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221章

乱世权臣-第221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是不是?但是你知道的,我在晋国,失去了晋人的身份,投靠秦国又为秦国所不容,辗转奚人部族,最终却是成了赘婿。。。。。。哈哈,最后我是赘婿!我不是晋人,不是秦人,甚至不是奚人,我的后代不姓楼,我这一脉,绝了。血脉断绝。。。。。。你是奚人,你不会明白这种感受的。”

    “我接受的是最为崇高的儒家教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是当年家族蒙难时拼命也要将我和大哥送走的原因。后来大哥死了,没有留下后代,我有了后代,却是他姓。。。。。。楼家的宗族谱,已经断了。”

    “我不要做一个没有愧对祖宗的人,我不要再死后蒙面下地狱,所以我要做回我自己,我是汉人,我姓楼,我不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所以我要站出来,站到阳光下。”

    娄靖涵陷入了沉默,粘罕勃律艰难的笑了出来。

    “就应为这个原因?那你可知道,只要你愿意,你想让你的孩子姓什么都可以,你就是讲古依达尔部变成楼部都可以,我从来都不会反对。。。。。。我数次劝你娶妾,不就是这个意思?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骄傲么?你以为我一直站在前面你在后面是在提防打压你么?”

    “不是的,只是因为,你能让我成为奚人的大首领,能让奚人慢慢摆脱困境强大,我就要保护你啊。所以我宁肯自己站出来,接受一切压力,也要让你能从容的布置一切,我绝对信任你。。。。。。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我的信任,所以你在我眼皮子地下做了这么多事,我都没有发现。”

    娄靖涵说道:“汉人的想法,你不会明白。你自以为明白,却还是不明白。我是汉人,身上流着汉人的血,是我这一脉唯一的幸存者,我不会让我的名字,成为奚人的一份子。”

    “那你没有机会了。你已经在我奚人部族二十年了。你不可能再回去了。。。。。。”粘罕勃律看着这位二十年来自己最亲密的伙伴,摇了摇头。

    娄靖涵无所谓的说道:“不在乎能不能至,只在乎有没有心。我不行,我儿子可以。我儿子还有儿子。”

    粘罕勃律不再说话。

    “还有什么你想知道的?我都可以告诉你。”娄靖涵盯着他说道。

    没有得到回话,娄靖涵说道:“虽然你不想听,但作为胜利者,我还是要说说,否则就没有作为胜利者的喜悦心情了。”

    “其实很多部落都对你不满意了。主要是你的独断专行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而最近几年你在对外的战争中总是不求胜利,也让他们觉得很憋屈。所以也就产生了类似于民族自豪感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是你让奚人伟大的历史蒙羞了。这当然是我的策略了。民族自豪感,荣誉感之类的东西,都是借口,我以此为由挑动他们造反,替他们很好的掩饰了丑恶的嘴脸,让他们觉得除掉你是义不容辞的。。。。。。”

    “让奚人壮大,必然不能够战必求胜,因为那会让奚人本就不多的战士大量减少,而且一旦每次都打赢的话,就会引来秦国与鲜卑人的格外重视,到时候他们大举进攻的话,奚人是赢不了的。所以我让你求利益而不是求胜。所幸你很聪明,听取了,然后你就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接着,我暗中联合了他们,对不愿意合作的,接你的手杀之,比如梅里部。愿意合作的,就暗中潜伏起来。”

    “之后你越来越享受于获得的利益,而忽略了二十二部的感受,最终情绪酝酿的差不多了,就差动手的时机。。。。。。而秦人的到来则让我看到了机会,于是很自然的,我与秦人接触,最终商定了一切细节。打败你过后,我们自然会争权,秦人会扶持我,帮助我拿到我想要的。他们隔岸观火,得到了修养,还削弱了我们奚人的实力。皆大欢喜。”

    “说到秦人,你或许忽略了一些事情。张说这个人很厉害。其实在达幕遮大会的时候,你是有所警觉的,但是都被他化解了——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实际上,那些骚乱就是张说故意留给你让你警觉的,然后他适时候的出现,更能打消你的疑心。”

    “是不是觉得多此一举?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是不是?所以你才会放松,才会失去警惕。不得不说,张说这个人对于情绪的把握真是厉害。”

    粘罕勃律抬起头,说道:“你们的谋划很周密。。。。。。”

    娄靖涵正色道:“既然如此,你可以安心上路了。”

    (ps:晚上还有一章!大概会早一点。奚人的故事这一阶段差不多就到这里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辗转赴秦的晋国尚书() 
在运城,谢神策与谢衣表情严肃的站在地图前,一边的书案上,摆放着缇骑最新呈上来的情报。※%,

    “大白鱼骑兵出现在张镇东部,是为了找什么呢。。。。。。”

    谢衣站在地图前喃喃自语,缇骑的情报他已经看过,没能得出任何结论。而实际上不光是他,就是缇骑与谢神策也是一样,不能将任何情报显示的信息与大白鱼骑兵找东西联系起来。

    毫无头绪,除了能确定秦人要找的东西十分重要,其余的一概不知。谢神策也不能凭空想象出秦人要找的到底是什么。

    书案上的情报已经被他来来回回翻了不下十遍。

    他与谢衣已经就这件事情在在帅府苦苦思索一天一夜了,两人一脸油光,一筹莫展。

    终于,待到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窗子上的时候,谢衣一把将帽子扯下,丢到桌子上,说道:“不想了,本帅脑袋都大了!”

    谢神策颓然放下手中已经能够背得出来的情报,揉了揉眼睛,然后说道:“缇骑已经在张镇以东五十里仔细搜索了,张镇的秦人谍子也开始着手清理了,不过想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那个夏侯。。。。。。眼是怎么回事,居然让大白鱼骑兵钻了空子?”

    苦笑一声,谢神策说道:“张镇是个什么地位,大伯您最清楚了,那块地方,狗屁战略意义都没有,夏侯佔匀皇遣换峤重点放在那里的。”

    谢衣“哦”了一声,说道:“是叫夏侯眼啊。”

    “主要是这次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毫无知觉的,大白鱼骑兵居然突进了一百五十里,缇骑事先没有得到半点讯息。而巧合的是,他们要找的东西就在张镇以东,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听了谢神策的话,谢衣不置可否,想了想,然后说道:“说说那支大白鱼骑兵吧。”

    谢神策于是又将那天遭遇大白鱼骑兵的情况对谢衣说了。

    谢衣听完,然后说道:“那个大白鱼骑兵的将领,是不是穿着一件兽铠?胸甲纹的是白狼?”

    谢神策皱着眉头回忆了一下,说道:“确实是兽铠,不过胸甲是不是白狼,就没注意了。”

    谢衣抚手长叹道:“放过了一条大鱼啊!”

    谢神策惊道:“难不成是白良玉?!”

    “不是白良玉,但也差不远了,秦军河西军总管,大将军徐欢。”

    谢神策追悔莫及:“早知道说什么也要将他宰了!”

    谢衣白了谢神策一眼说道:“你能杀得了他?那本帅早就杀死白颜了!”

    谢神策尴尬一笑,说道:“其实,当时的情形,打下去他们未必就能全身而退。我军是占上风的。。。。。。”

    谢衣听到这儿,拍桌子大声叫道:“我早说什么了?看见大白鱼骑兵,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掉头就跑,你是怎么做的?损失了一半的人!一半啊!都白死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是你缇骑司的人,战力有多少你自己会不知道?”

    谢衣一通大骂,谢神策缩了缩脖子,小声的辩解道:“黑甲卫不是卸了重甲换了轻甲么,不然也不至于如此了。。。。。。”

    “重甲!重甲!重甲能负担得起侦查么?不要把战败都归结在装备上,你有重甲,大白鱼骑兵就没有重甲么?轻骑打不过人家,重甲就一定能了?何况重骑的负担有多重你不是不知道,每个重骑都要有至少一个侍从把他像老爷一样的供着!整个大晋才多少重骑?”

    歇了口气,谢衣放缓了声音说道:“我知道你在捣鼓什么秘密武器,有撼天动地之能,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人来决定的,有些事情,终究要落实到人身上。。。。。。”

    谢神策点头,示意受教,然而随即醒悟过来,心道炸药与人定胜天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更何况刚才不是在说黑甲卫与大白鱼骑兵的对比么?怎么一下子扯到这么哲学的问题上来了?

    不过谢神策也终究只敢腹诽两句而已,要他真对着谢衣这样说,谢衣指不定会跳脚骂娘。

    谢神策只是转念间,谢衣便面不改色的深了个懒腰,然后说道:“真是个好天气,本帅好久没有去梨园听曲儿了,凤之啊,今天你就陪本帅去一趟吧。”

    谢神策忙说道:“大伯,今天会有缇骑报告,我是没时间的,要不让缇骑陪着您?”

    话未说完,谢衣已经出门了。

    “那就算了吧,看到他们的死人脸本帅心情就不好了。哎哎呀,还是一个人去吧。听曲儿都没人陪,人生当真寂寞如雪啊。。。。。。”

    房间内,谢神策对着谢衣远去的身影努了努嘴,暗暗鄙视。

    老家伙,偷会相好的还想把本小侯爷也拉下水?没那么容易!

    在四月份,谢神策得到了一份情报,说是蜂房在黄河边酱油大动作。一路的风尘仆仆,谢神策又开始了奔波。

    。。。。。。

    此时在秦都,年轻的秦帝嬴嗣正在宣室接见某人。

    秦国大司农百里兑赫然在列,作为陪客。

    一身黑色衣袍,系着一根黑色腰带的百里兑此时显得十分安静,与一贯的豪放不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今天他居然坐在了右首。

    坐在最为尊贵的左首的,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位老人身形佝偻,言谈举止却不显老,世家风范十足。

    如果谢神策在这儿,一定能认出来,这个老人,就是他想杀之而后快的郑克明。

    只是郑克明此时已经不复晋都吏部尚书时候的意气风发与深沉老练,经历丧子之痛与丧母之悲的郑克明,历经数月的逃亡,最终活着来到了秦国,受到了秦帝嬴嗣的接见,虽然那种百年之家培养出来的贵族气质还在,但是精神状态已然大大不如从前了。

    一上午过后,秦帝嬴嗣十分高兴的留郑克明用膳,之后单独留下了大司农百里兑御书房叙话。

    “大司农以为,郑克明此人还堪大用否?”

    百里兑会心一笑,说道:“陛下既然已有注意,哪里还用得上微臣的看法?”

    嬴嗣说道:“大司农不妨说说,看大司农以为的朕的意思,是不是就真的是朕的意思?”

    于是百里兑严肃的说道:“陛下,郑克明此人,最好不留。”

    (ps:明天。。。。。。应该只有一更了。原因,大家都知道的,考试打个酱油。晚安~)

第二百九十三章 用或不用;都需要理由() 
秦帝嬴嗣很敏锐的捕捉到了百里兑话中的关键词。(’)

    最好不留。

    通常说最好不要怎样怎样的意思,就是表示一下期望,而且是现实可能达不到的期望。

    于是秦帝叹了口气说道:“连大司农也不同意朕起用郑克明么?可是这是个人才啊!”

    百里兑正‘色’道:“非是臣质疑郑克明其人才能大小,而是臣以为,郑克明此人,不可信。”

    “臣深知陛下要将郑克明委以重任的原委。一来,郑克明乃是晋人,又是晋国吏部尚书,对于晋国而言,举足轻重,能将其招致而来,为我大秦所用,着实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且能打击晋国声望,其利无穷。”

    “二来,郑克明在晋国吏部有一份完整的履历,任仕二十余年,他对晋国的种种了解,绝对比蜂房还要全面,而且透彻。能让郑克明为我大秦所用,好处绝非寻常。简单来说,就是晋国内政外‘交’的策略,我大秦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原有计划,进而在诸国之间保持优势地位。更不用说‘阴’谋离间之类的事了。。。。。。郑克明此人拥有的秘密足以让晋国疯狂,却让我秦人受益无穷。”

    “三来。。。。。。恕臣直言,因为晋国最近几年不顺的遭遇,可以说是我大秦莫大的机遇,因此,陛下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再次削弱晋国的机会,这一点臣理解,也极为赞同。不光是臣,就是绝大多数朝臣,都是乐意的。”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有如此大的好处,臣仍然以为,郑克明不可用,至少是不可大用,甚至是不应该被拿到明面上来用。”

    嬴嗣听着百里兑的话,所有所思。

    这位自己还是皇子时就是老师的人,从全力支持自己继位以来,忠心毋庸置疑。'说^'而且在权谋以及能力上,都是秦国丞相的不二人选——虽然秦国丞相一职已经空缺三十多年了。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朝臣的意见,也对朝政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也就是说,如今在秦国国内,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不愿意看到自己重用郑克明的。

    嬴嗣在心里微微冷笑。

    百里兑说不可以重用郑克明,嬴嗣相信他不带‘私’心,但是其他人呢?

    嬴嗣不觉得他么也有百里兑那样高尚的情‘操’。

    难道是害怕一个区区的郑克明会危及他们的地位么?这帮。。。。。。蠢材。

    当然,他的骂言不是很对百里兑的。

    事实上,如果可能,嬴嗣愿意用一切的赞美之词称赞自己的老师。

    百里兑看着嬴嗣面无表情的样子,微微‘露’出了笑意。

    这才是帝王的风范,喜怒不形于‘色’,永远让臣子‘摸’不清心里的想法,使之敬畏。

    从这个方面来说,嬴嗣已经初具气势了。

    然而,还是不够。

    比如说。。。。。。气度。

    气度与气势,是两个层面两个意思。

    以百里兑的眼光,自然是能看出如今的秦帝嬴嗣在想什么。

    于是百里兑打断了嬴嗣的思考。

    “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