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矮矬重生 >

第106章

穿越之矮矬重生-第106章

小说: 穿越之矮矬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浩不以为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那就请二位大人说说自己的独到的看法吧!”

    拓跋焘心中清楚得很,哪里是什么国运推算,就是不赞成北伐而已,不过他倒想看看这两人会怎么说。

    “既然崔大人都允许你们先论证了,那你们就站起来说吧!”拓跋焘对着二人说道。

    “喏!”二人齐声回道。

    二人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

    张渊手指天空,煞有其事,但是这在帐篷里面哪里可以看到天空啊,况且现在是白天即使出去了也看不到星星啊。

    “陛下,各位大人,老臣最近夜观星象,发现岁星突然靠近月亮……”

    “等一下张大人!”

    从群臣的后方传来的一个少年的声音,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吸引了过去。

    “什么是岁星啊!”

    是奚利伟在问话。

    奚利伟心中清楚,拓跋焘把自己叫来或许不仅仅是参加这个辩论大会,更是希望自己来搅局,捣捣乱,以便打乱这些老顽固阻战派的阵脚。

    如果来了啥也不做的话,那岂不是有辜负皇帝的一番心思。

    奚利伟说这话的同时,余光瞥了一眼皇帝,拓跋焘表情有些暗喜,想笑又笑不出的感觉,奚利伟暗自感到自己这样做似乎是正和拓跋焘的心意。

    “大胆小卒,朝廷大员在论证国运形势,岂容得你这个无名之辈胡乱插话!你这张嘴还想不想要了!”长孙嵩见张渊的话语被奚利伟打断了,十分恼怒。

    “长孙大人啊,你不要生气啊,既然陛下命我来参加这个会议,那我怎么能就只是听听而已呢,我虽然轮不到发表意见,但是不懂的地方我问问总是可以的吧,不然张大人说的话谁听得懂啊,在座的各位大臣又不都是看星星的,你至少要解释一下啊!”奚利伟调皮地说道。

    这一席话引得崔浩哈哈大笑,“这位大人说的真是在理啊!”

    奚利伟站在最后一排,崔浩在前面的右边并不能看到奚利伟的样子,崔浩也是很想看一下这位有想法的少年究竟是谁,是一个什么官职。

    中间的官员也是很知趣地退开了,崔浩走到中间一瞧,很是错愕。

    没想到敢于和朝廷大员对垒的竟然还真是是一名小小的卒子,刚才崔浩还以为长孙嵩在蔑视这名小吏呢,所以说了些虚言。

    “小小年纪,勇气可嘉!”崔浩赞许道,转身又对拓跋焘躬身道,“陛下,臣请这名新兵前排听辩,好让他可以听清楚!”

    “准了!”拓跋焘笑道。

    “谢陛下!”

    于是奚利伟上前,竟站在了位列司徒的两位大人的中间,这奚利伟也真是胆子大。

    “那么张大人,还请你照这位小兄弟说的,解释一下吧!”崔浩又开始调侃起了张渊。

    “这……”张渊看了看长孙嵩。

    长孙嵩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张大人请便吧!”

    “喏,各位大人,这岁星就是位于黄道之上,最为明亮的一颗星,是目所能及之处最大的一颗星。”张渊解释道。

    奚利伟听着这描述,似乎也猜到了这是一颗什么星了。

    这是移动的最亮的星星,在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中,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都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而木星则是其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就是张渊口中最明亮的星星了。

    “哦!懂了,张大人你继续吧!”奚利伟佯装恍然大悟的样子。

    张渊刚才被这一打断,似乎还有些紧张了,不过这套说辞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和练习的,张渊不可能因为一点紧张接下来就说错了。

    “岁星靠月,太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张渊又继续说道,但是怕眼前的小卒子再次捣乱就加了注解,“这太白乃是太白星,距日较近。”

    “明白!”奚利伟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就是要把局面给搅乱了。

    不过这次奚利伟是真心明白了,张渊口中所说的太白星,就是金星,离太阳近的金星,太白金星嘛。

    但是问题又来了,奚利伟此刻想到了一个十分尖锐的说辞:“张大人,这星星一直都绕着太阳在转,像你说的木星靠近月亮,金星在西边,这不是经常有的事情嘛,有什么好奇怪的!”

    群臣一听奚利伟的质疑,顿时在下面议论纷纷,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断在营帐内回荡。

    张渊一阵大惊,“原来这位小兄弟对于星象也是造诣深厚啊,没想到小兄弟年纪轻轻……”

    “咳咳,张大人,让你来是说说你的论点和论据的,不是要你来找同道的。”长孙嵩刻意地打断张渊的讲话。

第224章 御前辩论(中下)() 
张渊被长孙嵩一顿指责之后,一下收回了心神,只是忽然知道眼前的小卒子对于星象也是有深刻的研究,自己竟然一时慌了阵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之前排练好的并没有这段话。

    见张渊不能对付了,旁边的徐辩也是看不下去了。

    “这位小兄弟说的不错,像这样的情况在一年之中,确实可以见到几次,但是今年不同往年,今年是己巳年,恰恰是三种阴气聚集在一起的年分,所以才不可举兵。”

    奚利伟一看答话的年轻人,这正是那天躲在张渊后面,被吓得跌倒的徐辩,此刻想必是有人给他撑腰才会变得这么有恃无恐。

    奚利伟一听他的回答,压根就听不懂,己巳年是什么鬼!

    刚才已经把张渊给唬住了,可不能前功尽弃,奚利伟只能不懂装懂先看看形势,接下来还有没有机会再说。

    “哦,原来是这样!”奚利伟假模假样地回道。

    “既然这位小兄弟没有异议了,我就代表我的师兄来继续说了!”徐辩谈吐自若,看样子是说到了自己的专业上了,一下子就好像有了底气一般。

    奚利伟心中暗笑个不停,他早就知道,就好像方南云那神棍天师一样,但凡是坑蒙拐骗的大师都是有师兄弟的,因为组团好欺骗老百姓啊,现在他们两师兄弟的胆子更大,竟然跑来朝廷当官骗起皇帝来了。

    但是如此精明的皇帝,怎么会受他们蒙骗呢,如果是要拓跋焘单独做决定,非把这两个神棍妖言惑众的家伙就地正法不可。

    但是杀这两人十分容易,要摆平那些前朝旧臣,那些阻战派的老顽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态度太强硬反而会惹来大的麻烦,因为朝中很多重要的位置都是这些老家伙把控着,或者是他们的门生故吏,万一这些人撂起挑子来,这拓跋焘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了。

    而且在军营中杀了觐见的谋士,也极不利于稳定军心,这军心一旦动摇了,北征柔然肯定溃败。

    徐辩继续说道:“刚才说了不可以举兵北伐,北伐柔然,九成是失败的,现在战事到了这个程度就基本上印证了我刚才说的这一点。”

    徐辩在帐下对着群臣说道,群臣也是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徐大人说的对啊!”

    “没错,难怪柔然久功不下啊!”

    “依我看还是早点收兵回朝吧!”

    ……

    底下细细碎碎的言语不断地传入拓跋焘的耳朵,全部都是阻战的言论。

    拓跋焘此时明显的有些不悦。

    奚利伟对于徐辩的说法嗤之以鼻,这家伙还真会说漂亮话,现在的情形就是进退两难的境地,这被徐辩一说倒像是他在攻打柔然之前就预料到了的一样,简直是臭不要脸。

    “徐辩,你不是能掐会算,口若悬河么,朕怎么听到刚才你说有九成会溃败,你言下之意就是还有一成会成功对么!”拓跋焘此刻质疑道。

    “陛下,还有一成的确有大胜而归的可能,只是……”徐辩竟然在拓跋焘面前卖起了关子,这和长孙嵩商量的计划也太过于大胆了吧。

    “只是什么,快说!”拓跋焘斥道。

    徐辩颤颤巍巍,说道:“陛下,行恕我直言,虽有一成胜利,但是即使是胜利了,对陛下您也是不利的啊!”

    “什么!”崔浩在一旁怒道,“你这个神棍,竟然满口胡言乱语,竟然敢诅咒陛下!你可知这是死罪!”

    徐辩吓得噗通一声跪倒了地上,哭丧着脸说道:“陛下,臣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按照星象玄学之征推算出来的结果啊,并不是臣的本意,臣若有心怀不轨的企图,或有半点亵渎陛下的意思,臣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长孙嵩见此情景,连忙打起来圆场,“陛下,老臣相信,即使给徐辩十个胆子也是不敢对陛下心怀歪念的,想必是这确实是星象之中的暗示,不然徐大人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敢于将事情说出来的。还请陛下宽大处理。”

    “朕从来都不会归罪一心为我大魏着想的臣子,哪怕要朕即可死去能够换来大魏统一大业的完成我也会不眨一下眼睛!”拓跋焘大义凛然道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群臣歌颂道。

    “陛下不亏是千古明君啊!”长孙嵩奉承道,转而对崔浩言道:“崔大人,陛下都不追究此时了,您不会揪着不放吧,御前辩论,不能把对手往死里整吧,要不显得您崔大人心胸狭隘了。”

    “哼!”崔浩冷哼一声,但是也不得不中了长孙嵩的激将法。

    “既然陛下都没有任何怪罪于徐大人的意思,我等怎么能代天子下令呢!”崔浩说的这话也是毫不客气,言下之意就是其实他就像将徐辩至于死地,只不过是皇帝饶了他。

    也就崔浩敢在拓跋焘面前说出这种话来,谁叫人家是拓跋焘的得力宠臣呢,平时拓跋焘可是经常到崔浩的家中闲逛的,顺便商量一些国家大事,这可是朝野中所有的臣子都不曾有的待遇。

    群臣见徐辩此刻并没有收到拓跋焘的责罚,便开始演起戏来了。

    “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陛下,您的龙体可是牵动这大魏的国运的啊!”

    “陛下,若您有什么闪失的话,北伐大胜又有何用!”

    ……

    一群大臣现在个个都是一副提皇帝身体考虑的作态,听得奚利伟简直想吐了。

    相对于国家打了胜仗,大魏能够统一中原的宏伟愿望来说,拓跋焘到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体到时候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若是想待在宫里过着安逸没有危险的生活,他也不会带着这几十万士兵到这么大老远的漠北来打仗啊。

    所以,这些迂腐的,喜欢溜须拍马的老臣们的话语,拓跋焘是一句也没有放在心上。

    “徐辩,你起来吧,你和张渊的说法,乃是你们的一家之言,没有其他佐证,朕并不可全信,当然也不可不信!”拓跋焘说了一句委婉的话,也是既不想薄了那些老臣的面子,毕竟自己再怎么厌恶他们,这个国家还是要依靠他们才能运行起来的,还有就是同时也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行事。

第225章 御前辩论(中下p:上一章是中)() 
“陛下,张渊,徐辩之言可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观点,臣来这漠北之前也是遍访了京师中的风水术士,皆言不宜兴兵啊,还望陛下三思。”长孙嵩说道。

    长孙嵩此刻这么说,显然是不想局面被拓跋焘给带跑了,必须出来带带对了,不然后面那些老臣都是一群墙头草,若是陛下说一他们必不敢说二。

    长孙嵩语毕,朝后面使了个眼色,这些老顽固便如心领神会一般,个个都上前答话。

    “是啊,陛下,长孙大人说的有道理啊,张渊年轻的时候在前秦为官,恰逢苻坚南征东晋,张渊便前去劝阻,苻坚不听,结果大败。”一老臣说道。

    “张渊依据星象命理的推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应验了,陛下不可不信呐!”又是一个阻战派老臣的声音补充道。

    这些老臣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肯定的态度,频频点头,奚利伟看着真想一个个上去扇几巴掌,现场的也有几名年轻的官员,但是他们几乎不发一言,即便是拓跋焘点名要谁发表意见,也是模棱两可,没有什么立场。

    奚利伟就在崔浩和长孙嵩的旁边,观察两人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两人是死对头,一个看到这么多人支持自己显得有些洋洋得意。

    而另一个则是显得有些烦躁愤怒,这个人便是崔浩,别看崔浩脸上白白净净的,耍起手段来可是比谁都狠,晚年的崔浩甚至鼓捣拓跋焘残杀佛门中人。

    崔浩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此时的他对于这些大臣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了。

    崔浩上前一步,质问张渊和徐辩,“你们就这点能耐么,也敢在陛下面前献丑!”

    张渊徐辩愕然,难道自己的伎俩被崔浩识破了么,其实这星象之说很是牵强,实则就是之前和长孙嵩、刘洁(尚书令)商量好的。

    长孙嵩见张渊和徐辩有些许胆怯,心想不能让这崔浩把他们给吓住了。

    长孙嵩跨前一步,站在崔浩面前,故意挑衅道,“哦?莫非崔大人也对星象颇有研究,自恃比张渊徐辩两位大人还要有高明的说法么!”

    “所谓阳为德阴为刑,陛下,阳就是恩德,阴乃是刑杀。我们知道天空之中会出现天狗食日的现象,每当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刑罚。”

    长孙嵩根本没有打算让崔浩继续说下去,“崔大人,你说的这是什么啊,恐怕与今天的辩论没有任何关系吧!”

    崔浩还没有说完,就被长孙嵩打断,有些愤怒,“长孙大人,你我同为司徒,你怎么能随意打断我的话语,陛下都没有出言异议,你难道还想凌驾于陛下之上么!”

    群臣哗然,唏嘘不已。

    长孙嵩更是一惊,未免陛下误会,赶紧辩解道,“陛下,老臣绝无此意,还望陛下不要轻信崔浩挑拨!”

    拓跋焘最不愿看见殿下相互吵闹撕逼的场面,脸上的表情极为难看。

    “长孙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不等崔大人把话说完你就打断,也怪不得崔大人出言反击。”拓跋焘指责道。

    “是,老臣有错!”长孙嵩只得认错。

    从这里,奚利伟也算是看出来了,拓跋焘是站在崔浩这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