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240章

大唐小人物-第240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楚小姐一眼看见李浩天躺在地上,她一下子扑上前去,抱着他的身子大哭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珍珠真假尚且不谈,店家你怎能置我丈夫于死地呢?天理难容啊,咱们找地方说理去?”

    说罢带着佣妈,乘着轿子走了。

    店主惊慌失措地找人来验尸,说明确系毒发身亡,他不由害怕了,心想:人是喝了店里的茶水才死的,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若真上了大堂,自己无论如何也打不赢这场官司,倾家荡产不说,弄不好还得搭上性命,不如去跟丧家商量商量私了吧。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木秀于林() 
想到这,店主忙先把李浩天的尸首装殓好,然后找了说客去见楚小姐。

    楚小姐开始说什么也要告状,说客劝了半天,她才说道:“店主要不想以老命相抵,倾尽家产相赔也行?”

    说客回去如实禀报后,店主才知道对方图的是钱,为了保住性命,他只好拿出四万两银子赔偿。

    楚小姐收了钱,才购了上等棺木,盛殓了快要发臭的李浩天尸体,带着佣妈扶柩出了京城。

    ……

    刚出城,楚小姐便被马鸣带着捕快拦住了。

    “李若兰,你想如此轻松走掉吗?”马鸣慢悠悠问道。

    那楚小姐浑身一颤,但强装镇定道:“这位官爷,我姓楚,你可能认错人了!”

    马鸣双手抱胸:“若是我没猜,数日后,别的客栈又会出现一位满身重孝的标致少妇,身后还有一辆装着棺木的骡车,这少妇对客栈老板哭诉,灵车上拉着奴家的父亲,他老人家多年经商在外,不幸死于客地。奴家想在此等候从家乡赶来接应的表兄。”

    “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楚小姐与那佣妈均有一丝慌乱。

    “红狐堂其他人我们已经收网抓捕了,你这堂主岂能逃的掉?难道真要我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脱了你的衣服检查红肚兜吗?”

    楚小姐脸上已经变了颜色,仍不言语。

    “你那日与佣妈去珠宝店找掌柜理论之时,我派人偷偷潜入你家。李天浩吃剩下的那顿饭,你们虽然倒了,可我们还是找到了,经过验查,饭中之毒与李浩天所中之毒一模一样。”

    原来李浩天死于非命,并非喝了毒茶,而是她在饭中下了毒,骗得钱财后,她又准备改名换姓去骗别人。

    马鸣大喝道:“将人犯李若兰拿下,我就不信,京兆府那么多刑具还撬不开你的嘴?”

    “不用了,我招了!”楚小姐面色惨白,瘫倒在地。

    ……

    张宝儿吃罢早饭,惬意地饮着茶。

    江小桐坐在张宝儿对面,心疼地看着他:“宝儿,你这一个月累坏了吧?”

    张宝儿笑道:“累点倒无妨,就怕累到最后没有效果。好在这事基本上处理完了,明日上朝给陛下有个交待了。”

    江小桐又道:“昨日我和娑娜出去走了走,到哪都有老百姓说你的事情,你可是长安百姓眼中的大救星了。”

    “宝儿,我有一句话想说,就怕你不高兴!”娑娜皱着眉头轻声道。

    江小桐在一旁嗔道:“娑娜,咱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

    娑娜叹了口气道:“宝儿现在的确很风光,可是短短一个月时间,获得这么大的名声,又得罪了那么多人,今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江小桐目光中透过一丝诧异,没想到娑娜久居塞外,小小年纪竟会有这般见识,怎能不让他觉得奇怪。

    “宝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可要长个心眼呀!”江小桐也点头道。

    张宝儿点点头道:“其实,我就压根就不想做什么京兆尹,明日早朝我就设法去推了这差使!”

    江小桐与娑娜面上露出了喜色,这一个月来张宝儿忙得两脚不沾地,他们连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一起聊天了。

    从屋中出来,张宝儿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深思片刻,对华叔道:“华叔,你速将谷儿喊来,我有要事!”

    “是!姑爷,我现在就去!”华叔点头道。

    看着华叔离去的背影,张宝儿陷入了沉思。刚才听了娑娜的话,张宝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消息来源有限。

    在潞州和曲城的时候,凭着燕谷这点人手打探消息是足够了。可这里是长安,地方太大了,更何况自己想要的消息还有许多是朝堂之上甚至宫里的,现在的人手显然就不够了。可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他只有找燕谷商量了。

    ……

    “谷儿,坐!”张宝儿对燕谷道。

    “宝儿哥,你莫不是遇上什么事了?”见张宝儿的面色有些奇怪,燕谷关切地问道。

    “谷儿,咱们认识几年了?”张宝儿问道。

    “三年了!”

    “你的家仇我还没帮你报,你不会怪我吧?”张宝儿有些内疚道。

    燕谷眼圈在些红了,他强忍着没流下眼泪来:“宝儿哥,我不怪你,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报仇的。”

    “我会的,一定会的!”张宝儿动情道:“谷儿,相信我,这一天不远了!”

    “我相信!”燕谷重重点点头

    “谷儿,我现在也想替你报仇,可是我的力量还不够。现在,我身处在这个旋涡当中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若只是我一个人,我根本不会害怕这些宵小。可是我身边现在有一大批人,他们既然跟了我,我就要全力保护他们。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洞察先机,说白了,我需要大量的情报!”

    燕谷听明白了张宝儿的意思,他满脸惭愧道:“宝儿哥,我……”

    张宝儿摆摆手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但是不管再难,也要迅速扩大消息的来源。不然我们就如同聋子、瞎子一般,到时候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燕谷问道:“宝儿哥,我该怎么做?”

    张宝儿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只有找你来商量,想听听你的意见!”

    燕谷想了好一会,对张宝儿道:“要想得到更多的消息,就必须有更多的人,还要花更多的银子!”

    “人手不够和费用不足这不是问题!”张宝儿爽快道:“你回潞州一趟,到猴子那里挑选一批训练好的童奴,他们都有一定的战斗力,忠诚也没什么问题,可以作为今后的骨干使用。除此之外,还要设法发展各行各业的外围人员。我会给岑大哥交待,你所需要的经费,无论多少他都会无条件满足,你就放心做吧!”

    燕谷点点头道:“宝儿哥,酒肆饭庄向来就是探听消息的最好去处,我想安插一些人到岑大哥的那些产业当中去!”

    “没问题!”

第五百三十六章 祭天() 
“还有,京兆府在各坊都有武候四处巡查,打们打听消息也很方便,我想安置一些人去做武候!”

    长安郭城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坊,这些坊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每个街角坊里都有武侯铺,大铺三十人,小铺五人,他们负责坊内的百姓的治安管理。

    “没问题!除此之外,皇宫大内、官员家中,城内的各个角落你都要安置人手,要保证在长安没有你们探听不到的消息。”

    “宝儿哥,我明白了!”燕谷点头道。

    “待条件成熟了,你的人要遍布到大唐每一寸土地,放眼天下要没有我们打探不到的消息!”

    张宝儿眼中闪现出憧憬的目光。

    ……

    第二日凌晨,张宝儿便被早早唤醒了。

    张宝儿努力睁开眼睛道:“华叔,这才什么时辰呀,就要起床?”

    “姑爷,您忘了,今日可是要上朝的!”华叔提醒道。

    京兆府的衙役捕快和各坊武候每日四处巡查,作奸犯科之辈早已闻风丧胆。三个月期限到了,张宝儿将京城秩序整饬一新,李显大喜,下旨让张宝儿参加早朝,要在朝议时进行嘉奖。

    张宝儿揉揉眼睛苦笑道:“我把这茬给忘了!还好,幸亏不用天天上早朝!”

    ……

    早朝对文武百官来说,早已习惯,可张宝儿这才是第二次参加早朝,多少还是有些新奇。

    当张宝儿走入朝堂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射向了他,有赞赏,有不屑,有畏惧,有憎恨。张宝儿却对这些目光视而不见,只是找了个角落打起盹来,就连崔湜向他挥手打招呼都没发现。

    李显今日上朝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前些日子的颓废一扫而空。

    在朝议中,李显对张宝儿大加赞赏,任命张宝儿为刑部侍郎,并加封为开国县伯。

    刑部侍郎与京兆尹同为从三品,但刑部侍郎是刑部的副长官,权力远不是京兆尹所能比的。大唐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级,张宝儿被封为开国县伯属第七级爵位,这也让很多人眼红不已。

    眼红归眼红,但对张宝儿的任命和加封,却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当然,有些人不是不想反对,而是没法反对。张宝儿使用雷霆手段将根深蒂固的京城痼疾全部清除,长安百姓甚至自发敲锣打鼓以示庆贺,政绩明摆在那里,此时反对岂不是自讨无趣。

    按理说,张宝儿升了官应该高兴才是,可此刻他却苦着脸:做了刑部侍郎,今后每逢朝议就得早早起来上朝了,这可不是张宝儿想要的。

    接下来李显与众臣又议了一些其他事情,很是枯燥无味,张宝儿压根就没听进去,立在一边打起瞌睡来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今日的朝议就要结束的时候,李显突然又说话了:“众位爱卿,前些日子,皇后向朕提议,要朕到泰山封实禅,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听罢,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历代各朝最隆重的典礼就是封禅了。

    所谓封禅,是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一般是在泰山举行。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在活动过程中,皇帝是初献,就是第一个把祭品捧上去的人。而公卿代表是亚献,第二个摆上祭品。

    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唐高宗初献之后,担任亚献的,不再是公卿代表,而是皇后武则天!这件事让武则天大大出了风头,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韦皇后有效仿武则天之心,众位大臣都已经明了,如今韦皇后向李显提出这样的建议,明着是为了歌颂李显的功绩,实际上是想必是想谋取那亚献之名,为自己造势。

    听了李显的话,文武百官面上神色各异,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就在此时,中书侍郎萧至忠出列奏道:“陛下,自古帝王各科典礼中,封禅的规格最高,必须是在国泰民安、皇帝广受推尊的条件下才能举行,故而封禅的君王并不是很多,请陛下三思!”

    萧至忠这话说的很委婉,但李显与众位大臣们都听出来了,以中宗的文治武功来说,根本就不具备封禅的资格。萧至忠是想通过劝退李显方式,让韦皇后的如意算盘落空。

    李显虽然生气,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怎么办呢?他退而求其次,决定到长安城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

    李显让步了,不去泰山封禅,只是在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这下萧至忠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南郊祭天也是最高规格的国家典礼之一,所以事先要求官员们商定行礼的程序。到了这个关键时候,韦皇后在朝廷中的支持者就该派上用场了,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宗楚客施了个眼色,翰林院学士祝钦明奏道:“臣在翻阅古书时发现,在远古每逢大的祭祀,都有皇后参与献祭。所以这次南郊祭天,皇后娘娘也应当参加,并助祭天地。”

    祝钦明言毕,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亏你祝钦明还是个读书人,你还认不认字,还懂不懂古人说的话啊?古代皇后可以参加祭祀,但参与的是祭祀祖宗的活动,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皇后祭天的。”

    朝内韦皇后与太平公主两派的大臣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看着朝中众臣乱作一团,李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此时,张宝儿已经不打瞌睡了,两个眼珠子骨溜溜乱转,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李显一看,是张宝儿要说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张爱卿,直言无妨!”

    “朝中大臣意见不一,现在决定此事有些不妥,若陛下信得过微臣,让微臣下朝后与众大臣先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下次朝会再议,请陛下恩准!”

第五百三十七章 交换() 
“你能让众爱卿取得一致意见?”李显瞪大了眼睛。

    “微臣愿意一试!”

    李显一挥手道:“好了,这事就交给你了!散朝!”

    “哼!”

    李显身后的珠帘内传来了一声重重地冷哼,接着传来凌乱的脚步声。不用问,是韦皇后拂袖而去。

    ……

    “下官见过公主殿下!”张宝儿向太平公主施礼道。

    张宝儿一下朝就接到了太平公主的请柬,尽管不知太平公主是何意,但既然与她联手了,就不能不给她这个面子。

    “张府尹,哦,现在应该称呼你为张侍郎了!”太平满脸满脸带笑道:“看不出来你的能量还真不小!”

    “谢公主殿下的夸奖!”

    太平公主引着李旦与张宝儿来到书房。

    张宝儿知道,太平公主宴请自己是假,从自己这时探听虚实是真。

    “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相王!”太平公主指着一个慈祥的老者道。

    相王李旦是李显的弟弟,太平公主的兄长,李隆基的父亲,张宝儿第一次见到相王李旦,他赶忙恭身施礼:“下官见过相王!”

    “盈盈可是天天把你挂在嘴上,三郎也时常写信来提到你,一直想见见你,今日终于如愿了!”李旦笑呵呵道。

    听了李旦略带戏谑的话,张宝儿不知该怎么回话了,只好微微一笑,不再言语了。

    三人坐定后,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