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矮矬重生 >

第107章

穿越之矮矬重生-第107章

小说: 穿越之矮矬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臣有错!”长孙嵩只得认错。

    从这里,奚利伟也算是看出来了,拓跋焘是站在崔浩这边的。

    “崔大人,您请继续说吧!”长孙嵩无奈拜道。

    崔浩果然是拓跋焘身边的第一智囊,临危不乱,面对顽固的老臣也是没有一丝惧怕,奚利伟就等着看他舌战群臣了。

    “陛下,关于刑罚,臣认为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把犯人处以极刑,往大了说是对其他敌对国家用兵。今日,陛下出兵讨伐屡次犯我边境的柔然国,正是加强刑罚的表现。”崔浩解释说道。

    张渊和徐辩自有长孙嵩和一群老功臣为他们两个撑腰,张渊和徐辩现在也是没有什么好怕的,在看清楚了目前的局面之后,两人的胆子也是大了起来。

    “崔大人,这似乎和天象没有关系啊!”张渊质问道。

    “张大人,何必这么急呢,且容我细细说来。”崔浩很客气地说道,崔浩的辩论手法很是高明,先让对手有所焦虑,这样才能击败对方。

    “臣观天象,今年以来,月亮的运行已经盖过了周围的昴星,至今已有是一个月,不仅没有减轻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明显了,陛下若是有兴趣的话,待到夜幕降临可以亲自一观!”崔浩还不忘和拓跋焘进行一下互动。

    “哦?”拓跋焘似乎还真感起了兴趣,“这又是何意?”

    “这表明,我大魏在三年之内,必将大破旄头星之国,恰好这柔然就是旄头星的部落后裔,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陛下不要再犹豫不决了。”崔浩此言言之凿凿,说得十分有气势。

    “好!崔爱卿说得好!”拓跋焘一听崔浩的话龙颜大悦。

    现在的形势对于长孙嵩一伙的阻战派来说极为不利,长孙嵩也是有些不安起来。

    但是之前打断崔浩的行为已经被崔浩抓住把柄,实在是不好再次开口阻挠了,要是崔浩趁着正得意的时候再想出一招整了自己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长孙嵩赶紧给那两位星象专家使了眼色,让他们赶紧回辩。

    这本来就是拓跋焘钦定的御前辩论,正方反方就是崔浩和张渊徐辩,所以只有张渊徐辩出言反驳才是合理的,即使打断崔浩的话也不便说什么。

    张渊和徐辩接收到了长孙嵩的暗示,但是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辩解了,因为这星象之说向来都是各自说各自的理论,没有系统的定理,要向推翻别人的说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在没有办法,两人只好从一些别的角度去反对了。

    “崔大人,柔然地处漠北,你在这里也看到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即使我们得到了这片土地,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土地能收到粮食么,简直是浪费我们大魏臣民的人力物力。”张渊说道。

    “崔大人,还有,柔然乃蛮夷民族,善骑马,这漠北地域辽阔,他们行动急速,根本没有规律,想要尽灭其族,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剿灭他们呢!”徐辩也是伶牙俐齿,诡辩道。

第226章 御前辩论(下)() 
“哈哈……”崔浩一阵嘲笑。

    “你……”长孙嵩见不得崔浩这张狂的样子,气愤道,“崔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竟敢在陛下面前这么无礼!”

    “呵呵,长孙大人,你不觉得好笑么!”崔浩调侃道。

    “好笑什么!”长孙嵩没好气道,“难道二位大人说错了么!”

    “二位大人言之有理!”崔浩摇头晃脑地说道。

    奚利伟看着崔浩的样子,也是觉得好逗,没想到这崔浩除了嘴皮子利索以外还挺能演的。

    崔浩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惊讶,拓跋焘就更加如此了,说好的反对这帮;老家伙的,崔浩怎么还站在他们那边了。

    “崔浩,你何出此言!”拓跋焘质问道。

    崔浩见陛下有所不满,连忙拜道:“回陛下,张渊徐辩二人乃是星象术士,如今和臣辩论起来,竟俨然变成了一个掌管一方民政的太守,还有一个则是精通打仗的将军,臣觉得张渊应被封一个屯田令,徐辩应被封一个征北大将军!”

    “哈哈……”拓跋焘被崔浩逗得大笑不止,“崔爱卿说的对,或许这些官职也是比较适合他们。”

    此话一出,殿下几名年轻官员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笑意,只是金殿之上不敢随意发声。

    奚利伟从崔浩的话中,听出了满满的讥讽之意,在这御前辩论,竟然不谈论自己的专业,倒像是一个伪专家一样对于民政和军事指指点点,从一些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攻击辩方,只怕会贻笑大方而已。

    再一看长孙嵩,脸都快气绿了,眼神冷厉地看着张渊和徐辩二人,眼前这两人简直是没用的废物,说句话都说不好。

    “张大人,徐大人,再此谈天论地,我崔浩奉陪,倘若说起屯佃民政和军队攻伐之事,只怕还需要选京师太守,还有中军领军过来才更好一些。我想也不用传了,用不了三两回合,二位大人就会败下阵来。”崔浩对张渊和徐浩打趣道。

    张渊、徐辩二人尴尬不已。

    见两人哑口无言,崔浩趁胜追击,又说道:“至于二位大人说的,自汉朝以来已经是老生常谈,而对于现在的局势确实完全不符,因为这柔然国原本就是我大魏的附属,其皇族姓氏还是我皇族亲赐,其乃背叛而去,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诛灭叛徒,而非是权衡利弊的时候。倘若置之不理,又会有多少附属藩国倒戈相向呢!”

    说的太好了,奚利伟真是忍不住想给崔浩点一个大大的赞。

    “哎呀,崔大人说的是啊,要是其他几个藩国再有所异动,可比那些相邻深远的国家威胁要大的多啊!”殿下一名老臣竟然帮起崔浩说起话来了。

    “想不到崔大人也是对星象有如此见解,想必陛下北伐定能取得大捷!”那些有些迷信的老臣也开始陆陆续续地站在崔浩的一边。

    因为这些老臣见这号称星象专家的张渊和徐辩二人都被崔浩问的哑口无言,想必崔浩的造诣应该在他们之上。

    这一下可把长孙嵩给气坏了,向后指着这些老臣的门,“你,你们……”

    “长孙大人不要生气,我想大人也是被迷惑听信了这二人的言论了,张渊和徐辩二人对于星象的认识实在是很肤浅,若是都像大家所说的,都信服他们能预知未来,那我倒想问一下,就在今年年初,陛下率大军攻克了大夏统万城,二位大人是作何定论的呢?若是不知结果便是弄虚作假,若是早已预知为何不报,是为对陛下不忠。”

    张渊和徐辩二人一听,满头大汗,连忙对拓跋焘下跪道:“陛下,臣二人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啊,绝对没有一丝的异心。至于观测天象,推算运理,我二人确实没有催大人精通,还请陛下宽恕我二人!”

    拓跋焘见现在的形势竟然是一边倒地支持北伐柔然,心中十分高兴,也是不打算责罚这张渊和徐辩二人了。

    “张渊徐辩,也是为大魏一片赤心,虽能力有所不及,但是仍不远万里来支持北伐柔然,精神可嘉,朕就不责罚你们了。”拓跋焘笑道。

    张渊徐辩见陛下有此一言,犹如重获新生一般,连磕三个响头:“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平身,退下去吧!”拓跋焘挥了挥手。

    “喏!”二人站起身退到群臣后头。

    虽然沿路被朝中大臣指指点点,但是二人的脸皮似乎也是厚到了一定程度了,这种情况下还是感到很高兴的,因为拓跋焘免于了对他们的责罚。

    现在的大局已定,很明显此次的御前辩论是崔浩一方获得了胜利,崔浩仅凭一人之力就对付了这些顽固的阻战派,还能够以自己的星相学只是打败张渊和徐辩这两个伪专家,足见崔浩的机敏和无畏。

    崔浩是站在拓跋焘一队的,或许他的胜出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哪怕是他失败了,还会有张浩李浩赵浩被推出来。

    然而此次御前辩论,奚利伟在刚开始的搅混水的表现,也是让拓跋焘和崔浩感觉到耳目一新的,崔浩也正是因为开始的那几句话开始关注奚利伟,对于他的身份,崔浩不会过多地猜忌,更不会去询问,这是他的原则,这是他的为官之道,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深得魏帝信任的原因。

    “长孙大人,你还有其他要说的么!”拓跋焘问道。

    尽管胜负已经是很明显了,但是拓跋焘还是要争取一下权重最高的老臣的,一是显得尊重老臣,二是想要敲板钉钉,要逼着这群阻战派的老臣亲口说出来,这样以后就没有其他说法了。

    长孙嵩低着头,脸部表情很是吩咐,但是奚利伟看得出来,这更多的是用一双敌视的双目怒视崔浩。

    “臣,没有异议!”长孙嵩无奈道。

    “那其他爱卿有无异议!”拓跋焘象征性地问了下群臣。

    “回陛下,臣等没有异议!”群臣应道。

    崔浩丝毫没有在意来自身旁长孙嵩的阴冷目光,直接向拓跋焘拜道:“陛下,既然长孙大人和众大臣们没有异议,还请陛下早日下达北伐旨意!”

    “那就依崔爱卿所言,崔爱卿,朕命你将檄文拟好之后克日颁布!”

    “臣领命!”

第227章 辩论会后的辩论() 
御前辩论结束,最终以崔浩方胜利赞成攻打柔然而结束。

    拓跋焘此时已是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回到后寝帐内研究攻打柔然的战略去了,准备改日召集武将召开攻打柔然的军事会议。

    拓跋焘离开之后,长孙嵩也是愤然离场。

    帐内的重臣皆是唏嘘不已,尽管辩论的后半场很多人都已经有向崔浩一边倒的趋势,但是真正做了全力攻打柔然的决定之后,这些贪生怕死的老家伙又开始万分焦虑起来。

    有朝廷重臣对此刻正洋洋得意,享受这胜利带来的喜悦的崔浩说道:“崔大人啊,你可是志得意满了,我们这些老臣可没有安心日子过喽!”

    崔浩笑了笑,“大人何出此言啊!”

    “如今南方宋国虎视眈眈,正在伺机对我朝动兵,而我们却不予理会还将兵力全部用在北伐柔然,这柔然是胡族,有千匹宝马,一下子即可逃得无影无踪,倘若南宋来攻,大军在漠北,怎么支援京师啊!”老臣说着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大人此言差矣,自我朝攻克夏国统万城以来,中原各国无不对我朝有所忌惮,所以扬言要出兵我朝,实则是以进为退,好守住自己的疆土,再说了南宋想要收回复地,需倾注举国兵力,难保那个时候其他各地方小国不会趁机攻打。”崔浩分析道。

    其实崔浩也并非是神算子,也不能知吉凶,测未来,他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这些老家伙们消停一点,不要再来阻止这场对柔然的战争罢了。

    其实后来也证实了崔浩的话,完全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北魏一攻打柔然,南方的宋国就趁机收复了洛阳,虎牢等之前失去的土地。

    当然,以上是后话了,就在当下,崔浩还是很坚定自己的信念的。

    为了进一步忽悠住这些老臣,在散场之后,崔浩还对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老臣灌输了一些极端的思想。

    崔浩对当前的老臣们说,大魏动用全部的兵力,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全歼柔然国,在这一去一回的时间里,那宋国的刘义隆定然是不会攻打过来的。

    但是话可不能说的太满,要是后面真的是自己失算了,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这帮老臣还不把自己给吃了。

    于是崔浩又退一步说道:“即使那刘义隆真的打过来了,我们也不必惊慌,南寇在中原地区长期待惯了,他们的军队多是步兵,而我们的军队主要是骑兵,他们的步兵都可以北上的话,我们的骑兵更能南下了,步兵行军必定是疲惫不堪,我我军则是精神饱满。更何况南北两方的风俗习惯有着极大的不同,地势也是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我们把黄河以南的土地归还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

    “只怕是你崔大人一个人这么认为吧,想我大魏皇室,不也是从北方一路攻城略地而来的么,哪来的水土不服一说。”帐内还未散去的阻战派老臣讥讽道。

    崔浩抬眼一看,说话的人乃是尚书令刘洁,阻战派的灵魂人物。

    刘洁身形魁梧,且足智多谋,能文能武,多次追随魏帝南镇北站,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拓跋焘的信任。

    然后刘洁虽然刚正不阿,但却恃宠生娇,独断专权,甚至多番阻挠拓跋焘抗击柔然的军事行动,后面就引得魏帝逐渐不满了。

    “刘大人,您随陛下也曾和宋国多有交战,这刘家的秉性您应该比我知道啊!”

    “哼!那是自然!”刘洁没好气地说道。

    “当初刘义隆之父刘裕是何等雄才大略,一举吞并了关中地带,但是却留下他的爱子镇守,又为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战将数名,数万名精兵强将,到最后却是全军覆没,弃城而逃,关中原原野的哭嚎之身,似乎现在还在不停地回荡着。”崔浩举起了当年宋国皇族攻打下关中后又没有守住的例子来说明宋国的无能。

    崔浩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诡辩之才,刘洁虽智勇双全,但却对于嘴皮子功夫,显然稍逊崔浩一筹。

    见刘洁没有作声,崔浩明白这是默认了他的说法,他又接着补充道。

    “今日,刘义隆和他的一群文武大臣,勇略根本无法和他们的先祖相比。而我们的陛下何等英明神武,军队又是纪律严明,兵强马壮。倘若是他们真敢打来的话,就好像小狗和豺狼,小猫和狮虎的斗争一样,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崔大人,那如你所说,柔然真的能一举攻克么!”说话的是一名道士,穿着道袍,样子是看上去有些沧桑了,应该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但是此人似乎和刘洁他们不是一伙的,从讲话的神态看上去,确是和崔浩后世的是一起的。

    奚利伟对这人产生了很大的疑惑,上朝竟然穿着道士的道袍,难不成是一名当官的道士么,那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