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143章

大明影侯-第143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守的人也不跟他们透露,现在等于他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接到圣旨的其他藩王,自然也跟他一样,纷纷派出了自己家的仅剩的几个人,出门打探消息,想必大家的想法都一样,那就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后要怎么办。

    这消息也很快的传遍了京师,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也没有特别不好的言语出现,道理也很简单:

    第一呢,天家的事情,不是小事情,现在锦衣卫起复了,要是真要是追究的话,可能牵扯很大,虽然锦衣卫现在对百姓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听说锦衣卫在京师里抓百姓,但是,万一呢,朝廷的大老爷这么多,要是真有人向陛下进言,追究呢,难道要把自己的命送进去,你要送你去,我可不傻,因此没有太大饭进的言语出现。

    第二嘛,因为有了大明报和大明逊志报,这两份报纸上面将这件事情,完完本本的解释了一遍,宣扬了朝廷的政策,天子念及家族亲情,特复诸位王叔王位,昭告天下,以安诸王,以谢万民,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就没必要说些阴阳怪气的话,来惹大家不开心了。

    第三嘛,锦衣卫暗探,密谍,还有收罗的那些地头蛇的推波助澜,现在有了他们,什么消息传不出去。

    朝廷的诸位大人和建文皇帝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们也明白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还是很欣慰的,还有大臣心里也在赞叹着方中愈一力促成的大明报和逊志报,当然还有齐泰齐大人,若不是他提请恢复锦衣卫,现在哪会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些事他们不做,自然得找愿意做的人来做。

    那些奇怪的话,也已经很快的就淹没在了官方文字之中了,百姓们谈论的都是天子仁义,朝廷有德,现如今虽然燕王叛乱,但是天子对于诸王还是仁厚的,所以呢,他们也认为建文帝是圣明天子。

    朝廷的募兵之策也在进行当中,兵部尚书齐泰,礼部侍郎黄观,修撰王淑英,知府陈彦回,都御史茅大芳,给事中陈继之等分赴各地募兵,之前的勤王之诏,也散发天下,呼吁众多府县,募兵勤王。

    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这也是大家讨论的,齐泰到了松江府,苏州府,其他人也都到了各大重要府县,呼吁兵马,整军备战。

    希望有用吧。

第0329章 京师的最后屏障() 
镇江,在明朝之前,也被称之为京口,丹徒,现在它的治所也在丹徒县,还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镇江,距离大明京师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也就百二十里路,所以镇江算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

    意思就是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扼守应天的要害,它所具有的重要军事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中愈现在的目的地就是镇江,其实快马加鞭也就一两天能到,但是中愈一行人,虽说是在不断赶路,但是沿线是在不停的观看,对于民间的情况也多加了了解,所以时间还是拖得有些久,最后终于在两天后赶到了镇江。

    镇江的城池还是挺高的,毕竟在京师附近,又是战略要地,所以呢,当年朱元璋在定鼎大明之后,就下令将这里的城池又重新修缮了一遍,所以看起来,镇江的外城修的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在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

    如今,北方局势胶着,再加上难民的逃离,镇江的百姓也听说了,北军势如破竹,南下之日不远,所以他们也有些心惊胆战,现在基本上无事也不会再街上溜达,毕竟还是自己的命重要啊,要是在外面乱跑,一不小心就把命丢了怎么办。

    中愈一行人进城后,就有了很大的发现,这里的人们和京师的百姓差距太远了,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他们的笑脸,众人相视一眼,似乎这里并不是很太平,看来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公子,咱们现在怎么办?”小十二,说了一句,毕竟现在已经赶到了镇江,一路上风尘仆仆,大家都挺累了,还是渴望休息的。

    “先找个地方吃饭,听听情况在说。”

    既然已经到了镇江,自然是先要搞清楚状况再说,中愈看了看这主要的街道,还是有些冷清的,虽然店铺也开了门,但是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光顾的。

    一行人在街上找了一圈,看了一家面馆还开着在,就进去了,马匹就拴在外面的树上。

    店家看见一群人进来了,赶忙上前招呼,“客官,您里面坐。”

    还赶忙收拾了一下桌子,招呼着他们坐,还上了茶水。

    这面馆也不大,老板亲自招待,也没有什么店小二啥的,不过到是和后世很像,毕竟这个服务意识还是挺好的嘛,中愈看着还挺熟悉的。

    “老板,给我们每人来一碗面,在随便来点小菜,快一点啊。”小十二率先开口道,他现在在中愈身边就像是个临时管家,不一定做的特别好,但是有人操心和没人操心肯定是不一样的。

    中愈笑了笑,算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抱歉客官,咱们店里只有面条,没有其他的小菜,您要是要吃小菜的话,我出去给您买,您看咋样?”店掌柜一听他的吩咐,立马回复道。他这个店小,现在生意也不好,好不容易来了个生意,总不能不要吧,把被人往外推,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算了,您就做面吧,咱们吃面就行,多来点。”中愈喝着茶水说道,毕竟出门在外,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是能吃就行了啊。

    “得了,客官,您稍等,我这就去厨房,让他们多下点。”掌柜的吆喝一声,就上了后厨。

    大家分了几桌坐好,店子里也没有其他的人,这个点也不是吃饭的点。

    桌子到是擦得很干净,大家也都趁机说说闲话,休息休息。

    “少爷,咱们为什么不找一个人多的地方吃饭,就算不是大酒楼,也要是酒馆啥的吧,那样的地方人多,闲话多,是最好的打听情况的地方了,只要咱们在那里吃一顿饭,不要多长时间,咱们就可以将这镇江的所有情况都搞清楚。”

    这是跟中愈同桌的于峰,一开始是老六的人,年龄也不大,跟着老六也才两个多月,中愈队伍里缺一个审讯的锦衣卫,所以嗯,就把他带在身边了。

    中愈笑了笑,那些老手也露出了笑容,他们自然是多少猜到了一些,所以你,就没有问,这小于啊,一直在京师,基本上没出过打探的任务,自然是不太知道。

    “小十二,你告诉他吧。”中愈对着小十二说道,他也想看看,小十二进步了没有,到底有多大的进步。

    小十二点了点头,“阿峰,你说的大酒楼啊,是能听到不少的消息,但是啊,咱们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去,咱们能听到别人的信息,别人自然也能够注意到咱们,太醒目了,况且啊,你看大人一点都不着急,就知道了,大人自然是有办法的。”

    看了看中愈,说道,其他人也一副就是这样的样子,嘿嘿,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多少都是正确的,所以啊,还是得揣摩啊,多揣摩一下。

    “额额,原来是这样的啊。”于峰摸了一下头,笑了一下,他也发现自己要学的也太多了。

    “好了,先吃面吧。”在他们谈论了之后,掌柜的过来上面了,一碗碗面条端了上来,都还冒着热气,掌柜的还放了些,现在市场上卖的一些小青菜。

    大家听了中愈的话,开始吃面,一个个的吃的很是开心,咕噜声声,看来这老板家的面做的还真不错,大家都吃的很快,把汤都喝了,似乎是以前的苦日子过得多了,大家都很珍惜粮食,所以就差把碗舔一遍了。

    吃完之后,中愈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这让于峰有些奇怪,不过他没有问,因为其他人也没有问,所以呢,他在等着少爷呢,他知道少爷一定会有自己想法的。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进来了,他穿着很普通,靠近了中愈,其他人立马很警惕的站起来,毕竟突然一个人进来,他们还是挺紧张的。

    “不用担心,让他过来吧。”中愈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紧张。

    众人才退回自己的位子,“少爷,您来了,掌柜的让我来接您。”

    那小伙子一上来就跟中愈说上了话,手里还晃了一下。

    “额,带路吧。”

    “是。”

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 
一行人在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之后离开了面馆,小十二走过去付了面钱,也算是处理后续事情吧,做管家就得面面俱到啊,这点小事自然不需要中愈吩咐,他也多给了一两银子,也算是给的赏钱吧,直把那掌柜的笑的合不拢嘴,这个世上,谁不爱钱呢,他们挣银子也是因为养活自己家里人啊,小本生意,薄利多销而已。

    那掌柜的自然也看出来了,这些人不是一般人,毕竟那股子精气神,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呢,他连忙道谢,还目送着中愈他们除了自家店门,就好像是碰见了财神一样。

    大家牵着各自的马跟着来的那个年轻人,他们都很自觉,没有说话,因为他们都懂的,有些事知道不能问,有些事能问不能说,做好自己就行了,这样活的会更久一点。

    路上的行人不多,也没有京师里随处能看见的那种小摊贩,所以呢看这意思,外面的经济情况并不是怎么好,至少现在展现在他们眼前的跟京师的差距很大。

    中愈也没有跟那位年轻人聊天,只是跟着后面走。

    弯弯绕绕,大家走到了一处小的宅院面前,那位年轻人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后有脚步声传来,“谁啊?”

    “掌柜的,是我,小孙啊。”

    吱呀一声,门开了。

    一位留着长胡须的中年人打开了门,瞅了瞅,“进来吧。”

    说完站在了一旁,中愈也没有客气,径直的往里面走去。

    一行人走进去,马匹也牵了进去,然后分散开了,四处看了一下,当发现没什么其他人之后,几人相视一眼,点了点头,中愈自然也看见了,他在打量着这处宅院。

    那掌柜的又把头伸在门外瞅了瞅,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然后才退回去关上了门。

    看着众人的表现,这位中年人是眼前一亮,确实是训练的不错,比当年的可是好了不少,“小孙啊,带这些兄弟去休息,把马匹都饲喂好了哈。”

    这掌柜吩咐了一边,说道。

    被称作小孙的年轻人听了一遍后,就转身招呼大家过去了,毕竟年纪小,大家还是能够谈得来的,似乎也是知晓接下来的时间是中愈和这位掌柜的,他们都很识趣的跟着小孙走了。

    掌柜的带着中愈来到了客厅,小十二在后面跟着。

    这房子也不大,但是布局还行,啥都有,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吧。

    进了屋之后,这人伸手让中愈坐在了主位上,自己则站在了下方。

    待中愈坐好之后,他拱手道:“职下章兵见过大人,大人午安。”

    “不用客气,在这里你是主人,我们充其量算得上半个客人,那一套就不用了。你是老锦衣卫还是大明报的属员?”

    中愈虽然看见了那块令牌,但是他也不确定这人是隶属于哪里的?锦衣卫往外派人,除了重要的是他亲自点派以外,其他的都是方良和王雨辰两人决定的,至于他们的联系方式,只要是不脱离锦衣卫就行,这一点他们还是比较松的,但是因为暗卫内部调查组的存在,锦衣卫内部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想查,还是能够查清楚地,所以并不能让他们侥幸。

    那掌柜自然是猜到了中愈的疑惑,“大人,职下以前确实是老锦衣卫,不过是下属的卫所兵,后来您也知道,自从高皇帝裁撤北镇抚司后,锦衣卫的权柄也弱化了不少,那些饷银根本就养活不了咱们这么多卫所兵,但是军籍又不能掉,所以呢,上面也就默许咱们自己干点事,不要给朝廷找麻烦,所以咱们下面的情况都比较分散。”他说的也都是实话,本来军籍逃离的就多,他们没有逃离,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他停顿了一下,看见中愈确实没有神奇的意思之后,继续说道:“后来您在招人的时候,我就回了卫所,再后来,卫所的千户就让我去找您,不过您是大忙人,没见到您。大明报差人的时候,我就去了王先生那里,也就在他手下干了,现在是镇江分社的社长,不过锦衣卫的活我也在干,我都是直接报往情报司的。”

    那中年人就这样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中愈笑了笑,“那你现在在这边是些什么情况?”

    “回大人,京师衙门里也给我调了不少人过来,现在有三十七人,都是锦衣卫卫所兵,不是您后来招的精英,都是卫所兵里面没袭职的,您也知道,军户升了儿子,只有张子才能继续在军户里干,其他的儿子虽说也是军籍,但是是可以不当兵的,但是不做事就养活不来哦自己,所以,他们就被打发到我这里来了,不过现在也成长了许多。

    事情多了,需要的人手也多,镇江地面上的,下面的地头蛇也收了不少,报社下面的都是正经人家,身家清白,校对编辑也都是这里的教书先生,现在做的还不错,大家也都投个新鲜,还是有些收入的。”

    说道这里,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现在他也是锦衣卫总旗了,以前可能没人瞧得起这么个总旗,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小方大人当了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那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是京师里百姓赞叹的大才子,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至少有了个盼头,所以呢,都是拼命的干啊。

    “说说的你的消息吧,坐着说。”中愈招呼了他一下,在外干的,也算是功臣了,现在他们一进城就能找到他们,看来现在的掌控力还不错,至少没有那么差,有点锦衣卫的样子。

    中愈之前也就是试试,看看有没有人能够找到他们,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吧,还好,他们干得不错,至少中愈认为他们,就凭自己急人的装束,就能判断出来,手下人已经是很用心了。

    这一点中愈还真是只猜对了一小半,他们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