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06章

帝国海权-第206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要借助我的那位舅舅的嘴,打消掉法国人的那些幻想。”约亨淡淡的说到。

    英法协约缔结后法国人就开始不老实了,历史上在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后第二年,法国人就和西班牙签订了瓜分摩洛哥的协定。然后在第三年初九派遣特别代表团抵达摩洛哥,企图在短时间内架空摩洛哥苏丹,使摩洛哥彻底法属殖民地化。

    然而这个行动让德国显得非常被动,除了每年上千万马克的海外贸易牵扯到了垄断集团的利益外,此时承受着民众巨大反英压力的德国政府,也不能仅仅把摩洛哥问题看成一个简单的殖民地归谁的问题了,这成了关系到德国政府的面子和国民的自尊心的大问题了。这个时候德国政府想要低调处理都是不可能的。

    就算约亨相信德国只要态度强硬,法国人就会向历史上那样屈服,但是这样的冲突显然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战争的担忧会造成国内的恐慌,经济会受到影响,社会会发生动荡。这对于需要发展时间的德国来说都是大麻烦

    约亨还不想这么早就闹出这种事,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个即将继位的新皇帝,稳定人心、巩固政权、获得民众信任才是首要任务,无论是和法国人打嘴炮还是抡板砖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殿下,我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法国人更没有。而英法之间无论达成了何种程度的合作,合作初期双方还都是存有疑虑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越强硬。英法就越不敢轻举妄动。”马沙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我的舅舅可不是几句花言巧语就能蒙骗过去的人,而且英法之间达成的协定也不是我几句花言巧语就能改变的。而且我们的态度暧昧不清很可能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外交上产生误判,认为可以瞒着我们进行他们的秘密勾当。

    我们越是闷不吭声,英法就越会在台面下做小动作,等他们拿到台面上的时候恐怕就是我们措不及防的大动作了。所以现在态度强硬一些虽然会让他们有所警觉,但是总好过他们暗地里用些小手段来给我们捣乱。

    而没有这些小手段的干扰,我们能更加安心的做好准备,最终他们会发现在实力面前,任何小手段都是没有意义的。”约亨轻蔑的说到。

    “将对立挑明,虽然在外交上的困难会增加。但是从国家安全角度上却更好应对,也许不能避免局势的恶化,但是至少能够推迟恶化的时间,而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殿下考虑的的确有道理。”马沙尔深以为然的回应到。

    “不过话被挑明了,以后外交上的周旋恐怕更难了,恐怕你的工作更加艰巨了,阿道夫,既要展现出我们的强硬,又要控制好节奏。我不想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约亨吩咐到。

    “是,殿下,这是我的荣耀。”马沙尔躬身行礼,毕恭毕敬的回答到。

    两天后。在当初腓特烈三世加冕的地方,约亨带上了德意志皇帝的皇冠,成为了这个新生帝国的最高权力者,史称约阿希姆一世。

    就在约亨握住了德意志帝国至高的权力的时候,尼古拉二世的皇权却摇摇欲坠。

    虽然海陆两个战场俄国人都吃了败仗,但是想要说在战场上分出个胜负还为时过早。俄国的陆军还在一点一点的向远东集结,第二太平洋舰队还在航行的路上,虽然丢掉了旅顺,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依然是日本人不可能攻占的远东支点,虽然战局不利,但是尼古拉二世依然认为情况还会有转机。

    毕竟在尼古拉二世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小规模战争,自己的陆军兵力是那些黄皮猴子的10倍,海军兵力是他们的3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10倍,经济实力是日本的20倍,如果不是那漫长的航线和铁路不足的运力,自己早就碾死这些黄皮猴子了。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然而尼古拉二世的内现在却已经使一塌糊涂了。

    在约亨的重点关照下,明石元二郎在俄国的行动被ND局的特工们收集整理后送回柏林,看着这些零零散散并不完善的情报,约亨也不得不称赞这是一位天才的间谍。

    正如日后对于明石元二郎在日俄战争中的成就的评价那样:“没了乃木大将,最终也能拿下旅顺;没了东乡大将,日本海战可能也能赢;但是要是没了明石大佐,日本是绝对不能赢得战争胜利的。”

    明石元二郎在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活动,而且作为一个黄种人,在白种人的国度里兴风作浪还能隐藏踪迹,要不是ND局早就将目标锁定在他身上,还真不一定能收集到他的行动信息,就算这样ND也不敢说自己对明石元二郎在俄国的活动了若指掌。

    煽动独立运动、援助反抗活动、支持破坏行动、散布不利舆论,只要是能动摇罗曼诺夫家族统治的行为他全做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人、芬兰人、犹太人、塞尔维亚人和社会民主革命党人的各种反抗活动全都成为了尼古拉二世挥之不去的国内阴影。

    对待这些反抗活动,尼古拉二世采取的办法简单而粗暴,但是这种粗暴的手段很快引起了更大的反弹。

    1905年1月22日,在东正教神职人员盖庞神父的带领下,3万名工人到冬宫广场上集会示威,以表达对随着战争进行,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和压迫的也逐渐增加,而物价则不断升高,生活变得难以为继的不满。希望能向尼古拉二世递交请愿书,请求沙皇进行社会改革,不要有超时工作,提供合理报酬。

    然而工人的请愿并没有传达到尼古拉二世的耳朵里,,由于此前圣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的罢工已经扩大到整个圣彼得堡的其他工厂,罢工人数达到了8万人,因此尼古拉二世出于安全和眼不见心不烦的考量,已经移居到圣彼得堡南部的皇村。

    对于罢工这种在尼古拉二世看来是对社会的安定团结进行破坏的大逆不道行为,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正是在现在这个需要每一个人都认真工作,为俄罗斯帝国奉献力量的时候。因此,在此前一直对战争开始后就有一大堆“破坏分子”在和自己的统治作对的情况下,罢工行为被尼古拉二世认定为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组织的对俄罗斯帝国的破坏,尼古拉二世下令迅速镇压。

    在冬宫广场上的集会示威人数不断增加,二十万名抗议者和冬宫卫队相互对峙的情况下,卫队试图驱散人群无效后,对着这些拿着圣像、沙皇画像,唱着圣诗与赞歌的普通民众开枪了。民众在惊慌中逃亡而争相推挤,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000人伤亡的悲剧,盖庞神父也在混乱中身亡。

    这个被称为“星期日惨案”的流血事件引发了波及全俄国的反抗浪潮,原本对沙皇还有着幻想和期望,将其称之为“我们的小爸爸”的俄国底层劳动者和平抗争的愿望破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俄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规模罢工。

    遍布各地的罢工活动又逐步升级,和前来镇压的军警进行对抗的斗争很快演变成暴动,作为报复,反抗者选择了刺杀这种激烈的手段,芬兰总督博布里科夫、内政部长普列维遭到刺杀,甚至尼古拉二世的叔叔谢尔盖大公也在莫斯科命丧于革命党的炸弹袭击。

    俄国革命爆发了。

    而尼古拉二世所面临的动荡比历史上更严重,当初被约亨卖了的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的波兰人,被俄国驻军的塞尔维亚人也同样加入了反对俄国统治的大潮中去。

    接连不断的反抗严重影响了俄国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一刻,沙皇的宝座岌岌可危。(未完待续。)

第294章 俄国,你可要挺住啊() 
“我的伯爵,对于远东进行的战争,总参谋部有什么看法没有?”约亨召见了施利芬,俄国人刚刚丢掉了沙河北岸的万宝山,已经进行了5个月的沙河会战俄国人再一次面临着失败的结果。

    “陛下,总参谋部一致认为俄国人想要在陆上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低,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后,俄国人在远东可以动用的兵力对日本人的优势已经不如开展初期那么明显了,而且接连的失败也在打击着俄国军队的士气。

    虽然俄国陆军还有大量兵力可调动,但是运输线路的运力困扰无法让俄国人重新获得优势,除非还在向远东进发的俄国舰队能重新夺取制海权,否则想要从军事层面上扭转局势是很困难的。”施利芬对俄国人的前景很不看好。

    “如果海战能够获胜,那么俄国人还有逆转战局的可能,如果不能,那么俄国陆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维持住现在的局势,这还是再他们不再犯错的情况下,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日本陆军的战术非常愚蠢,他们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进攻,他们的每一场战斗在我看来都是在无谓的浪费士兵的生命,而且在数量和装备上都没有优势,就是这样的对手,俄国人都能在数个战场上节节败退,俄国指挥官在战略和战术上的执行能力简直一塌糊涂,我真不知道这些家伙是怎么从军校毕业的。”施利芬有些轻蔑的说到。

    在德军系统里,俄国军队就是臃肿、缓慢、低效的代名词,而现在的战争局势让德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自己居然还高估了这些俄国佬的水平!

    “很不幸的是,海军总参谋部也不太看好俄国人的舰队能从日本人手里抢到制海权。”约亨无奈的说到。

    “这可真是个不幸的消息。”施利芬说到,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幸的表情。

    “军事上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国内的情况又是一团乱。看来尼奇真的要向那些日本人低头了,估计这比杀了他还难受。”约亨有些幸灾乐祸的说到:“好吧,这些事让尼奇自己去头疼吧,我们的人目前在俄国的进展如何?”

    “进展很顺利,陛下,俄国国内现在到处都是动乱,社会局势很糟糕,但是这样的情况很适合我们的人进行渗透,尤其陛下您曾经重点关照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布尔什维克派。这还得感谢俄国暴动,如果不是暴动,我们的人还很难接近布尔什维克党的核心人物,并取得他们的信任。”施利芬满脸笑意的回答到,ND局这次借着俄国内乱的机会取得的进展极大,也难怪施利芬心情极好。

    约亨也知道ND局的潜伏特工想必是在工人运动中表现的“充满革命热情”、“勇敢机智”,成为工人中的骨干了,不过还是要叮嘱一下的:“能够接近核心自然是好事,不过注意保护自己,别太过抢眼被俄国人的政治警察盯上。”

    俄国人的政治警察Ochrana是1881年建立的,任务就是巩固沙皇统治,除了负责侦查抓捕间谍外,解决革命者和反抗分子也是他们的工作目标,ND局的特工这两项都占了,被逮到了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是,陛下,请您放心,而且现在俄国国内Ochrana要解决的问题多得是,我们的人不会太过出风头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那位在日内瓦的先生返回俄国时能够离他更近一些而已。”施利芬回答到。

    “很好,不过要注意,身处那样的环境中是很容易被同化的,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那套理念很有煽动性,我们的人不要到时候成了他们的人。只要我们的人有朝一日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在俄国挑起像现在这样规模的工人暴动,那么我们的军队就能省不少事情了。”约亨同样笑着说到。

    “是,陛下,我的确没有想过情报机关也能做到这样的事情,那位日本情报人员的确让我大开眼界。”施利芬由衷的感叹到,明石元二郎的确让自己的德国同行涨了见识:“ND局接下来会对收集到的这个日本人的情报进行整理,也许能给我们的情报机关的工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还有我们自己要怎么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约亨补充了到。

    “是,陛下。”

    “看来我要和首相阁下好好商量商量怎么让俄国人能在远东坚持的久一点了。”约亨有些头疼的说到。

    约亨随后找了马沙尔:“俄国的暴动现在已经波及全国了,我想尼奇现在恐怕是头疼不已了?我问过施利芬和提尔皮茨的意见了,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两位总参谋长阁下都不太看好俄国人。阿道夫,你认为俄国现在这样的局势,远东的那场战争还进行的下去吗?”

    “我认为俄国人恐怕很难将战争继续下去了。陛下,俄国现在充满了动乱,其国家机器已经难以正常运转了,纵然俄国的国力依然可以将战争进行下去,但是混乱的国内局势恐怕难以保证战争机器继续运转。

    就算现在远东俄国人能取得一场或者两场胜利也无法改变国内情势,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唯有尽快结束战争,无论是以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的身份,然后全力镇压国内的乱党。而失败只不过是让尼古拉陛下为了结束战争得付出更惨重的代价罢了。”马沙尔分析到。

    “远东的战争太早结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俄国人在远东打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不是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阿道夫。”约亨可不想让俄国人就这么痛痛快快的结束。

    “陛下,我们如果不直接介入这场战争的话恐怕所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马沙尔也明白让俄国人在远东消耗力量对德国来说是件好事,但是想要保证德国不被拖下水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毕竟俄国现在糟糕的情况人尽皆知。

    不过既然皇帝陛下问了,自己总要拿出点方案来,马沙尔在大脑里飞快的思考了一下,然后说到:“俄国现在爆发动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战争导致的经济紧张,无论是为了继续战争,还是镇压暴动都需要保证俄国的经济能够得到恢复。而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国家战略储备的建设,俄国现在急需资金,我想我们可以继续压压价。”

    “我们之前已经向俄国购买了大量的资源,我们原本制定的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推进的第一期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加快推进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