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326章

大唐小人物-第326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掌柜在京城总店呢,这里只是分店,我是他雇来看店的……”

    “再后来呢?”岑少白真有些锲而不舍。

    “没有后来了,若再有,那也是岑大哥你这岑氏商号再把故事续写下去了。”说到这里,张宝儿看向王胡风:“王掌柜,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若你能明白,就再来找我。若不明白,恐怕我们也没有见面的必要了!”

    说罢,张宝儿起身头也不回便离去了,只剩下岑少白与王胡风面面相觑。

    ……

    李隆基做了监国太子,太平公主去了自己的封地,按理说李隆基的权力更大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姚崇与宋璟被贬离京之后,李隆基却被远在蒲州遥控指挥的太平公主打压的灰头土脸,实力远不如从前了。

    姚崇与宋璟的位置被太平公主安插了一批亲信,不仅如此,老臣韦安石因为几次出手保护太子,被太平公主明升暗降,表面上荣升为二品的左仆射,实际上剥夺了实权,发配东都洛阳了。太子的老师张说,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也发配到洛阳了。整个宰相集团中,李隆基的人只剩下刘幽求一个人。刘幽求本来不过是个县令,因为政变有功,才升到宰相高位。他的资历以及影响力远不及姚崇,就是跟太平公主手下那些宰相也没法比。

    经过太平公主的一番努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和李隆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人都看出了这一点:此刻的李隆基,虽然看起来是太子监国,大权在握,但是综合实力和监国之前相比,反倒更加虚弱了,整个被架空了。

    ……

    景云二年腊月十七,定国公府,张宝儿又一次宴请了薛讷与解琬。

    “二位老帅,三月之约到了,我信守诺言,故而再次请来二位老帅!”张宝儿豪爽道。

    “定国公真乃信人!”薛讷与解琬向张宝儿施礼道。

    薛解二人此次赴宴的心情,与三个月前截然不同。若说三个月前,薛讷与解琬对张宝儿多少有些不屑,那现在对张宝儿却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三个月来,薛讷与解琬二人日日待在军中,什么都没有做,就是想看看张宝儿如何收服军心。张宝儿也没有食言,果然在三个月里将羽林军与万骑全部掌握在了手中,而且丝毫没有借重他们二人,完全是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到的。

第七百三十二章 名分() 
酒还是上古珍酒,菜还是永和楼的菜,张宝儿也不客气,对二人道:“二位老帅,我们都是三个月未沾酒了,来来来,今日我们一醉方休!”

    薛讷与解琬苦笑道:“定国公,今日您就放过我们两个老家伙吧,我们甘拜下风了!”

    薛讷与解琬并非客气,三个月前的那次斗酒,直到现在他们还记忆犹新,张宝儿以一敌二,硬是将他们二人喝得钻到了桌下。他们二人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还头重脚轻浑身无力,可张宝儿却早已精神抖擞地在军营内开始训练了。

    酒过三巡,三人打开了话匣子。

    “定国公,我想问你句话!”解琬犹豫道。

    “解帅不用客气,请直言,我知无不言!”

    “定国公真的从未带过兵吗?”

    “当然没有带过兵,我怎么会骗你呢?”张宝儿笑道。

    “没带过兵,您怎会在三个月内将这羽林与万骑收拾的服服帖帖?要知道,就算是我们这些常年在军中打滚之人,调任新的军队后,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都是老一套,你们不都看到了吗?无非不过是以身作则、赏罚分明、严格训练而已。”说到这里,张宝儿笑笑道:“当然,再加一点点银子,效果就更好了。”

    “加一点点银子?”薛讷瞪大了眼睛:“您每月进行一次军演比试,每个项目的头名奖赏五百两,进入前一百名还有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的赏金。我粗粗算了,这三个月下来,您已经撒出去了上万两银子了,这也叫一点点?。”

    解琬感慨道:“老薛,看来定国公这治军的法子,我们一辈子也学不来呀!”

    薛讷摇头:“撒钱学不会,可定国公以身作则那可是实打实的,三个月吃在军营住在军营,日日巡夜,你我有目共睹,难怪军士们都会服你。”

    解琬附和道:“我从军四十余年,也算是以军纪严明闻名,可也比不上羽林与万骑现在的军纪严。就说这陈玄礼与葛福顺,都羽林出身的老人了,他们扶立新帝有功,一个升了左羽林将军,一个升了右羽林将军,可他们犯了军纪定国公毫不犹豫就打了军棍,这二人不仅没有怨恨,而且对定国公心服口服,羽林万骑怎会军纪不严明呢?”

    张宝儿神秘兮兮道:“二位老帅,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

    “什么秘密?”

    “陈玄礼与葛福顺与我有故旧,这违纪与挨军棍,都是我与他们二人提前策划好的!”

    “啊?”薛讷与解琬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

    “苦肉计!”

    “杀一儆百!”

    张宝儿点点头。

    “定国公好算计!”薛讷与解琬向张宝儿竖起了大拇指。

    “兵不厌诈嘛!”说罢,张宝儿试探地问道:“二位老帅,当初我们所说的……”

    薛讷笑道:“定国公的吩咐,我记在心上呢,给你!”

    薛讷递过一样东西:“这是我多年的经验与一点拙见,都记在上面了,定国公若不嫌弃,可以参详一二。”

    “还有我的,定国公!”解琬同样递上了他的文册。

    “谢过二位老将军!”张宝儿向二人深深一躬。

    ……

    景云二年上元节刚过,李旦便在朝堂之上提出传位给太子李隆基,问大臣们是否可行。大臣们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人,故而都沉默不语,李旦只好宣布退朝,让大臣们回家好好想想,尽快给出答复。

    李隆基很快上表,明确表示坚决不敢担当大任,坚辞李旦的传位。太平公主在蒲州,不方便直接表态,但她派出党羽劝睿宗不要放弃权力。无奈之下,李旦只得继续当他的皇帝。

    李旦流露出传位的念头,这让太平公主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决定主动向李隆基出击了。

    可李隆基依然懵懵懂懂的,似乎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

    “宝儿,你可来了!”满脸疲惫的李旦见了张宝儿如同救星一般。

    “陛下,又出什么事了吗?”张宝儿问道。

    “宝儿,你也知道朕准备让三郎即位的事了吧?”

    张宝儿点点头。

    李旦叹了口气道:“这么久以来,朕一直在和稀泥,可朕也有底线,朕的底线就是三郎太子的位置不能动摇。一旦太子不稳,大唐就会重新陷于动荡之中,朕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现在,在太平的压制下,三郎已经朝不保夕了,怎样才能确保三郎太子的位置不动摇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他一个不容挑战的名分,这个名分就是皇帝。”

    当初,张宝儿与李隆基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现在看来,果然有效果了,李旦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李隆基被太平公主打压的。

    想到这里,张宝儿不由赞叹道:“陛下好气魄!”

    李旦摇摇头道:“上个月,朕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讨教道术。司马承告诉朕,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啊。朕又问他,一个人自然可以这样修炼,那要是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司马承祯告诉朕,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只要摒除私心杂念,顺其自然,国家也就治理好了!所以,朕才下定决心让位于三郎。再说了,这也是当初我们二人早就商议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却遇到问题了。”

    “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张宝儿问道。

    李旦苦恼道:“朝臣大部分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不同意朕传位于三郎,朕也是无可奈何呀!”

    张宝儿思虑了一会,对李旦道:“这件事还真有些麻烦,陛下,这样吧,先容微臣回去想想,等微臣想好了,再来回禀陛下。”

    “宝儿,你得快点呀,朕可实在不想再在这火上烤了。”

    “微臣知道了,陛下等着微臣的消息吧!”

    第二日傍晚,张宝儿又去见了李旦。二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张宝儿才打着哈欠离开了皇宫,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

第七百三十三章 刺杀() 
远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蒲州刺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对她照顾备至,把她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建筑关帝庙内居住,有宏伟的大殿,明亮的房舍,几重大院内古柏苍松遮天蔽日。院内到处是花草,幽雅别致,犹如仙宫,没有干扰,没有尘嚣,整日与崔湜和随去的十几个**戏嬉玩耍,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有时,她甚至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关帝庙中有一个司香火的庙祝叫慧范,年不过三十,英俊、聪明,百般伶俐。听说住在庙里的,是名扬四海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常常在她面前献殷勤,借机一睹公主风采。

    太平公主也很注意这个慧范,有事无事地找他问这问那。三来两去,已各自有意,趁一个月黑之夜二人成了好事。

    慧范运用从旁门左道那里学的对付女人的本事,悉心侍候太平公主,使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和快乐。

    “因祸得福,不虚此行。”她常常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在蒲州的难忘的日子。几个月后,李旦下旨要她回京时,她倒有些舍不得走了。

    李旦传太平公主回京,一则是念兄妹之情,再则是想与她商议传位于太子的事。

    回长安的马车里多了个和尚,太平公主旅途更浪漫了。回到长安后,慧范被安排在慈恩寺。同当年薛怀义与则天皇帝如出一辙,慧范隔三差五去公主府问安。

    这一日,普润方丈将慧范喊进了自己的禅房。

    一个少年正坐在禅房内,慧范一见,赶忙单腿下跪道:“听风堂间部王诚见过堂主。”

    禅房内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燕谷。

    根据张宝儿的要求,燕谷对听风堂进行了整合,设立了间部、卫部与杀部。间部主要负责获取情报,卫部主要负责内部防范,杀部主要负责除去敌人。

    王诚便是燕谷暗中安排在太平公主身边的间细,按理说与王诚的接触,燕谷是不用出面的,可他却亲自来了。由此可见,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王诚,下一步计划可以实施了!”燕谷吩咐道。

    “堂主,属下明白!”

    ……

    太平公主回到长安仅短短数日,便接连发生两次刺杀太平公主的事件。

    一次是在上朝的路上,一刺客手执钢刀,冲到太平公主的轿子边朝轿中刺去,轿子戳了个窟医,幸未伤人,刺客当场被杀死。

    还有一次是深夜,窗外连发数镖,均钉在太平公主榻前,也未伤着,刺客乘黑夜逃窜。

    太平公主把崔湜、慧范召来商议对策。

    太平公主介绍了两次被刺经过,恨恨道:“此事一定是李隆基遣人所为,如不对他及早下手,不仅仅我,就连你们都会遭到他的毒手。”

    崔湜也是义愤填膺:“他既然派刺客要置公主殿下于死地,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手段对付他!”

    慧范摇摇头:“李隆基住在东宫,高墙深院,暗杀手段不易施展。”

    崔湜反驳道:“那可以采取其它手段,比如毒杀之类……”

    “那也不容易,依我看,可以向睿宗进言,免了他的太……”

    “皇兄生性懦弱,不会轻易贬他的。”太平公主叹了口气道。

    慧范趁机道:“最近,夜观天象,有慧星出现,要不我去向皇上进言,说少主有侵皇位的可能,让皇上把他贬了。如何?”

    太平公主皱眉道:“不妥,如果他顺水推舟,干脆借此把皇位让了,岂不弄巧成拙了?”

    慧范劝道:“皇帝谁不想当?则天皇帝八十多了还舍不得退位哩。”

    崔湜也在一旁附和道:“我看这事可行!”

    太平公主架不住两位情人的花言巧语,同意一试。

    当夜,慧范便以重要星相启奏为由,要见李旦。

    李旦迷信星相,听说慧范大法师深夜求见,便召他进宫。

    慧范向李旦奏道:“陛下,贫僧夜观天象,西方太微星旁,出现一慧星,长数丈,对帝座有威胁。依贫僧看,是少主欲侵帝位的征兆,请陛下及早做准备。”

    李旦听了慧范话,终于松了口气,但他故意皱眉问道:“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

    李旦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吧,此事事关重大,明日我问问大臣们的意见再说吧!”

    太阳刚刚露头,含元殿已是一派紧张,一队队盔甲整齐。手执戈矛的殿前卫士在值日金吾的带领下,从两侧走向含元殿两廊,只听一片铁器撞击声有节奏地传过来,又荡开去,长长的两列卫队,把庄严肃稳的朝堂气氛渲染得浓浓的。

    接着,响过三通鼓,一位手执拂尘,身着朱衣的太监从一侧走出,向立于丹风门外的文武百官大声宣道:

    “时辰已到,文武百官上殿喽!”

    一声喊后,文武官员从左右两廊按品级进入大殿,齐齐整整排列在殿堂两旁。

    五通鼓响,由远及近传来一派悦耳的笙萧鼓乐之声,宫娥彩女拥着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进了大殿。李旦居中,太平公主、李隆基分左右坐在朝堂之上,只是太平公主座前有一道紫色的屏幕遮着,惟其如此,更显出其神秘和特殊。

    接着,由太监内给事中杨思勖查点朝班官员名单,向睿宗跪奏:“应到官员已到齐。”

    朝议开始了。

    果然,天监台少监首先奏道:“陛下,近日有彗星出现在天上,这预示着地上要除旧布新。彗星过后,帝坐星和前星皆有变,预示着皇太子当为天子,请陛下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