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70章

汉末之奇谋-第70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2章 直城门前戏百官() 
正午的时候,百官都已到齐,那些被姬溪强硬的绑来的,自然对姬溪横眉冷对,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不过,这些人在姬溪的眼里都是小虾米,想想也是,能做出这般赌气的举动,连孩童都有不如,不是小虾米又是什么呢?

    而姬溪看重的那些人,如王允,赵谦,种拂等人,瞧瞧人家是怎么做的,人家虽然心里面巴不得董卓被天打雷劈,可明面上却不露出一丝一毫,虽不至于阿谀奉承,但却能表现出足够的尊重,给董卓足够的面子,这一点,从人家能够自发的放下身价便可见一斑。

    日头已过,董卓终于姗姗来迟,当那青罗伞盖,黄金斧钺摇摇在目的时候,姬溪要小皇帝下了车架,走到百官的前面,带头迎接,而姬溪则侧身站在小皇帝身后半步,却俨然在百官之首。

    车架近前,姬溪当先长揖及地,高声唱道:“臣,恭迎太师。”

    身后百官,虽有不愿,可大多不敢当面给董卓难看,是故除了了了几个蠢材,具皆做出了和姬溪一样的举动。

    在众人的恭迎声中,董卓肥胖的身躯从车架中走出,许是一眼就见到了天子,感到了极大的荣耀,所以面上满是喜悦。

    是故快步走到天子身边,也不失礼,只是佯装关切的道:“这天气炎热,陛下不在宫中赡养,竟亲自出宫迎接咱家,咱家怎么生受的起啊。”

    看的出来,小皇帝还是有些惧怕董卓,但总算还能开口流利的说话,是以说:“太师功高劳苦,乃国之柱石,这区区小事,朕实属应当。”

    听到小皇帝仅仅有条的这句话,董卓倒是一愣,直觉小皇帝有了些改变,不过当看到小皇帝身边的姬溪时,董卓瞬间认定,这一切,定是姬溪教导的。

    如姬溪预料的那般,董卓并没有丝毫的生疑,反而亲切的扶起姬溪,老怀大慰的说:“我儿这几日辛苦了,为父甚是感动。”

    只这一句话,姬溪就知道,临华殿之事已经圆满的解决,而一切也尽在把握之中,否则,董卓绝不可能如此和颜悦色的对自己说话,只怕一上来就刀斧加身了。

    姬溪心里冷笑,面上却再拜曰:“为义父分忧,溪万死不辞,哪有辛苦之说?反而是义父日理万机,此番又是长途跋涉自郿邬赶来,更是辛苦,还请义父保重身体,切莫太过操劳啊。”

    闻言,董卓大为感动,拉起姬溪的手说个不停,却把天子和百官晾在了一边。

    看着二人那虚情假意,听着二人那令人恶心的寒暄,一些蠢材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衅,是故弄出了些骚动以期引起二人的注意。

    董卓看到了,是以不悦的皱起了眉头,姬溪也察觉了,是以也不悦的皱起了眉头,只不过,姬溪并没有如董卓预期的那样去呵斥,去逮捕,而是选择了一个董卓没有想到但却更合董卓心意的方式,只听姬溪说:“哎呀,义父,这天气炎热,你我军旅出身倒也没什么,可我们的有些大臣日夜操劳,怕是受不了啊。”

    董卓一愣,不过瞬间便理解了姬溪的意思,是以大笑着接口:“唉,这要是为父疏忽了,只是没想到竟有如此多的政务需要诸卿操劳,竟至夜以继日,为父身为太师,羞愧难当啊。”

    姬溪借道:“义父误会了,朝中政务虽多,但有义父总掌大局,一切尽然有序,事半功倍,哪里需要什么夜以继日啊?”

    董卓的笑意更甚,佯装不解的问:“那桓德所说的夜以继日,是为何意呢?”

    姬溪笑道:“想必是宅邸之事吧,溪也不敢妄言。只不过,溪见主公日益憔悴,所以大胆的向义父请赏,不知可否。”

    董卓难得的大方,道:“桓德尽管说来,为父无有不从。”

    姬溪便道:“溪为百官各请虎鞭一副,不置可否,不过,溪年轻力壮,便不需要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百官们要是再不明白,那就不是蠢,而是啥了。这狼狈为奸的父子摆明了是在嘲笑诸人某方面不行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些人终于忍不住了,在董卓和姬溪的大小声中豁然出列,手指哆嗦着指向二人,想要骂些什么,却骂不出口,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姬溪竟然说:“哎呀,义父,是溪疏忽了,此等周公之事,怎能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说呢,诸公勿气,溪在此郑重的向你们赔罪。要不还是请义父责罚吧。”

    董卓适时的说:“桓德如此孟浪,确实该罚,便罚你备上厚礼。挨个登门赔罪吧,不过你放心,虎鞭嘛,你要多少,为父给你多少,万不要对诸公吝啬。”

    姬溪打蛇随棍上,赶紧接道:“溪领命便是,不过,虎鞭虽有效,但当下却是没用的,溪觉得还是应该谦让下诸公,所以,我等还是进城吧。”

    董卓哈哈大笑,看样子是真的高兴,竟再也不理会那几个明显行动不轨的人,转身便牵起天子的手,向车架走去。

    姬溪呵呵笑着,亦步亦趋,中途中只是隐晦的给了站在董卓车架边的芙儿一个眼色,而后便不管不问了。

    只是一眼,芙儿已经明白了姬溪的意思,于是立刻对身边的高顺说:“将军去将那生事的几个蠢材抓起来吧,要快,最好在他们彻底爆发之前制住他们,否则他们性命不保,不过,若是真的来不及,那就当场斩杀。”

    也许高顺自己都没有察觉,只是这短短的五六天的功夫,自己竟已经对芙儿的话言听计从,是以,听了付了话后,高顺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刻行动起来,堪堪在那几人失去理智之前将他们制住,整个动作,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而这场杀局,也随着高顺的快速行动而宣告结束。

    这一切,都被姬溪看在了眼里,心中对芙儿再次高看一重,此女,绝非等闲。

    而姬溪没有察觉的是,直城门前的这一切,另还尽皆落入了一个人的眼中,他自始至终的微笑着,旁观着,饶有兴趣的作着看客,他对姬溪非常的感兴趣,对那个婢女也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在去往未央宫的路上,他一直观察着这两人。

第113章 禽兽不如枉为人() 
董卓没有去未央宫,而是选择在建章宫大宴群臣,这宴,自然不是好宴。

    姬溪虽然在直城门巧妙的阻止了董卓的杀心,但姬溪也知道,董卓的杀心不会那么容易的散去,姬溪能阻止一次,但绝对阻止不了第二次。姬溪能做的,只是削弱董卓的杀心,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姬溪没办法让董卓的杀心枯竭,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事实证明,董卓此来确实是来杀人的,当姬溪看到建章宫的大殿正中支起来的那口硕大的铁锅时,姬溪便知道,董卓的杀心,并没有消退多少。

    百官们坐定,具皆面寒胆颤的瞧着殿中的那口大铁锅,不知董卓意欲何为。

    董卓先是规劝天子回宫休息,小皇帝隐晦的瞧了姬溪一眼,得到了姬溪的首肯后便辞别董卓与百官,自行起驾回长乐宫去了。

    天子一走,董卓再也没有任何的顾忌,只见他大马金刀的往主位上一座,吆喝百官入席,并特意让姬溪坐在他的左方最上首,位在三公之上,这般做法,显然于理不合,只是没人敢言罢了。

    饮宴开始,董卓殷勤的劝酒,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董卓忽的轻飘飘的丢出来一句话:“诸公可知晓,咱家的命苦啊。”

    闻言,姬溪立刻就知道,重头戏来了。

    殿内的百官自然也明白,是以立刻打起了小心,一小官起身敬酒,言:“太师功在社稷,日理万机,还请保重贵体啊。”

    余者另有几人起身,对董卓阿谀奉承,不过他们拍马屁的功夫,自然是比不上姬溪的。

    董卓呵呵笑了两声,转入了正题:“前些日子,竟有人潜入郿邬刺杀咱家,亏的当时奉先在外值守,否则咱家性命不保啊。”

    殿上立刻有人挺身而出,为董卓打抱不平:“何人如此大胆,其罪当诛。”

    董卓说:“经过拷问,那几个刺客倒是嘴硬,据不招认,不过咱家相信,其幕后主使者便在此地,诸公猜猜,此人是谁啊。”

    闻言,殿内瞬间鸦雀无声,百官具皆噤若寒蝉,不敢言语了。

    董卓见状冷笑一声,说:“没人承认吗?好。奉先,将刺客带进来,当堂指认。”

    吕布领命而去,片刻后回来时,押来了三个半死不活,遍体鳞伤的囚犯。

    在百官的注视下,董卓离位,走到三人面前,阴笑着问:“谁指使的你们,如实道来,咱家或许还能饶过尔等的小命。”

    三人嗜血的盯着董卓,姬溪离得虽远,却似乎能听到那三人咬碎牙齿的声音。

    见状,董卓阴狠的笑着,对他们说:“咱家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若是还不说,看到那口大锅了吗?咱家会把你们一点点的扔进去,让你们亲眼看着自己的肉在那里面煮。”

    一人大骂:“狗贼,吾活着杀不了你,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董卓冷哼一声,说:“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蠢东西,来啊,把他的胳膊砍下来,丢进去。”

    董卓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以刽子手寻令上前,大刀抡起便砍,一条血粼粼的膀子应声而落。

    在此人的惨叫声中,他的胳膊被丢进了铁锅,溅起了大半的水花。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手臂被丢在铁锅里面煮是什么滋味,姬溪没办法体会,他只能深切的体会到自己的感觉,这感觉很不好,非常的不好,不是怕,而是恶心。

    再看百官,具皆面如土色,便是王允等人也是瑟瑟发抖。

    而董卓却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是以竟是眼冒精光的紧紧的盯着,且似乎觉得不甚过瘾,便让刽子手再次看下了那囚犯的小腿,洗也不洗的直接丢了进去。

    这囚犯死了,也不只是被吓死的,还是疼死的。

    与他一块死的还有一个,不过这一个确实被活生生的吓死的。

    还剩最后一个,董卓期待的问他:“怎么样,你现在想起来是谁主使你的了吗?”

    此人虽然还没有被吓死,但也已经大小便失禁了,面上惊恐,喉咙里面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见状,董卓厌恶的很,竟是亲自动手,竟此人的头颅砍下,提了头发就扔进了铁锅。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那木柴烧断的声音不绝于耳,那声音,夹渣这一股说不清的气味,令人作呕。

    董卓似乎很满意这样的氛围,或者说那他很享受百官们那畏惧的神情,所以,在杀了那三个囚犯之后,便一言不语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挂着阴冷的笑,不断的扫视百官,久久不语。

    直到,铁锅沸腾,里面的肉已经煮烂。

    董卓招招手,对百官说:“今日,咱家请诸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来呀,将美味端上来。”

    这肉,自然是人肉,说实话,姬溪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煮熟的人肉,客观的说,这人肉看起来跟猪肉差不多,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只是,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人不只有眼睛,还有思想,而思想这东西,却桎梏了人的眼睛以及所有。

    百官们不敢动,董卓哈哈一笑,当先吃了一大口,就着酒水送下,后大呼曰:“真真是人间美味,哎,诸公怎么不吃,莫不是,这美味的主人与诸公有旧?”

    一人挺身而出,大骂曰:“禽兽董卓,你妄为人矣,本官誓死不与尔等为伍。”

    说罢,迎头便向董卓撞去,可还没跑出去两步,便被武士斩杀,更在董卓的呵斥声中被大卸八块,丢尽了铁锅。

    董卓怒喊:“此人定是刺客的幕后主使者,诸公之中,还有他的同谋吗?”

    谁敢承认?于是乎,在董卓的淫威下,不少人颤抖着提起了筷子,强忍着恶心,或多或少的吃了一块。

    姬溪没有吃,淳于嘉没有吃,赵谦和种拂也没有吃,另外还有些小官没有吃,可吕布,王允,马日譂,赵岐,华歆等人吃了。

    董卓笑着勉励了王允等人的忠心报国,接着便面色突便,拔出腰间佩剑,大步走到一没有吃肉的小官面前,问他:“汝为何不吃?”

    那人诺诺不敢言,董卓大怒,一剑劈下,当场斩杀,后又问一人,再杀一人,然后,走到了光禄大夫淳于嘉的面前,问他:“汝莫非为刺客同党?”

    姬溪注视着淳于嘉,他和淳于嘉接触过,他的蓝田县县令之职就是出自淳于嘉之手,只不过自那之后,便再也没有接触过罢了。

    淳于嘉是什么人,姬溪以前不甚知道,但今天却知道了,别的不说,这是一个又风骨的人,他明明很怕死,但他更怕吃人肉,所以,他选择了以死相抗,而选择之后的他,面对生死便很坦然。

    他自顾自的饮酒,对董卓的问话不屑一顾。

    董卓大怒,作势欲砍,却不料平地一声惊雷,一声劝阻响起:“义父,且慢。”

第114章 天降文和辩群雄() 
被姬溪所阻,董卓明显的不悦,可心里又非常的喜欢这个新收的义子,因为喜欢,故而多了些许的容忍。

    是以听到姬溪的喊声后,董卓停住了手,转身问姬溪:“桓德因何阻我?”

    姬溪谄笑着起身,走到董卓的身边,却没有回答董卓的话,反而对淳于嘉厉声喝道:“说,你是不是刺客同党?”

    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淳于嘉却似乎更加的镇定了,是以听了姬溪的喝问后,不疾不徐的摇了摇头,只不过说的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闻言,董卓大怒,而姬溪亦是大怒,只不过姬溪的反应快,是以在董卓将欲动手之前已经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淳于嘉应声而倒,复起身时已经血流满面,看起来凄惨无比,实则姬溪知道,他根本就没受什么大伤,充其量擦破了皮罢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淳于嘉大怒,可还未及大骂,姬溪已经窜到了他的身前,将之一把提起,厉声喝曰:“儒生何故如此狂妄?你说我等欲盖拟彰,那你可能自证清白?”

    淳于嘉大声道:“吾生而清白,磊落堂皇,何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