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594章

大明影侯-第594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是与军方相关的那些特别机密的东西,只要不是关乎到国防科技,基本上不愿意把那些人完全麻木掉。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有功就要赏,所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是非常的重要。

    这就是他付出的努力,想要更大的功绩,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写在方式学堂墙壁上的话,被更多的学校使用,因为他们知道,这样有道理的话,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与遵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普及起来,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方中愈本身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佩服,而且国子监的那些官员们,也不得不承认,方中愈比他们强。

    所以呢,他们都努力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方中愈就算是做了这些事,也不会对他们的前途有什么影响。

    因为不是一个系统的啊。

    所以,丝毫不担心这个,反而,因为方中愈的参与,这些事情反而都更好做。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做好现在这样的事情。

    因为更多的部门,可以配合起来。

    方中愈现在有着太多太多的头衔,各个部门的咨询顾问。

    改革小组副组长,这样的头衔是方中愈看重的。

    毕竟,他现在做的就是这些。

    需要更多的人配合。

    因为,惧怕锦衣卫的人可不是少数。

    大家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她们会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会通过方中愈的情况来帮助自己升迁。

    方中愈在自己的房间里,总是会考虑很多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助于他在今后的工作方向。

    现在方中愈就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思考。

    如今,小十二正在方中愈身边汇报着。

    当听到锦衣卫汇报各位大人的反应之后,方中愈也是笑了。

    他也知道自己成亲,肯定会对很多人造成影响,只是没有想到那些人居然想了这么多。

    本来就是,他成亲是自己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

    可是,因为他的身份,妻子的背景,又不得不让其他人多想。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不想多说,可是其他人会有多的想法啊。

    “大人,这些大人们,一个个都想法复杂,居然整了这么多事情来,您现在成亲,他们一个个紧张的要命。

    您看要不要咱们再通过其他的渠道给他们警告一番,让他们少弄些事情出来。”

    小十二在方中愈身边久了,自然是不希望方中愈出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况且现在很多人知道都依靠着方中愈呢,大家自然得时时刻刻为方中愈着想。

    对于那些大臣们各自的表现,方中愈只觉得有些好笑,毕竟他曾经自己都没有想这么多,这些人倒是一个个的都蹦出来。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他就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位没介意。

    “瞎说啥呢?

    我成亲对咱们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是坏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又不需要他们开心,还是不开心,所以你不要多想了,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点话还动摇不了咱们,况且,人这一生,不就是自己笑笑别人,别人笑笑自己嘛,所以呢,这些事,就不要在意了。

    让咱们的人,都盯着点。

    只要没有其他的事,就不要给自己添麻烦了。”

    方中愈真的是想敲打敲打小12,都跟在自己身边这么久了,竟出些馊主意,这些大臣们有她们的想法,自己也不会跟他们介意这些。

    “大人,我就是开个玩笑嘛,不过他们说的倒也有些道理,您和国公府权势实在是太大了,到时候陛下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恐怕这就是祸乱的根源。”

    小十二在一旁有些踌躇,反正他自己也想了不少。

    他们这些人跟方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些兄弟们现在也都是有家室的人了。

    一大家子呢,要考虑的可不少。

    所以现在多多少少也是会考虑一些的,别看平时大大咧咧,但经历的久了多少还是有一些经验的。

    所以现在说出这一番话来,方中愈道也没觉得特别惊讶,只是他还是觉得小十二说的太多了。

    就是想的偏激了一些。

    “你呀你呀,就喜欢瞎操心,是不是雨辰又跟你说些什么了?”

    方中愈看着他笑着说道,毕竟这些人也确实是为他着想。

    “哪有哪有,大人,这也是我自己想的。”

    “说真话。”

    方中愈眉毛一皱,就好像他不说真话就立马生气一般,小12立马就败下阵来。

    方中愈相信有一部分话确实是他们自己想的,毕竟手下里有一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有些话肯定不是他讲的。

    用一些比较上位者的口气来讲,小12还没达到那种地步。

    “大人,汪先生家,都生了三个儿子了,自然考虑的就比较多了,毕竟他在你身边这么久了,锦衣卫的事情他也知道不少,而且下面的人也知道除了你以外,他就是权限最高的人,所以他也多少想为儿子多争取一些。

    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就比较敏感,朝中的大臣也有些风向,他就希望能够多掌控一些,至少不会在出问题的时候被打得措手不及。

    上回他提到这些的时候我就多问了一些,所以就被他影响了,想到了这些东西。

    大人,您可别怪他,汪先生确实想的比较充分,因为你也知道他之前是读书人嘛,总是会想一些读书人的事儿。”

    说完之后他就低着头等着方中愈惩罚,毕竟这些情况说出来有一些怎么说呢,就有一些不太好意思。

    方中愈也沉默了,他也知道,一大家子人总是会有一些事情的,人一旦有了牵挂,总是会有些考虑的更多。

    不过他说的到也有些道理。

    方中愈也能猜到这种思想就是代入你自己的想法,带入到别人的想法之中,在同样的事情下别人会怎么做,又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他。

    所以汪雨辰有这样多的心思倒也是正常。

    这件事情方中愈现在也想到了自己。

    毕竟方家本来就是一大家子人,他当初担下锦衣卫的重任,甚至在里面做的那些事情,不就是为了保护整个方家不受侵害吗?

    以前要是他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事,那也就算了,可是他既然已经有了能力,自然要为这些人多考虑一番的,否则的话,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就会放弃整个方家和他的父亲完全脱离。

    但是他毕竟是从后世来的,后世的灵魂教导她,不会那样坐视人命如草芥,也不是一个21世纪的大好青年所做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抗争,有了后面的发展。

    现在有了这样的情况,他倒也能理解。

    “好啦,我不惩罚你,一会儿去跟先生说,以后有事情来找我说,不要暗地里做了,有些时候咱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做多了,容易引起误会。

    以后多注意一些,现在是多事之秋,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咱们呢,要是一不小心出了问题影响的,可是大家不是说丢个把人出去就能够平息事端的。

    现在咱们的摊子越来越大,所有有汉人的地方就有着锦衣卫的组织,咱们的人多少还是要加强训练的,我不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命丢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方中愈只能这样告诫他们了,毕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他统一思想,让他们能够保持锦衣卫不变,忠心于陛下,就已经很不错了。

    锦衣卫现在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自然有一些人承受不住了,或者说被锦衣卫所带来的繁华蒙蔽了双眼,想要做出一些对锦衣卫不利的事也很正常。

    人心毕竟是复杂的嘛,况且手底下人越多,各种各样的人就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方中愈不想怪罪任何一个人。

    他身边的人大多都是好意,至少没有要伤害他的意思,也没有想走到他的对立面。

    在方中愈没有明确的表示有什么动向的时候,其他人所做的一些动作,只要不威胁到大是方中愈不会过多的干预,所以这也是,之前他没有进行更多的统一思想运动有关。

    “谢大人。”

    小十二也不想这样,但是他还是要说。

    手底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现在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再加上牵扯的人越来越多,方中愈所要注意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虽说像之前那种可能出现抄家灭族的情况,可能性已经很低很低了,但是他也不能允许整个方家出现什么崩溃性的情况。

    他要做的就是保证整个方家和帝国一起,在帝国发展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东西。

    房价虽然没有化整为0,但是与方家有关的产业和方家的族人,现在却慢慢的与放假隔离开来,当然更多的是一支细枝,而不是主干。

    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已经很对得起建文皇帝朱允文了。

    皇帝也不会在这上面过多的纠结了,因为方中愈做的真的是非常不错的。

    朝中的大臣有各自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多少,有些害怕。

    只是如今希望那种害怕不再缠着自己。

    对于他们的正常诉求,方中愈是理解的。

    但他不愿意改变,因为让别人痛苦,总归比让自己痛苦要好。

    。

第0899章 十年之事路茫茫(大年初六不断更)()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件事情,不管是谁,都不会否认他的正确。

    这也是更多的人得到的共识,因为他们已经从这10年中的发展获取了大量可以帮助他们的东西。

    百姓们也都知道自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所以现在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已经完全与帝国的发展不太匹配了。

    当然更多的人已经发现了这种情况,只是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办法好好处理。

    整个朝廷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一个瓶颈期,毕竟高速发展已经进行了十年。

    1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大的帝国来讲并不长,但同时他也不敢,因为10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处理很多事情了。

    这10年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人受益,当然也有很多的人付出了他们不能承受的代价。

    与整个帝国的发展相比,他们的损失完全可以忽略掉,但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所以给了他们更多的补贴。

    要发展肯定是要破坏,不仅是破坏规则,也是破坏环境,方中愈知道现在的这种状况,谈保护环境还太远,只是在规划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些空白,至少要为未来的人留下一丝可以改变的机会。

    那些官员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朝廷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在还是出现端倪,他们研究后也没有确切的解决办法。

    但是,同时谁都不能否认这十年,大明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关乎到每一个大明帝国统治下的官员与百姓。

    这也不能否认,在这个事上大家的付出,但同时,倾向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权力却有无比的放大,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事情。

    但偏偏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在这10年间这件事情也越来越明显,很多官员都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与之前他们还能与皇帝争论一番的情况相比,现在的他们唯有听话的份。

    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但是,他却分了很多权力出去,现在有这么多的机构存在,同时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对整个朝廷的统治,所以建议。

    皇帝又给予官员更多自主性的权利,让下面的官员有更大的自主性去做这些事情,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皇帝同意就能够执行下去。

    这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

    更需要一个非常严酷的把控,因为不管哪一个春节出现了问题,可能带来的麻烦就是能够把大明的天捅破窟窿的。

    大明律的严格执行,成就了这一番事业。

    这是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的,因为大明律的制定越来越完善,甚至是考虑到了越来越多的情况。

    因地制宜4个字如今体现的非常清楚,但朝廷还是希望尽量减少用这个字,因为他们要维持整个帝国政策的统一性。

    官员们自然会按照大明律上所规定的那些东西,在地方上形成进一步的法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刑部大理寺进行审核。

    这样的情况现在很普遍,所以很多人都很满意,毕竟整个帝国的发展有好有坏,不可能完全将大明律法套用。

    百姓们很清楚他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朝廷如今所做的事情他们都愿意遵守。

    百姓们多少还是纯善的,至少在他们完全没有受到生存危机的时候,他们的心不会变黑。

    虽然他们也知道,在很大的情况下朝廷依然在剥削着他们,只是这种剥削相比较之前却显得薄弱了许多。

    毕竟在他们内心里供养那些富人和官员也算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家人也有渠道成为那些人,所以如果现在反抗得太过彻底,那么就是在反抗自己。

    如果在以前他还觉得有一些划不来,甚至是还会串通起来反抗,但是如今因为有着更多的渠道让他们自己人成为那些人,所以反而觉得应该这样做了。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成功的。

    如今他们有的吃,有的穿,又能够活着,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支持。

    这一点看起来似乎非常的相像,但既然百姓们都不会去抗争了,也就意味着朝廷的统治是正常的。

    只要他们能够更多的与大明帝国绑定一起,那么这一切都是成功的。

    而对这一切造成影响的就是方中愈,方中与这个人大家心里都清楚,最开始的神秘,如今再也不会成为秘密。

    因为没有人再去探讨秘密,只有有人不断的去探讨,才有解开的那一天,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