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241章

大唐小人物-第241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旦略带戏谑的话,张宝儿不知该怎么回话了,只好微微一笑,不再言语了。

    三人坐定后,太平公主直截了当问道:“张大人,你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话,可否是有什么深意?”

    张宝儿点点头道:“下官的确是有些自己的想法,这事还与相王有些关系!”

    “哦?”李旦有了兴趣:“与我有何关系?”

    “下官想让相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长安来!”

    “啊?”这回轮到李旦愣住了。

    李重俊死后,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成为了重点防范对象,韦皇后本想扩大株连范围,把相王和太平公主也牵连进来,借这个案子把他们俩解决掉。可是,相王兄妹没有参与政变,让他们抵罪,人心不服啊。再说了,李显只剩下这一弟一妹了,怎么会同意韦皇后的意见呢?韦皇后只好表态不追究了,不追究归不追究,但是韦氏心里对李旦始终还是不放心。没过多久,李旦的五个儿子倒霉了,纷纷被发配到地方。

    太平公主恍然大悟道:“张大人,你莫不是想劝说我们,将那亚献的名分给她,以此做为交换,让四哥的五个儿子回京吧?”

    张宝儿点头道:“正是!”

    李旦没想到张宝儿竟然会有这种心思,不由感动道:“张大人,若你真能让他们回来,我算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日后定会回报!”

    张宝儿倒不在意:“相王客气了,下官可不要什么回报,下官曾经答应过临淄郡王,一定会设法让他回到长安,这也算是履行诺言了!”

    太平公主在一旁有些担忧道:“张大人,能让四哥的五个儿子回来当然是好,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那贱人的嚣张气焰,万一她……”

    张宝儿笑道:“下官知道公主殿下担心什么,不过还请公主殿下放心,这世上只会有一个则天皇帝,韦皇后空有野心无才无谋,成不了大事的。”

    “张大人怎的就如此肯定?”太平公主奇怪地问道。

    “则天皇帝每走一步,心中都思虑着全局和通盘部署,能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最主要的是能够顾全大局。而韦皇后的终极目标不过是为自己、为个人做皇帝,谋取最高权力。则天皇帝能够知人善用,唯才是举,而韦后却做不到这一点,你看看她现在用的那些人,哪有一个真正有才干的?则天皇帝称帝时已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实际操控政局二十五年,施政才能卓越,得到百姓和大臣的认可和信任,即使不称帝,也是实际上的皇帝。但是韦氏做皇后不过五年,不但没有任何建树,而且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所以,她只能玩些权术,敛些钱财,拉拢些不上台面的党羽。”

    张宝儿这一番话侃侃而来,当然不是他自己能说出来的,可张宝儿身边有个魏闲云,有他出谋划策,张宝儿说出这番话来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是李旦与太平公主的母亲,张宝儿说的这些,他们二人感同身受,不禁暗自点头。

    “当然,韦皇后成不了大事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张宝儿顿了顿又道。

    “是什么?”

    “滥封斜封官导致朝廷内乌烟瘴气、腐败堕落,很多正直的大臣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太平公主听罢,浑身一颤,陷入沉思当中。

    “得到亚献的名分只能暴露她的野心,让朝臣对她更加厌恶,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将名分给她,换得五位郡王回京,增强公主殿下与相王的实力,最不济也多了份自保的实力。再说了,韦皇后最大的依仗是陛下的庇护,下官若经常能为陛下分忧,就会得到陛下的信任,下官会借机对陛下循循善诱,这岂不是可以将她的优势抵消了?再说了,下官这样示之以好,还可以避免她觉得大势已去而狗急跳墙,何乐而不为呢?”

    李旦听罢,不禁感慨道:“张大人,不是我说,这满朝文武当中,也没有一个人像你看的这么透的!”

    “公主殿下,相王,有个事下官得提前告罪!”张宝儿突然道。

    “告罪?”

    “下官来公主府与二位密谈,肯定躲不过有心人的注意。到时候,在韦皇后面前,下官免不了要痛斥二位,说你们要拉拢下官对付她,当然,你们的拉拢被下官严辞拒绝了!”

    李旦与太平公主当然知道张宝儿口中的有心人指谁,不由面面相觑。

    太平公主恨恨道:“我们与她水火不容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你看着办吧……”

    ……

    望着张宝儿离去的背影,太平公主神色复杂道:“四哥,有他在,恐怕那贱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李旦同样神色复杂:“他是个让人看不透的人!”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支招() 
“下官拜见皇后娘娘!”

    韦皇后瞥了一眼张宝儿,阴阳怪气道:“本宫可不敢当,你深得陛下信任,哪敢让你拜见本宫!”

    张宝儿并不在意她的态度,不卑不亢道:“下官今日来是有一事与皇后娘娘商议。”

    韦皇后愣了一愣,突然问道:“你今日可是去了太平那贱人的府上?还见到了李旦?”

    张宝儿也不隐瞒:“是的,公主陛下与相王请下官过府,是想让下官帮他们阻止娘娘得到亚献名分!”

    “哼!就知道这贱人没安好心!”韦皇后恨恨道。

    “不过,下官并没答应他们!”

    “哦?”张宝儿的回答让韦皇后的心情好了点,她缓声问道:“你有什么事与我商议?”

    “下官已经说服太平公主与相王,将亚献的名份让出来给皇后娘娘!”

    “什么?”韦皇后忍不住站起身来。

    “下官已经说服太平公主与相王让出亚献的名份!”

    “他们怎么会同意?”韦皇后猜疑地打量着张宝儿。

    “他们当然不会同意,但下官替皇后娘娘答应了他们提出了条件!”

    “什么条件?”韦皇后不动声色问道。

    “今日下官在太平公主府上,相王求下官说,他年龄大了,希望几个儿子回来团聚,下官当时心中一盘算便答应了。下官知道此事没有皇后娘娘的点头,他们肯定回不来,于是便与相王与太平公主做了这么个交换。皇后娘娘,他们已经作了保证,下次朝议的时候,大臣们不会再反对娘娘亚献的名分!”

    “就这么简单?”韦氏有些狐疑道。

    “就这么简单!”

    “不行,本宫不能答应!”韦皇后摇摇头道:“这么做,本宫得不偿失!”

    韦皇后的回答早在张宝儿的预料当中,张宝儿点点头道:“下官也知道这事娘娘不一定会答应,但下官已经答应了相王,只好尽全力促成此事了。下官再加一道筹码,不知娘娘有没有兴趣听听?”

    “你说说看!”

    “据下官所知,在娘娘与太平公主以外,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下官保证在三个月之内将幕后黑手给揪出来,如何!”

    张宝儿所说的这股神秘力量,韦皇后早就有所察觉,几年来她派了很多人去查寻,却是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一直让她很头疼。若不是因为忌惮这股力量,她早就与太平公主彻底撕破脸皮了。听了张宝儿这个条件,韦皇后有些动心了。

    看着张宝儿胸有成竹的模样,韦皇后并不言语,她在心中盘算着张宝儿此话的真实性。

    张宝儿似乎知道韦皇后心中所想,他拍着胸脯道:“想必娘娘也听说了,下官别的本事不行,可这查案还是有些自信的,下官既然敢答应娘娘,就一定会设法做到的!”

    “我信你,可是陛下那里若不同意怎么办?”韦皇后平静地问道。

    “陛下那里交给下官便是,下官会说服陛下的!”

    “成交!”韦皇后点头道。

    “对了,下官还可以给皇后娘娘支一招!”张宝儿诚恳道。

    “你说!”

    “陛下祭天有专职的斋郎替陛下捧着祭品,斋郎由大臣家的年轻子弟充当,在替陛下捧着祭品举行完祭祀仪式之后,会得到加官晋爵的殊荣。娘娘作为亚献,也得有随从捧上祭品,若由斋郎捧着祭品就不合男女有别的礼制了。娘娘可以从宰相们的千金里选这么十几个姑娘,让她们担任斋娘。按照惯例,斋郎在礼成之后都能加官晋爵,那斋娘怎么办呢?这官不用封给她们本人,而是转封给她们的相公。从来都是夫贵妇荣,娘子跟着相公沾光,如今皇后娘娘这么做便是妇贵夫荣,可以让相公跟着娘子沾光!”

    ……

    望着张宝儿离去的背影,韦皇后一直说话。

    安乐公主从帷帐后悄悄走出:“阿娘,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也不知道!”韦后摇头道。

    “那你还答应他?”

    “相王的五个儿子我能同意让他们回来,也能把他们再赶出长安去。就算他骗了我,我们也没有损失。但若现在我就拒绝了他,肯定会把他推到太平贱人那边去的。若他说的是真的,那我们就赚大了!”说到这里,韦皇后笑了笑:“他说得那个妇贵夫荣的法子倒是挺不错的!”

    ……

    有些日子没见到岑少白了。

    这天,张宝儿与华叔来到岑少白的住处,却被告知岑少白去了慈恩寺。

    岑少白与张宝儿相识便是在慈恩寺,岑少白起家的地方也在慈恩寺,想必他是故地重游去了。

    “走,我们现在就去慈恩寺!”张宝儿也突然来了兴趣,想去慈恩寺走走。

    张宝儿话音刚落,却见斜刺里突然出来一人,华叔反应极快,腰间长剑蓦然出鞘,已指向来人的喉头。

    张宝儿觉得那人眼熟,猛地想了起来,笑道:“张顺,怎么是你?”

    此人正是那日张宝儿在狱中见到的那个小偷张顺,若不是他的积极配合,这长安城的小偷恐怕还不好除去呢。

    “大人,正是小人张顺!”

    张宝儿见他穿着一身衙役的服装,不由惊异道:“张顺,你何时成了衙门的差役了?”

    张顺看了一眼华叔,华叔将剑从他的喉头撤下。

    张顺躬身施礼道:“前些日子京兆府已经将小人录为贼曹,专门负责缉捕盗贼事宜。”

    张宝儿笑道:“周府尹这也算是知人善用呀!”

    张宝儿做了刑部侍郎,极力向李显推荐周贤继续做京兆尹,李显对张宝儿信任之极,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于是,周贤官复原职,继续做了京兆尹。

    张顺递过一个包袱,轻声道:“这是阿娘让小人专门送给大人的,她说大人您是好人,不仅还了百姓朗朗乾坤,而且还让小的迷途知返,大人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张宝儿接过包袱打开一看,竟然是几双手绣的鞋垫。

    张顺有些羞赧道:“阿娘怕大人看不上,但这是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请大人一定要收下!”

第五百三十九章 杀猪() 
望着那细细地针脚,张宝儿没来由的一阵感动:“我收下了,张顺,记得替我谢谢你阿娘!”

    “唉!”张顺答应道:“大人,那我就先回府衙了!”

    张宝儿顺口问道:“对了,张顺,长安城的小偷现在还有吗?”

    “基本上绝迹了,小偷就那么点门道,只要有懂行的人在,他们也就无机可趁了!”

    张宝儿拍拍他的肩头道:“以后好好干,别让你阿娘失望!”

    望着张顺离去的背影,华叔嘿嘿笑道:“看起来这个张顺还真是个称职的贼曹呢!”

    张宝儿点点头:“能迷途知返已是不易了!”

    快到慈恩寺之时,张宝儿见一个年轻僧人也正朝着寺院走去,他的身后还跟进着几个泥瓦匠模样的人。

    张宝儿瞅着这僧人,忍不住笑了,上前打招呼道:“普润师父,咱们又见面了!”

    那僧人一愣,回头看了张宝儿一眼,双手合什道:“原来是张施主,贫僧虽然久居寺中,可也知道些市井中事,施主现在可谓是贵人了!”

    张宝儿瞅了一眼普润:“你知道我的身份?”

    “贫僧有一次去采买物资,在西市见过施主风采,那些太监实在可恶,施主送他们去地狱也算积了德了!”

    张宝儿知道他所说的是上次杖杀宫市太监一事,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施主可是来还愿的?”普润问道。

    “那倒不是,我是来寻岑掌柜的,当年他也是住过贵寺的!”

    “原来是寻岑掌柜的!”普润点头道:“敝寺的僧人都认识岑掌柜,他在敝寺住的时日要长些。今日一大早,岑掌柜便到寺里来了,我出寺时还见过他!”

    说罢,普润朝着身后几人道:“你们跟上!”

    张宝儿看了一眼那几人问道:“他们是何人?”

    普润道:“前几日刮了一场大风,寺里几处庙檐皆有残损,方丈吩咐小僧去请几个泥瓦匠来修补。谁知在半路上便碰上他们几人,他们装扮行头,包内全是泥瓦工具。我上前一问,他们正好是泥瓦匠,便与他们商谈议好了价钱一起上回寺了。”

    张宝儿笑道:“这么巧呀!”

    普润道:“看来是佛祖保佑我了!”

    几人进了寺,张宝儿找到岑少白,两人在寺里用了斋饭,聊了很久才离开了慈恩寺。

    刚出了慈恩寺,便看见普润急匆匆从寺中出来。

    张宝儿对普润有种说不出的好感,他笑着打招呼道:“这么巧?又见到普润师父了?”

    “啊?施主,您这是要回去吗?”普润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是呀!”见普润有些魂不守舍,张宝儿奇怪地问道:“普润师父,你这是去哪呀?”

    “我……我……有点私事!”

    “私事?”张宝儿疑惑不解,一个和尚会有什么私事?

    “那我陪普润师父走走吧!”张宝儿不管不顾地黏上了普润。

    “这……这……”普润有些抓耳挠腮了。

    “怎么?不方便吗?”张宝儿的好奇心更重了。

    “那好吧!”普润如同打了败仗一般垂头丧气道。

    普润带着张宝儿等人七拐八拐来到一处破落的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