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290章

大明影侯-第290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下子问了好几个问题,这也是他这几天一直想问的问题,虽然他一直想去问问方中愈到底要做什么?

    为什么长兴侯爷耿炳文这样看着他?

    但是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沉默,等待中愈自己来告诉他。

    见惯了,中愈恭恭敬敬的样子,现在中愈这副样子倒让他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毕竟其他的大臣都太过恭敬,让他感觉不到一点新鲜感,恰恰是中愈那不修边幅不重礼节的行为才让他觉得他不仅仅是皇上,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

    “长兴侯耿炳文知道了,我想改变大明的军制,所以想来求一个安稳。”

    中愈就知道一来就会谈正事,他根本就不想和皇帝谈正事,至少不想这么快。

    “老侯爷怎么知道的?”

    唉,还好你还是自己说出来了,建文皇帝心里舒了一口气,虽然有些紧张,但是看见中愈老老实实的将与长兴侯爷谈话的内容说了出来,他心里还是挺安心的。

    在他的心里中愈说了,最好不说也没有太大关系,无非是让他多想几次罢了,不过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帝王心术还不至于这么小气。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相信方中愈的,毕竟他做的那些事情,如果真的有什么异心的话,可以完完全全把建文皇帝朱允文架空的。

    “陛下,您忘了老侯爷,毕竟是前朝的老侯爷。太祖高皇帝能让他留下来自然有留下他的道理。说他是猜的,你可能不信,但跟他聊过他猜的可能性超过了五成,不过具体是什么猜的陛下?你也知道长兴侯,手里还是有几个人的。”

    中愈看着一脸好奇的建文,皇帝朱允文两人一直都在对视都在抒发自己的话语。

    在这个时候,他们俩所说的话都是为了证实。

    “老侯爷想要求什么安稳?”

    建文皇帝朱允文又问了一句这些话都是没有书面记载的,所以谈论的内容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再无第三人知晓。

    “长兴侯长子,耿璇在我的身边做个幕僚先生。”

    中愈一边抓着盘里的点心吃着一边向皇帝说着。

    这么久以来,在建文皇帝他一直都是这样,除了最开始的几次,有些拘束之外,后来的几次见面她都比较随意。

    没有故意的去放纵自己,只是将自己最简单的一面向他表现出来。

    建文皇帝朱允文恰恰喜欢这样的方中愈,其他的年轻人到他这里来都是战战兢兢的,潍坊中域在初见的几次之后反而变得落落大方起来,甚至是有些肆无忌惮,但这种肆无忌惮,他却很是欣赏。

    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活力,这样的勇气在他面前,如果只要金手一般的规矩就行了,太过拘束,反而让他觉得不好。

    不过很可惜,越来越多的人恰恰是在这方面有些害怕,所以让她都有一些距离感,唯独在中愈这边,他经常能感觉到一些朋友之情。

    “你没开玩笑,让朕的姐夫,去给你做幕僚先生。”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些不太相信,所以他又问了一遍,想要确认一下这个答案,对于他来说,他的姐夫是什么样的人?他还是比较了解的长兴侯耿家跟他们家关系真挺不错错。

    这也是当初北伐战争中挑选长兴侯耿炳文去当北方当大将的原因。

    中愈听见了建文皇帝,朱允文,说的耿璇是姐夫,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是把他当做家人看待的,而不是一个橙子。

    “是的,长兴侯耿炳文确实是这样说的。”

    中愈有点尴尬,毕竟长兴侯的长子,耿璇已经年纪很大了,而且是驸马爷,让驸马爷爷去他身边做个梦了,之前他还是有些想法的,不过既然已经到门口了,这样的话,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接受。

    “这样也好,既然如此,你还是用心的带带朕这个姐夫吧!”

    既然如此,这件事情也就到这个地步了,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个时候也没有做过多的计较,中愈能够远远本本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他心里已经很高兴了,所以,并没有在这件事情,做更多的深入谈话,对于他来说,现在他的表情真的是非常的开心非常的高兴,中愈在一起真的是有一种轻松感,对他来说,现在的感觉真的很好很好。

    “臣,谨遵陛下圣旨。”

    中愈拱了拱手算是邻居,不过这一番做派看在建文皇帝中文的眼里就有些觉得他有些取巧了。

    “搞了半天,你这是故意的呀?”

    “不敢,不敢,臣哪里感了,陈只是就事论事,该说的都说了。”

    方中愈自然不能承认。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在引导建文皇帝朱允炆将这件事情答应下来,之前他答应长兴侯耿炳文也只是顺势而为,能不能最后成功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思?

    如果他想让任用别人,那很容易,只要说一句就行,但偏偏那个人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姐夫,江都公主的驸马,兴宗康皇帝的女婿。

    所以他还是要建文皇帝朱允文首肯才行。

    现在建文皇帝朱允文既然已经把这句话说出来了,中愈就不藏着掖着了,不过他可不敢承认,也不愿意承认,有些事你知我知就好,非要说出来干嘛?

    “还没说正事呢,其他的事情呢,你到底是打算怎么办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觉得中愈在绕开话题,之前提的那么多建议,他还等着跟终于面对面的深入的交谈,中愈之前回来,京师却迟迟不进攻,让他还是有些着急的,毕竟当初中愈提出来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没有什么太多深入的,描写,他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一探讨,但是如果,终于能够深入的谈论一次的话恐怕对他以后的想法会有更大的裨益,所以他期待的终于回来,终于回来之后不进攻,他多少还是有些着急的。

    “兵制更改的事情,现在你不用说了,拿一份具体的更改计划出来吧,北方前线既然已经开始了,初步的试点想必你有更多的想法,朕也想看看全国各地的队队,该如何整顿。如今燕王朱棣的叛乱已经平定了各地藩王还有三卫。晋王朱济僖那边也还掌握着大军。虽然他在这件事情上立了大功,不过朕还是想对他的军队加以限制。这一点也要考虑进去。”

    从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角度来说,藩王如何,对他是好事。

    所以,他希望,中愈能考虑的清楚一点,对于藩王来说,不是所有的藩王都有野心,但是,当手里掌握的权利达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谁也说不准人心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再加上燕王朱棣,这一个不好的苗头,在前,他也害怕,开了后世的先例,让各个王爷都有心思造反。

    所以还是要把这件事情搞得清楚一些。

    “是,这个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做出一份妥当的安排来的。驸马爷那边在北方,他们已经开始做了,近期就会有汇报上来,到那时再与陛下共同探讨,怎样更改怎样加大力度度。”

    中愈心里还是挺清楚的,这件事情本来动静太大,他虽然想悄悄地做,但是既然已经被别人看穿了,意图那就正大光明的做,至少要让陛下心里没有这根刺。

    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方中愈也不清楚,但是他多少还是能感受到一丝善意的,方孝孺说的不错,建文皇帝朱允文在这件事情上还是看得比较开的,至少没有太多的针对他们这些全程。

    方中愈现在是大明朝最具有权利的暴力机关首领。

    曹文越,曹大人在这件事情上作了,具体的安排当然他也没有去过多干涉中愈的事情。

    也就是因为这样,锦衣卫现在发展壮大,特别的迅速,不仅仅是人员的分配,还有各项武器的研制,甚至是一些情报技术的研发都远远的超过了以前锦衣卫所要做的事情。

    方中愈做了这件事情,改变的很多,不仅是改变这些事情,也改变了其它人人。

    “那关于其他的呢,你之前说了那么多东西,不仅仅是有北方的有南方的,南方的那边总不能靠咱们那些骑着马的士兵一直去打吧吧!”

    “陛下,这个自然,南方靠海,海战自然要靠海军。陛下,可以从改革中来专门挑出一支军队,作为为守卫大明海疆的海军。”

    中愈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大明的海疆,也许建文皇帝朱允文以前没有什么概念,自从大明混一图的出现,再加上中愈对那副地图的修改,让建文皇帝朱允文也知晓了大明之外,还有大明,大明附近有一大片海域,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

    人就是这样。

    知道的越多,也就是这样的的。

    想法还是挺多的,所以要把这件事情考虑的很清楚了,建文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听到海军这个名称,之前中愈在奏折中也提到过。

    “”

第0551章 大明海疆几何多() 
    大明的海疆非常大。

    海疆之外,有无数的资源。

    从后世来的方中愈,自然知晓海洋的资源有多么的丰富,虽然目前他们还没有能力征服大海。

    可是并不代表有些东西他们不能用。

    不说别的,海运也比陆运要强吧!

    这个时候离后来的大航海时代还比较远。

    朝廷,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占据先机,将对于以后的发展无限的可能。

    所以他还是希望近期能够好好的把这件事情做好。

    昨天晚上她,已经在自家房里思考了很久很久,拿出之前自己的笔记本。

    在上面写写画画,填充补充。

    那上面很多内容都是,他刚到京师的时候写来的。

    那个时候他还不太了解大明的规则,也没办法对这里的事情做一下,统一的概括,不过现在好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了解的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而且身边还有那么人的帮助,所以想获得一些资料,也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他又对自己的计划做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没有完美的计划,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梦想。

    他只是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这件事情做得很好。

    给大家以希望。

    看着自己手里把手写出来的东西。

    中愈心里还是挺满足的,他只想做到这些,还很困难。

    大明的百姓,还有很多人都吃不上粮食或者说吃不饱,顶多是过日子罢了。

    光解决这一点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他还是希望能跟陛下说说做很多的事情。

    皇宫里的奏对,还在进行,外界,却已经闹翻了天。

    长兴侯长子,耿璇将要到方中愈身边做幕僚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之前他们看不懂,现在他们多少有些懂了,这是站队的意思。

    只是长兴侯耿炳文是什么想法了?

    他现在已经是侯爵了。

    长子耿璇以后会继承他的爵位。

    现在去站在方中愈那边,是相信方中愈以后走的比他更远吗?

    难道是国公?

    封王倒是没有人想过,异姓王已经很久没有封过了。

    汉家朝廷,封异姓王的下场都不太好。

    大部分都是死后追封的。

    不过人们的想法归想法,有些话还是不能说的。

    现在朝廷的权势已经达到了,他们无法掌控的地步。

    再加上之前燕王平叛战争的平定,让更多的武将站了起来。

    所以朝廷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更高峰,至少比之前要高的很多。

    讨论归讨论,但是说一些大不敬的话也是会犯忌讳的。

    锦衣卫如今这么强大,说不定什么时候锦衣卫就露出了獠牙,带着他们。

    “海疆确实足够大,不过太祖高皇帝封海也是历来有之的。

    朕要是想做这件事情的话,恐怕还有些困难。”

    朱允炆之前其实也知道,中愈拿出大明混一图的精修版的时候,就刻意的将大海的轮廓画了出来,建文皇帝之前还不相信。

    但是后来也慢慢的发现,确实有了这样的情况存在。

    所以他也懂得了,中愈的意思。

    “陛下,这个其实不难。民间还是有不少商家力量的。办法总是会有的,只要咱们多加讨论,这些事情还是能够处理的。”

    中愈说的不是假话,民间的商家力量还是挺强大的,至少他们走海运也是能走的,不过战船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你是想把商船改成战船?”

    建文皇帝朱允文虽然久居深宫,但是对于外面的船只还是了解的,大明,其实也有水师的,只不过没有那么的强大,也因为长久没有打过水战和海战了,所以并不受重视。

    “陛下,这只是承担一部分计划。商船改战船确实是有必要的,在咱们没有更多的能力建造更大更好的战船的情况下,商船改战船也是能做的,不过战斗力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以后的话可能会研发更大的船只。现在只能说凑合用了,毕竟咱们还没有能够成战的士兵。”

    中愈不是瞧不起大明水师,残留的那些士兵。

    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太久没有执行过,那样大型的任务了。

    本事基本上已经荒废了。

    要想有一支强大的很大明海军还得不断地慢慢来。

    “既然你已经有想法了,那就你一个条陈上来,大家讨论讨论。”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晓,这一切做起来都有困难,处处都得花钱。

    可是中愈给他描绘的那幅盛大的场景,让他却又不断的告诉自己是可以做的,那里有着梦想在线的,他们。

    大唐盛世,在后世的汉家天下中都是令人向往的。

    那种万国来朝的场面,让建文皇帝很是羡慕。

    海外也有国家和臣民前来。

    不说别的,遣唐使那个时候可是很多的。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相信中愈的判断的。

    “臣,知晓了,会尽快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给陛下审阅的。”

    中愈其实现在想的比较多,他知晓拔苗助长不是个好主意,但是却没有办法。

    有些东西都是成串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