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291章

大明影侯-第291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愈其实现在想的比较多,他知晓拔苗助长不是个好主意,但是却没有办法。

    有些东西都是成串型的,如果一样做不好,其他的都做不好。

    “陛下,其实臣的计划并不保险。如果做成了陛下将是千古一帝,万古之君。可要是做不成,臣将会是千古罪人。”

    功劳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罪过自然是方中愈的。

    这件事情的结果不会改变。

    不管做还是不做,所有的功劳都是皇家的。

    这一点中愈比什么人都看得清楚。

    所以大明报和逊志报宣传的,都是大明的将士,大明的百姓,大明的朝廷,皇家。

    从来没有刻意的去宣传过方中愈。

    虽然百姓们都知晓一切,都跟他脱不了干洗,但是看看得懂的人自然知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看不懂的人也就看不懂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知晓,这些事情。

    天子是没有错的。

    之前他发表罪己诏的时候,也是向天下臣民表示他有错。

    但是这么久以来,谁还记得他做了这些错事呢?

    那些错事都是百官们做的。

    连方中愈自己都承认那些错是他们没有做好。

    虽然跟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你想好了没有?”

    建文皇帝朱允文信誓旦旦地看着方中愈。

    “回陛下,臣想好了。”

    “既然想好了,那就去做,朕相信。你会给朕带来好消息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建文皇帝,朱允文,此时表达了最大的信任,他相信中愈做的那件事会成功的。

    从他自己内心来讲,他并不想站在太祖高皇帝的羽翼下,带领着这个国家慢慢沉寂,然后走向灭亡。

    皇家是最不相信万万岁的,也不相信,国祚绵延,万世。

    他比谁都清楚,一个王朝有兴盛也有衰败的时候。

    既然中愈给了他一个可以延续王朝性命的方法,他自然要仅仅的抓住了。

    “臣叩谢陛下信任。”

    方中愈从凳子上起身,收起他那玩世不恭的样子,跪下来向建文皇帝朱允文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也许换一个人前来,建文皇帝朱允文不一定能给他这么大的信任,或者说换一个皇帝恐怕就没有人愿意听方中愈说这样的话。

    “起来吧。虽然朕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但还是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这件事情还是要很慎重的做的。”

    方中愈在赌博,建文皇帝同样在赌,只是彼此心知肚明。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团结在一起,说服那些为大明朝廷做事的人,掌控着大明国脉的人。

    “臣,知道。”

    “说吧,你还是没有回答,朕的问题,到底要从哪方面下手?”

    既然都表达了彼此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就要谈正事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之前一直都在考虑怎样开口,哪里才是突破口?但是现在看中愈的样子,似乎他已经想的很清楚了,所以直接就像中愈说。

    从他的眼睛来看,他能考虑的事情举仅仅局限在表面上,对于深层次的情况,还有待观瞻。

    况且大明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毕竟没有离开过京师。

    对于真正的情况,还是来源于下面官员的奏报。

    现在锦衣卫的存在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有很多事情都是下面汇报好了之后直接给他看,最后的结果。

    因为中愈的存在,锦衣卫里的周报恰恰写的很明白,让建文皇帝朱允文了解到了外界不少的事情,所以才会现在这么开明。

    他有些后悔为什么早早的没有任用方中愈,不过现在还好,他又有些庆幸,至少在他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朝廷的局面已经变得很好了。

    “臣目前想的也比较简单,不过臣想问陛下一个问题,陛下知道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有什么来决定吗?”

    说是奏队,其实大部分还是方中愈在回答或者说他来提问,现在啊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后世的各国家的领导人考虑的问题。

    国家的强盛到底由什么来决定。

    “你又来,每次你问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朕真的有些心烦。因为朕知道,朕的问题和答案,根本就赶不上你的,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以后要是再这样,可就没有下次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皱了皱眉头,又吓唬了一下方中愈,虽然他知晓这点吓唬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得得得,臣说,臣说,陛下不要生气。陛下,其实一个国家要想强盛,最基础的是人。”

    中愈也不卖关子了,他也只想建文皇帝朱允文说的是事实,他要做的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复杂,也许是之前总是喜欢这样做,所以才会不断的问别人问题,把这个习惯也带到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面前了。

    “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着有些迷糊,人,朝廷统治的百姓有很多呀,干嘛中愈要这样说呢,不过他也知道中愈既然如此,郑重的提出来自然会有其他的想法,所以他看着中愈眼神里露出征询的意思。

    “是的,陛下,您还记得当初曾告诉您的民权与君权的关系吗?其实先目前来看朝廷将百姓限制的太过死,世农工商虽然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国策,但是时至今日,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没有办法,适合现在的大明朝廷了。朝廷统治的区域越来越大,朝廷统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多,咱们需要更灵活,更变通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而做到这一切的都是人。”

    建文皇帝若有所思示意中愈继续说。

    “陛下,治国需要人才,这一点想必陛下是知道的,如果只有100个人,陛下可能从里面挑出一个人才那如果有1000个人,毕竟是不是能挑出两个呢?如果有1万个人陛下是不是能挑出100个甚至更多呢?所以激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陛下统治的人,树木越来越多的话,想bb从里面可以挑出来的人才,也就越来越多。。”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出来了,在中域的话中,如今朝廷的重臣都算不得人才。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因为他早就知晓中愈对那些一直靠写八股文写文章来证明自己有才干的官员,并不是太喜欢。

    相比而言,他更喜欢那些能够做出来东西的工匠,能够在某些事情上做出突破的人。

    这一点从他之前大力奖赏那些研发水泥的工匠就可以看得出来。

    或者说中愈更喜欢那些可可以照出东西来的人。

    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更让人喜欢的,中愈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人多了要吃什么了?朝廷,现在的情况你是知晓的,很多老百姓都还吃不了太多。这一点户部已经跟朕,提过很多次了,不少地方的百姓是不能吃三顿饭的,况且要增加人口,这方法又如何出来呢。你说的这些都只能想象,退一步说就算是有这样的方法,朕又能等多少年,十年,20年,还是30年?”

    建文皇帝朱允文,觉得中愈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却又觉得这样的方法现在不是靠谱。

    不说别的,光是粮食这一块,就难以解决,大明有太多的人。

    田地又不能丰产。

    所以吃的就难以解决,更别说养活这么多人了。

    这场战争已经消耗了,大明朝太多的力量,之前的国库也都挥霍一空。

    现在要是有其他的想法的话,就更加不容易了。

第0552章 朝廷欲学越勾践() 
    没有人口就没有发展。

    曾经人们相信人多好办事,所以不顾一切的繁衍着后代。

    所以在那一瞬间积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力量,就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口红利。

    方中愈虽然记不清楚怎样使这个方法更行之有效,但是他知道大明朝廷还需要更多的人。

    要想要更多的汉人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更好,那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为整个朝廷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中愈告诉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

    “陛下说得确实有道理。这个问题臣已经提到过了。大明朝廷的粮食确确实实在很多地方是不够吃的,主要是因为物种不够丰富。粮食的种类过于单一。所以首先要找到能够在偏远的地方生长的那些主食来,替代一部分大米。”

    在这个时候,大米一般在江浙苏一带,中愈记得其实根本不是很清楚,但是早期的话就是有些百姓能够吃饱,而有些百姓却不能吃饱,不能吃饱的也就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那些物产比较贫瘠的地方

    太祖高皇帝是经历过那一次饿肚子的时候,所以他对于这件事情还是看的挺重的。

    开国之后对于粮食的把控还是挺严的,再加上长治久安这么久了,百姓们都有一些懈怠,只要能吃饱肚子安居乐业就好了,这是他们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是那些能吃饱的地方,粮食反而越多,那些不能吃饱的地方,粮食反而越少。

    现在中愈于想要增加人口,增加人口的话,就需要更多的粮食,也许目前看来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但是以后谁说的准呢,所以对于中愈来说,不管是为以后的考虑,还是现在考虑,他,都希望能够找出更多的作物来替代大米。

    不是说完完全全的抛弃大米,不用了,意思是选择一种或者是多种能够在老百姓餐桌上出现的食物。

    “虽然朕不是太懂你说的这些东西,但是但是既然这么久都没有突破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建文皇帝朱允文,理解中愈的意思,但是他没有办法对这件事情做出一个他自己的想法。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张嘴都说到了重点。

    要是真的能这么容易解决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某些地方的人还是吃不饱肚子。

    况且中愈提到的,要是增加人口那花费的粮食就会更多。

    “这个臣还没有想好,不过还是能有解决的,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自然会有充足的粮食,只要有相关的政策,相信还是能够筹措到不少的粮食。臣现在所想的事情就是怎样来增加人口。”

    说白了,终于就是一个半吊子,他能想到的情况都是模模糊糊的。

    前世有太多的东西,他都只知道一个大概。

    所以他只能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自己的东西。叉叉她遇到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人。

    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他的想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那你想怎么做?”

    对于中愈的想法,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挺感兴趣的,所以这也是他之前一直做的事情,现在也算是在补课吧,两个人都讨论一些。

    “依臣看来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口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吸附,让那些边远地区的百姓们归附朝廷。当然全指的是那些不同于汉民族的人。例如塞外,例如西南边境以外的百姓们。”

    “那第二呢?”

    建文皇帝稍微思索之后就问了第二个问题,对于他来说第一个问题,似乎不是太难。

    早在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就有无数的异族人进入大明,向大明投诚。

    只是那些人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尊重与认可。罢了

    就好比当初宁王殿下手下统领的朵颜三卫一样,虽然他们也在大明的统治之下,但是并没有让汉民对他们得到认可。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就问了另一个方法。

    “当然是鼓励生育了,国朝的百姓有很多,但是这场战争之后有不少的百姓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朝廷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尽快的生育小孩,生育更多的小孩。”

    中愈说的很是其中脸上也充满了笑容,但是这话听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耳朵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鼓励生育确实是一个办法,但是你这样的话还是回到原先那个问题,吃的怎么解决,人越多吃的就更难解决了。”

    “陛下,不必担心,当年越王勾践和大夫文种两人在国内推行鼓励生育,女子不嫁,父母有罪,男子不娶,父母有罪。生一胎者,朝廷有赏,生多胎者,朝廷赏赐更多。如今朝廷还算稳定国库,虽然不充盈,但是想必上钱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只要咱们依据国朝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加以不同的政策想必会让百姓们愿意生孩子。这些孩子再长个十多年,就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方法确实是个方法,可是这得等多长时间,朕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花费?难道就没有什么其他速成的方法吗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想了想之后觉得确实有道理,当年越王勾践也正是因为采用这样的方法是整个国家人数众多,国力骤增,最后才灭掉了吴国。

    如今他是想做大事做成事就必须有更多的人。

    按照中愈的规划,这些各种各样的改变,都需要更多的人来操作。

    他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为他将这个国家管理好好。

    这次的平叛战争中,让他越发的感觉到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太过于匮乏。

    整个朝廷的官员们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没有办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对于朝廷好有好处。

    “速成的方法嘛,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回到第一点,咱们大量的的接纳外人,其他族群的人。让他们尽快的变成汉人,两三代之后谁也不会记得之前他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不过这中间的过程可能就有一些残忍了。”

    说是这样说,但是中愈想到不到最后不采取这样的方法,不过朝廷要想向外扩张,大明要想获得更多的领土,这些都是必经的一环。

    “行吧,你这个还是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等你准备好了,朕决定开一次朝廷的会议,着众位大臣一起讨论。”

    这是同意了,也就是中愈要好好做准备,然后去一一说服众位大臣。

    对于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是支持的,但是也知道阻力有多大,毕竟在某种情况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改变了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祖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