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07章

帝国海权-第207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之前已经向俄国购买了大量的资源,我们原本制定的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推进的第一期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加快推进速度,在资金上会不会带来压力?”约亨有些担心,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投入资金20亿马克,用储备粮食、战略金属等一系列物资以及战略储藏设施的基础建设。

    不过对于现在帝国中央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20来亿马克的情况来看,想要建立起战略储备是件长远工程,第一期目标投入1亿马克主要用来收购战略金属的目标已经达成,现在再想掏钱出来对财政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的确在财政上会有一定的压力,陛下,不过我国目前经济情况良好,即使财政赤字增加一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现在继续向俄国购买物资一方面价格低廉,另一方面也是对俄国的支持,我认为我们可以稍微加快一些战略储备的建设工作。”马沙尔回答到。

    “好吧,我同意了,不过量力而行,不要对我们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就行。”约亨点了点头:“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实在抱歉,陛下,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恐怕就只有对尼古拉陛下表示支持了。”马沙尔有些无奈的说到:“不过我们在经济上对俄国的帮助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了,这种口头上的支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嗯,阿道夫,你们原来对日本人的经济情况做过调查不是吗?”约亨突然问到:“这场战争以日本的经济实力太说同样也巨大的负担,哪怕他们的背后有英国人的支持,但是英国人的贷款也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将日本人的经济情况的分析泄露给尼奇,让他明白就算战争进行的不顺利,只要俄国能继续坚持下去,日本人就有可能自行崩溃的话,应该能稍微坚定一下我的那位表弟继续打下去的决心吧?”

    当初作为日本的贷款提供国,德国就曾经对日本的经济能力进行过调查,虽然只是作为对其还贷能力的评估,但是也能从中对日本人的经济水平有了大致的概念,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就算不太准,算出个大概的战争花费还是可以的,相信这个对比能让尼古拉二世找到点继续打下去的信心。

    “这的确是个办法,陛下,我们还可以将对日本的经济情况的分析报告说的恶劣一点,要让尼古拉陛下产生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人就会求和的错觉,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马沙尔立刻想出了更加坑人的修改报告结论的阴招。

    “那么这两件事就交给你了,阿道夫。”约亨说到。

    “是,陛下。”(未完待续。)

第295章 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重组()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陛下,英国人开始调动了。”提尔皮茨面色凝重的向约亨递交了一份报告:“英国人将在地中海舰队的4艘战列舰抽调回了本土,英国本土舰队战列舰的数量从8艘增加到了12艘,而海峡舰队的8艘战列舰数量虽然没有变,但是却调拨了4艘最新式的邓肯级战列舰。很显然,英国在强化其本土实力,我认为这是英国人在针对我们进行的舰队调整。”

    “舰队重组计划。”约亨扫了一眼报告后就放了下来,然后喃喃的念叨了一句,然后抬头对提尔皮茨说到:“肯定是针对我们,因为现在在这个方向上除了我们没有别人了,俄国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彻底的空了。”

    其实不用看报告约亨也知道英国人在干什么,费舍尔上台后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兵力配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约亨在后世了解的很清楚。

    尼古拉二世此前又将波罗的海剩余的舰船编程了第三太平洋舰队送上前往远东的旅途,此时波罗的海内俄国海军力量的存在已经近乎为零了,英国人此举说不是针对德国只有傻子才信。

    约亨之前还有些好奇,原本在1905年1月份就应该进行地中海战列舰抽调工作怎么一直没有展开,是不是因为德国现在在地中海有存在,所以引发了蝴蝶效应,结果现在看来历史还是充满了惯性。

    其实英国人的调动工作晚了几个月也很正常,原因就是因为德国人在1904年12月先进行了调动工作,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被调派至地中海舰队的行动硬生生的打断了英国人的计划。

    对于地中海德国海军的实力大幅度上升,英国海军舰队司令比尔斯福德强烈反对从自己的舰队中抽调三分之一的主力,因为原本自己的舰队应付的是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意大利海军和俄国黑海舰队,德国海军此时在地中海的实力不值一提,但是现在一下子到来4艘世界一流的二级战列舰让比尔斯福德压力大增。

    而且费舍尔在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时曾经无休止的向海军部抱怨地中海舰队力量不足。对自己的舰队的战略地位和使命大肆鼓吹,强调地中海是英国的软腹,要求增强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而现在当上第一海务大臣了就要削弱地中海舰队。比尔斯福德自然认为这是费舍尔和自己个人过不去,因此对此极为不满。

    而比尔斯福德的抗议在皇家海军内部也有不少人支持,作为英国海军此时最强大的舰队,不少海军高层将领都认为地中海舰队的战略价值高于本土舰队,因此也极为反对。这样自然而然和费舍尔产生了冲突,如此一来二去吵了一段时间,英国人的调动就被拖延了。

    而这也是提尔皮茨所奇怪的:“英国人要加强本土舰队实力可以理解,但是在我们加强了地中海舰队的情况下还从地中海抽调力量这很奇怪,如果要加强本土舰队,他们即将服役的爱德华七世级加强给本土舰队不就可以了?”

    “很简单,因为我们加强的那点舰队力量在皇家海军看来并不足改变局势,毕竟他们也很清楚,我们的海军主力也是放在北海这边的。并且在英法之间有和解的倾向的情况下,地中海的压力并没有增加。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约亨说到。

    德国在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还比不上同时期的奥匈帝国海军,英国人自然表示抽调舰队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而且英国人虽然抽调了地中海舰队的舰艇,但是实际上他们在地中海区域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以直布罗陀为基地的海峡舰队虽然没有增加舰艇数量,但是却调派了最新式的战舰,我估计爱德华七世级未来也会部署在这里,到时候英国皇家海军航速最快、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能从直布罗陀出发,2天内抵达马耳他,4天就能返回北海,完全可以满足两个方向的需求。”

    作为在德国海军二级主炮战列舰刺激下诞生的邓肯级和历史上的同名战舰大不一样。标准排水量从1。4万吨上升到1。6万吨,12门6英寸副炮变成了4门9。2英寸二级主炮和10门6英寸副炮,并且为了节约经费,二级主炮使用的是和爱丁堡公爵级同型号的单联装旋转炮塔。

    除了防护水平没有提高。主装甲带依然是7英寸外,其火力配置和外观与历史上的爱德华七世级一模一样,而现在的爱德华七世级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吨位上升到1。65万吨,在邓肯级的基础上,主装甲带增加到9英寸。并且在侧舷又各增加了1座单联装9。2英寸二级主炮炮塔。

    未来海峡舰队将由8艘邓肯级和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组成,19节的航速让这两级战舰成为皇家海军现役最快的战列舰,以她们的航速快速驰援地中海,配合地中海舰队现有的8艘战列舰,在英国人看来,应付德国人地中海池塘里的小舰队已经是压倒性的优势了。

    “英日同盟中英国人应该还有义务在地中海威胁俄国黑海舰队吧?现在抽调地中海舰队的舰船,俄国海军在英国人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威胁了。”提尔皮茨有些嘲弄的说到:“看来我们之前得到的英国人准备将俄国剔除出两强标准的消息应该属实了,我们成为英国人的新标准之一应该为此感到荣幸吗?”

    “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如果在远东折戟沉沙,那么英国人在远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压力了,如果我是英国人,我会将中国舰队的5艘战列舰也抽调回来,到时候我们的压力更大了。”约亨无奈的说到,英国人在前无畏舰上的数量优势简直让人绝望。

    “好在这些船很快就会被扫进垃圾堆了。”提尔皮茨也用松了一口气的语气说到:“我们的新式战列舰将会为我们带来优势。”

    此时无畏号还未开工,德国海军情报部自然得不到英国人也已经开始进行全重炮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的消息。

    “6艘新式战列舰是无法改变我们的和英国人之间的实力对比的,阿尔弗雷德。”约亨给自己的海军总参谋长泼了一盆冷水:“而且英国人将来也会建造同类型的战舰的。”

    “我明白,陛下,老式战列舰的数量上我们是无法超过英国人的。所以我们要一直保持在这种新战舰上的数量优势,鉴于英法之间的靠拢以及英国海军的战略调整,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制定《海军法》的第二次修正案了。”

    “没有合适的理由国会是不会同意你的计划的,阿尔弗雷德。而且陆军也不会同意的。”约亨摇了摇头,否决了提尔皮茨的建议,不过约亨也没有将话说死:“计划你可以先做出来,但是什么时候提交给国会由我来决定。”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有着前因后果的,约亨拖延了英法之间靠拢的时间。并且借英国之口警告了法国人,法国人想必会因此收敛一些,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也不会现在就爆发,而且约亨也不准备在摩洛哥问题上像威廉二世那样吃个闷亏。

    因此没有了这样的外交失败,德国人也不会看到对于英国这个毫无信用的世界秩序仲裁者打交道必须有着足够强大力量作为交涉的后盾,没有这样的被德国国民视为国耻的情况发生,耗资高达9。4亿马克的1906年5月《海军法》修正案也不会那么顺利通过。

    所以现在第二次《海军法》修正案提交的时机还没到,而已经开工了4艘,今年准备继续开工2艘的新式战列舰也让德国海军有了一定的时间缓冲,就算按照原本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也能保证2…3年内在新式战列舰数量上对英国人的优势。所以约亨倒不是很急迫。

    “是,陛下。”提尔皮茨有些失望,不过皇帝说的没错,国会那关的确不太好过。

    “不必太过担心,阿尔弗雷德,英国人就算想要建造同类型的战列舰,想要获得数量优势也要花上不少时间,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说服国会。”约亨安慰到。

    “而且英国人还有一个大问题,他们现在正在给他们的皇家海军裁员,我想他们的人员经费应该已经是国会的大包袱了。”约亨笑着说到:“虽然英国人有的是商船队和水手。而且不承认国民有变更国籍的权力的英国人还能肆意的去其他国家的商船上去把本国的水手以逃兵的名义抓回来拉壮丁。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量裁员都会让他们的舰队处于人员短缺的状态,就算战时补充,这些用来填补缺口的人员的能力也值得怀疑。

    而我们则不同。实施普遍兵役制让我们只要有需要就能征召大量人员,只要海军舰船的数量足够多,每年征召2…3万人进入海军服役对我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英国人就算为了挽回优势大量建造新舰,他们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员紧张的问题,所以我们不用太着急。”(我的小说《帝国海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  PS:纠正错误,之前有人说没有约阿希姆一世、二世哪来的约阿希姆三世,我当时查的是按照霍亨佐伦家族历史上有选帝侯时期的约阿希姆一世(1499…1535)和约阿希姆二世(1535…1573)来算的,后来又朋友和我说,选帝侯时期和普鲁士时期的称号是分开来算的,所以现在重新改成约阿希姆一世

第296章 最后的旅程()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海风徐徐,浪花翻滚,海鸥在浪花间穿梭,5月的菲律宾外海气候宜人,景色迷人,然而站在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上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却没有一丝心情欣赏这风光,在海上漂泊了7个月的俄国人现在看到那片美丽的蔚蓝就觉得反胃。

    上万海里的航行将这位俄国海军中将折磨的憔悴不堪,原本风度偏偏、举止优雅的中将阁下现在面色枯黄、眼眶凹陷、身形消瘦,虽然在马尼拉停靠的这段时间里可以稍微安心放松一下,但是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让已经透支了罗杰斯特温斯基恢复状态。

    在马尼拉俄国舰队能够得到久违的安宁和放松,德国人一如既往的仗义,就像当时在鲸湾一样。

    在鲸湾,俄国舰队受到了德国人的照顾,燃料、食物、药品等等一切你需要的东西,德国人都能给你搞来,甚至还能看到英国人在开普敦发行的报纸,报纸上居然还有远东正在进行的战争的消息,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提供这一切的德国人也不是慈善家,这一切都是要花钱的。

    虽然鲸湾的军事港口并没有对俄国舰队开放,不过德国非洲舰队司令倒是来探望了一下,还请自己吃了顿饭,而餐桌上的礼仪和规格总算让罗杰斯特温斯基觉得自己还是个将军而不是个乞丐。

    如果可以,罗杰斯特温斯基真的想呆在鲸湾不走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往远东是沙皇陛下的命令。

    在休整了一周的时间后,第二太平洋舰队再次启程南下,然后绕过好望角,掉头北上,抵达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的诺西贝。和之前穿过苏伊士运河的另一部分舰队回合。

    到达马达加斯加没多久,俄国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