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303章

谋动三国-第303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明缓缓摇头道:“非也非也,我可不是穿凿附会之人,我只是想说,既然连阳信夷侯这样的次等侯都能得到宫灯,那么谁会相信孝文皇帝只铸了这一件?”

    刘宏道:“不错,秋卿说的有理,文景之治时王侯遍地,有这样的宝贝岂有不先封给诸王之理?定然不止一件。”

    太史令张枢听秋明说到穿凿附会,立刻觉得面上有些发烧,大声道:“那依你所说,这盏宫灯又是赐给那位藩王的?”

    秋明笑道:“具体分给哪位藩王,不是应该在兰台录籍么?太史令怎么反倒来问我了?”

    张枢的脸上越发挂不住了,按理来说,象这种给各路王侯分封赏赐的事确实都应该记录在兰台之中,由历代的太史令来掌管。可是以前的兰台可是在长安的啊,经过了王莽篡汉、赤眉烧城,天知道究竟还有多少典籍能运到洛阳保存下来,鬼才能从这些残破的典籍中找出一盏宫灯的发放记录。就是眼前的一盏,若不是荀彧专门提及,只怕他还根本找不到中山靖王这一章来呢。

    看见张枢沉默,伍琼再次道:“既然你说此灯不是发丘所得,那它又是怎么到了你手,还带到聚宝大会上来的?”

    秋明的大脑又开始高速运转起来,这个问题绝非死无对证,倒是不好蒙混过去,难道要说是路边捡来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不能承认是取自中山靖王墓里的,那可就是刨了刘备的祖坟,要和备备不死不休的。

    他还在紧张地思索中,又有一人出班跪倒:“陛下,此灯出自少府府库,因事务繁忙物品众多,还来不及向秋县丞一一详细说明。”

    有人认出此人就是尚书郎钟繇,正是少府属官,这一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不过马上有人又想到方才秋明正是向天子举荐的钟繇,呸,真是官官秒年个8护,太黑暗了。

    对于自己的库房里是不是存放过这么一盏宫灯,少府阴修是不甚了了的,不过看天子的态度是要百般回护秋明的,又有自己的下属出头做保,何不干脆顺水推舟卖个人情呢?看见阴修点了头,其他人心中纵然还有些疑问,却也不敢再当众提出,只好就此作罢。

    这一段公案了结,秋明才感到阵阵后怕,若不是钟繇投桃报李,自己胡诌出一个出处的话,只怕戏志才会死究不放,定要栽自己个欺君之罪了。这家伙出手又准又狠,一击不中立刻全身而退,不做半点纠缠,上次卫宁的擂台上是如此,这次又是如此,很难窥到他的弱点啊。此人不除,今后必成心腹大患。

    等等,方才伍琼好象说到灯上的铜绿包浆?包浆是考古学家和盗墓者专用的术语,他怎么会知道这个词?对了,他是城门校尉,那些道上兄弟想要安然通过城门,必定要走他的路子,看来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了。

    秋明还在思索着,曹嵩却待不住了。大鸿胪虽然不如三公显要,却也是朝中的高官重臣,如今却被个小小的城门校尉打了脸,还要斩他的爱子曹操。这口气曹嵩如何能忍得下去?于是等风波稍平,他马上高声道:“伍琼妖言惑众诬陷他人,请陛下治其重罪。”

    台下的民众本来大多是来看热闹的,刚才看了一场剧情反转的好戏,还在回味无穷呢,现在又来这一出,都被勾起了兴致,不少闲汉马上鼓噪起来:“治他的罪,治他的罪。”

    刘宏本就对伍琼突然出来捣乱大为不满,如今有合适的理由又有群众的呼声,他马上吩咐武士把伍琼拉出去打板子。于是在伍琼的惨叫声中,在满场民众的欢笑声里,这盏出彩的长信宫灯以四百二十六万钱的高价被人叫走,让刘宏几乎笑得合不拢嘴。

    借着天子庆贺的当儿,秋明找了个空隙悄声对曹操道:“前几天我送来的那几样东西,就不要摆出来了,以防又被人所趁。”

    曹操也是心有余悸:“不错,定是戏志才在其中做了手脚,险些害了你我的性命。你说他还会不会有后招?”

    “他处心积虑对付淘宝市场,一定准备了许多手段,我们接下来还须多加小心,互相照应着点才是。”

    曹操阴着脸道:“方才的事出突然,我都没有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幸好你机智过人才能逃过此劫。不过我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他们这次竟然惹到我的头上,我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两人还在窃窃私语,刘宏却是笑得差不多了,叫道:“曹卿呢?怎么不往下走了?继续上宝物啊。”

    曹操马上拍了拍手,从台后又走出名蒙着轻纱的宫女,手中的托盘上摆着一方玉璧。她刚娉娉婷婷地走到台子中央,就听见人群中爆出一声大喝:“天下第一聚宝大会,好大的名头,怎么都是些这样不入流的东西?”

    曹操本就一肚子的火,闻言大怒道:“是谁又敢妖言惑众,难道不怕国法吗?”

    “咦,原来汉国真的无宝?却只能以虚声恫吓?不过我并非汉国的人,你们的国法对我是没有效力的。”随着声音,从人群中挤出几个胡人,都是深鼻高目虬髯长袍,双目炯炯地盯着曹操。

    因为父亲的缘故,曹操对羌胡蛮夷这些异民族都知之甚详,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为首的是乌孙国的小昆弥哈遮阿旺。原来乌孙国自百年前分化成大小昆弥两部,当时的宣帝为了能更好地加以控制,只承认了大昆弥,却又与小昆弥暗通款曲,引得他们自相残杀,再也无力染指西域诸国。

    直到现在,汉家也是只承认大昆弥的存在,在鸿胪寺里给大昆弥安排专门的馆驿,却在民间与小昆弥结连甚广,还暗中提供军力援助对抗大昆弥。曹操虽然与哈遮阿旺没有过多的接触,却也经朋友牵线,一起喝过几回花酒的,却不知他此刻为何突然说出这番话来。

第七百六十七章 葡萄美酒() 
    曹操定了定心神:“小昆弥阁下,今天乃是我朝君臣子民同乐之盛会,你若是有什么事情,不妨明日再来。”

    哈遮阿旺笑道:“本来这个聚宝大会,小王也只是来开开眼界,见识下汉国的宝物。可是你们偏偏叫作什么天下第一聚宝大会,要知道天下之大,可不仅仅只有汉国一家,我乌孙国虽小,也有几样宝贝的,为何这天下第一聚宝大会不聚我国之宝呢?”

    这句话一说出来,台上台下的人都是纷纷点头:“是啊是啊,既然称作天下第一,怎么只有我们一家参与呢?就让他们把宝物都拿出来比比,也好叫他们心服口服。”

    “不过看这个小昆弥气势汹汹的样子,似乎来者不善啊。”

    “怕什么?我中华地大物博,难道还不如这些化外之民吗?”

    刘宏听到这些议论声,转头问张让道:“阿父怎么看?要让这些胡人一起来聚宝吗?”

    张让虽然是听从许攸的安排,不与秋明正面冲突,可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也绝对不忘坑秋明一把。听见刘宏的话,张让马上道:“陛下,小昆弥说的话甚为有理,天下第一聚宝大会,自然应聚天下之宝,不过如果乌孙国的宝贝强过我们的话……。唉,怪只怪秋明说得一口大话,如今被人打脸也是无可奈何了。”

    在刘宏与张让商量的同时,秋明也从曹操那里了解了大致的情况。不过是一个不被官方承认的小国,居然敢向天朝上邦叫板?看来多半又是戏志才弄出来的把戏,需要小心应付。

    见汉家天子点头表示首肯,哈遮阿旺兴奋得满脸泛出油光。自从乌孙国分裂成两部分,虽然大汉朝一直对小昆弥部暗中扶持,却从来没有官方往来,国书中也一直不承认小昆弥的存在。这样百余年下来,小昆弥仿佛已经成了汉家的一个郡县,西域各国也对他们多有提防,外无盟友,内失民心,几乎要国将不国了。

    这次到洛阳,哈遮阿旺是带着全族人的期盼来的,希望能得到汉家的承认,给予外交上的足够尊重。可是盘桓了几个月,钱花了不少,却连大鸿胪都没见到,更别说汉家的天子了。正在彷徨无计之时,戏志才却找上门来,只说不久后便是天下第一聚宝大会,天子必定会到场,只须如此这般,你就多半可以得偿心愿了。

    哈遮阿旺还是第一次见到汉家天子,心中略有些慌张,可是想到戏志才再三嘱咐他此刻万万不能怯场,表现得越嚣张越好,也就干脆豁出去了。他大声道:“怎么?莫非陛下不敢见识我国之宝?又或是知道汉国无重宝可比,故而不敢应声?”

    哈遮阿旺的话音刚落,混在人群中的戏志才马上大声道:“笑话,我中华泱泱大国,上有圣君,下有贤臣,如今又是开的天下第一聚宝大会,岂能无宝胜过你这撮尔小国。”他这么一喊,旁边许多闲汉也跟着叫嚷起来。

    刘宏看了看张让,张让道:“天下第一聚宝大会的名头是秋明所起,一切后果自然由他来负责。若是连这样的小国都比不过,堕了汉家的名声的话,要么就是秋明无能,要么就是这个天下第一名不副实,有欺君之罪,陛下万万不可再袒护他了。”

    刘宏于是对秋明道:“秋卿,你可愿与他斗宝?”

    秋明此时哪有拒绝的权利,当即行礼道:“陛下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他转念一想,方才戏志才先借长信宫灯挑起风波,逼自己不敢再动用明器中的宝物,可说是毒辣之极了。现在自己与台下的陈宫程昱完全联系不上,最多只能与曹操小声讨论一下,等于要以一己之力对付戏志才,这就有些难办了。

    张让立刻对哈遮阿旺道:“小昆弥王子,你有什么宝物尽管展示出来,若能得天子欢喜,陛下自然重重有赏。”

    哈遮阿旺也不再多话,只叫随从搬上来一个大木桶:“小王自到洛阳,喝过不少汉国的美酒,却都是劲道有余香醇不足。这里有我从西域带来的葡萄美酒,香飘十里回味无穷,是本国第一件宝物。”

    酒?这个东西也能称作宝物吗?而且中原用来酿酒的无非就是五谷杂粮之类,怎么乌孙国连葡萄都用来酿酒?据说葡萄的味道甜中带酸,用葡萄酿出的酒也一定很酸吧?

    几个胡人小心地把葡萄酒从桶子里倾出来,刚一倒进陶碗里,附近的人就感觉到鼻间异香环绕,纷纷赞不绝口。不少酒客闻到这香气已是口中生津,恨不能抢来一口饮尽,只可惜帝驾当前不得放肆,只能捏紧了拳头,干咽下几口唾沫。

    刘宏对葡萄可是非常熟悉的,平日被他喂过葡萄的大臣没有二十也有十五六个了,他一闻到葡萄酒香,马上叫道:“似乎有些意思,取来给朕尝尝。”

    张让安排两名武士先试了酒性,又用银针探过,才令人取一小盏送到刘宏面前。这时方才试酒的武士已是满脸通红满口酒香,摇摇晃晃地几乎都要站不稳了。台下众人都是啧啧称奇,那么一小口葡萄酒居然能放倒这两条大汉,看来酒力当真不错呢。

    在众目睽睽之下,刘宏端起琉璃盏轻轻抿了一小口,脸上现出几分迷醉几分迷惑,过了好一会,他才将余酒一饮而尽,叹息着道:“好酒,好酒,果然不愧为宝物。”

    哈遮阿旺见到刘宏这样的神情,立时心中大定,拱手道:“此酒所用的葡萄取自波斯天方,又经敝国秘法三蒸三酿去除葡萄本身的酸味,一年也不过能酿出三四桶而已。”既然汉家天子已经被美酒吸引住了,似乎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哈遮阿旺心情激动下也渐渐恭谨起来,不再是方才的轻狂模样。

    刘宏又回味了一阵,才对秋明道:“秋卿,我们朝中可有能与这葡萄美酒相比的宝物么?”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光杯() 
    秋明仰头望天,口中念念有词,过了好一会才道:“陛下,要找与此相比的宝物,自然是没有的。”

    此言一出,曹操立刻脸色发白,张让却是面有得色,正要请天子治罪,却听见秋明又道:“不过若是比这葡萄酒好上许多的宝物,却是数不胜数。”

    哈遮阿旺双目圆睁:“你胡说,这一桶美酒乃我国最负盛名的巧手匠师亲手酿就,实为人间不可多得的至宝,怎么可能还有比它好上许多的宝物?你若是不识此宝就不要信口开河,徒然惹人耻笑。”

    秋明撇了撇嘴,真是活久见了,葡萄酒这破玩意也能被称为宝物?就算是八二年的拉菲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吧?他想起《笑傲江湖》中的一段故事,微笑着道:“小昆弥方才说过,贵国匠师用三蒸三酿之法去除葡萄本身的酸味,那么从乌孙国到洛阳关山万里,这桶中沁出的朽木味道和久置泛起的陈酸味道,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刘宏马上皱起了眉头:“怪不得朕方才觉得酒中有股难以觉察的异味,原来是朽木的味道,呸呸呸。”哈遮阿旺却是大惊失色:“这些本是远途运输中难以避免的杂味,哪有方法可以消除掉?”

    秋明继续微笑:“很简单啊,只要你运到洛阳之后,依法再一蒸一酿,十桶酒酿成一桶,一桶酒酿成一坛,不但可令美酒历关山万里而不变味,还可令酒味新中有陈、陈中有新。”

    哈遮阿旺默念了一遍,摘下皮帽对秋明行了个礼:“受教了,不过你讲了这么多,还是没拿出比葡萄美酒好上许多的宝物,小王不服。”

    秋明叫过曹操耳语了几句,然后笑着对哈遮阿旺道:“小昆弥,阿旺,旺旺,看你官话说得这么溜,汉语里有个词叫做牛嚼牡丹,你一定听说过了?”

    哈遮阿旺听他叫自己的名字好象要唤狗一般,忍不住心中恼怒,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他。秋明也不很在意,笑眯眯地继续道:“饮酒本为的是助兴,酒与酒具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所以在汉家喝什么酒就要用什么酒杯,喝高粱酒要用青铜古爵,喝梨花酒要用翡翠杯,喝百草酒用古藤杯,喝米酒要用大斗,如此搭配得宜,方可称饮中高士。”

    哈遮阿旺张大了嘴巴:“原来汉人饮酒还有这许多讲究,小王还是第一次听说,却不知饮这葡萄美酒又该用哪种酒杯?”台上台下的人一齐心道,别说你第一次听说了,就连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秋明太能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