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文化大师 >

第46章

文化大师-第46章

小说: 文化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被这样死追不放简直是不要脸到极点的所谓“文坛前辈”的攻击,易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地球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寒的那篇文章。

    即使是完全没有关注过这件事的他也知道那句经典的话:什么坛到了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了最后都是花圈。当时易之差一点就把这句话给写了上去,只是觉得这句话着实太令人痛快!

    可是易之不能这么做,他不是个足够桀骜不驯的人,也不认为自己的才能真到了可以完全不顾世俗的境界。这种话说出来一时间倒是舒服了,但是却会给他一个抹不去的污点。他并不是圈子的挑战者,而本来就是在这个圈子的庇佑之下生存的人。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大部分的人都默认易之算是个文坛中人,那么无论是顾斯那边还是朱鼎钧那边都不会用对文人的方式对待他。还哄着骗着呢……威逼利诱才是真的!

    但是现下,想着那群死皮赖脸想要踩着他上位的家伙在看过这样的文章之后会有怎么样的感觉,易之感到了异常的畅快。

    如他所想。那“文坛前辈”刚看了第一段就已经摔了杯子,起了个倒仰。而看完全文的现在,已经是被气得胸口疼,捂着胸口坐在椅子上,一副要发病了的模样。可他并没有什么心脏病,不过是心眼针尖细,稍微一点气都受不得罢了。

    “这混账!”越想越想不开,文坛前辈一手捂胸,一手却捏成拳头,狠狠在椅子扶手上捶了两下。偏生以肉捶木,哪里能得了好去?手指被磕痛了,更加想不开了。

    他又想起易之的那篇文章里写的东西。

    前边儿的内容还稍微含蓄。最后的几段,说什么“文坛前辈”想起要问问易之有没有什么“学术著作”;说易之心中发虚不敢回答只能糊弄;说虽不怕丢了这文坛的名头,却怕没了个讲师职位不得糊口。这已经是完全毫不遮掩地讽刺他们这些人针对易之的资历攻击的事情了。偏生这攻击还十分巧妙,任何一个事先没有太多立场的普通人来看,都会觉得非常有趣。而任何读物,只要有趣,就会让读者不由自主顺着作者的想法思考。如此一来,这些人还不都站在了易之这一边?

    想着自己要被一群人围拢起来大骂一顿,他心中只觉惊悸,想着自己是否也会的了个“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结果,只是稍微一想,就满肚子愤怒,不敢再想下去,也不愿意自己落入那样的情况,只觉得一切都是易之这家伙的错。

    什么鬼扯的中立派!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所谓的中立派!不就是墙头草吗!

    什么文人,他写的那么点东西,本来就不算是文人!还好意思讥讽。本来嘛,没有学术著作的人就根本不应该去当什么老师!他根本就没有说错,根本就是易之这个混账玩意儿在扭曲他的思想,胡乱欺骗广大读者!

    总之、总之……总之他是绝对不会被易之这样的混账家伙给吓倒的,这种文坛败类,真以为自己写篇文章就能够打败他了吗?想得美!他要给其他几位先生写信,绝对、绝对不可以让这个家伙这么嚣张下去!

    莫名其妙就恨上了易之的“文坛前辈”咬着牙想,半点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只当易之就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任由他编排欺负,若是他还手了,那就一定是易之的错!

    如此下定决心,他想自己应该再把易之写的这篇文章再读一遍,找找看有什么可以针对的地方。骂战,自然要你来我往才是。

    只是……想起这篇文章,就想起易之讥讽到极致的那一句“现如今,我也只得向孔子先生赔罪,期望他好好改造,早日重新做人了。”越是思忖这句话,他越是热血上头。

    孔子都要被关进牢里,还“好好改造,重新做人”?这不就是说他们这些人颠倒黑白到这样可怕的程度,祖宗都不认了吗?明明是激进派才会那么干,这帽子却扣在了自己头上,恐怕许多前辈也会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有看法。

    好不容易平静了一点的“文坛前辈”再度愤怒了起来,越想越是憋闷,捂住胸口的手下,覆盖着肥肉的胸脯剧烈起伏,呼吸声也变得哼哧哼哧,粗重如猪,半晌,却听得咯嘣一声。

    “呸!呸呸!”连忙摊开手往上吐,却见一小截儿牙齿,竟然硬生生被咬碎了,和着血丝和唾沫,出现在了他那粗壮的手心中。

    “易之!!”带着点口齿不清,心眼小到居然能自己咬碎了牙的文坛前辈,在自家书房里怒吼,好像这么念叨一句,就能把易之怎么样了一般。

    他自然是不知道易之正反复看着那一篇文章,想着他们这些人会如何反应,心中大快,脸上的笑怎么都掩饰不下去。

    更不知道在教室里,易之的学生们是如何狂欢的。

    “行了行了,你们别再靠过来了。再挤也只有一张报纸,大家看都看不见!”

    “我刚才都看到对话的部分了,下面是什么内容?我说易老师还真是厉害,这是要把人气吐血的节奏吧?”

    “哈哈哈,《孙悟空是猴类异装癖考》,这种东西都弄得出来,真是看不出易老师这么有趣!”

    “别挤啊!别挤啊我看不见了!”

    “让白忆娥念吧,念出来大家都能听见了。”

    “白忆娥的声音太小了,旁边几个男生一起念一下,现在谁不想听听这篇文章到底是怎么样的啊?”

    “行,行,那大家都安静下来,别吵了!”

    ……

    好容易商议好如何做,这群情绪激动的学生终于安生下来,满面红光激动万分地等着听易之的反击。之前所有人都想为易老师说话,却在最后被易老师给劝住了。现在,听着易老师自己的反击,他们心中也觉得畅快!

    他们的师长,他们承认的老师,领路人,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欺负性格怯懦的人。只是平日里修养太好而已……可是一旦到了关键的时候,他能说出世界上最讥诮的话,不是骂,却让人根本没办法抬起头来!

    几乎是每念一小段,教室里就要爆出一阵笑声。那笑声是畅快,是有趣,是学生们自发对师长的维护。如此猖狂,却又如此真挚……

    若是易之见到,或许,会非常感动?

    眼睛都在发亮的白忆娥,想起自己帮忙投递的老师的稿件,只感觉到无比的骄傲。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附录的余光中的文章的链接请点击这里】

    话说其实我觉得我写的很多东西略……深了一点?因为有些思想,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整个人稀里糊涂地和易之一起迷茫,然后慢慢想清楚,写下来。不过好像大部分的时候大家都能理解到?感觉刺儿家读者的文化底蕴还是挺不错的嘛(骄傲脸)

第77章 没说你,说别人呢() 
“看不出来……真是看不出来。”朱鼎钧看着这份特地让人送上来的报纸,脸上都是惊叹的神色。虽然易之这个人傲气十足,甚至于在皇宫的时候也体现出了那样的傲然,让不少内侍感到了不满,但朱鼎钧是完全没有看出来易之竟然会写出这样内容的东西。之前,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易之都显得克制而小心,甚至于在他自己被一群人拥戴的时候,都会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来表达他希望大家不要将它作为领袖,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观点。

    可是现实是,这一篇风格如此明显“易之”的文章,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刊登在了报纸上,内容还如此劲爆。

    朱鼎钧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要求他喜怒不形于色,他也太习惯这样的姿态。但是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禁不住跟着文章的情绪时而微笑,时而苦笑,时而又仿佛回马枪一样感觉讽刺。

    这是一篇太优秀,又太具有煽动力的作品,而在这之前,朱鼎钧是真不以为易之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的。这么激进,感觉上都不像是主张“中立”的易之,反倒像极了易之那位激进派先锋室友岳激流了。

    但,看看易之写的东西,就知道人家的才华就在那里,积累就在那里。这使得朱鼎钧越发想要招揽易之。只是……以易之的傲气,是真的没有办法忍受皇室的许多事情的吧。这是他最大的阻碍了。

    想着这些事,朱鼎钧只能深深地吐出一口气,这是他所改变不了的东西,既然身为大明的帝王,他就必须负担一些……

    只是很可惜,很可惜吧。

    他有预感,他应该在许多想法上都和易之有共同点,只是这样的处境,别说三顾茅庐求知己了,不直接惹恼了对方还是轻的。

    与此同时,带着讥笑一样的表情的顾斯,阅读完这篇《致射阳先生的一封信》之后,却不过是放下报纸,喃喃一句:“我就知道”。

    他和朱鼎钧虽然是双方的领军人物,两个人的才能处境基本相当,可问题在于,皇帝毕竟是皇帝,传统使得皇帝本身是没有办法做很多他能够做的事情的。至少除了能够召见易之一两次,次数还不能太多之外,朱鼎钧是不能微服私访真正和易之交流的。

    而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和自己想要的人才交流,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呢?

    按理说,顾斯习惯军方,自然是习惯更加干净利落的一些作风的。而易之在之前总是太绵软,让人踏着底线踩了一脚又一脚不动手。这会让顾斯下意识地产生对易之的厌恶。但偏生顾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军人,他身后站着军方,但他是个政治家。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苍蝇在你面前嗡嗡嗡,也要忍着不去打,只有到了最后才会上重击。毕竟政治上的很多事情,从来不是讲道理就能够讲清楚的。否则现在大明的皇室和军方不是早就和平收场了吗?至于针尖麦芒到如今吗?

    顾斯很欣赏易之。因为易之的才华从来不是局限于在故纸堆中翻找字句,也不是做点诗词故事,他所关心瞩目的东西,都是一些就在当下的事情。无论是《红楼梦》中对于新旧贵族更迭的问题,还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对于大众缺少自我意志的思考,又或者是《致射阳先生的一封信》里对现在的某些制度的讽刺。即使抛开他每一次撰写文章的时候所思所想,他的作品大多也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太多的文人或者自己认为是文人的人,虽然说是以天下为己任,想着要兴盛国家要发挥才能,但是本质上就是眼高手低,从来没有考虑过现实的情况,当他们因为不看现实凭空胡说而被厌弃之后,却又认为是没有人赏识他们,看出他们的才能。

    说白了,文人这个群体,很多时候都很麻烦。因为他们不靠谱。但是又不得不说,文人这个群体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他们几乎就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甚至撑起了民族精神。作为一个群体而言,有好有坏。单独对个体来说,至少顾斯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像是易之这样的文人。

    至于那些抓着易之什么身份不够追击的所谓“文坛前辈”,在顾斯眼中是完全的垃圾,半点价值都没有,只会浪费粮食。

    如此想着的顾斯,做了个决定。

    “这是污蔑!这是对现行制度的不满!这是在挑战应该有的秩序!”

    第二天,诸多被踩中了痛脚的“文坛前辈”们大肆发文,驳斥易之的《致射阳先生的一封信》。将字句都掰碎了挑刺,说这句是对皇室的不敬,这句是对当前社会的不满,这句是对收留了他讲学的学院的讽刺,说得有头有眼,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似的。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这场骂战的人都饶有兴趣,只是鉴于之前那一篇易之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想起《孙悟空是猴类异装癖考》,绝大多数人就不会觉得这群“文坛前辈”是真占理,只觉得这是困兽犹斗,看着他们蹦跶,就期待着易之的回应会是如何有趣。

    无辜中枪的学院、教育部门、皇室都没有发话。就好像这件事没有发生一样。易之还有点犹豫,朱怀仁就直接递了话过来,告诉他别担心这些人的胡言乱语。

    如此这般,易之也放心了,隔天就给出了回应。

    整个专栏只有加粗加大的那么一句话。

    “没说你,谁蹦出来就说的是谁。”

    本来还想着会有如何精彩的讽刺文章出炉的普通民众,文学圈人士,再如朱鼎钧和顾斯这样的人,全都傻眼了。

    这么赖皮像是小孩子一样的话,是易之给出的回应?

    可是这样的一句话,放在这样的时候,偏偏这么……嘲讽。

    至少顾斯反应过来之后,对着这么十几个字笑了足足五分钟才能停下来。就是朱鼎钧,在一群内侍之中竟然都没忍住把茶汤给喷了出来。

    所有人都不怀好意地盯着“文坛前辈”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一个模样。

    接着就是一个大新闻,主导牵头对易之开炮的某位“文坛前辈”被家人送进了医院,怒火攻心中风。晕倒的时候手里还死死攥着易之专栏所在的那一页报纸。

    “不至于这么输不起吧?”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岳激流这么说,“这心眼小的,还能被气得中风?”

    “养气功夫不到家,不应该。”就连赵静章都没有表达出对此人的同情,只是这样说。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没有只许你针对别人,不许别人反击的道理。反击之后还要生气,那就更不是个道理。

    易之觉得这件事情就到这里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毕竟地方领袖都已经进了医院,他也没有打算落井下石。并非是什么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之类的问题,仅仅是基于对一个多少做过研究,有过建树的前辈的尊重,还有对于病人的怜悯。

    可就在这个当口上,报纸上再度冒出一大堆文章。

    这一次,这群人不说易之的学术建树不足之类的话语了,一边逮着易之是对当今不满穷追猛打,一边还把那位中风住院的先生拉出来游街,说这都是易之的错,难道他就不知道对一个上了年纪的前辈更尊重一些吗?如果不是因为他如此尖酸刻薄,或许到了最后人家就不会中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