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23章

帝国海权-第223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你们准备为陆军装备一种,使用履带行走机构,拥有可以抵挡一定的火力攻击,拥有一定的火力,可以支援步兵进攻的载具,我这么理解正确吗?”约亨对坦克的认识当然清晰,因此总结也十分到位。

    “陛下睿智,您的定位非常准确,我们认为这将是支援步兵进攻的绝佳武器。”施利芬肯定到。

    嗯,认为坦克是步兵支援武器,看来眼前的人的确不是古不守附身,要是施利芬说出要把坦克集中起来,让步兵支援坦克作为突击的核心力量,那约亨真的要下令把自己的陆军总参谋长抓起来然后好好研究了。

    “既然你们认为这种装备有用,那么就先造几辆出来试试看好了,这种事情用不着请示我吧?”约亨疑惑的问到。

    “是这样的,陛下,其实,其实我们已经做出了样车,希望请您去看看。”施利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未完待续。)

    PS:  虽说是上,但是下,其实我也不知道会在哪章。

第319章 武器试验场() 
PS:看《帝国海权》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梅彭,汉诺威州哈泽河注入埃姆斯河处的一座小城,人口并不多,是一座在德国境内很常见的一座普通小城,然而这里与众不同的是这座小城的郊外50千米处有一处禁区。

    占地100平方公里的区域被铁丝网团团围住,纵深为3KM的封锁带内有三道封锁线,而这些封锁线中间是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的雷区。铁丝网上挂着写有“军事重地、禁止进入”的标牌以及在封锁线上时不时经过的全副武装的士兵让这里显得格外神秘。

    汽车行驶在进入这片区域的道路上,每经过一道封锁线都需要停车接受检查,每一处检查站在道路两边都有用快速围墙系统所搭建起来的瞭望哨,这种约亨山寨了未来美国的HESCO堡垒防御系统的可折叠的框架在支撑开来后向内填入沙土可快速制作出长宽为1米高1。5米的沙土柱,这样的沙土柱拼接起来就能快速形成围墙,好用又方便。

    哨位的旁边则是同样的设备搭建起来的火力点,两个火力点内的马克沁机枪可以封锁整条道路,而道路的中间是用电机驱动可以升降的金属桩,以阻止车辆冲关。

    在三道封锁线之后是这片区域的核心区,核心区同样用快速围墙系统搭建起了一个完全环绕的核心区的围墙来阻挡视线,每个哨位之间,以及哨位和这里核心区内都用电话连接,核心区内驻守着一个营的陆军负责着这里的警戒。

    一切的一切都让这里看上去是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然而其实这里不过是德国国家武器试验场,其本身的保密级别并不算特别高,远算不上机密,之所以弄成这副德性的原因是可能有些特殊的玩意要在这里试验,而又不太方便别人看。那么到时候再提升警戒水平也太麻烦了,所以干脆建设的时候就按高标准来,但是实际上这里的守卫倒不用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设武器试验场,是因为克虏伯公司的火炮试验场就在这里。就干脆征用了,在原地址上进行扩建。未来德国的梅彭武器试验场也就在这,约亨估计也就是因为在这建设省事。

    在车队驶入围墙之后,里面是一座设施齐全、占地庞大的场地,一排排的建筑井然有序。身穿军装的人在这里来去匆匆,看上去和普通的军营没什么区别,不过从不远处传来的枪声、更远处传来的爆炸声都让这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约亨的到来事先并没有通知试验场,因此对于皇帝的突然到访,整座试验场里的人员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有人都被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入试验场,然后从车队后面的卡车上跳下了整整一个排的武装到牙齿的士兵的场面给吓了一大跳。

    因为是突然袭击,所有试验场内的人员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手头工作,约亨也不打算把人都召集起来发表什么演讲,因此简单询问了一下急匆匆赶来的试验场的负责主官的日常工作。并勉励了几句后就让他陪同自己在试验场内参观了起来。

    既然来了约亨当然不会只是看看坦克样车就走人,今天的行程就是要在这个场地里面转上一圈。

    “陛下,这是我们正在进行测试的两款新式机枪。”一名负责轻武器测试的少校向一行人做装备解说,靶场上2挺机枪正在做持续性射击测试,机枪的旁边都已经堆满了像小山一样的弹壳。

    两挺机枪约亨都认识,都是HK公司的产品,性能指标什么根本不用别人介绍,因此开口询问到:“性能什么的就不要说了,这两种枪在这里测试使用效果如何,对它们的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没有?”

    “陛下,这两种机枪都是使用气冷设计,连续射击时枪管容易过热,不过后来HK公司改用了枪管壁更厚的重型枪管。并且降低了射速后这个问题就好多了。虽然射速降低了,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射手来说更好控制。

    首先是那边HK1904,这挺机枪我们评估后认为非常出色,不使用三脚架,在枪管上的散热套上安装的两脚架在降低重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副射手需要背负的物品,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更重要的是。该机枪的大部分部件都可以和我们现在正在换装的MG3机枪通用。我们认为通过验收后可以立即作为一线步兵装备。”

    MG3,是勃朗宁制作的导气式长活塞行程气冷机枪,外观类似历史上同样出自他手的M1916A4重机枪,在勃朗宁开始研制导气式机枪后拿出来的成品自然是类似M1917这样的水冷机枪,但是同样使用水冷降温的M1917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的MG90马克沁面前基本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因此并没有得到陆军的重视。

    不过在约亨要求减重减重再减重的要求下,气冷型号应运而生,很快得到了陆军的喜爱,并且在1903年被陆军采用,授予正式编号MG1903,简称MG3。原本装备部队的MG90则开始转行去做据点防守,工事火力这样的工作了。

    不过对此依然不是很满意的约亨继续要求轻量化,作为陆军轻步兵的支援火力,也就是所谓的轻机枪使用。

    因此在MG3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眼前的HK1904,当然,相比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几款轻机枪,如ZB26、布伦,M1919A6这种从重机枪发展而来的玩意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轻机枪。

    而且其重量甚至比一战的刘易斯轻机枪还重上3千克,但是约亨依然对其十分满意,使用和重机枪一样的弹链,不过考虑到步兵携带重量的限制和推进中需要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的考虑,改为使用75发单链,并且装在帆布弹袋内直接挂在机枪侧面的进弹口下方。

    这样一来持续射击能力远胜使用弹匣的ZB26和布伦轻机枪,同样优于使用47发小弹盘的刘易斯轻机枪,虽然低于使用97发大弹盘的刘易斯,但是弹链供弹无论在后勤还是可靠性上都更高,甚至需要时可以直接拿重机枪的弹链来用。

    并且因为是重机枪发展而来,零配件的大量通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即使稍微比传统意义上的轻机枪重了一些,约亨依然认为这玩意在一战的价值比各种优秀的轻机枪更高,毕竟这玩意比历史上德国人那种去掉三角架,直接在水冷套筒上焊个两脚架就称其为轻机枪的MG8要轻多了。

    “不过对于另外一款的HK1905,我们认为它重量太重,而且威力太大,步兵对它的看法并不是很好。”对于另一款机枪,约亨则听到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对于这样的解说约亨不置可否,而是偏过头去和施利芬小声的交流到:“虽然用来射击步兵显得威力过剩了,但是如果用来装甲汽车这样的目标,这种机枪可是利器。”

    “陛下说的是,这挺机枪威力巨大,射程也远,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在装甲汽车和飞艇上装备这种机枪,这样重量也就不是问题了,用来对付敌方装甲汽车和飞艇时效果应该不错,而且还可以用来作为地面防空武器,效果肯定比MG90要好。”

    施利芬点了点头,作为陆军总参谋长,他显然更能把握装备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更为有效。自从飞艇和飞机开始出现在德国军队的装备序列里后,寻找用来反制的武器也一直挺受重视,施利芬自然能看出威力更大的弹药的好处。

    现在德国陆军将水冷的MG90作为防空武器,还专门为其配备了高射枪架,但是陆军对它的表现并不是很满意,射高不够让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除了在开发可以用来对付高空目标的反气球炮外,威力更大、射高的高射机枪也是陆军比较关心的项目。

    两人聊着的这款机枪看上去和MG3非常相似,但是体积更大,枪管更长,而且射击时发出的声音也不是清脆的哒哒哒,而是沉闷的咚咚咚,使用的子弹十分硕大,这也是它威力和射程的来源。

    这挺HK1905就是在MG3的基础上放大,使用12。7x99弹的玩意,巨大的威力在对付各种轻型装甲目标时能够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超长的射程和优秀的弹道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防空火力和对空火力。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优点,在约亨的前世一款由同一个设计者设计的同类型武器才能在各种装备更新换代如换衣服一样频繁的美国军队序列中使用超过50年,被士兵昵称为老干妈,这就是M2HB重机枪。

    而HK1905就是按照M2HB的思路在MG3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对于现在的步兵火力来说的确是显得威力过剩了,不过约亨一开始就不是准备让这玩意的主要工作是去射击步兵的,而也幸好因为飞艇、飞机、装甲汽车的出现才能让施利芬认识到它的价值。(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PS:  心好痛,圣建赌了8W钢,出了一艘黎塞留,一艘前卫,一艘俾斯麦,一艘拉菲,然而没有什么卵用,我8W钢一艘新船都没出!

第320章 步兵大炮() 
PS:看《帝国海权》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HK1904尽快完成可靠性测验后就可以大量装备部队了,这种机枪将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步兵突击战术。”从轻武器试验场走出来后施利芬就向约亨建议到:“步兵拥有的自动武器的数量越多,交战中压制敌人的能力越强,这种机枪量产后我希望可以优先装备陆军。海军陆战队现在全面装备G3,单兵火力强我们一大截,而且机枪方面MG3也是优先为海军陆战队换装,所以现在HK1904应该优先考虑陆军。”

    对于施利芬的抢装备约亨也只能点头默许,海军陆战队毕竟人数少,换装方便,而且海军陆战队很受约亨重视,和二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那后娘养的状态截然不同,德国海军陆战队现在完全是亲儿子。

    在陆军还在使用Gew。86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的步枪手们已经人手一把HK98半自动步枪了,在KSK和SGS试用了近4年后,这种半自动步枪终于被正式采用并投入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版全部使用20发弹匣,改进了制造工艺,将一部分零件制作从原本的切削工艺改为了冲压工艺,节约了工时,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成本,并且大幅提升了可靠性。

    正式采用后的编号叫做Gew。1903,简称Gew。03,不过约亨一直喜欢喊其为G3,久而久之身边的人也都这么喊了。

    作为亲儿子的海军陆战队大量装备G3自然引的陆军极为不爽,陆军的那些军官们可不会像某些逆潮流的家伙一样说什么半自动步枪唯一的作用就是杀死自己的后勤这样的话。别说连续试用4年后再特种部队反响良好,就光凭海军陆战队狮子大开口要包掉所有的产量这一点就让陆军根本没法忍。

    但是海军以海军陆战队各类重装备数量少,为了弥补只能先提升步兵火力为由最终还是抢走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G3生产份额。

    再加上MG3机枪替换MG90马克沁的工作也是从海军陆战队先开始的,因此心中有怨气的陆军现在看到HK1904,当然就要把这块肥肉先抢到自己碗里再说。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施利芬没说,但是陆军也是有想法的,那就是海军陆战队全面配备了半自动手枪,因为对帕拉贝鲁姆9x19手枪弹的威力的不满意,在约亨的要求下勃朗宁是以现有的伯格曼9x23手枪弹和10。6x25手枪弹作为制式子弹研制半自动手枪。

    在约亨的干预下,在1902年被采用的手枪有着大名鼎鼎的勃朗宁M1911的外形,使用10。6x25手枪弹的型号弹匣容量8发,配属给特种部队使用,而使用9x23手枪弹的型号采用双排弹匣,弹匣容量13发,作为普通士兵和军官配枪。

    但是毕竟德国不是美国有着枪文化,士兵人手一把手枪是很正常的事情。原本只有军官在有资格配备手枪的德国陆军一看,特种部队也就算了,海军陆战队都开始人手一把手枪的时候就有些心理不平衡了,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手枪在近战中的优势,而是纯粹的面子上过不去。

    这么一来,陆军内部对海军陆战队这种亲儿子待遇有着颇多怨言,所以对于施利芬这个要求约亨决定同意,海军陆战队虽然是亲儿子,但是太过薄此厚彼把陆军惹急了自己耳根子也就没法清净了,所以这事就随陆军的意的吧。

    “咻——轰”

    不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吸引了约亨的注意:“炮弹?爆炸声很近啊,火炮试验场放在这么近的地方是不是不太安全?”

    “陛下请放心,火炮试验场离这里很远,您听到的爆炸声是从步兵爆炸物试验场传来的。”一旁的少校立刻解释到。

    “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