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97章

乱世权臣-第97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执行同级别任务时比其他游骑兵更低的伤亡率,更多还是在于马校尉每一战斗必然身先士卒或者是殿后。

    当然,灵敏的战场直觉与匪夷所思的指挥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马校尉理所应当的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畏。这就不单单是认可与爱戴了。

    而现在,这名马校尉的意思,貌似是很可能脱下铠甲,回家享受新生活了。

    这让年轻的游骑兵心中涌起一种难言的滋味。

    看着年轻游骑兵不自然的表情,马校尉笑了笑,说道:“军籍还是在的,大约是以后会很少在边境了。据家里的消息说,可能是要转文职了,不过大抵还是在北方军中。”

    年轻的游骑兵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高兴不起来,但是也露出了笑脸,说道:“马校尉的那位。。。。。。见过吗?”

    年轻游骑兵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敢问出这么不见外的话。

    马校尉揉了揉脸,说道:“没见过呢,不过听家里人说,是个大家闺秀,知书懂理,性子也恬淡,不过颇为有主见。我这种老粗可能是会被嫌弃的,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好过了。”

    马校尉说的轻松,自嘲与苦涩的表情也到位,年轻游骑兵不自觉的跟着也笑了起来。

    “是在什么时候呢?马校尉老家又是在哪里呢?”

    年轻的游骑兵不笨,实际上能当上游骑兵的就没有笨蛋。他与袍泽自然也是知道马校尉不是一般的小门小户,多半还是上面有人的大族子弟,不然不会这么年轻就升到了校尉,在他刚来之时也不是没有人试探过,不过都被轻描淡写的挡过去了。现在他也承认了没见过的妻子是大家闺秀,又知书懂理,那么按照门当户对来说,马校尉必然就是世族之家了。

    马校尉不一定在意袍泽的一点红包,但袍泽们是一定要表示的。

    岂料马校尉说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这次回去也只是先看看,日子什么的,还没定下来。不过我老家可不近,估计大伙儿要去,那可得请个把月的长假才行了。不过这个辛将军肯定是不会批的。”

    年轻游骑兵脸色重新不自然了。

    然而马校尉看着远处自顾自说道:“总还是要在北方的,想着成亲过后就一起带过来,在北方安家,到时候买了宅子,请大家伙好好喝个喜酒,把欠你们的都补上。”

    年轻游骑兵又笑了,不过心里却想着到时候可得商量好时间,别跟那些大人物混在一块了,不然他们这群兵油子会跌了马校尉的面子。唔,这事儿可得提前跟队里的人说声,让他们注意下举止,要是被嫂子看到了不喜,就是面子上不表示,事后马校尉估计可能肯定会倒霉。

    想到自己去年家里给说的一门亲事,只是看了那女子半面自己就羞红了脸,说话也结结巴巴,还让那女子掩面笑了一回,年轻游骑兵的脸就有些发烫。那门亲事到现在也没黄掉,只是双方父母都说再看看。他也明白,对方父母不过是看自己才一个大头兵而已,是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升个伍长什么的才会答应。年轻游骑兵在心里哼了一声:还差三个人头,就够升迁了,到时候我也是香饽饽了,看你们还狗眼看人低。不过他倒不是讨厌那女子,模样什么的并不是很好看,只是很端正,说话也好听,让人舒服。

    下次见到她,一定不会脸红了。年轻游骑兵心里这样想着。

    马校尉随后简单的洗了洗,队伍便重新出发了,过了国界,经由河间,两天后回到了沧州大营。

    在将情报上交之后,得了些赏钱,游骑兵们便开始了一些照例的挥霍,逛窑子,逛赌坊,胡吃海喝,快活一阵子。同时也不往往战死的袍泽家里捎去一些钱物。

    在几天后,马校尉便与众人说要走了,于是几名伍长队长推掉了应酬,就在军营里,大家伙凑钱让伙房做了顿好的,当晚给马校尉送别。

    年轻的游骑兵在席间偷偷抹眼泪被队长发现了,还被当众揪了出来,让全队的人都奚落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马校尉开口,众人才放过了无地自容的年轻游骑兵。

    这晚上,几乎所有人都喝醉了。

    游骑兵的待遇本来就高,在休整期间,除了有全军的禁酒令,是不缺乏酒水供应的,不过多喝了的部分就得自己掏钱。

    第二天,所有人还在呼呼大睡,马校尉只穿着内衬靴子,带了一把刀,悄悄的出门了。

    辛将军把他带到一座大帐前,说道:“小将军,大将军在里面等你。”

    马校尉点了点头,早已不复昨天的平易近人。

    “父亲。”

    马校尉进了大帐说道。

    大帐中主座前站了一个人,听见掀账声便回过了身,高大的身躯,配上一副丑陋的面孔,点了点头。

    此人正是坐镇大晋北方的柱国大将军——司马弼。

    那这个年轻的马校尉,自然就是司马弼的第二子——司马檀了。

    “收拾一下,明天就回去吧,好歹说了们亲事,还是你以前见过的。这次回去听你大伯的,把该办的,能办的,都办了。你不小了,有些事情,要知道自己去做。”

    司马檀说了声是,然后便在司马弼亲兵的带领下回到了大将军府。好好洗漱了一番,刮去了胡子,束了发,戴了冠,穿上了长衫,扣上了玉带,竟然是一名相当俊朗的美少年。

    若是谢神策见到司马家父子二人的相貌,肯定是会怀疑司马弼是不是被老婆戴了绿帽子。

    第二天司马檀便轻装简行,只带了十余亲兵便踏上了回京之路。

    凭借北方军的文书,一路上畅通无阻,二十天后,便回到了晋都。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了。

    在晋都城外,一辆马车安静的在官道上等待。

    “老爷,二公子今天可不一定赶得回来啊。”一名驾车的老仆说道。

    车中的人笑了笑,“我知那侄儿性子,他必然是今天到的,再等一等,无妨的。”

    老仆不再说话,主仆二人便在官道上静静的等了。

    这马车中的人,便是司马瑜了。

    果然在两刻钟后,官道上出现了一阵烟尘,十余名骑兵向着这边奔来。

    那队骑兵很快的来到了这辆马车前,为首一骑上前来,司马瑜从车上下来,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说道:“回家吧。”

    司马檀下马,将缰绳丢给老仆,走到马车上,坐到车夫的位子上,说道:“侄儿来为大伯驾车。”

    司马瑜抚恤笑道:“如此甚好。”

    在晚上,司马檀的大哥,司马槿与三弟司马杉也回来了。于是一家人便做了个晚宴为司马檀接风。

    在晚宴上,司马瑜不时地问起司马檀在边疆的种种,司马檀一一回答,时不时的还穿插着一些趣闻,饭桌上气氛甚是融洽。

    之后,司马瑜与三兄弟来到了书房。

    司马瑜说道:“此次子越回来,还是为了亲事,这门亲事,是几个月前便商量好了的,回头你们三兄弟可找个时间,到威侯府坐坐,拜见一下老太傅,尽到晚辈的责任。”

    司马槿说道:“侄儿已经备好了礼单,稍后拿过来与伯父过目,看看可有什么是要增减的。”

    司马瑜点了点头,然后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司马槿与司马杉便出去了。

    此时书房中只有司马瑜与司马檀。

    司马瑜说道:“关于这么亲事,你有什么看法?”

    司马檀说道:“侄儿全凭伯父做主。”

    “我问的是你的看法,莫要敷衍!”

    这算得上是严厉的措辞了。

    司马檀低下了头,说道:“侄儿,是愿意的,然而这门亲事,侄儿以为,不妥。”

第一百三十四章 儿时的记忆() 
司马檀认为这门亲事不妥。

    这出乎司马瑜的意料。司马弼应该说过司马檀对威候府大小姐的感觉是不错的。

    司马檀曾经见过谢神裴,一共见了两次,第一次见面司马檀六岁,谢神裴四岁,第二次见面司马檀十三岁,谢神裴十一岁。

    。。。。。。

    “喂!你爬那么高,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一个穿着白袄的小姑娘用手指着假山上面的男孩子问道。

    男孩子不屑的哼了一声,说道:“这算什么,更高的地方我都敢去。”

    小姑娘冻得有些红的小脸上满是惊讶,眼中写满了不可思议。

    男孩子撅着嘴巴故意不理,吹着一首北方小调。

    “你吹的是什么?”

    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男孩没有搭理,继续吹着小调。

    等一曲吹完,他看向了下面的小女孩,小女孩还在偏着头看着他。

    你要是在多看一下下,我就告诉你我吹的是什么。

    男孩子这样想着。

    然而这时候拐过来一个紫金鱼袋的络腮胡男子,抱起那个小女孩走开了,边走还边说:“怎么跑到这儿来啦?让大伯好找啊。”

    她也是大伯带来的么?

    男孩子看着女孩子趴在高大男子肩上,大眼睛还眨了两下。

    应该早些告诉她的。

    。。。。。。

    “檀儿,这是你表妹神裴。”

    大伯母指着对面的女孩这样对他说道。他礼貌的问了好。

    后来在湖边亭子上,大哥与三弟抢了女孩的风筝,女孩自知争抢不过,于是神色落寞的走到一边,盯着湖里的莲叶发呆。

    男孩吹着不知名的小调从她的身边走过。

    女孩瞪了他一眼。

    瞪我干什么?又不是我抢的。

    一只风筝从天上掉落,打了几个转之后,陡然砸向了女孩的脑袋。

    男孩一个箭步跨过,潇洒的将女孩拉开,结果风筝带着长长的彩带打在了他的额头,顿时流出了鲜血。

    几个始作俑者见状,马上呼呼啦啦消失的无影无踪。

    女孩慌了神,拿出手帕慌忙的按在了男孩的头上,只是慌乱之下自己洁白的衣裙上面也染上了血迹。

    好不容易止住血了,尴尬中女孩带着歉意问道:“你吹的那首曲子,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听过?你去过边关么?”

    “这是边关的?我没去过,不过好像是听过的,你听听。”

    女孩吹出了几个音,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男孩。

    “唔,你吹的有些像,不过有几个错误,是这样的。”

    男孩吹了一遍,女孩笑道:“就是这个,就是这个。那么他也是边关人?”

    “他?他是谁?”

    “哦,一个不认识的人,好像是小时候在宫里见过,我的曲子就是从他那儿听来的,不过只听过一遍。”

    哦~,原来是你啊。

    。。。。。。

    “你为何认为不妥?”

    “此举,是否会有联姻之嫌?”

    司马瑜颇有意味的笑了笑,说道:“只是结亲而已。我认为谢家姑娘适合你,你也适合她,这就好了,哪有什么刻意的理由。”

    司马檀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说道:“那侄儿便在十六这天去威候府,明天便下拜帖。”

    “大后天么?也好,正好谢家你几位长辈都在。”

    “既如此,侄儿退下了。”

    “嗯,一路上必然辛苦,早些休息吧。”

    司马檀行了一礼,然后退出了书房。

    司马檀走后,司马瑜翻开一本书,正是《三国风云》,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唔,看第三遍了,还是觉得很有味道,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完,这才到智取汉中啊。。。。。。”

    待司马檀除了书房,正待进入自己的小楼时,被司马杉拉住了。

    “二哥,你是刚回来么?”

    “三弟,有事吗?”

    司马杉笑道:“无事无事,只是大哥想着为二哥接风,不知二哥明天晚上能否抽出时间,同去黄晶楼?”

    司马檀略一想,说道:“好啊。”

    司马杉笑道:“既如此,那就不打扰二哥休息了,小弟告辞。”

    司马檀笑了笑,目送司马杉离开。

    转身上了楼,司马檀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吹着一首不知名的曲子,司马檀在丫鬟的服侍下沐浴就寝。

    第二天,十一月十四这天,司马檀一大早就差人将拜帖送到了威侯府,威侯府的三叔收了拜帖,然后回话说十六这天谢家必然扫榻相迎。

    收到了肯定的答复,司马檀很是高兴,于是在当天晚上,也就高兴的赴了司马槿与司马杉设下的黄晶楼晚宴。

    司马檀是第一次到如此金碧辉煌的烟花巷,在他的印象中,除了那座皇宫以及父亲大人的将军府,就没有比这里在豪华的所在了。

    谢神策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鄙视司马檀的土鳖:王家大宅见过么?蔡家祖宅见过么?天上人间见过么?

    呃,最后一个好像是没可能见过。。。。。。

    其实论起豪华程度,黄晶楼确实是天下第一的,比起南宋的樊楼来都犹有过之。即便是论起文气来,黄晶楼也不遑多让,几乎每天都有各色的才子在此留下佳句。只是从表象上,黄晶楼更注重外在,而南宋的樊楼,则是更加文雅的风月场。

    这些司马檀都是不在乎的,他从来不怎么在意有没有女人,所以在军中他也是最耐的住寂寞的。每当回营休整的时候,全队全营的人都出去鬼混了,他也能一遍遍的在校场跑马射箭。对于他来说,**是通过女人发泄还是自己的无论哪一只手,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包括只见过两次的那个女孩。

    那是一种纯真的喜欢,与**无关。

    所以司马檀在宴会开始之后对于左右依偎的歌妓并没有刻意避让,也没有刻意放、荡。

    很自然的,该摸的摸,该捏的捏,一点也不客气。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然而即便是没有拘束,司马檀的眼中一直保持着清凉。

    喝酒不多,今晚能来的大多还是与司马家族交好的几个朝堂上颇有分量的公卿之子,大家最然是第一次见面,气氛确实不差的。从诸人的言谈来看,俨然是自己的大哥司马槿在主导。

    “我这个二弟,可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