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槃 >

第140章

德意志涅槃-第140章

小说: 德意志涅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型航母入坞维修。”雷德尔思绪清晰的说着,显然是早就对这些信息了如指掌,“现在德国已经和苏联直接接壤,维修军舰所需要的工人和零件,我们都可以通过陆路用火车运到摩尔曼斯克去。用不了两个月时间,军舰的外伤就能修复,而重新拥有了高速的她们,穿越挪威水道返回本土也是易如反掌。”

    希特勒静静地听着,深邃明亮的眼眸不时扫过墙壁上那张已经是焕然一新的欧洲地图。正如雷德尔所言,只要己方舰队能够从大西洋返回挪威海,那么前往高纬度的摩尔曼斯克就不会有任何阻碍。而这座距离德国本土足有2千多公里的苏联港口虽然地处极北,但却是北欧罕见的终年不冻港;假使战舰在12月份的隆冬修好,也完全可以立即出海、向南返回,不会让德国海军等待太长时间。因此,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只剩下了苏联人的态度,只要这群俄国伊万们能行个方便,整个行动就都能按部就班的顺利实施开来。

    “大型战舰的存亡将直接关系到海上战争的胜败。既然现在有这么一座安全的港口可以使用,我们就没有理由要让已经受伤的船只去冒风险。里宾特洛甫先生,和苏联人交涉的事情就要委托给您了。”希特勒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清晰地宣告了自己的意志。呆站在一旁的里宾特洛甫心中发苦,看向雷德尔的目光中满是哀怨和怼怒,然而当希特勒目光向他扫来时,里宾特洛甫却是条件反射似的收起了全部的心思,在谦卑的鞠躬中恭声称是。

    “如果苏联人借机索要战略物资,海军应当做出相应的付出。”希特勒又是一句不容置喙的话语,登时让心中暗爽的雷德尔面色一僵,刚刚收获的喜悦转瞬间散去了七七八八。他原本以为只需要外交部出面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却没料想自己竟然也要为之出血,以满足苏联人的饕餮贪欲。然而面对希特勒严肃的眼神,雷德尔涌到嘴边的争辩言语也同样只能全部吞回了腹中。

    自从希特勒执掌权力开始,雷德尔就深刻明白自己与希特勒那推心置腹的良好关系背后,隐藏着的是二人在政治立场上的迥然两异。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身为海军司令的雷德尔始终坚定地捍卫海军的独立性,旗帜鲜明的反对任何党派政治势力渗透到海军之内。即便是在希特勒大权独揽、声望如日中天的今天,德国海军在雷德尔的提领下依旧没有一个国社党员。为了消除希特勒的不满和敌意,雷德尔一直都对他执礼甚恭,并在诸如收复莱茵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重大军事决断中始终坚定站在希特勒一方。只要事情没有越过他的底线,雷德尔出于大局考虑,都会选择服从元首的命令。(。)

第230章 决断() 
“对了,这一次我们的远洋舰队什么时候能够返回本土?”当希特勒把已经没事了的里宾特洛甫打发离开了办公室之后,他忽然想到了这个关键的事情,随即朝雷德尔询问说道。◇↓,

    自从欧洲战争爆发以来,希特勒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陆地战局和国内事务当中去,而战前曾被他青睐有加的海军舰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离开了他的视线。此刻被雷德尔找上门来,希特勒才想起来这支在战后浴火重生的舰队,同样给自己带来了辉煌震撼的胜利:他们不仅在斯卡帕湾痛殴了首先向德国宣战的英国佬,更在浩瀚的北大西洋高歌猛进,击沉了大批英国商船和军舰。

    希特勒意识到,如果舰队能够成功凯旋,必将在整个德国掀起一轮全新的战争狂热——要知道海军面对的敌人,可不是像波兰那样的三流货色,而是在过去的数十年内压得德国喘不过起来的英国海军。只要这份胜利能够得到彻底的宣扬,那么德国民众也将再不会畏惧于西方的力量!

    想到即将为海军召开的庆功宴会,希特勒心中微动,脑海里便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了那个年轻英俊的军官身影。说起来,他们从认识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而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对方始终都在以各种方式,帮助他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对于此时已经执掌了国家几乎全部权力的希特勒来说,唯一的追求便只剩下了向那些曾经践踏凌虐过德意志的凶残强盗实施复仇,而在这条艰难险峻的道路上,身为海军远洋舰队参谋长的他,竟也扮演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角色!

    应该授予小约纳斯什么样的荣誉才好呢?希特勒有些烦恼地想着。如果单是从纯粹的功勋角度考虑,将他越级提拔为海军准将都是绰绰有余:毕竟那场震惊世界的奇袭斯卡帕湾之战正是由他一手谋划并参与实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这其中的全部经过,都已经被早先回港的俾斯麦号舰长林德曼,在他的述职当中进行了详细的报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约纳斯凭借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都应当被列为首功,没有他的几步关键性决策,偷袭斯卡帕绝不会取得完胜般的成功。

    然而一想起对方的年龄,希特勒就又有些打起了退堂鼓。时至今日,约纳斯才只有31岁4个月,如果这么早就让他佩戴上了闪亮的将星,又实在是显得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要知道,准将已经有权指挥一支分舰队单独作战,而德国海军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们,全部都是在校官职位上磨炼了至少15年、才得以晋升的中老年科班。这种状况虽然看似暮气深沉,堵住了年轻人的晋升道路,但这却是海军这个军种的独特属性的必然产物。相比于可以批量征召的陆军士兵,海军战舰却需要投入巨资、花费数年光阴才得以建成;而作为她们的司令官,海军将领自然也是肩负重担,其容错率和陆军同行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当初,才华横溢的贝蒂被誉为皇家海军“新世纪的纳尔逊”,在29岁时便已经出任战列舰舰长、领上校军衔。他的名字不仅在海军内部如雷贯耳,在整个英国也是广为人知。然而即便如此,贝蒂也是在39岁那年才晋升少将,足足在上校的岗位上历练了10年时间。而这已经是一百年来英国海军非王族军官中最年轻的将军了。现在方彦一共才在海军中服役了15年,能够蹿升到中校已经是非常夸张的速度,如果再成为将官,岂不是完全毁掉了海军的职业体系?更何况如今的德国海军仍是雷德尔的国中之国,就算希特勒身为最高统帅,没有雷德尔的点头首肯,他想要晋升一名列兵的军职都是无法办到的事情。

    看来只能用发勋章来弥补了。希特勒颇有些愧疚地想到。在9月3日欧洲大战爆发后,为了激发军人的战斗热情,希特勒下令在传统的一二级铁十字勋章上又新设了骑士十字勋章,作为最高等级的军事荣誉。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已经有50余名功勋卓著的官兵被荣授此勋。虽然其他人的功绩相比于约纳斯都大有不如,但希特勒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让这枚勋章不归于普通便是。

    “尊敬的元首,实际上远洋舰队并没有必须返回国内的切实打算。”正自想着要对自己的忠实老友采取何等弥补手段,希特勒却听到了雷德尔给出的令人惊异的答复。他嘴巴张大,脸上满是错愕不解的神色,刚才不是说布吕歇尔号等几艘伤船是远洋舰队回国的拖累么,怎么现在又不准备返航了?

    看到希特勒的眸光逐渐变得恼怒冰冷,雷德尔连忙解释道:“现在需要返航维修的,只是几艘受伤的战舰。我们的大多数军舰都还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之所以她们此刻也一并撤出大西洋,完全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而给这些伤舰护航。如果远洋舰队能从北大西洋返回挪威海,并护送伤舰抵达摩尔曼斯克,那么她们自然也就甩掉了包袱,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得了。到那时,我们的4艘航母完全可以再次回头进入大西洋,对英国的商船队伍展开剿杀。”

    希特勒闻言怔了一怔,他没想到海军还能这么玩,回来了之后再回去,完全将冰岛海盆和丹麦海峡当成了随意出入的后花园。相比于上场大战的困守北海,今天海军的行动的确要积极太多了。沉默片刻,希特勒开口说道:“元帅,根据海军的打算,远洋舰队是应该伺机继续在北大西洋巡弋,还是就此返回威廉港?”

    “这个问题海军内部正在讨论当中。”雷德尔显得有些尴尬,似是对自己给出的这个模糊的回答感到十分羞愧,然而这却着实是随着远洋舰队电报的发回,而刚刚在海军内部产生的分歧。他顿了顿,而后进一步解释道:“认为舰队需要再次进入北大西洋狩猎的人,是基于上场大战我们的失败经验、和约纳斯提出的海权理论:即舰队的存在价值就是主动出击运用。现在英国海军前所未有的虚弱,正是我方舰队全军出击、彻底掐断英国海上生命线的最佳时机。”

    “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不这么主张。他们指出,现在为航母护卫的力量已经随着历场战斗大幅减弱,如果再从挪威海进入北大西洋,就只剩下1艘弹药消耗了60%的重巡、和10艘总共还剩下四分之三鱼雷的驱逐舰可以依靠。这些兵力已经不足以对抗英国的巡洋舰分队,为了确保珍贵且拥有强大战力的航母的安全,他们认为航母舰队应该就此返回,进行补充和维护。等到几个月后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相继入役,阵容完备之后,再进行新一次的远航。”雷德尔缓缓说道。实际上,他现在一时间也权衡不出这两种观点哪个更加有利。原本雷德尔准备回去之后再仔细斟酌,没想到希特勒直接就把这个话题给引了出来。

    希特勒转动身躯,目光直视落地窗外的漆黑夜景:月色掩映下的柏林城万家灯火,即便是在战争环境下也依旧显得是那样的繁华与充满生机。过了半晌,希特勒缓缓开口道:“元帅阁下,虽然您和您的海军都不喜欢、也不接触政治,但一切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政治。作为德国的领导人,我必须从全盘角度来考虑每件事情。这一次,我需要远洋舰队能尽快地返回国内。”

    “现在波兰战役已经结束了。用不了几天,我就要为这场胜利举办大型的庆典。如果海军舰队也能在十天左右返回的话,庆祝活动必然会被推上最高峰,这对于呼唤民众的战争热情、和激励军队的战斗渴望,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到这里,希特勒的眼眸中流露出几分怀念和惘然之色,轻声道:“1914年的场景,想必元帅一定还记得吧?威廉陛下在皇宫门前发表战争演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发出海啸狂澜般的热烈欢呼;民众争相为出征的士兵献上鲜花,对政府颁布的严格战时工作命令没有一句怨词。今天的德国已经失去了那股纯净的民族热血,人们依旧对这场战争抱有犹豫和抵触;因此,我需要用一场接一场的辉煌胜利,来让德国重新孕育出那个自信和骄傲的崇高魂魄。”

    雷德尔心潮汹涌,这番话语径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那片久被尘封的部位。帝国时代的荣光和热血,一直是他怀念唏嘘的灿烂过去,二十年来,雷德尔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梦回从前。雷德尔深深吸气,神情坚定的说道:“您的意志就是我的夙愿,它必将能够得到实现。”(。)

第231章 北方远航() 
海上阴云低垂,将视野所及的整片海空全部笼罩其中,凛冽的东风狂肆地吹舞着,掀卷起两三米高的滚滚波涛。机械轰鸣,浪花飞卷,由齐柏林伯爵号重型航母为核心的德国舰队正在逆风航行;那一根根烟囱中冒出的废气黑雾很快就随风飘散,即便是在舰队中央,也几乎看不出丝毫的烟柱。

    “看来这一次必须得回国了。”航海指挥室内,方彦略带惋惜的轻声自语道。根据他的打算,等到几艘受伤战舰被安顿好之后,舰队就该再度返回北大西洋,继续展开计划当中的海上绞杀。毕竟自己所在的这支舰队还有4艘主力航母完好无损,就算是当前阵容比出征之时已大有不足,但搭配上舰载机、雷达、和护航驱逐舰,其综合战斗力仍旧比那3艘单舰游猎的袖珍战巡高出数倍。然而,威廉港却向他们发来了返航回国的电令。当方彦看到电报末尾的落款署名不是熟悉的德国海军舰队司令部,而是阿道夫?希特勒的时候,他便明白事情已成定局了。

    与方彦的纠结不同,齐柏林号舰长霍夫曼却是兴奋异常。舰队此次巡航虽然历时不长,但却创造了惊世的大胜利,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胜利凯旋,在亿万国民面前享受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舰队中的大多数官兵也都和霍夫曼持有同样的想法,就连司令官伯梅中将,也被方彦看出了他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期待目光。

    面对同僚们的异样打算,无力改变现状的方彦只能选择了顺应自然。而对于希特勒此番越俎代庖、直接对一线舰队下达命令的做法,方彦心中也对其动机猜到了七七八八。归根结底,希特勒还是一名政治家,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从国家的全局角度来考量。如果能点燃民众的战争热情,让他们甘之如饴的为当前的国战奉献一切,那么其所产生的收益,又将远大于海军再多击沉几艘英国商船。

    明白这一层之后,方彦于是将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了舰队返回的航海指挥中去。而在航线的选择上,经过仔细思考的方彦最终赞成了伯梅的意见,即舰队经由丹麦海峡返回挪威海。除了走这条水道能够让舰队更快的抵达同属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之外,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让英国人出其不意。毕竟在正常情况下,气候较佳的冰岛南部海域,显然是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国舰队进出大西洋的不二首选;由于英国不知晓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勾搭黑幕,也就很难想到德国舰队竟会舍近求远、抛易逐难,从高纬度的丹麦海峡返回挪威海。

    经过三天的航行,德国舰队逐渐从热意犹存的西欧罗巴海盆,来到了临近北极圈的雷克亚内斯海岭。在其东北方向300公里处,便是千里冰封的冰岛了。

    作为欧洲仅次于英伦的第二大岛,此时的冰岛还几乎完全处于世外桃源的纯天然状态。岛上超过90%的面积都被冰原和荒凉的火山岩覆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