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98章

帝国海权-第298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亨不可能像威廉二世那样盲目乐观,即使到最后关头依然认为可以调停,认为战争不可能爆发,至少英国不会与德国为敌。

    约亨虽然和威廉二世一样希望战争不会爆发,但是此时,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在自己认定的历史时刻最后到来前最后的挣扎。(未完待续。)

第430章 多米诺骨牌前的手指() 
就在德国人正在为化解这场危机做着最后的努力的时候,海峡对面的英国人也在商议着对策。首相阿斯奎斯、财政大臣乔治、外交大臣格雷、陆军元帅基钦纳、海军大臣丘吉尔等内阁成员聚集在唐宁街10号,分析着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的局势未来的走向。

    “塞尔维亚人已经明确拒绝了克罗地亚人提出的要求解除动员,为此前一系列事件道歉,以及调查、抓捕、处置导致事件爆发的一切塞尔维亚境内的秘密组织,并且公开透明的向克罗地亚汇报处理结果的通牒。”格雷向阿斯奎斯汇报着:“两国现在都已经进入了动员状态,双方都不可能主动退让。“

    “也就是说,现在想要化解这场危机就只能看两国背后的人的意思了?”阿斯奎斯问到。

    “不,首相阁下,德国人现在虽然态度明确的支持克罗地亚,但是依然保持着克制,并且一直没有放弃外交调解的努力,但是现在他们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格雷颇有些自傲的说到:“法国人一直在怂恿俄国采取强硬手段来支持塞尔维亚,因此他们的态度并不会对情况的好转有任何帮助。俄国人现在虽然暗地里支持塞尔维亚,但是在对德国的问题上依然摇摆不定,因此,想要化解这场危机,实际上要看大不列颠的态度。”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态度明确的支持法俄呢?”阿斯奎斯自然明白格雷的意思,大英帝国现在在这个事件中就是庄家,无论怎么下注都绝对不会亏,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么下注才能利益最大化?

    “我认为英国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必要明确态度。”格雷像历史上那样开始和稀泥:“无论事态怎么发展,对我国都没有什么影响。我国完全可以根据事态的后续发展再做出决定,现在我们并不需要着急表明态度。”

    格雷很清楚,不支持法俄,那就是英国在违背当初的缔结的协约的义务。而且如此一来也违背了英国一直以来遏制德国的策略。但是明确支持法俄?那俄国放下了最后的担忧,战争必定会爆发。但是英国也会因此背上战争策划者的恶名,就算轻一点那也是推波助澜、助纣为虐之流。

    因此反正在这事上英国怎样都不吃亏,那么现在用模棱两可的态度去应付他们,误导他们。然后静观事态发展就可以了。而且以格雷多年的经验判断,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爆发的几率是极大的,因为只要英国不站出来明确反对法俄,那么法俄收手的可能性就极小。因此英国就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明确态度。这样也会为英国之后如何操作留下余地,参战或者不参战,都能够从容选择。

    不过有人是无法理解格雷的苦心的,刚刚还接受德国人好吃好喝款待的丘胖子抹干净嘴巴就翻脸不认人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表明我们最坚决的态度!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暧昧态度让法俄误会,认为我们违背当初签订的协议,将会损害我国的外交信誉!

    而且,如果因为我国的原因,导致法俄对德国的退让,必然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会让他们以后面对德国的再无自信与之对抗!而且法国国内对德国妥协的势力从新抬头。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在当初已经发生过一次了!这与我们制衡德国的战略相违背!”

    丘吉尔这话让阿斯奎斯和格雷脸色发青,毕竟当初在摩洛哥问题上卖了德卡尔塞的就是他们。

    不过丘吉尔可不管首相和外交大臣心里在想什么,继续侃侃而谈到:“我们对法国人和俄国人有义务!尤其是对法国人!在克劳备忘录签署后,我们和法国已经休戚相关了。我们将地中海交给了法国人,将那里的所有现金舰船抽调回了本土,因此大不列颠的地中海生命线完全由法国人维系,我们必须指望法国人继续履行他们的联防义务。因此如果我们不支持法国,那么未来地中海也就可能不是我们的了!”

    “但是现在皇家海军并没有击败德国海军的把握!你刚刚从德国回来,不会不知道德国海军的实力!费舍尔元帅对德国海军的实力评估报告你不会没看到过!”阿斯奎斯也有些恼火。

    “然而费舍尔阁下同样指出,德国海军的实力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他们现在还有11艘主力舰在造!其中应该有8艘将会装备15英寸的舰炮!如果等这些战舰服役。那么我们就更没有和德国人作战的把握了!”丘吉尔同样大声反驳到:“现在才是我们和德国开战的最好时机!他们不过只有4艘装备15英寸舰炮的战舰,而我们装备13。5英寸舰炮的战舰有6艘,而且还有5艘今年底就能完工!而德国人其他15英寸舰炮的战列舰最快的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工!

    而且一旦开战,法国和俄国两线夹击。德国人必然要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陆军上,到时候他们的战舰建造工作就会受到影响!而我国正在建造的13艘15英寸舰炮主力舰的陆续服役将会让我们和德国人之间的差距一点一点的被拉开!

    而且皇家海军的官兵无论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士气上都比德国人更出色!所以还是我们的实力依然比他们更强!到时候一场特拉法尔加式的胜利就能葬送德国人那该死的舰队!

    法国和俄国在陆地上消耗德国,而我们在海上封锁德国。俄国人的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即使我们不支援他们,他们依然可以支持很长时间,我们和法国都可以不断从外部获得资源。而德国。在我们的夹击之下,只会在不断的消耗中被榨干最后一滴血!到时候他们只能向我们投降!”

    “议会不会同意你的战争计划的!而且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害怕卷进战争,内阁必须承担沉重的压力!”阿斯奎斯反对到。

    英国的贵族们和德国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室本身就是德意志贵族出身,现在的海军第一海务大臣也是德意志贵族出身,在这种情况下,议会里存在着亲德势力并不稀奇。而且因为法俄而导致英国不得不被卷入一场自己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战争中这一情况,让很多担心可能会破坏自己的生活的英国人迫切希望政府可以中立,这样该死的德国人和法国人俄国人打的头破血流,自己则可以继续安心的过日子。所以阿斯奎斯身上的压力并不轻。

    “和平主义意味着叛国!”丘吉尔喊到。这句话在几天之前响彻整个欧洲大陆,法国著名和平主义者、社会民主党领袖让?饶勒斯和历史上一样被刺杀了,而刺客被抓后交代的理由就是“和平主义意味着叛国!”

    “这样的争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温斯顿。”格雷站出来制止了海军大臣和首相之间的争论:“现在局势还不明朗,过早的表明态度只会让大不列颠陷于尴尬的境地,我相信随着局势的逐渐清晰,阿斯奎斯阁下、议会都会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格雷继续和稀泥到:“我认为我和你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外交部有必要更深一步的了解海军的判断,而海军也需要明白我们现在在外交上的处境,只有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建议让首相阁下来决断。”

    丘吉尔也意识到这样继续和阿斯奎斯吵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暂时偃旗息鼓。自己能否得偿所愿,还是得看看外交部到底怎么去答复俄国人和法国人,以及怎么去应付德国人。

    虽然在这次会议上并没有逼迫首相做出表态,但是丘吉尔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一直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充满兴奋。用阿斯奎斯的话说就是自己的海军大臣“已经涂好了出战前的颜料,深切希望打一场海战。”

    真心渴望战争的人一直为一场全面战争摩拳擦掌,准备以一场全面战争来消除以前的战争所留下来的 “遗憾”,任何宣扬和平的人在他们眼中都是无耻的卖国贼。这样的人在此时的欧洲大陆,在双方的阵营中都不是少数。

    历史上,德国从瓦德西开始到小毛奇的历代陆军总参谋长;法国从总理潘加莱和霞飞将军为代表的整个陆军;俄国沙皇周围的几乎所有近臣;奥匈除了匈牙利首相外的所有帝国重臣,都是这样的主战集团,而丘吉尔作为英国主战集团的旗手,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而他现在能否得偿所愿,一切都要看圣彼得堡的那位做出怎样的决定。

    历史上在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还在向自己好战的臣下进行最后的抵抗的时候,俄国的皇帝先投降了。

    这一次,尼古拉二世能够继续抵抗下去吗?(未完待续。)

第431章 俄罗斯轮盘赌() 
“你们疯了吗?我绝对不会同意你们的要求!”尼古拉二世惊恐的大喊着:“而且,立刻停止你们那疯狂的行为!立刻!”

    “陛下!现在的事态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总动员的地步了!” 国防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大公试图解释,但是他的话被尼古拉二世粗暴的打断了。

    “这是叛乱!没有我的命令你们怎么可以让军队进行动员!”尼古拉二世吼到:“现在,我以沙皇的权力命令你,立刻停止总动员!就算我们要做出应对,也不需要做出总动员!只针对巴尔干可能发生战争进行局部动员就足够了!”

    尼古拉二世此时的心中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和对自己的大臣们的擅自决断可能造成的后果的惊恐。

    早在几天前,以自己的叔叔尼古拉大公为首的一众大臣就开始全力劝告自己进行国内动员。在对各国反应、事态发展还不不清晰的情况下,一系列自相矛盾和虚假的信息让尼古拉二世认为巴尔干战争已经无可避免,进行国内动员似乎也已经是必然的选择了。

    然而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重臣们向自己隐瞒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俄国将要进行的是“总动员”而非仅仅针对巴尔干问题的局部动员。

    当尼古拉二世在腓德烈伯爵的提醒下终于意识到:总动员意味着向同盟国全面开战的时候,尼古拉二世立刻拒绝在动员令上签字。然而此时,他却惊恐的听到尼古拉大公告诉自己“总动员早已在进行中”。

    当然,尼古拉大公是在撒谎,没有沙皇的签字他的确不敢下令进行总动员,但是他可以让尼古拉二世认为事态已经无可逆转,最终在动员令上签字,历史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尼古拉二世依然还在做最后的抵抗,他依然在坚持要让总动员停止,俄国只能进行有限度的局部动员以避免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但是他的重臣们这次并不打算让自己的沙皇如意。宰相、国防委员会、外交大臣,几乎所有重臣都聚集在了沙皇的书房内,试图说服尼古拉二世放弃抵抗。

    “陛下!我们必须对德国人的秘密动员做出应对!现在是危急时刻,我们如果不进行总动员。那么到时候我们将毫无抵抗能力!”尼古拉大公对沙皇陛下的愤怒和惊恐视而不见,依然坚持己见的试图说服尼古拉二世。

    “这不可能!德国的特使还在前往圣彼得堡的路上,德国怎么可能针对我们进行秘密动员?!”尼古拉二世不可置信的喊到。

    “陛下,这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指出德国人已经有所行动了。”尼古拉大公信誓旦旦的保证到。

    尼古拉二世对他的保证并不相信,但是却没有证据反驳。只能阴着脸沉默以对。

    “陛下,德国并不值得信任。”宰相科科夫佐夫在一旁帮腔到:“陛下您应该知道东方问题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国37%的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而且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商品——农产品几乎全部需要穿过那里。而这些出口的收入则用来支持从波罗的海输入的工业产品。一旦我们的出口链条断裂,我们的贸易平衡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我们在巴黎和伦敦贷款市场的信誉也会毁于一旦。而我国的财政和军事建设都极度一来外国贷款,因此这个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而德国在这一问题上曾经屡次损害了我国的利益,而且现在德国人也在继续拉拢那些该死的奥斯曼人。”

    ‘东方问题’并不是‘远东问题’,其核心是土耳其海峡周边地区的问题,除了经济贸易问题外,还有宗教问题。如果俄国可以获得君士坦丁堡,那么将可以获得东正教的正统地位。

    然而,当初俾斯麦在柏林会议上对俄罗斯的出卖,让德国在这一问题上彻底触动了俄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约亨在奥斯曼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就成了被立起来打的靶子。

    实际上德国此时在奥斯曼的所做所为并没有触犯俄国的利益,贸易往来、军火交易不过是商业行为,即使在奥斯曼海陆空三军都极度依赖德国人的情况下,两国也没有缔结任何同盟条约。约亨所做的也不过是和历史上英国对清朝所做的差不多而已,如果只说德国在奥斯曼的势力扩大,那在中东地区,德国的势力还远不如英国呢。3B铁路当初要修到哪不还是要看英国人的脸色?

    但是这个时候,这些问题自然被选择性无视,德国在奥斯曼另有所图,而且直接威胁俄国利益。能向沙皇陛下传达这个概念就足够了。

    “即使如此我们现在也没有必要进行总动员!我们没有必要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尼古拉二世反驳到。

    “陛下,德国人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动员,这是最确切的战争行为。”尼古拉大公说到:“战争已经爆发了,这就是一场全面战争。”

    尼古拉大公阐述的是俄国人创造的“战争原因的动员理论”。早在俾斯麦主导的柏林会议后遭到一连串挫折的俄国人发现,如果仅仅因为双边问题而发生冲突,那么俄国很有可能会多面受敌。因为自己的盟友极有可能在双边问题中袖手旁观。

    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