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81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81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咋不去你姐的行,住啥宾馆?”屈广全问。

    “我姐一家人去外地旅游去了。这是他们四口子在石家庄上火车,在火车车厢外碰到一个拉黄连和他家人说话,说从外面拉到祁州的黄连一个多月了都卖不掉,前半个月降了价,还是卖不了。我姐夫一到桂林下车,就给我打电话,让我来看情况。东方宾馆吗,一般都是住大客户,可以搜集到不少有用的信息。您不是也去东方宾馆吗。”

    “你这一说是真的了?”屈广全也动了心:既然来趟祁州,碰到这样的好事,买一把也无妨,反正回家也能够倒腾得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姐夫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应该不会错。”

    到了东风宾馆,才五点半,现在去敲唐宗义的门太早。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过来,屈广全就从包里拿出介绍信,去开房间。

    那个时代没有身份证,出外住旅社要从单位开介绍信。没有单位的要从居委会或者行政村开,不然,即使宾馆敢留你,派出所一查你还是要麻烦。

    “屈老板,不介意的话,咱们住一起?”马翔下车要付车费,被屈广全推走了。马翔更是起了结交之意。

    “好吧,咱俩开个双人间,老马,你要是付钱,我就不住!”所谓的大宾馆,一个双人间才20块钱。

    马翔争执了几次,只好作罢:“你呀,好吧,早饭我请!”

    两个人把行李放到了房间,出门赶往祁州药市。好在离东风宾馆不远,十分钟后两个人在药市旁边的一个早餐店坐下来。

    祁州的中药材市场也是早市,虽然才六点,但也是人来人往的很热闹了。

    “哎,老板,想问问你现在黄连啥价?”马翔刚坐下,听到身旁两个祁州人说话像是卖货的,就问开了。

    “黄连我想想啊,好像是37吧?”一个张嘴就来。

    马翔的脸立即难看了:“咋真贵!我们桥州市场才卖35,36。”

    “我记不大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反正黄连从去年新货下来就一直涨。我说的37是卖选片,你说的大概是个吧。”

    “我咋听说黄连掉价,便宜呢?”马翔明显有些失望。

    “掉价,不可能吧。上个月初单支连(黄连的一种。)还猛涨了一阵呢!”那人恍然大悟似地说:“要说掉价,单支连和上个月比那倒是有点。”

    屈广全一听很纳闷:“哎,同志,黄连整体都涨价,那为啥更好的单支连咋会落价呢?”

    “咋会落价?就是上个月突然来了一帮人,见单支连就买。原来只卖38、39一公斤的,有人看这些人买货买的急切,就瞎要50,结果50也买!还有几个跑行的(相当于给药商包买包卖,拿提成的这样的人)也是接到外面大客户要求,满市场地问价钱。你说谁不觉得涨价,几天时间一公斤涨上十多块钱,那咱祁州做黄连的还不都疯了,全国各地去抓单支连,外地有听信的,也是拼了命的往祁州拉。”

    “是不是拉来以后,货太多了。”马翔急切地问。

    “是,现在市场上的单支连够两年卖的。你说能不掉价吗?”

    屈广全不解:“今年的货,不是论多少年卖掉卖不掉的,市场上只要有货,那可是都好卖!”

    “你外行啊,兄弟!单支连那样的很难碰到要大货的啊!走大货,鸡爪连(也是黄连的一种)才是大货,单支连那都是从黄连里面选出来的上等好货,还得粗,还没有毛须,除了最讲究燕京的药店,像通任堂那样的药店才用,咱们一般的药店都是用鸡爪连。制药厂的大货更不用说了,那都是用鸡爪连。你想想都是正品黄连,一公斤便宜几块钱呢!”

    “那能不能掉到35以下?”马翔问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问题。

    “哥们,你傻啊!要是掉到了那个价,人家就当鸡爪连卖了,而且肯定比鸡爪连好卖!”

    马翔脸上一脸愁容:“屈老板,走去药行看看。”

    祁州药市的情形和桥州很类似,生意场面火爆,一片涨声!

    川芎,云木香暴涨,比桥州价格还要高上一两块钱。

    黄连摊位不少,但是价格并不比桥州便宜哪里,单支连要价基本和桥州持平,都是42——44之间,低了坚决不卖。

    一连问了三家,情况都差不多,马翔的脸色有点变僵。“不是说掉价了吗?怎么还和家里一个价!”

    屈广全想了想:“你可能没有听懂人家说的意思,人家是说他们祁州的单支连比上个月的价格便宜,那个人不是说了吗,上个月有50元一公斤卖的,现在只要42一公斤,这不就是掉价!”

    “我曹,早知道上个月从咱家拉过来了,一公斤那不是最低净赚6块钱!现在还倒腾个球!”

    马翔像打败仗的兵,垂头丧气,低着头往市场外面走。

    屈广全一边安慰着马翔,一边参观着祁州中药材市场,感受着这个时代中药材市场躁动的气息。

    正在这时,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拿着一瓶糨糊,走到宣传栏下,从提包里掏出一张红纸,抹上糨糊,贴了上去。

    屈广全很好奇,拉着马翔去看,只见上面写着:

    。。。。。。。。。。。。。。。。。。。。。。。。。。。。。。。。。。。。。。。告示

    本人有五吨川渝地产川黄连(单支连),因资金周转需要,低价出售、

    有意者请联系电话:XXXXXXXX

    小伙子贴完就要走,被屈广全一把抓住,“同志,请问你们的单支连多少钱一公斤?”

    小伙子摇摇头:“我们不在市场报价!”

    屈广全说:“我想买上五吨。”

    “您要是有意想买的话,您按照电话号码打过去,就行了。”

    屈广全找到邮电局,开了个电话打过去,电话那边一听屈广全要单支连,表现得很热情。讨价还价一番,表示可以按40一公斤出售,但是要活的话必须五吨货全部买完才可以出售。

    屈广全放下电话:“哎,马翔,40一公斤价格怎么样?”

    “买回去加上运费也没有多大赚头,屈老板,那可是单支连,有个几百公斤都够卖一年,你要是买个五吨,啥时候能卖完。货放到明年看这情况很难涨上去,别说挣钱了,都不够利息钱!”

第一四八章 难道是通任堂的局?() 
邮电局门口有几棵高大的槐树,树荫茂密,树荫下两排长凳,成了中药材市场的一个休息场所,很多人聚在那里说话。

    屈广全扯了一下马翔:“休息会儿,听听人家都是说啥。”

    刚坐下,从邮局里面出来急急匆匆出来两个人,边走边说:“我曹他妈,可被那小子给坑了!现在人家39一公斤都开始甩货了!”

    “我也想甩,可是39甩了,我得赔钱!我估计贴告示卖单支连的这家,人家是产地拉过来的,不然不会只要39!”

    “也不一定啊,五吨货多少钱,二十万!现在找钱用的挤扁头,那可都是五分的利,二十万,五分利息,一个月就是一万,少赔点算起来也划算!”

    “我曹,真要赔钱卖吗?我还真下不了决心!”

    。。。。。。

    还没有过一会儿,又有一个从里面从邮局电话间出来说黄连的:“他妈,三十九一公斤就卖!我赔姥姥的了!”

    “我那时候就给你说,买货一定去产地,你非得从咱祁州市场抓,抓到最后,55一公斤你也敢往家里买,劝你你也不听!”

    “哎,抓也没抓多少,收了半个月,才收了一吨货,不过这一吨货要赔一万多,真是肉疼!”

    屈广全用胳膊肘捣捣马翔:“听见吗,上个月涨到了55哎!”

    “缺心眼!”马翔指着两个人的背影:“40涨到50就够猛的了,55也敢抓,找赔!”

    “你不是还想从咱桥州往这拉吗?”

    “哎,我这也是事后诸葛亮,估计当时在祁州,我也会跟着淌水去了。教训啊,也算是长见识了。”

    应该是这个年代电话稀缺,要打电话绝大多数人得去邮局。

    两个人休息的有半小时,最少得有五拨打电话后,出来议论单支连的。

    。。。。。。

    两个人回到东风宾馆,垂头丧气的马翔说了声下午就走人,然后倒头就睡。

    屈广全洗漱了一下,按图索骥在后三号楼找到了唐宗义的307房间。

    不过门上挂了个牌子:会议期间,请勿打扰。

    自己毕竟不是通任堂的人,屈广全举起的手指又放了下来,转身就往回走,刚到楼梯口正要转身下楼,忽然看见药市里贴告示的小伙子,从宾馆前门走进来,匆匆往里赶。

    屈广全停下,想看看小伙子往哪个房间去,正好可以去看看他说的五吨单支连。

    令屈广全不解的是,小伙子在宾馆院里的三栋楼之间绕了一圈,有意看了看身后,好像是感觉没有人跟踪之后,才蹬蹬直奔屈广全所在的楼道而来。然后直上,一直走到了三楼往屈广全方向走来。

    “你好。”屈广全上前打招呼。

    “你好,有事么?”小伙子的口音变了,原来一口的川话,现在一口的普通话。

    “我们刚刚在药市见过面,我想看看你说的那个五吨货。”

    “你认错人了吧,我啥时间去的药市。”小伙子丢了一句话转身就走。

    这里面一定有情况!

    屈广全摇摇头,走下楼梯,停在半腰。只听得小伙子的脚步声由近及远,然后,吭吭吭咳嗽了三声,不过明显是假咳嗽,有一扇门开了,然后关门声。

    屈广全猫腰上来,居然是唐宗义的门,门上的挂的牌子还在摇晃。

    不可能啊,通任堂只可能来祁州买货,不可能来祁州卖货!他们可是采购!难道是通任堂唐宗义他们布的局?

    那自己刚刚在邮电局听到了不少信息,应该可以提供他们做一下参考。

    屈广全有样学样,走到唐宗义门口咳嗽了三声。

    门里面有脚步声,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半天,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缝,唐宗义的声音:“快进屋!”

    四人间里面,满满当当坐了将近十个人,不仅有马莉,那个小伙子,屈广全居然见到了在邮电局打电话边说边抱怨的那两个。

    “你个小全,来了,咋不打电话?”唐宗义点着屈广全。

    “桥州的车来得早,我怕耽误你们休息,就在前楼开了个房间,然后就去了药市转了一圈。正好看见他贴告示。”屈广全一指那个小伙子:“他的川东口音说的真好,跟川东人一样。”

    “他本来就是川东的吗,当然口音地道。”唐宗义指着屈广全:“这个就是我给你们介绍的桥州屈广全。别看小,就是聪明。现在还是高中学生呢,都已经做着几十万的生意了。”

    “唐伯伯,你们这是玩啥啊?搞不明白。”

    “我不相信你在药市看到的王赞就在我屋里,不知道我们想干什么?”唐宗义坐下,喝了一口水,意味深长地看着屈广全。

    “买单支连!”

    唐宗义点点头。

    “那玩的也有点太那个了吧,我听说上个月就有人炒作单支连,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也是你们。”

    唐宗义继续点头:“还有什么疑问。”

    “当然有疑问了,你们想买单支连就买好了,为啥还要往上炒价格,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上个月刚刚开始的时候,才40一公斤,我听说当时市场价都炒到了55,这不是找麻烦吗?”

    “你了解还真不少。”唐宗义奇怪地看着屈广全:“那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这样玩呢?”

    屈广全摸着下巴,望着王赞。“唐伯伯,我还有个疑问,问完了,我才能够接近答案。”

    “问吧。”

    “你们那个五吨不是真有货吧?接电话的应该还另有人吧。”

    “肯定是没有的,我们手里现在只有500公斤,还是上个月买的。有专门接电话的,不仅一个,跟这屋里人数差不多。”

    “那一定是买的货量比较大,单支连比鸡爪连金贵,市场上的货比较少,你们担心货还没有买全呢,价格就炒上来了。”

    还真是通任堂的局!

    通任堂药店按方抓药都是用单支连,而且还有一款经典成药黄连上清丸,因为老师傅留下的方子必须要用单支连,每年都要大量采购。

    去年川东药材公司计划内的不够用,通任堂来祁州拿货,收的不到一半,单支连价格就大涨起来,后期干脆没敢再买了。

    算算情形到1988年的八月就要吃光存货,加上川东药材公司收购不到计划内的单支连了。今年最少得买15吨货。

    这要是上个月一口气在祁州抓15吨,按照目前药材市场点火就着的情况,价钱都可能涨翻番。”

    屈广全边听边点头:1988年做中药材生意挣大钱的,几乎都是靠投机!

    唐宗义指着屈广全:“这小子是一点就透!不过,也给大家提个醒,别以为我们做的滴水不漏了,明眼人还是能够揣摩出来的。”

    屈广全摇摇头:“主要是巧合了,我正好碰见王赞,要不,我真分析不出来。”

    唐宗义摆摆手:“做中药材,你也是才刚刚开始踏入这一行,卖黄连你更是外行,经验如此不足,就能够看出来。如果是那些老江湖呢?那不就是小菜一碟吗?”

    “唐经理,屈广全爷爷的招,他肯定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我觉得我就够老江湖了,如果我不知道真相,照样会带进去!”马莉笑着说:“你别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了,我觉得够完美了!”

    “马姐说得对!祁州市场的单支连,我觉得量现在已经不少了,不出意外,早已经超过咱们想要的15吨了。”

    “我看向落价也难。人家买回来都是超过40的货,现在还要加上运费,仓储,低于42一公斤估计全都得赔。赔钱人家就卖了吗?这可不是一个钱两个钱,一哆嗦就是五六万的货。我看我们最少还得再玩半个月,才能够拿的了货。”

    唐宗义皱着眉头,“王赞,你回来的时候,贴告示的那些地方围观的人多吗?”

    “不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