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05章

帝国海权-第205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腓特烈三世睁开了眼睛,侧过头,看见自己的妻子、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都在身边后,在脸上扯出了一个笑容,然后将手伸出被子,艰难的抬了起来,维多利亚皇后立刻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

    “我很好,不用担心。”腓特烈三世轻声说到,刚才的折腾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他的声音显得很无力:“扶我坐起来。”

    “父亲,您应该躺着休息,您现在很虚弱。”约亨劝阻到。

    “我很清楚我现在的状况,孩子,所以,扶我起来。”腓特烈三世虽然虚弱,但是坚持的说到,他的眼神很清澈,没有丝毫的浑浊,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回光返照,约亨的脑海里只能想到这个词。

    在约亨和女侍的帮助下,腓特烈三世坐了起来,靠在床头,然后用另一只手拍了拍紧握着自己的维多利亚皇后的手背:“辛苦你了。”

    “不,这是值得的。”维多利亚皇后平静的说着,但是眼泪却划过脸庞。

    “不需要哭泣,这是主的意志。”腓特烈三世转过头来看着约亨:“过来,我的孩子。”

    “是,父亲。”约亨往腓特烈三世的跟前凑了凑:“我在这。”

    腓特烈三世将手从维多利亚皇后那抽了出来,向约亨伸来,约亨立刻用手握住。腓特烈三世有些艰难的说到:“你让我很满意,我的孩子,一直让我很满意。所以我对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希望你能让我继续满意下去。”

    “是,父亲,我会继续让您满意,所以请您一直在旁边看着。”

    “呵……”腓特烈三世微微笑了一下,抬起另一只手似乎想拍拍约亨的手背,但是这个动作最终没能做完,手掌就无力的落在了被子上。

    约亨微微一愣,张开口似乎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巴,用一只手抓住腓特烈三世的另一只手,然后轻轻的盖在了自己的手背上,身旁传来了母亲轻微的啜泣声,以及瓦莱丽对女儿轻声的说到:“爷爷睡着了,不要打扰他。”

    腓特烈三世去世了。

    这位在位17年的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国王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的永远的睡着了。

    腓特烈三世的离世让德国人感到惊讶,但是却没有慌张,陛下常年卧病在床让所有人对这一天的到来都有准备,而皇储一直以来都在履行皇帝的权利也让各种事务不会有任何变动,当天夜里约亨就接过了普鲁士国王的权杖,而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仪式则准备在腓特烈三世的葬礼之后举行。

    腓特烈三世的葬礼按照当年约亨的祖父威廉一世的葬礼的流程举行,约亨为自己父亲的头衔上加上了大帝这个词。

    没有人表示质疑,这位开明君主在位17年,他在位的时间里,德意志帝国吞并了奥地利,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在海外德国获取了多块殖民地,让新兴的德国能够加入老牌帝国的餐桌,德国的工业能力飞速提高,经济水平不断上涨,海外贸易不断加大。

    这是德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帝国兴旺强盛的时期,这位德意志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当得上大帝的称号。

    不过约亨依然有些遗憾,自己的父亲最终没能带上德国皇帝的皇冠,虽然约亨曾经想过像追封谥号一样为自己的父亲的墓碑上刻上德国皇帝的称号,但是首相马沙尔却坚决反对,原因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一个称号的问题和国会的人吵成一团,约亨也只能作罢。

    腓特烈三世的去世同时也让整个欧洲为之动容,各国国家都有报纸为这位德意志帝国第二任君主的离世表示悼念,就连大洋对岸的美国,也有报纸缅怀腓特烈三世。

    不过对各个国家的政客们来说,更关心的是德意志帝国即将迎来一位新的皇帝,这是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哪怕约亨在此之前已经在行使皇帝的权限了。

    因此,欧洲各国的首脑都接着参加腓特烈三世的葬礼的机会前往柏林,并且准备参加约亨的加冕仪式,然后来试探一下这位新皇帝的政治态度。(未完待续。)

第292章 充满“亲情”的交谈() 
“很感激您的到来,舅舅。”约亨的舅舅,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从伦敦赶到柏林来参加自己姐夫特烈三世的葬礼,在葬礼后,一直忙碌的约亨终于有时间和自己的舅舅坐下来聊聊了:“母亲在这个时候有亲人陪伴在身边是对她莫大的支持。”

    “对于腓特烈的去世,我感到很难过,约亨。”爱德华七世面色和蔼的慰问着自己姐姐的儿子:“听到你说他离开的很安详,这让我很欣慰。不过倒是你,约亨,你现在的脸色很不好,要注意休息,不要让你的母亲在受到刺激了,她现在没有再为你担惊受怕的精神了。”

    “是,舅舅,我会注意的。”约亨点头接受了爱德华七世的告诫。

    “你母亲年纪大了,腓特烈的去世对她的伤害是巨大的,现在她需要的是转换心情,不要让她老是沉浸在对腓特烈的怀念中,这对她的身体没有好处,我是希望她不要老呆在柏林,多出去走走,来伦敦住上一段时间也好。”爱德华七世略带担忧的说到。

    “谢谢,舅舅,我会劝说母亲的,会伦敦住上一段时间的确是个好主意。”约亨点了点头。但是看着眼前慈祥的说着关怀的言语的人,约亨感到十分的不真实。

    这是那个刚刚访问了法国,试图打造英法协约的爱德华七世吗?这是那个和法国签订了秘密协定把德国给卖了的英国国王吗?一股荒谬感在约亨的心头升起,但是很快又被理智压了下去。

    很显然,自己的这位舅舅不可能只是来关心关心自己的,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让各国的首脑聚在一起,但是只要大家碰面了,那就不可能不谈政治问题,自己真要是沉浸在所谓的亲情里那么就是傻瓜了,自己的这位舅舅可是有着一流的感染力的,自己要是不清醒一点搞不好就会被带进沟里。

    果不其然,爱德华七世看似很随意的开口说到:“腓特烈的葬礼。尼奇没有亲自来?”

    约亨精神一凛,暗道:果然来了,从俄国作为切入点吗?随即点了点头:“俄国现在正处于战争状态,俄国在远东的局势不是很顺利。尼奇是俄国的支柱,他现在脱不开身。这次他派来的特使带来了他的亲笔信,表示了最深刻的歉意,希望可以得到谅解。”

    约亨小心的应对着,将自己晚辈的姿态做的非常到位。一方面不希望让爱德华七世抓住机会借题发挥,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强调双方的亲戚关系,让爱德华七世无法十分直接的试探自己的态度。

    爱德华七世闻言笑了笑,说到:“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有些奇怪,尼奇是个很懂礼数的年轻人,现在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能亲自前来,看来俄国在远东的情况的确不是很好啊。”

    俄国人现在什么情况你难道不清楚?背地里一个个都在弹冠相庆吧?约亨在心中腹诽到。

    俄国人现在的境况何止是不是很好,而是很糟糕。

    由于旅顺要塞的机枪火力比历史上更强,而这种优势在乃木希典的无脑猪突战术下被成倍放大。日军为此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不过这并不能扭转旅顺要塞被围困,俄国人极为被动的不利条件,因此最终在1905年1月,日军拿下了旅顺口外的203高地,随后将280毫米榴弹炮架设在这里对旅顺港实施炮击,俄国守军在2月1日向乃木希典投降,而乃木希典也因为此役被封为日本军神。

    不过港内的俄国舰队并没有和历史上一样死于203高地上的日军重炮攻击,重伤未愈的马卡洛夫在日军对203高地发动猛攻的时候就下令太平洋舰队再次突围。

    不过第一太平洋舰队内的主力舰个个带伤,并且没有经过妥善维修。知道带着这样的舰队恐难脱身的马卡洛夫决心壮士断腕,率领战列舰队拖住日本联合舰队。而在上次战斗中未收到严重损伤的巡洋舰和雷击舰利用航速优势分散向符拉迪沃斯托克突围。

    而知道战列舰队有去无回的马卡洛夫坚持让水兵将自己抬上军舰出航作战,最终三艘战列舰全部被击沉,马卡洛夫与舰同沉。由于战舰没有经过妥善维修,加之舰员伤亡得不到补充。三艘俄国战列舰并未对联合舰队造成多大的损伤。

    而分散突围的其余俄舰中,除了被第二舰队拦截到的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和2艘雷击舰外,另外3艘巡洋舰和10艘雷击舰顺利突围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加入了此时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的埃森舰队。

    不过不知道埃森舰队具体情况的日本联合舰队却因为这3艘巡洋舰和10艘雷击舰的到达认为俄国人有可能再次进行破交作战,因此不得不继续让第二舰队堤防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国舰队动向。

    虽然避免了历史上那样近乎全灭的结局,但是7艘战列舰6艘沉没。1艘被德国扣留,已经标志着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的毁灭。

    对于这样的局面,英国人怎么可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不高兴,现在爱德华七世摆出一副自己不太了解情况,而且还有着一点点对晚辈的担心的样子,让约亨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舅舅不愧是演技派。

    不过约亨还是不动声色的回应道:“的确俄国在远东的局势不是很乐观,日本虽然是英国在远东的盟友,不过这场战争是日本人先挑起来的,同样作为欧洲国家,作为白种人国家,以及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亲戚,我们应该对俄国提供支持。”

    约亨淡淡地说到,但是却小小的给爱德华七世一个小小的难堪,话里暗暗的指责正是因为英国的纵容和撑腰,日本才有胆子对俄国动手。英国作为一个和罗曼诺夫家族有亲戚关系的欧洲白人国家,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背叛。

    当然了,这样的指责无关痛痒,政治本来就充满了背叛,何况俄国和英国之间本来就不对付,那点亲戚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值一提,但是被摆到台面上来说的时候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了。

    听出约亨的意思的爱德华七世虽然脸色未变,不过眉毛的微微一挑还是显示出他的对这样的发言不是很愉快,不过他还是未动声色的问到:“那么德国是准备介入这场战争了?”

    其实爱德华七世此时也有一点点紧张,生怕从约亨口中听到自己不愿意听到的答案,德国虽然在远东的力量并不强,但是他们有菲律宾这个地方做基地,有了这里,俄国舰队可以在这里休整,德国人则可以在这里集结,而日本人的海军又无法对这里造成威胁,这绝对是英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而这种局面真的出现,那么英国不得不真的准备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配合日本打一场同盟战争了。

    不过约亨本来就没打算掺和远东的战争因此摇了摇头说到:“不,远东离德国太远,而这场战争的规模也有些超过我们的预期,在菲律宾进行了2年战争的我们很清楚,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介入到这场战争中去,所以很遗憾,我们能给予尼奇的支持十分有限。

    而且我们的精力有限,而且最近的欧洲有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动静,因此我们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欧洲。”

    “哦?最近有什么事情能让德国都这么小心谨慎?”爱德华七世明知故问到,虽然对和法国人达成的秘密协定的保密性相当有信心,但是很显然德国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自己的外甥显然意有所指了。

    “法国人最近有些不安份,德尔卡塞那个家伙似乎在做些小动作,这让我们很头疼,我们希望能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希望身边有个整天偷偷摸摸的邻居。德国一直希望德法关系能够趋于稳定,但是法国外长现在的态度让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一下我们的政策。”约亨说到。

    德尔卡塞是法国的外交部长,也是对德复仇主义的代表人物,对于这样的家伙德国肯定是重点关注的,但是这个时候提起他来,再结合英国人这段时间以来举动,爱德华七世很清楚自己的外甥在暗指英国和法国的接触给了德尔卡塞蠢蠢欲动的胆子。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德国要重新调整对法国的政策?怎么调整?政治施压?武力威慑?还是,干脆直接动手?

    无论是哪种都不是爱德华七世所希望看到的,诚然英国十分希望看到德法关系恶化,但是现在时机不对,俄国人正在远东和日本人激战,英国人还不准备为刚刚拉上关系的法国把自己拖下水,法国人自己又根本没有能力面对德国人的威胁。

    那么无论是耍嘴皮子还是动枪杆子,法国最后都是会向德国低头,这不是英国人希望看到的。

    很显然,自己的这个外甥在警告自己,英国最好不要做出什么让法国人误会的举动,而让他们以为有人撑腰后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来。

    想到这里,爱德华七世眯了眯眼,看着自己面前这个年轻的德国掌权者,开始担心支持法国人夺取摩洛哥是不是真的是步好棋了。(未完待续。)

第293章 正在渐渐远去的安宁() 
“殿下为什么要和爱德华陛下说这些?这样英国人很可能会提醒法国人。”

    第二天,约亨将自己和爱德华七世的谈话内容告诉了马沙尔,马沙尔对约亨向爱德华七世透露德国的意图表示不解。

    “阿道夫,我们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了吗?”约亨不置可否的问到,对爱德华七世说这番话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不,殿下,帝国还没有做好准备。”马沙尔回答到,他听得出约亨并不是想发动一场战争。

    “我们没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我也不想现在发生一场战争,那么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因素的产生,问题是有的是有这个并不是光是我们就能决定的。

    我的那位舅舅刚刚出访了法国,而且结果看上去还不错,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国和法国达成了协议。无论这个协议是什么,都有可能让法国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要借助我的那位舅舅的嘴,打消掉法国人的那些幻想。”约亨淡淡的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