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186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186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州码头十分繁忙,但是一应船只全都被管制了,让开了水道让季衡船进码头,

    卫队码头上隔开了看热闹人群,不少人后面窃窃私语。

    “这是谁船,怎么这么大阵仗?”

    “不知,但这是京中禁军,难道是皇上出行?”

    “怎么可能是皇上出行,皇上宫里呢,再说,皇上出行,也要比这个阵势大吧。难道是公侯府,或者是哪位藩王入了京?”

    “怎么可能是公侯府,之前不是秦国公家家眷回京来,想要抢先入码头靠岸,不是都被赶到一边去等着去了。要说是藩王,也不像,这是用皇上仪仗,不是藩王。而且,藩王入京,皇上会派禁军前来迎接?再说,太子病了,至今未好,据说皇上连早朝都不去上了,哪位藩王进京还要皇上派人来这般迎接,不是嫌王位太稳等着被削藩吗。”

    有打探到消息跑来小声说道,“是东南五省巡抚季大人回京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下,然后互相看了看,心里了然,又有人小声议论,“皇上这般来迎接,是因季大人东南五省打击倭寇海贼立了大功,还是,那啥……”

    另外就有人笑起来,“恐怕两者皆有。”

    季衡只是稍稍收拾了一下就从船里走出来了,他这段日子消瘦了太多,但是人旅途中,身边又没有许氏照顾,故而没有准备瘦下来衣裳,身上衣裳便都显得宽大了,穿身上空荡荡,被河风一吹,简直就像是要飘走一般。

    柳升已经上了船来,船头接到他,看到季衡瘦成这个样子,便十分吃惊,一边给他行礼,一边就已经说道,“大人,您怎么瘦成了这样。”

    翁太医就跟季衡后面,马上垂下头当自己不存,心想等进宫面圣时候,恐怕免不了责罚了。

    季衡对他笑了一下,寒暄了两句后才道,“不过是旅途劳累了而已,没什么事。”

    然后又问,“皇上和太子如何?”

    柳升愁容满面地道,“太子殿下病情只是控制住了,但是并没有见大好,皇上……皇上日日里陪伴太子殿下,已经有一旬未上朝了,也没有好好休息,情形正是很不好。不过大人您回来了就好,您就去劝一劝皇上吧。”

    季衡深吸了口气,说道,“如此,这般就先进宫吧。”

    因皇帝让人杀了许七郎怨恨,这种事情面前,季衡已经没法再去想了。

    季衡下了船,杨钦治跟后面从船上下来,季衡便让卞武和郎商护卫杨钦治回季府,让许氏给杨钦治安排一个院子住下。

    旁边柳升听闻,就说道,“大人,季夫人一直住宫里照顾太子殿下,已经有十几天未曾出宫了。”

    季衡嗯了一声,又看向杨钦治,杨钦治倒没有那么麻烦,说道,“君卿,你忙自己去吧,我一个大男人,还不能安顿自己了。”

    季衡说道,“这可不成,我不把你安顿好,我对不住你,也对不住徐兄。”

    然后就直接让了跟着自己下东南去几个家仆上前来,其中有知道季衡城南别院,他便让他们全都去那别院里伺候杨钦治,务必将他伺候好。

    这些仆人便接下了这个任务,而从人群后面又被侍卫带过来了几个仆人,正是季府管家和两位长随。

    他们上前来给季衡行了礼,季衡说道,“我要先入宫去。”

    然后又对他们交代了一遍安顿杨钦治之事,让务必做上宾招待,如此这般之后,他才和杨钦治告别,也不乘坐马车了,直接去骑了马,就往京城而去。

    皇帝是有心自己去迎接季衡,但是守着杨麒儿,他实走不开。

    杨麒儿从原来白白胖胖孩子,已经变得面色蜡黄了,整个瘦了一大圈。

    季衡到麒麟殿门口了,才有女官匆匆忙忙跑进来对皇帝通报道,“皇上,季大人到了。”

    皇帝正喂儿子喝药,许氏抱着杨麒儿,不让他碰到背上疹子,皇帝就又哄又逗地要杨麒儿喝药,杨麒儿偏偏就是不张嘴喝,皇帝只好捏着他嘴硬灌下去,杨麒儿这样也大多是咽一半吐一半。

    听闻季衡到了宫门口,皇帝手里动作顿了一下,将碗放回了旁边宫女手上托盘上,便直接起了身来,他是想走得稳重一些,但是还是脚步过了,季衡已经进了殿里来,两人大殿门口撞上,两人都看到了对方,季衡惊讶又心疼地看着皇帝,别礼节都顾不得了,只是惊道,“皇上,您……您怎么瘦了这么多。”

    皇帝想要说什么喉咙却有些哽住了,一上前就已经将季衡抱住了,他哽咽道,“你回来了,回来就好。”

    季衡突然眼眶发热,鼻子发酸,他低声道,“我回来了。”

    因为周围不少宫人,虽然他们都不敢抬头看,但是这么多人面前拥抱,季衡还是觉得不合适,就从皇帝怀里退了出来,说道,“皇上,太子殿下呢?”

    皇帝已经拽住了他手,死死地拽着,将他往西间里带,“麒儿床上,夫人也。”

    季衡进了西间,只见许氏坐床沿上,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正轻轻摇着哄着。

    许氏对着季衡点了一下头,也没说什么话,只是低下头对杨麒儿道,“乖麒儿,看看是谁回来看你来了。”

    季衡看向她怀里那个孩子,只见是一个瘦弱蜡黄小孩儿,和他离开时候白嫩可爱简直是判若两人。

    心痛铺天盖地向季衡袭来,他瞬间湿了眼眶,人已经走上了前去,也不敢接过许氏手里孩子,只是半跪了床脚榻上,低头看着儿子,柔声道,“麒儿……”

    皇帝让了房里伺候宫人都出去了,又上前哄儿子道,“麒儿,乖,睁开眼看看,是你母亲回来了。”

    杨麒儿费了力气才把眼睛睁开了,眼睛无神地看向季衡,季衡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将杨麒儿从许氏怀里抱了过来,许氏赶紧说,“你小心一点,他背上生了疹子,碰着就痛。”

    季衡听后就又是一惊,心痛难忍,他低头杨麒儿那也生了一点红疹子额头上亲了一口,“乖宝贝。”

    杨麒儿费力地看着他,却发不出声音来。

    一会儿,杨麒儿半睡了过去,皇帝就让了照顾他女官来抱着他让他睡觉。季衡便也跟着皇帝到了东间里去,季衡也不顾收拾自己,便直接问道,“麒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便对他讲了杨麒儿整个生病过程,后又道,“不知是不是碧溪殿里有什么邪祟,上次他也是去了碧溪殿,回来也病了。但是让碧溪殿里做了法事,也毫无用处。”

    季衡根本不相信这些,便说道,“我洗漱一番,请为麒儿看病几位太医前来吧。”

    说着,又急着说了一句,“翁太医回来了,但他回家去了,让人赶紧去请他入宫来为麒儿看看。”

    皇帝一边让了人去传人,一边就又让了宫人来伺候季衡洗漱收拾,季衡洗澡收拾,换了一身衣裳,头发半干不干时,几位太医便都已经来了。

    除了一直耳房里值守太医外,其他只要给杨麒儿诊过病太医一概全都到了。当然,那些被流放太医没有能来。

    季衡头发只是简单挽了一下,就直接坐了椅子上,皇帝坐上位,季衡坐他左手第一位,但是皇帝不说话,一切全由季衡做主。

    季衡开始仔细地询问这些太医对杨麒儿病情判断。

    季衡不听他们拽文,只要通俗易懂,想要拽文,一概被打断,让这些太医是惴惴不安,只好细细地讲杨麒儿病情。

    这些太医里对杨麒儿病情描述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是体内火毒造成,另一类认为是生了痘疮一类病,只是这种痘疮以前没有出过,杨麒儿是第一例。

    除了这两类,这阵子受重用孙柏则是欲言又止,季衡看出了他是另有话说,但是又不好说,便将别太医都遣走了,只留了孙柏下来。

    之后甚至遣开了殿里所有女官内监,季衡才又问孙柏,道,“孙太医,你是有什么想说吗?”

    孙太医是另有判断,他觉得太子殿下若是火毒重,那么给他吃过几剂药却毫无用处,而若是痘疮类病,却又没有传染给别人,所以他大胆提出太子殿下是中毒了,他前几天就有此猜测,但是没有查出来,所以不敢上报。

    他这般说时候,恭恭敬敬地垂着头,但是身子却微微朝皇帝侧了侧。

    季衡则是瞬间明白了这位孙太医意思,他怕自己猜测太子中毒,因皇帝对太子过于看重,后会因此造成血雨腥风,所以之前没有敢说。

    皇帝听到这里已经面沉如水,但是好是忍着没有发言,季衡神色也十分沉重,后问道,“若殿下是真中毒,你觉得会是什么毒呢。”l*_*l

254第四卷() 
第四十九章

    孙太医本来被赐了座;此时则起身去跪下了,道;“若是中毒;那此事干系重大;微臣现并不确定;是以之前并不敢说。”

    皇帝抬了一下手,声音冷冽如冰,“现可以说了罢。”

    皇帝分明是十分生气,孙太医不敢再藏着掖着;道;“微臣万死,微臣至今并未诊出是什么毒,只能待微臣祖父前来;再为殿下诊治,以作判断。”

    皇帝又要发火,季衡看了看皇帝,柔声劝道,“皇上,您现别着恼,只要有了一个方向,总好过之前一抹黑。”

    正这个时候,外面内监已经通报,翁太医到了。

    皇帝点点头,季衡便让请翁太医进来,而孙太医,则让去了值守房间等着,说不得之后还有召唤。

    孙太医赶紧行了告退礼,慢慢退了出去。

    翁太医进了殿,也没敢多看,就赶紧给皇帝跪下行了礼,皇帝道,“你随着君卿下东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皆记于心,定会厚赏,免礼吧。”

    翁太医谢了恩才起来了,季衡便对他说了太子殿下情况,请他去为太子殿下诊病。

    翁太医马上应了,跟着季衡皇帝往西间走来,他手里只抱着一只小诊箱,亦步亦趋,等看到女官抱着太子殿下时,他同季衡一样,吃了好大一惊,也是十分心疼,毕竟太子是他看着出生,他跟着季衡下东南时候,太子殿下还白白嫩嫩可爱得很,而此时竟然这样了。

    季衡亲自从女官手里接过了太子,他就坐椅子上,翁太医便半跪着开始为太子把脉,把了脉之后,他就蹙眉不语,然后要求给太子殿下做检查。

    虽然这时候正是秋老虎厉害时候,白天还是有些热,但是殿里放着好几盆冰山,从殿外又有风吹进来,殿里便十分凉爽。

    许氏同季衡一起将迷迷糊糊杨麒儿身上小衣裳扒了下来,杨麒儿身上衣裳是柔软料子,上面没有做任何刺绣,只为了他穿着能够舒服些。

    季衡之前虽然知道杨麒儿身上长了疹子,但是没有看到,所以心里还好受点,此时真正看到杨麒儿背上疹子时,一向十分从容镇定他,也是一声悲伤惊呼,杨麒儿背上大半个背都是红红小疹子,有些地方小疹子则变成了燎泡,有些燎泡破了,就流出黄水来。

    所幸那些燎泡很少,大多已经结痂,许氏就说这是那位年轻孙太医功劳,本来还要严重一些,是孙太医给用了药抹了,这才好些了,本来之前太医会诊也用过另外一种药,没想到用后不仅没好,疹子范围还扩大了,之后这几个太医许氏也没见到了,被皇帝一怒之下给充了边。

    翁太医开始小心翼翼地给杨麒儿做检查,每一处都仔细看过,然后许氏说杨麒儿嘴里也长了口疡,吃东西喝东西都痛。

    季衡便又把儿子翻过来小心翼翼抱好,皇帝就坐他旁边,轻轻捏了捏儿子嘴,杨麒儿本来迷迷糊糊睡觉,这时候也醒了,但是没力气睁眼。

    翁太医仔细看了,然后就跪下说,太子这病,看着像是热毒,实则不是,所以用解热毒药不成,甚至吃了那些药,只会让情况重。

    许氏和皇帝心里便信了他话,因杨麒儿本来没有这般严重,只是嘴里长了两个口疡,但是后来太医院会诊给开了解热毒方子,吃了之后不仅没好,便加重了。

    然后翁太医又说这也并不是诸如痘疮一类病,皆因这是由内而发,且并没有任何传染,后他得出结论,“微臣看,太子殿下是中毒了。”

    许氏深深皱了眉,皇帝面色黑沉,季衡也脸色好不到哪里去,现有两个太医说杨麒儿是中毒了。

    皇帝沉着声音问,“爱卿认为是什么毒?”

    翁太医却摇头说现下并不能做出判断。

    皇帝怒火万丈地道,“为何不能?”

    季衡赶紧伸了一手抓住了皇帝手,让他不要发火。

    翁太医为难地道,毒有千千万万种,而太子殿下这情况,他还是第一次见,如何能够做出判断,请皇帝恕罪。

    季衡便说,“方才有位孙太医,也是先生这般推测。”

    翁太医便道,“可是那位孙柏。”

    季衡还真不知他叫什么,皇帝则道,“正是。”

    翁太医道,“微臣同他祖父曾讨论过医道,之后他入太医院,微臣也见过他几次,此子很有天分,不差。”

    皇帝便让人去传孙柏前来。

    经过翁太医和孙柏讨论之后,两人就定下了一个法子。

    不知这是什么毒情况下,用盐水给太子殿下洗身,又不要再给太子殿下喝奶,只喂清粥,以针灸先引毒,要是不行,就只能查出这是什么毒,用什么办法可解,才行了。

    季衡虽然对医道并不精通,但是听他们这般说,也觉得是有道理。

    如此当天就给太子殿下洗身,翁太医用了灭过菌小巾帕沾了盐水给太子殿下擦拭身上伤处,太子殿下痛得哭起来,季衡便亲自抱着他哄,季衡声音温柔动听,又轻轻哼着不知是什么曲子,太子殿下虽然还是哭,但好歹不再乱挣动。

    之后则是皇帝亲自拿了灭菌过棉签沾了盐水给儿子抹嘴巴里口疡,杨麒儿睁着眼睛,虽然还是痛,却没有哭了。

    看翁太医为杨麒儿施针时,季衡只觉得儿子太受罪,眼眶又湿了,许氏他旁边紧紧拽着他手,一言不发。

    季衡见他离京了不过一年多,母亲就已经见老,不由得悲从中来,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