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22章

帝国海权-第222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歉收,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

    而且战场上的大量伤亡,已经可以预见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粮食生产都会存在巨大的困难,这样就让日本现在已经出现的饥荒将不仅仅是一个短期问题,这样的情况已经导致了日本国内的局势不稳。

    粮食一旦供应不上,国内要是再出现动乱。那么日本的军事行动也必将难以为继,日本的国力根本无法维持长时间的消耗战,现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前线军队要是再断了粮,日本政府都不敢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其实仗打成这个样子也不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这场战争历史上早在1905年9月就结束了,日本人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彻底击败俄罗斯,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打到俄国人蒙受巨大损失后双方谈判,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朝鲜、辽东半岛和南满利益就足够了。

    甚至从一开始日本人就没想过要让俄国人割地赔款。只要俄国人在远东地区安分下来,自己不用再提心吊胆,耳根从此清净了,日本人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在提出和约条件的时候日本人不过是漫天要价。希望俄国人坐地还钱,自己也好做出个退让的样子出来。

    结果此时已经支撑不下去的尼古拉二世为了不再拖沓,能转身解决国内问题,最后还是点了头,把南库页岛给割了出去。

    不过现在战争多持续了半年,双方的消耗都远胜历史。但是俄国人到底是家大业大,虽然国内动荡不堪但是只要尼古拉二世不松口,俄国人就能继续打下去。而日本这种小门小户,继续战争无疑是噩梦,继续打下去出现的最坏情况就是前线崩溃,然后被已经集结了相当力量的俄国人势如破竹般的一路南下给推回来,那么自己到时候就什么都拿不到了,甚至还要赔出去了。

    所以在目前战局还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赶紧谈判,尽可能多的确保已经到手的利益才是第一要务。

    所以寻求停战的可能也成了日本人的选择,这样一来日俄双方就有了坐下来谈的基础。

    原本由于在俄国捞到好处从而停止了从中斡旋的美国政府看时机成熟,决定插手调停,毕竟美国人也不想看到继续打下去日本人认输的情况出现,因为相比于日本,俄国才是更大的威胁。

    因此知道美国开始动手的时候,虽然心中不甘,但是约亨也无可奈何。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是他努力所能出现的最好结果了。

    虽然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但是美国人的关系还是要继续维持的,美国人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力不可小觑,这样的势力当然要打好关系,也只有日本人才会大作死,在刚刚和俄国人打完之后自信心爆棚就去撩拨美国人,然后被美国人带着大白舰队组团上门打脸。

    另外,和美国人打好关系,约亨还有些的打算。

    “远东的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可惜了。”约亨摇了摇头叹息到。

    马沙尔当然知道自己的皇帝在可惜什么,急忙劝慰到:“陛下,远东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日俄双方都损失惨重,极大的消耗了两国的国力,而且俄国人原本支撑不下去准备就算忍气吞声也要停战,要不是陛下努力,这场战争去年就结束了,现在双方才准备谈判,陛下又何必可惜呢?”

    这个道理约亨也知道,但是真让他就此放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阿道夫你应该知道,我希望这场战争继续下去是为了让俄国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欧洲,并且消耗他们的实力,降低对我们的威胁。

    然而现在俄国人虽然元气大伤,但是还不至于一蹶不振,等他们缓过气来,依然是我们巨大的威胁。而且战争过后,俄国经济千疮百孔,为了恢复,俄国人必然会向法国人大量借款,法国人当然不会坐视俄国人经济崩溃,如此一来,随着法国资本的注入,俄国的政策必然进一步受到法国的影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陛下,虽然俄法靠近不可避免,但是现在局势远比战争再去年结束要好得多。”马沙尔立刻分析到:“如果战争在去年就结束,那么日本人将以胜利者的身份把俄国人从远东彻底赶出去,这样一来俄国人在失去了和日本继续争夺的机会后,必然会在法国人的影响下降注意力重新放回欧洲。

    而日本在远东没有了俄国人的威胁后,必然会开始谋求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这样对我们在远东的利益不利。

    而现在,双方的消耗更大,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修养身息,这样就不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威胁,另外现在双方没有在远东分出胜负,只要美国人配合,让双方继续维持在远东地区的均势,那么日俄双方的矛盾就会持续。

    就算双方不会继续打起来,但是都必然会牵扯大量精力,就算尼古拉陛下受法国人的影响开始注意欧洲,但是俄国人毕竟在远东还有利益存在,让尼古拉陛下放手那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满洲地区依然会成为日俄之间的不安定区域,因此俄国依然会需要在那里继续投入精力,从而减轻了我国在东面的压力。

    因此现在的局势远比战争在去年就结束会出现的情况要好得多,陛下,您的努力功不可没。”

    约亨当然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比历史上要好的多,但是一考虑到俄国的灰色牲口约亨就依然觉得德国的东面不安全。

    真正让约亨觉得有所收获的就是把美国拉下了水,美国的陆军实力根本不足以让其在远东保持军事存在,因此虽然从俄国人手中拿到了一部分经济利益,但是实际上却难以保护。当然刚打完仗的俄国和日本都不会脑残到去从美国人手里去抢。

    但是不管怎么说,美国在远东都需要有一个支持他维护到手利益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德国十分愿意发出来,而美国在远东的势力介入,以及日本人将美国人视为背叛者,必然会导致美日之间的关系紧张,德国同样十分愿意站在美国人这边。(未完待续。)

第318章 吓死人的阿尔弗雷德(上)() 
由于美国的介入,日俄双方最终还是决定坐下来谈判,地点还是老地方,朴茨茅斯,既然已经坐下来了,两个精疲力尽的家伙就算再唇枪舌剑,也不愿意再上战场了,所以能达成什么协议,就算看双方代表的谈判水平和美国人的从中斡旋了。

    所以双方的谈判约亨只吩咐让驻美德国大使多注意,有什么变故及时汇报,然后就把这件事放到一边去了。

    别人家的事情先放一边,不过自己家的事情约亨就得操操心了。

    施利芬年事已高,已经决定在今年年底退休,因此自己要准备任命一位新的陆军总参谋长。

    当然这个人不会是小毛奇,在这个时空依然作为皇帝的侍从武官晋升的小毛奇同样得到了约亨的喜爱,兴趣广泛,眼界开阔,更重要的是丝毫不像一个传统普鲁士容克军事贵族家庭出身的军官那样死板。

    要不是约亨知道小毛奇的能力维持现状没有问题,但是面对世界大战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话,约亨也想任命他当陆军总参谋长,相比于其他古板的家伙,小毛奇这样精明灵活的人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和重臣显然更让人舒心。

    因此精明听话的小毛奇在1904年被约亨任命为陆军人事部部长,把军官晋升、任免权放在他手里约亨放心,就和现在海军的人事权在波尔的手里一样。

    而施利芬的继任者要有能力,而且支持东线作战思路,对于这个人选约亨心中早有腹案。不过在施利芬告老还乡之前,这位陆军总参谋长决定再为德国陆军留下点家当,也顺便继续提升自己呕心沥血制作出来的进攻计划的可行性。

    因此施利芬对约亨提出了一个想法。

    “你在开玩笑吧?我的总参谋长阁下?”约亨向见了鬼一样的看着眼前的施利芬,怀疑眼前的人是不是什么人假扮的。

    “陛下,我并没有在开玩笑。”施利芬一脸严肃的回答到,但是对皇帝陛下的反应缺十分迷惑,自己提的建议有那么匪夷所思吗?虽然这么想,不过施利芬依然认真的解释到:“陛下。根据我们长时间的演习,在摸索和对抗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找突破敌方阵线的战术,我们认为缩短步兵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的时间。并且为步兵准备及时的支援火力极为重要。因此我们也尝试了很多办法。”

    对于陆军的这些尝试约亨都知道,除了弹幕徐进、步兵突击队战术,陆军也在寻求别的进攻方式,但是大多数都是些不靠谱的方案。

    比如为士兵准备防弹胸甲,然而这种东西又笨又重。穿上后行动不便不说还根本弯不下腰,而且这种钢板制成的胸甲面对步枪弹和炮弹基本等于没有,所以被约亨骂了一顿后全部取消。

    一招不行再来一招,既然士兵穿在身上基本上没啥大用,那我们用推的如何?陆军部又做出了一批更厚更重但是可以让士兵推着前进的防弹掩体,这倒是解决抵挡步枪弹的效果了,但是在坑坑洼洼的战场上推着这种笨重的东西根本移动不快,看到这种掩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招呼两发迫击炮弹过去就啥都解决了。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再次被约亨骂了一顿。

    最终,陆军部认识到。想要快速进攻,还是不能给步兵增加过重的负担,因此步兵突击战术成了德国陆军的标准进攻战术,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而约亨也对此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而陆军的装备为了适应步兵突击战术开始进行了一些改变,首先就是为了弥补步兵支援火力不足而准备的直射火炮,曲射火力现在德国陆军60毫米迫击炮已经部署到排。

    但是直射火力却成了大问题,原本德国陆军为突击队们准备的是37毫米野战炮,之后又因为37毫米野战炮的威力不足,不能为步兵提供足够的直射火力支援。又开始为步兵准备75毫米野战炮。

    使用75毫米野战炮威力足够,而且射程更远,士兵也不用冒着风险将37毫米野战炮推到容易被敌方攻击的位置,让炮兵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提供支援。提高了炮兵的生存力。

    然而这种重量的玩意对行军来说就是噩梦了,就算是做了各种轻量化设计,这种玩意依然要5名步兵才能拖着走,极不方便,快速推进深入敌方阵地时想要将火炮阵地前移就成了大困难,而且步兵和炮兵隔得太远。需要支援火力时也不及时。因此德国陆军又开始寻找更轻便的可以打击近距离目标的替代品。

    这样的替代品倒是有,不过对于这种全新的武器陆军对其可靠性存疑,因此现在并没有普遍装备。

    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演习中吃够了苦头的陆军开始寻求一种既不影响步兵进攻速度,又能为步兵提供掩护,还能够提供火力支援的装备。

    在德国陆军内部卡车装备数量开始逐渐增加的时候,陆军想到了装甲汽车。虽然装甲汽车这种玩意早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就已经使用了,但是此时的各国陆军并没有想过将装甲汽车在进攻作战中大规模使用。

    然而经过试验证明,装甲汽车在道路情况良好的地方应用效果明显,然而在地面状况糟糕的情况下装甲汽车就成了没用的破烂了,尤其是被炮弹犁了一遍又一遍变成月球表面的交战战场,装甲汽车简直寸步难行,更别说跨越战壕了。

    穷则思变,装甲汽车坑掉的原因并不是防护和火力不行,而是行驶能力不行,因此陆军认为只要有一种能够在恶劣路况下行驶的装甲汽车,那么这种装备就能产生大用处,因此开始把目光瞄上了另一种载具。

    “你说陆军准备用拖拉机为平台,改装一种可以在战场上行驶的装甲拖拉机?!”这就是约亨惊讶的原因,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真的是施利芬,不是古德里安?

    现在才1906年!德国陆军想要坦克?!你特么逗我?!我这个穿越者现在都还在考虑要不要再等等,等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出来以后再说,你们陆军现在就准备研究这玩意了?你们当中是不是混进了别的穿越者?是叫凯蒂?西莱姆吗?是的话我马上重用!

    “是的,陛下,使用轮子的车辆无法适应战场环境,我们的装甲汽车开上被炮弹炸过的地面后根本开不快,剧烈的颠簸让车内的人员根本无法作战,而且一旦下雨,地面泥泞,车辆很容易被陷住。

    因此装甲汽车是一种不适合在战场上使用的装备,也就是在公路上推进还能有点用处。但是装甲汽车的装甲能够为步兵提供良好的掩护,而上面安装的火炮或者机枪可以为步兵提供支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和步兵一起推进,因此只要能解决行驶能力,这种装备就将能解决我们的步兵进攻中的很多问题。

    而使用履带的拖拉机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在不平坦、泥泞的地面上行驶的非常平稳,因此我认为用拖拉机作为这种装备的平台有非常好的效果。”施利芬认真的解释到,深怕皇帝陛下不能理解这种农业用具作为武器的做法而反对。

    问题是约亨根本不是反对什么农用机械,而是这个想法是从你施利芬的嘴巴里说出来的!吓死人了有木有!

    又是快速进攻又是侧翼包抄,而且还要用坦克,你以为你提出的是闪电战啊!你以为你是古不守啊!

    不过会出现这种情况倒也能理解,战争是装备的促进剂,坦克正是一战的堑壕战僵局无法打破而催生出来的。现在德国陆军虽然并没有真正的打一场世界大战,但是现在德国陆军却是对堑壕战的威力认识最深刻的军队。

    施利芬的作战计划又是速攻,那么就不能让敌人的防线阻挡部队进攻的脚步,浪费太多的时间,损失太多的兵力,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突破堑壕的装备自然而然就成了必要的需求。当然这也得感谢德国陆军现在的火力和防御体系的日趋完善,导致演习中进攻方的难度越来越大,损失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你们准备为陆军装备一种,使用履带行走机构,拥有可以抵挡一定的火力攻击,拥有一定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