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98章

乱世权臣-第98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酒不多,今晚能来的大多还是与司马家族交好的几个朝堂上颇有分量的公卿之子,大家最然是第一次见面,气氛确实不差的。从诸人的言谈来看,俨然是自己的大哥司马槿在主导。

    “我这个二弟,可是我家能文能武的第一人啊。赵公子,你不是说你弓马娴熟吗?往日我是讲不过你的,但今日我二弟在此,我可不怕你。”

    那赵公子赵旭乃是大晋太仆寺卿赵宏泰之子,能文能武。因其父乃是掌车马之官,权力极大,因此在这个圈子里是为数不多的能与司马槿分庭抗礼的人物之一。

    赵旭笑道:“我不知小将军的能耐,此时若是有贸然之举,万一失了面子,须是不好看的。司马公子可是没安好心啊,在下可是不会上当的,哈哈哈哈。”

    这话说的直接,但不失磊落。能耐又不是贬义词,在座的诸人又不是外人,虽然内部偶尔有些小摩擦,但是集体利益是一致的,这些话本就无伤大雅,所以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司马槿也笑了,指着赵旭说道:“你这马夫,实在是滑不溜丢。”

    赵宏泰是太仆寺卿,也是掌管全国马政的,大晋国对于马政尤为重视,这就导致了赵宏泰几乎一有重大事务,那就必然是与战马有关的。所以在朝中,赵宏泰就有了一个绰号:马倌儿。

    此时司马槿拿赵宏泰的绰号来取笑赵旭是马夫,无疑也是一种朋友之间的玩笑话。赵旭也不在意,一笑而过。

    众人之间便是如此说说笑笑,不觉酒过三巡了。

    众人一会聊着蔡家倒台的事,一会儿又聊到了西北与段部的战事上。最后有人说了句:“听说陛下对西北军的封赏要下来了,不知道这回谢家两兄弟会得到多大的赏赐啊。”

    此言一出,很快的,喝的正酣的几人也陆续的停下了杯子。

    毫无疑问,这句话说到在场诸人的痛点上来了。

    蔡家倒台,西北战事,没有一件不与谢家有关的,而在谢家兄弟中,又尤与谢神策最为相关。

    因为一件在场中人基本上都不知道的原因,谢神策卷入了西北与段部的战事中,据说立下了战功,然后回到晋都就被任命为缇骑司提督,从此大权在握。因为淮扬道王家三小姐的婚事,谢神策向皇帝陛下上书弹劾蔡家十大罪状,然后又以雷霆之势将蔡家铲除。此时西北与段部的战事已经结束,谢神策又查抄了蔡家,可以说为大晋做出了莫大的功劳,那么既然如此,皇帝陛下的赏赐,绝对少不了。而谢神威在西北与段部的战争中阵斩了段部大人段匹鄯,隐隐有大晋青年一代第一人的趋势,而且凭借着晋阳公主驸马的身份,也是圣眷日隆。

    谢家与司马家不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谢家两兄弟的壮大成长,对于司马家的几兄弟而言,就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大家都是同龄人,我比你还大个几岁,凭什么风头让你一个人出了,好处让你一个人占了?

    何况司马弼当年还有过虎儿不外如是的评价,这让很多想起这句话的人不由得会心一笑:这一巴掌抽的真响亮。在司马老二被北燕铁骑压迫的动弹不得的时候,人家当年被你鄙视过的小鬼分分钟就把能跟你比肩的段匹鄯砍了,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而且,现在谁都知道了,谢神策打掉的是蔡家,而在座的有几人不明白蔡家与齐王的关系?所以说,无论是歪打正着或者是无心之举,谢家这下子就等于站到了齐王的对面。

    敌对阵营中有人大放光彩,对于在座的诸人,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时间,气氛有些压抑。

第一百三十五章 鄙视与担忧() 
气氛有些压抑,司马槿与司马杉脸上都不好看。

    赵旭要相对好一些,毕竟被打脸打得最响的不是他赵家。然而既然已经同在一阵营了,自然就是休戚相关的整体,所以赵旭也只是喝了一杯闷酒,没有说话。

    主心骨们不做声,刚才大声欢笑的诸位公子才俊也就不好做声了。

    “西北这些事情,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传闻。”

    司马檀打破了僵局。

    赵旭顺势借梯而下,笑道:“小将军久在边关,对于西北战事,必然是知晓的,敢请为我等解惑。”

    司马槿与司马杉虽然同是司马弼的亲子,但是自由都是由司马瑜教养的,而司马檀则是唯一侍奉在司马弼身边的儿子,又是常年驻边,可以说是当做继承人培养的。所以说起一些秘辛来,一兄一弟都不如司马檀。

    司马槿于是也笑道:“二弟你既然知道,那便说说,免得我们大家被蒙在鼓里。”

    众人此时也都被调动起了气氛,纷纷要求司马檀解惑。刚才的尴尬被一扫而空。

    司马檀笑着应允,说道:“说来话长,这件事情还得从去年年底说起。想来鲜卑王庭求和,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吧。”

    众人点了点头。

    赵旭说道:“此事在大晋闹得沸沸扬扬,鲜卑王庭愿以公主许我大晋皇子,乃是数百年来最为谦卑的姿态,是我大晋天威所致,数百年来最大的荣耀。”

    司马檀对于这些官面上的话一笑而过。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谢家兄弟被派往鲜卑,任接亲的使节。然而在经过段部地盘时,使团被袭击,致使两国盟约被破坏,于是这才有了我大晋西北与鲜卑王庭共伐段部之举。而作为使节的谢家兄弟,随后在这场战争中立下大功。谢神威在期间与婉,哦,是晋阳公主完婚,而谢神策则是留在西北与鲜卑人交涉,最后再策反了段部鲜卑的贺楼部后才用计诱段匹鄯脱离大营,这才让谢神威抓住机会一举斩首。这以后段部便兵败如山倒,大晋也取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才有了眼下即将到来的封赏。诸位以为我说的可对?”

    在场诸人听闻司马檀说完,皆尽点头。

    司马槿皱着眉头说道:“二弟此言,与我等所知并无二样,然而听二弟语气,此事。。。。。。难道另有隐情?”

    在场诸人面露惊色。

    赵旭拱手正色道:“小将军请讲。”

    这不是威胁或者是命令,而是一种相当严肃的请教。事关整体利益,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其实谢家兄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他们这一帮人,整个大晋朝堂除了寥寥几位能参与其中的真正的大人物以外,包括六部大臣都是不明所以的。

    当然这不能说六部大臣就不是当朝重臣了。

    司马槿的这帮齐王党青年派中,有世家大族的公子,也有靠着自身才学跃过龙门的读书人,当然也少不了实权的少壮派军官,他们不是没有对谢家兄弟的“发迹”做过调查,奈何连他们的父亲都不知所以的情况下,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在谢神策被任命为太学博士的时候他们尚且可以无所谓的笑笑,只是当做谢家为了补偿谢神策寄样淮扬道十年向皇帝陛下讨要的一份清贵美差。而事实上谢神策也确实做得风生水起,诗名、文名都是能让街头巷尾交头称赞的。他们当中就有不少人读过《三国风云》的,还有人故作清流不避嫌的点评过。

    但是当谢神威被皇帝陛下赐婚、谢神策出使鲜卑的消息放出来后众人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这两样都不是一般的受宠就能达到的高度了。

    尤其是使节。

    谁不知道这是一项肥差?只要接回了鲜卑公主,那就是大功一件,封侯拜相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了!眼下的六部尚书,就有四人当年在出使外国的时候为国争光了的!

    所以这理所当然的引起了齐王党青年派的警惕,然而当谢神策再回到晋都的时候,皇帝陛下的任命便将所有人都震惊了:用谢神策为缇骑司提督!

    缇骑司提督啊!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他谢神策凭什么?皇帝陛下又为什么?

    这个世界是疯了么?

    而在下半年谢神策弹劾蔡家十大罪状接着以雷霆之势将蔡家连根拔起之后,这些青年派心中只剩下了恐惧、不解与愤懑。

    不,不是愤懑,准确的说,应该是不敢再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愤恨。

    这些事情困扰了他们半年之久,这大半年来,期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能闭着眼睛道背入流了,但是其中的诡异与不可思议确实没有一个人能看透。就在今天,终于有人能为他们解惑了。所以这帮青年派都做足了姿态,想要了解实情。

    司马檀并不做作拿捏,直接说道:“这件事确实是有隐情的。”

    众人僵硬的脸上一阵轻松,心里却兴奋了起来:果然是有内幕的!

    “这些事情的关键点,不在于陛下信任,不在于陛下的宠爱,不在于谢家的运作,甚至不在于大晋国内。”

    “它在于鲜卑。”

    “在于段匹鄯袭击使团。在于之后的谢家兄弟获得战功。”

    “诸位想过没有,如果谢神策仅仅只是单纯受到陛下赏识,那么他如果能安安全全、平平静静的接回鲜卑公主的话,陛下怎么可能将缇骑司交给他?最多大小黄门罢了!所以这件事以及后来的蔡案,起点都是因为段匹鄯袭击了我大晋的接亲使团。这件事,是谢家兄弟大放光彩的一切初始点。”

    “段匹鄯为什么那么不明智的袭击了接亲使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会给段部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么?他应该是明白的,然而既然明白还这样做,无非就是有比部族更能让他牵挂的事情。”

    “诸位可知是什么事?诸位可以大胆的猜猜。”

    司马檀说完,众人愁眉苦脸的埋头苦思,一刻钟过去了也没人开得了口。

    司马檀前面的话不多,信息量却实在很大,众人中有嗅觉敏锐的,譬如司马槿、赵旭,都隐约的闻到了阴谋的味道。青年派几个主要的任务也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段匹鄯与谢神威有杀子之仇!”

    司马檀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原来如此。

    众人明了。若非如此的话,段匹鄯怎么会不顾大局的对两国和亲使团动手。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即便是有杀子之仇,段匹鄯又怎么会致整个部族于不顾呢?单单如此的话,是否有些牵强?可别说段匹鄯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谢神威怎么会杀了段匹鄯的儿子呢?”

    那人说完,众人又将质疑的眼光看向了司马檀。

    司马檀说道:“谢神威当年曾经远赴西北历练,据家父得到的情报,乃是一名普通的游骑兵,所以与段部多有摩擦,这个仇,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结下的。而谢神威杀的,正是段匹鄯最喜爱的二儿子。且据在下与家父推测,段匹鄯之所以会决定对使团动手,还是有人居中挑拨。”

    众人点头明了。

    司马槿解说道:“至于谢神威怎么会杀了段匹鄯的儿子,还是我们的功劳啊。”

    赵旭一听,然后略一想,便笑道:“果然不假,这件事其实还有我等的参与。”

    诸人闻言一怔,随后又纷纷明悟了。

    司马檀不解道:“此事诸位也有份?”

    司马槿笑道:“谢神威曾经赴西北‘历练’,正是我等算计的结果。谢神威心高气傲,为人极为跋扈,我等便用计,让几名失势国公家的纨绔子弟挑事,激怒了谢神威,如此如此,这才让他离京两年。名为历练,实则避祸而已。哈哈哈。”

    司马槿解释过后,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司马檀闻言,也是笑了。

    这。。。。。。还真是因缘际会啊。

    只是,你们当日的小算计,却是造成了今日的后果。

    司马檀一面笑着,一面鄙视着。当然他绝对不会说破。

    赵旭笑着笑着便冷静下来了,说道:“昨日之事,正是今日之伏笔,悔不当初啊。”

    此言一出,众人就又都安静了下来。

    这帮蠢材。。。。。。司马檀心里想着。

    见场间又冷了下来,司马檀开口劝解道:“诸位不必如此,这只是陛下的谋划而已,谢家兄弟只是碰巧上位而已。根据家父的推断,莫说段匹鄯袭击使团,便是大晋与段部的战争,都是陛下一手谋划的!种种事端,都是陛下为了巩固西北防线而设下的大局。即便没有谢家兄弟,也会有张家兄弟、李家兄弟出现的。所以说,这都是陛下的需要而已。诸位都是明白人,只是被眼前谢家兄弟的声势蒙蔽了双眼而已。其实无需担忧。”

    这些话说出之后,场间果然又活络了起来。

    有感叹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深谋远虑的,有感叹自己没抓住时机的,有说若是自己的话也能完成陛下的谋划的,甚至还有人趁机展望了一下谢家兄弟不再被皇帝需要而失势的那一天。

    最后一种说法最是无稽,偏偏引得众人的一阵追捧。

    司马檀看着这幅景象,与诸人或是夸耀或是展望,表面上谈笑风生,心里实则是鄙视到了极点。

    谢家兄弟只是因为被陛下需要才上位?

    开什么玩笑!

    你有能耐你五千人十天歼灭七千鲜卑铁骑啊!

    你有能耐你奔袭数百里阵斩段匹鄯啊!

    你有耐皇帝陛下为什么不选你当缇骑司提督!

    别说什么明珠蒙尘,你当缇骑司都是傻子啊,他们发现不了人才啊!

    司马檀突然觉得父亲不在晋都,齐王只是靠着这些人,和他们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的老子爷爷,能不能真的斗得过太子。

    (ps:两章不解释。稍后还有!)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夜谈() 
看着这群人在自我麻醉,就连司马槿与司马杉也是满面红光的大声说笑,司马檀觉得好生无趣。

    还是边疆好啊。。。。。。没有这么多的勾心斗角,没有这多的拐弯抹角,没有这么多的废物蠢材。有的只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还有一群简单,却真性情、真男人的士兵。

    等等,这两句诗不就是谢神策写的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真是好诗,就连父亲大人也是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呢。

    虽然不喜欢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