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535章

大明影侯-第535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为什么如今出现了众多学社的原因。

    国子监,因为陈老大人依然还在那里,甚至是如今陈老大人主管所有教育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这些年轻人是比较宽容的。

    正是因为这样,学院里的年轻学生们的思虑就更加的多了,他们想得更多思想的火花也就膨胀得越厉害,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想法,但因为说服不了谁,总是会开展一次又一次的辩论。

    方中愈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除了欣慰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想法了,他要的并不是死气沉沉的大明,他甚至能够允许那些学生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只要他能说服了其他人,能够让更多的人相信他的学说。

    当然这样做也有其他的意思,那就是年轻人想法多,自然能给那些老学究们一些冲击,那些人想要维护自己所留下的东西,就不得不花费心思花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上面,毕竟说服更多有经验的年轻人只会让他们浪费更多的精力。

    当然这只是方中愈自己的想法,不过现目前那些年轻人还没有让他失望,毕竟能够在众多的理论上驳倒那些之前教导他们的老师,已经足够说明他们的能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方中愈现在担心的缘故,那就是很多事情已经不受控制的,虽然他一直在注重引导引导更多的人朝他希望的方向发展去,但他毕竟不是皇帝,不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当每个人都有诉求的时候,自然只能通过引导影响,但想希望通过引导来完完全全让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想做的话,那是不现实的,至少方中愈认为现在他是做不到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之前也知晓方中愈的打算,甚至隐隐约约觉得方中愈这样的想法有些危险,可最后还是选择了同意,因为她心里知道,在这个时候他如果不让那些年轻人说出自己心里的打算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弊端,因为他们都是能够通过考试考进国子监和各所学院的,不可能不知道。

    这事情太过繁多,而且不太受控制,方中愈才不得不停下来自己思考,让更多的人去收集情报和其他各种可能出现的风吹草动,它要通过这些来从里面发现蛛丝马迹,看看自己到底漏过了哪些东西。

    汪宇晨曾经来过了两次,但每次来的时候都发现自家大人一直在沉思着,甚至是风吹草动都没有影响到他,看见房间里散落的一地的那些纸张他都知道,当然一定是陷入了某些瓶颈,这个时候不打扰他是最好的。

    这几年方中愈为了朝廷的事情东奔西走,甚至是已经很久没有跟父母好好的聊过了,所以他也觉得亏欠了父母不少,再加上之前他答应自己的妹妹,要为她逃出这个牢笼,现如今已经有不少的朝廷官员家要跟他们家结亲,想要求娶她的妹妹方贞。

    因为他的支持,所以父母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做太多的话语,可是妹妹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其他人就算是不敢明面说,背地里的风言风语还是有不少的,所以他得赶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方中愈也有方中愈的想法,他的打算就是这么的简单。

    不过现在看来应该是要做很多的事情了,至少在他没有充足的时间或者是精力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的时候,他暂时不想触碰这件事情,至少要给妹妹留一段时间做其他的事。

    方中愈在房间里没有去管其他人,当然也不会希望其他人来打扰他,他一直都在头脑里思索接下来的日子到底要怎么做。

    他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算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朝廷现目前的情况让他感到高兴同时又有些担忧,毕竟有些事情不受他们控制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但他却是一个不希望意外发生的事情。

    虽然有意外意味着有挑战挑战才能做更好的事情,但是毕竟它要从整个帝国的层面来考虑,如果出了一丁点意外带来的蝴蝶效应将会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影响整个帝国的全面情况,那么他之前所做出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甚至是一败涂地。

    之前跟他有过节的那些人恐怕就会卷土重来,至少不会给他留下太多喘息的机会。

    房东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真的出现在他所面临的情况下。

    毕竟整个大明已经出现了改变这种改变是不能够逆转的,至少在他没有能力和权限完全掌控这些事情的时候,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把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完全泯灭掉。

    他现在头脑里一阵乱麻,只能慢慢的梳理,因为他知道太多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改变,他要做的就是在后面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将那些事情一点一滴的抠出来,然后组成一个比较正式的流程化。

    这里面其实和之前一样,还是关乎着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他所带领的皇家子弟,另一个就是文官。

    武将们是一定会支持他的道理非常的简单,兄贵们站在他这一边,然后是武将武将,如今由于北方大人的存在,大部分都认为超级现在的政策是由方中愈一手推动的,他们要想完全保证自己的利益,只能紧紧的依靠方中愈。

    就算是不成为方中愈特别忠诚的战略伙伴,也得不帮助完成来打卡,这是非常简单的敌人的敌人,虽然不一定是朋友,但至少目前不会成为敌人,那是最好的。

    皇帝这边,方中愈是不太担心的,毕竟他现在已经开始在为那些宗室子弟谋福利了。

    也就是说不管那些人怎么想,他们不管做些什么都会与方中愈有关,甚至是至少要念到方中愈的号,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认为是方中一祸害了他们的良好待遇。

    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毕竟有些人就想混吃等死,不愿意有什么雄心壮志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可对于大多数宗室子弟来讲,现在他们的待遇已经非常非常好了,至少朝廷现在允许他们开始自我选择,不管是想要外封,还是出去读书,甚至是做生意都可以。

    也就是说这一批人并不会成为方中愈的阻碍,那么方中愈对于皇室这边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了,所以主要考虑的就是臣子们这边。

    文臣这边方中愈自然不希望一家独大,可也不希望他们斗得太厉害,毕竟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可他们最终还是帮助建文皇帝朱允炆治理整个天下的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只能明面上打败,而不能用其他的什么卑鄙的方法处理掉,这些人,对于方中愈来讲他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做了以后也会良心不安的。

    政见不同是允许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一个朝廷的正常发展。

    反而如果真的是所有的人都听他们的话,而其他的都不管不顾的话,方中愈才会觉得这样的事情会非常的可怕。

    朝廷可以允许只有一个声音存在,但是不会允许出现各种各样意外的情况。

    对于这些情况方中也能明白,他们现在还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候,至少对于很多人来讲,皇帝如今的态度是非常的重要的,皇帝支持方中愈他们也非常清楚,所以对于皇帝的支持,他们既不反对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的想法,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其他太大的意外。

    整个帝国的发展还需要他们,所以方中愈也想过用比较平和的方式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至少不会像之前这样那么激烈,那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可是发配了了不少的反对的人,如今至少平和一段时间的大臣们,虽然依然敬畏着他们,但并不害怕。

    至少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释放出来的善意,让更多的人明白朝廷需要他们,皇帝也变得更加仁慈,至少大局观之上比之前要强的很多。

    他们也知道皇帝是一个游戏野心的人,至少如今所做出来的一切都是未来大明帝国的发展,所以在这上面他们还是很明显的会去配合,毕竟看着一个帝国变得更加强大,从他们手中变得如此,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从内心上来讲,他们并不希望吴江的权力变得过大,可是大明帝国对外扩张,没有武将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可并不希望,这会成为一个定例,因为那样就改变不了了。

    。

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 
    很多事情成长起来都比较困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成长也许就是简单的做一些事情。

    方中愈的成长却是空前绝后,因为对于他自己来讲,如今他所做的事情很多都与其他人不一样。

    从最开始一个自己家的小团队,再到后来掌管整个锦衣卫北镇抚司,再到后来完全可以影响到朝堂上的关系。

    他依靠的不仅仅是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更多的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做到这些,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他。

    对于他来说很多事,就是不可控的可正是因为不可控,才能帮助他达到现在的目的。

    方中愈思考的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他现在考虑的事情越重要,当然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危险。

    这是一个事实,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情况。

    方中愈在自己书房里走来走去,时而思索时而低谷时,而在纸上使劲写。

    在思索一些重大的事情的时候,他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所以也就没有讨论的人选,只能依靠自己,能慢慢的做这些事情。

    他在头脑里把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回想了一遍,也就是说从他进入大明到大明做的点点滴滴,可能会影响其他事情的那些动作都回想了一遍。

    看起来似乎非常的平淡,但却充满着凶险,比如说那个时候他参与了平叛战争,是真正的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与敌人拼杀过。

    像那些士兵一样把自己的后背让给了其他的人,也就是说在那一刻他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保护自己也保护其他人。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总是会成长方中愈就是在那一刻成长,比之前更加的确定他在这个世上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现在他对于后世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不管是后世的亲人还有那些朋友。

    除了之前他一直努力的想要记下来的那些东西以外,真的对于很多东西都已经陌生了,因为他已经不处于那个环境了,对那个环境所拥有的一切完全都已经忘记了,再加上如今他不得不在这里从头开始。

    所以对于很多记忆中的东西已经淡忘了,不得不熟悉这里的一切,再通过这里的一切来改变。

    对于自己这种情况,方中愈心里也非常的清楚,那是他必须经历过的,因为这些话是不能够对其他说的,所以他不得不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少不让自己变得病态。

    在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把这些话对其他人说,所以只能自我调节,他唯一坚信的就是自己能够调节好心态,而不是影响到其他人,或者说不像一些什么其他的问题。

    如果他能够成为皇帝,那么可能还有一些人去听他说,可他不能,所以在他没有完全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必须做自我调节。

    方中愈现在有些痴魔,所以在汪雨辰三番五次的来了之后,最后一次他站在那里没有离开。

    他也发现了自家大人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至少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他打算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帮自家大人一把。

    之前他其实也已经非常清楚,方中愈似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头脑里可能对某些事情有一些执念。

    既然如此,有些情况是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的。

    但他也不能放松警惕,毕竟这是自家大人,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他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况且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依靠着他们家大人过生活呢。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角度来说,他都不能让自家大人出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方中愈选择的方法是把他记得的那些事情写下来。

    那个时候他也担心别人发现他的身份。

    所以他一直都在大队,大明的风土人情在不断的学习。

    后来权利越来越大之后,他自然也有能力去获取更多的档案与资料。

    为了避免自己露出太多的破绽,所以他一直都在加强学习。

    再到后来大家只是惊叹他的学识渊博,甚至是有一些想法异于常人,但丝毫不在怀疑他的身份,虽然之前兵部尚书齐泰,有过那么一点点怀疑,其他的大人们多少也有一点想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这必竟是大明大明之前有着无数个朝代,过了无数年,对于很多事情都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所以更多的人倒是没有一些什么其他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讲如今能够获得的一切就是最容易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都不追究的事情,他们自然也不会去追究。

    更重要的是,如今这些人获得了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而这一切的改变来源就是方中愈。

    再到后来的时候,方中愈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某些东西了,所以才会锋芒毕露,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方中也做了那些事情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处于大众的视线之中,就算中间有一段时间他离开了京师,大家也丝毫不会忘记所存在的日子,因为他参与的事情已经进入到大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了。

    不管是之前他在报纸上写故事,还是派遣人帮助那些百姓做事情,还是约束锦衣卫用更好的形象出现在百姓的面前,还是在应天府府尹面前提供了一些建议。

    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过大连百姓的视线这不仅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出现,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频繁的出现,才会让大家觉得不仅有些神秘,同时又有一些亲民,因为方家的公子会这些并不奇怪,只有让人们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才对于他后来提出那些东西有很好的帮助,至少能够打消大家的疑虑。

    方中愈很巧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