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155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155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贵人凳子上坐了,就说道,“姐姐不要这般悲伤了,自己身子要紧。”

    贤妃道了谢,徐贵人就又说,“我听闻阁老父母乃是他少年时就双双亡故了,既无兄弟亦无姐妹,如此说来,阁老兴化倒是没有至亲,这就要好多了。”

    贤妃皱眉看着她,真不明白她怎么能够这时候说出这种话来,虽然人人心里都能这样想,但是总归不能说。

    其实贤妃心里也正是这样想,兴化季氏一族遭此大难,留祖宅一应男丁死了几十,恐怕都要死绝了,女人和孩子又都被劫掠而走,季氏乃是书香世家,特别是留祖宅里,女子是十分看重妇德,这样被贼人劫掠而走,恐怕即使真救回来了,她们也没颜面活了,孩子就是无辜。

    族人,无论是哪里,都该悲痛欲绝。

    虽然那些都是些从未谋面族亲,且多是隔了很多层,但是贤妃还是为他们感到悲恸。

    不过,悲恸之余,贤妃也庆幸没有真正至亲留兴化。

    贤妃没有回答徐贵人,只是说道,“我身子不爽利得很,也不能留贵人下来多说了……”如此一番,就让人把徐贵人送出去了。

    贤妃身边受她看重女官是绿屏,绿屏送了徐贵人出去后,进来就又给贤妃送安神茶,又低声道,“徐贵人也真是,话都不会说吗,这是说什么话呢。也难怪上次中秋节,皇上本来心情好好,就被她一句话给惹得发了火。害得皇上这有两月不入后宫。”

    贤妃愁着眉摇头,没有说话。

    上次中秋节,宫里自然是有宫宴,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将二皇子殿下抱到后宫众宫妃跟前来。

    宫里养着二皇子殿下,谁都知道,但是皇帝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孩子不是麒麟殿,就是勤政殿,故而后宫宫妃谁都没有见过他。

    这第一次相见,各个宫妃都准备了礼物,大家见二皇子殿下和皇帝长得十分相像,自然都要借这个话题来讨皇帝欢心,因为谁都知道皇帝对二皇子十分喜爱。

    而徐贵人看到二皇子之后,偏偏就能说出“殿下和皇上真像,只是如此,以后殿下问起自己生母,从自己长相上,可就无从判断生母相貌了。”

    直接把皇帝惹得发了脾气,抱着二皇子就走了。

    剩下众人面面相觑,十分埋怨徐贵人。

    贤妃甚至想,要不是徐贵人家里握着广东兵权,又因为徐贵妃生大皇子时候难产而死,徐贵人这张嘴就够她被处置了。

    皇帝想到季氏一族惨状,几天之内都没法露出一点笑颜来,他可以想见季衡该有多难过,而季氏一族注重教化,家教严格,出人才,死了那么多人,说不得很多都是栋梁之才,皇帝心里连连唉声。

    而杨麒儿却是无忧无虑,不过他也发现了爹爹不开心,故而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淘气,扯皇帝耳朵和帽子事情,他是干得少了,皇帝亲了他一口,他还知道回亲回去。

    皇帝这几日忙得很,没有时间单独陪儿子,故而将儿子直接抱腿上坐着,将一个拨浪鼓给他自己玩,他就批阅奏折,只是不时看儿子一眼。

    之后用膳,他也是将儿子抱着,杨麒儿对桌子上餐盘很有兴趣,这个兴趣来自于皇帝不给他吃。

    杨麒儿不高兴地伸手抓皇帝手里筷子,嘴里嘟囔道,“爹爹,爹爹……”

    皇帝想了想,将五色丸子里酱汁沾了点象牙筷上,然后喂到杨麒儿唇边,杨麒儿张嘴含着筷子吮了一下,马上就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连连吐舌头,又撇了撇嘴,控诉一般地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把儿子欺负了,看他这个可爱样子,之前一直阴沉心情才稍稍好了点,笑了笑,说,“好吃吗?”

    那五色丸子酱汁是用药熬后勾芡,故而带着一点清苦之味,皇帝近有点上火,这丸子是专门降火。

    杨麒儿对苦味十分敏感,别人吃着只是觉得一点苦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十分苦,所以他肯定会觉得难吃。

    用完膳消食时,皇帝抱着儿子屋子里走来走去,房间里烧着暖炉,是十分温暖,这时候,张和生门口对皇帝行礼道,“皇上,贤妃娘娘忧伤过度,病了好几天了,想恳求皇上让她见见家人。”

    d*^_^*

212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因张和生这话而停住了脚步。

    他想到季氏一族遭到灾难;而季衡远他乡;他就又心里叹了口气。

    贤妃毕竟是季衡姐姐,他想了想;就说道;“朕一会儿便去端阳宫坐坐吧。”

    张和生应了皇帝后;就告退出来了;对候外面女官绿屏说道;“皇上说过一会儿去端阳宫坐坐呢。”

    绿屏欢喜地对张公公道了谢,这里自然没有表示;但是之后定然会送上一份谢礼。

    绿屏回了端阳宫,对贤妃说了皇帝要来事情;绿屏是高兴,贤妃却神色有些怔忡;然后才让人将宫里好好收拾收拾,自己也坐到梳妆台前去重梳妆打扮。

    皇帝亲自抱着杨麒儿坐轿子将他送回到麒麟殿里去,杨麒儿打着小呵欠要睡觉了,皇帝要将他往床上放时候,他却又抓着皇帝衣裳,娇气地将脸往皇帝怀里拱,皇帝满心温柔,就只好将他继续抱着,低声道,“乖,睡觉了。”

    他低头看着杨麒儿,脑子里浮现出季衡曾入宫来看儿子,抱着才两三个月大宝贝儿子低声哼着曲子哄他入睡情景。

    他也想哼点调子来哄儿子,不过思来想去都不会哼,只得作罢。

    杨麒儿父亲怀里慢慢闭上眼睛睡过去了,等他完全睡熟了,皇帝才将他放上床去,然后起身来离开。

    皇帝坐着轿子到了端阳宫,已经进了十一月,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京城也早下过了初雪,皇帝披着大氅进了端阳宫,贤妃一身素衣,头戴白花,站门口等着,皇帝刚到门口,她就跪下恭迎。

    皇帝看她这个样子,心里便起了一点怜悯之情,说道,“瑛娘,平身吧。”

    贤妃谢恩后起身要帮皇帝脱下大氅,皇帝伸手挡了她一下,说道,“你病了这么一阵子,身子也不好,不要劳累了。”

    他拒绝让贤妃僵了一下,之后又勉强露出了一点凄苦笑容来,柔声说道,“臣妾多谢陛下关怀。”

    皇帝身上大氅,便是绿屏上前帮忙脱下,之后皇帝和贤妃一起进了里间坐了,坐榻上,虽然屋子里燃着两个暖炉,本不该觉得冷才是,但皇帝总觉得这屋子里带着一股子凉气,又有药味,总归是让人不喜。

    皇帝便问起贤妃病情来,贤妃一脸憔悴病容,又愁着眉,一副哀伤之态,回答皇帝道,“臣妾并无什么大碍,不过是听闻族中所遭灾难,心中悲恸愤怒罢了,倭寇之害,让臣妾这身深宫女子也十分愤恨,只恨自己不是男儿,不然宁愿上阵杀敌。”

    她说起这话来,倒让皇帝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季氏一族所遭受灾难,朕不会不管,定然将被抓走季氏族人救出来,倭寇也正是罪该万死,定然不会让其逍遥。”

    贤妃眼泪水便又出来了,一边拭泪一边说道,“臣妾知道皇上近来烦心东南海患之事,臣妾不该也愁着脸让皇上不开心,但臣妾实是无法露出开心之颜,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道,“朕知你心情,怎么还会要你露出开心之颜。”

    贤妃哽咽道,“臣妾身深宫,族里遭了如此灾难,想到娘家亲人定然也是十分悲痛,家中老父恐怕是会悲痛欲绝,但作为不孝女,并不能给予问候,便心中是难过,再说,家弟季衡身东南战场之上,家人也定然十分忧心其安危,我作为姐姐,也是不能置身事外,所以恳求皇上,能够让臣妾见见家人。”

    皇帝知道贤妃不是个简单安分人,不过大皇子之事后,这一年多来,她就一直本本分分,也没再惹什么事,加上季家这次这件事确是太惊心,让季家人进宫来同女儿说说话,也是应该。

    皇帝便应了。

    江苏兴化。

    季衡回兴化老家来次数很少,上一次便是中了解元,上京之前,回了老家来祭拜祖先,向他们汇报自己考中解元之事,并且期盼他们保佑自己能够会试和殿试上都取得好成绩。

    季衡自然并不是将自己命运寄希望于祖宗保佑,不过,这一套程式做完,季衡心里确很受震动。

    祠堂里高高房顶,略微昏暗光线,一排排牌位,都让季衡心里产生了深深家族责任感。

    族长亲自将线香递给他,对他说家族荣耀他身上时候,他确是差点红了眼眶。

    虽然他那时候回族里来,是因为京里名声不堪,但是回到族里,大家并没有因此而如外人一般轻视他。

    族长甚至说知道他是个好孩子,是栋梁之才。

    季衡其实并不需要别人这样肯定,但是他依然是感动了。

    现如今又再一次回到老家来,一切都不一样了。

    兴化河流纵横,是个十分美丽地方,季家村是被河水环绕,村前村后皆是绿树,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青石板路,从路上走过安闲人,这里乃是一片安宁乐土。

    季衡上次回来时,村口就听到族学里孩子读书清脆声音,这一次,只见火灾后断垣残壁,到处一片寂静,能听到声音也是哭声,甚至还能够看到路上和墙上血迹,也不知道是哪一位族人血洒了那里。

    季衡之前就想过这里遭难之后情景,但是这般看到,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如自己想象那般能够承受。

    跟着季衡,是他四大护卫和十几个亲卫。

    他回来,并没有派人先来通知,族里遭受了如此灾难,难道他还要人迎接吗。

    他村口下了马,村口石碑和石牌坊依然屹立,只是上面也染了血,还无人前来擦拭,季衡下了马便下跪,强忍眼泪以额头贴着地长久地不起身。

    这时候有人从村里出来了,见到了村口人,先是受了惊一般地转身要跑,然后突然顿住,大概是发现了跟着季衡亲卫都是官兵打扮,他便镇定下来,然后跑去叫了人来。

    来人正是季氏一族族长季道熹。

    跟着族长还有一些人,不过可以看出,每个人脸上都神情凝重而悲痛。

    季衡长跪不起,季道熹过来认出了他,要将他从地上扶起来,季衡抬头看他,道,“季衡巡抚闽浙,竟不能保住季氏小小一族,季衡有愧。”

    季道熹眼眶泛红,道,“起来吧。起来吧。”

    他说不出多来,只是死死要将季衡拉扯起来。

    兴化本就是文风鼎盛之地,季氏一族此地都以注重教育闻名,门风极严,故而这百年之中,就出过了二十多位进士了,现又出了季朝宗和季衡两名状元,故而季氏一族现如今已经一跃成为兴化第一望族。

    季氏一族这般风光,自然也是惹人艳羡和嫉妒,此次季氏一族灾难,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人为故意痕迹。

    倭寇逃窜至此大约只是偶然,但是没有任何人给季氏一族报信倭寇流窜过来事情,让季氏一族没有时间去逃难,必定是有人故意。

    季道熹也是进士出身,不过官途不顺,后来早早就致仕回乡,因其一直是长房嫡脉,故而他四十岁出头就做了一族之长,之后算是兢兢业业,将季氏一族管理得十分稳妥。

    族中虽然少不得依然是有些矛盾,但是却没有出过大事。

    管理这样大一个宗族,又教育出了一位状元郎,可见其能力。

    季衡被季道熹拉扯起来,因喉咙哽住,已经不能再发一言。

    季道熹领着季衡进了村子里,先是直接到了祠堂里去祭拜了,然后季道熹领了季衡到了他家,两人这才谈论起来。

    季道熹先说了季氏一族遭遇倭寇具体情形。

    因倭寇是趁着夜色到季家村,且没有人前来给村子里通风报信说有倭寇为乱,可能会流窜过来,故而村中竟然是没有任何准备,当倭寇劫掠而来,季氏一族还睡梦之中,后来发现了倭寇,及时敲响了警报,季氏一族自然也反应迅速,马上就组织了人前去抵挡,并且将老弱妇孺保护往村子中心,只是没想到倭寇人多力量大,而且一路劫掠已经杀红了眼,季家村男人们哪里是他们对手,故而死伤惨重,且近村口那一边房屋,又被倭寇放了火,被焚毁了大半,因后来朝廷官军追击而来,倭寇便从村子北边突击出去了,并且抓走了几十人。

    季道熹这般说着,已经将那写着阵亡之人和被抓走之人名单册子拿来给季衡看,这名单上不仅写了名字,还写了此人是哪一房哪一户,家住具体何处等,一看就是一目了然。

    季道熹捧着这个册子时候手都抖,季衡也是心里难受得很。

    季道熹又说官兵倒是骁勇,一路追击倭寇,只是倭寇用抓走妇孺为盾牌,勇悍赵家军也拿倭寇无法,后就让倭寇带着人质逃跑了。

    季道熹又道,“汪大人同赵将军都说会将被抓走人救回来。”

    季道熹说这句话语气很淡,大约是并不相信这句话,因为被倭寇抓走人能够回来太少了,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季道熹又补充了一句,“被抓走之人,妇人有十九人,未出阁姑娘家有十一人,男孩有二十一人。女眷们恐怕会无颜面活下去,即使去救,之后怕是也救不回来了,只是这些男孩儿万望能够救回来。”

    季衡知道这个时代士大夫思想,女人被玷污了就是不该活,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表示一定会将人救回来。

    之后季衡直接问起为何季家村为何没有收到倭寇向这一带流窜信报,季道熹便道,“兴化知县萧至圣乃是之前阁臣萧政堂侄,萧阁老同你父亲有些龃龉,萧至圣和咱们族里又闹了些事情,便很有些不睦,这次恐怕是萧至圣故意瞒而未报。”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还有一。

    d*^_^*

213第四卷() 
第八章

    季衡又去慰问了一番族人;众人虽然都很悲伤;但是也都要挺过来继续过日子,故而死了人家庭;都准备丧事;被劫走了人;倒是过来恳求季衡一定要想办法将人救回来,当然;也有热血,想要直接去参军剿灭倭寇为族人报仇。

    不过季衡并不要这些人去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