这里住了?”

    俊夏连点头,并答道:“嗯嗯,我们要在山那边盖房子。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好玩的?”

    倚玲一笑道:“我们玩跳格子、玩石子,就是五个石子的那种。还有跳橡皮筋,这些都是女孩子玩的,你不会喜欢的。你呢?”

    小夏南眉头一低,说道:“我们那只有我一个小孩子,每天师父不是教我读书就是写字,还有弹琴,还要练功。”

    倚玲好奇地问道:“练什么功呢?”

    小夏南看了看他们三个,答道:“就是打拳锻炼身体呀!你读几年级了?”

    倚玲笑笑道:“我读二年级了,因为下雪,山上的路不好走,今天不用上课。”

    停了一停后,倚玲期盼地问道:“你能不能打个拳给我们看看呀?”

    俊夏先是一犹豫,后又想打个简单的给她们看看也没什么,不打反显自己不豁达,点头答道:“好吧,打不好不准笑的啊!”

    倚玲见他同意打拳,开心地鼓起了掌来,笑意盎然,连连答道:“不会笑的,不会笑的,你快打呀!”

    俊夏便叫他们让开两边,然后像模像样地使了三十来下。舞毕还拱手说道:“献丑了,献丑了!”俨然一副武林豪杰的模样。

    倚玲行上几步,目光中充满了羡慕之情,赞道:“你打得真好啊!我要是也会舞拳就好了!你师父能教我们打拳吗?”

    夏南略一思量,抬眼答道:“应该能的,我练功的时候你们有时间就去看看啊!你们跟我一起学,我师父很好的,从不骂我。但我担心他骂我学不好,所以我学什么都很认真。从不敢偷懒。”

    正当他们聊着,突听一个女声大喊道:“福吉,你妈打电话来了。”这是福老吉他姨在叫。

    他妈为了能随时了解福老吉的情况,特地在他姨家装了一台有线电话。

    整个龙九山村也就这一台电话,用去了他家五千多元。

    福老吉走后,品玲她妈也在那边大喊:“品玲宝,快回来带妹妹!”

    品玲一走,只剩下倚玲和俊夏,倚玲便叫夏南到她家去烤火。

    进到倚玲家,见有两个大人相对坐在火间桌旁,俊夏开口叫了叔叔婶娘。

    倚玲介绍道:“这是我爸爸妈妈。”俊夏嗯应一声。

    倚玲她妈看着俊夏,问道:“你就是那个江三四郎的儿子?”

    俊夏摇了摇头,答道:“那是我师父。”

    婶娘眉头一缩,问道:“那你爸爸妈妈在哪儿?”

    俊夏一听,便低下了头去,一想到别人都有父母,唯独自己没有,略有些自怜。又怕别人另眼相看,言语中失去了不少自信,声音低微地答道:“我不知道我爸爸妈妈在哪儿,我从没见过他们,我是捡来的。”

    倚玲她妈一听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心中难免有些伤怀。怜悯地看着他,母爱之情油然而生。

    伸手抚了抚俊夏的后脑勺儿,伤感地道:“多可怜的孩子!多聪明的孩子!”就流下泪来。并问他吃过早饭了没有。

    倚玲代他答道:“他师父和村长他们去山背面看建房子的地了,要等一下他们回来才吃饭。”

    倚玲她妈就进房拿了些砂炒的花生和黄豆放在桌上给俊夏吃。俊夏礼貌地谢道:“谢谢婶娘!”

    倚玲她妈看着她爸,眼噙泪水,说道:“你看这孩子,多懂事!”

    很快,俊夏和这里的大人和小孩们都熟了,大家都很喜欢他。

    腊月二十八,房子便已赶建好,一概日常用品已提前备下。俊夏和他师父并于这日上午辰时正移住新居。

    江三四郎用劈开的竹杆把山泉水引到了房子左旁,这样用起水来比较方便。

    大年初一,俊夏和他师父免不了给村里人拜年。

    春初,也不知江三四郎从哪里弄来了五棵金丝楠树,成正五角形种在了房子的周围,每棵足有四米高。并告诉俊夏及村里人此树叫做“香丝楠”。

    一到初夏,江三四郎又在房子右边偏下的水源处的下方挖的挖、用石头砌的砌竟成了一个不下六十平方米的小水塘。

    塘中搭有凉棚,并在里面放了六十条一指长的草鱼和贰拾条鲤鱼,说是到年底就能打来吃。

    是年公历九月一日,俊夏和品玲同读一年级,村里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因俊夏上学要经过品玲家,所以他们总是一起去上学,一起放学回家。村小学挺远,他们上学或放学都要步行半个小时方可。

第四章 危在旦夕() 
而江三四郎在俊夏上学的时候有时间就开开荒。比如种种花生、番薯、黄豆、玉米或割割鱼草什么的。

    但他除了种那五棵香丝楠之外,再不种其它的树。为这事,村领导还责怪过他好几次。

    江三四郎也经常不知去向的,有很多次村长或支书找他有事,他都不在家。

    慢慢地大家就习惯了他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有时甚至是一两个星期不在家都有。

    别人一问俊夏,他就说师父是出去打猎了,好在厅中挂了一些野味的皮毛,倒不特别令人生疑。

    俊夏更是知道师父经常夜半出门,只是他师父交待他不要乱跟别人说自家的事。

    俊夏每放完学,只要师父在家,就跟师父学琴,师父不在家,就自己练习。品玲和倚玲也常跟着学,但倚玲有太多的家务要做。

    时光飞逝,转眼俊夏已读四年级上学期了。

    品玲她父亲是一个铜矿山的工人,家里经济条件要相对好些。

    她母亲除了种点自家吃的小菜,不再干外面的其它活儿,品玲就不用天天忙于家务活计。每每她随江三四郎学艺,她妈便不叫她带妹妹。

    而倚玲,在十四岁的那年夏天,学校刚放暑假不久,倚玲生病了,全身水肿。

    她父母把她送到乡卫生所就诊,可是十天过去了,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于是就赶紧转往县城医院。

    县医院的医师说孩子的病情耽搁得太久,也只能尽力。

    然而在县医院治疗了四天后,倚玲的病情还是得不到控制,在不断地恶化,人也成昏迷状态,只能靠输液勉强维持生命。

    那天上午医师们查完病房后,就把倚玲的父母叫到办公室。

    女主治医师说道:“万倚玲的病我们医院已经尽力了,上面也有派一些专家过来会诊,但都无能为力了。你们就把她抬回去吧!”

    不用医生说,倚玲的父母早有心理准备,并且椟槥都为她准备好了。

    当天下午一点,倚玲就被抬回了家。

    俊夏和品玲得知倚玲回来后,马上过来探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