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43章

睦宋-第143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叛军,拿了二位进京领赏。”

    赵瑾正要开口,沈少奕已经接过了话头,“杨老大人,那本候就让您见识见识火炮的厉害。只是老大人您年纪这般大了,可一定要稳住,不要被火炮的威力给吓破了胆!”

    “驸马爷,您这是在威胁老臣吗?老臣说句大话,当年跟随先帝征战沙场时,驸马爷恐怕还在地上爬呢!竟然威胁老臣,说老臣会吓破了胆,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啊!”杨克让在城墙上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来来,老臣看你年轻,给你一刻钟回去准备,免得让驸马爷说老臣趁人不备,先发制人。”

    “那就这样说定了!一刻钟之后,本候在城外等着老大人大开城门!当然了,若是老大人落入本候手中,本候定然饶你不死,正好借着老大人的口,告诉天下人太子军的厉害。”

    “说的什么话?老臣只要还有一口气,定然死战到底!”

    “那本候只好奉陪到底了!”

    “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别看杨克让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他心里自然打着小九九呢,方才见这位驸马爷顺着自己的目光看见了那小山,而且脸上还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来,他就知道这位驸马爷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了。

    而至于什么一刻钟,那就是告诉这位驸马爷,你最好在一刻钟之内动手,否则到时候真的冲出去了,那就不好收拾了。当然了,那所谓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能够保全得住福州城和将士们的性命,当一回小人又如何,这君子谁爱当谁当去!

    “你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你没见杨老大人一直看着城外的那座小山吗?而且他还提了火炮,不就是想要太子军炮轰那座小山,给他老人家一个台阶下吗?”

    两人并辔前行,赵瑾听了转头看去,那小山离着城墙还有一小段距离,却是古岭延伸出来的一座土石混杂的小山。她当即也就明白了沈少奕所说的了,“这就难怪我老觉得杨老大人有些咄咄逼人了,感情是做给别人看的!”

    “那当然了!他毕竟是一地官长,如果不意思一下就放我们过去,对赵光义可不好交代。”

    “这杨老大人,果然是诡计多端啊!”

    两人笑着策马向前,马尚未停稳,沈少奕已经高声喊着列队了,自己则是在火炮的旁边跳下了马,高声呼喊着:“都看见城门外的那座小山了吗?”

    “看见了!”守着火炮的将士齐声高喊。

    “那好!调整炮口,对准了那座小山,给本候四炮齐发,本候要让那些不知好歹的人,见识见识火炮的厉害!”

    “是,侯爷!”

    现场顿时忙碌了起来,众人也都是轻车熟路,不一会就调整好了火炮炮口的方向,又测算好了距离,就等着沈少奕下命令了。

    “塞隔音塞!”沈少奕高声下令,命令快速的传递了下去,两万多将士都从怀里掏出了隔音塞,塞住了耳朵,就连战马也被塞上了特制的隔音塞,同时有数人将战马退到远离大军的位置,紧紧的拉住了战马,提防战马会受惊,伤及到人。

    “预备······”

    沈少奕的声音拖得很长,神机营的将士也点燃了手上的线香了。

    “点火!”

    沈少奕的声音落下,引线瞬间被点燃了,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见引线燃烧发出的嗞嗞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巨大的爆炸声的到来。

    随着引线燃烧的火花和硝烟,轰轰的声音,几乎汇聚在了一起,火药球发出的破空声传来,早已经惊呆了城墙上的杨克让和一众厢军了。在刺耳的声音中,不远处的小山轰然炸响,只见山体晃动,无数的石块从山上滚滚落下。

    所有人都感觉连整座福州城都在震动着,犹如地牛翻身一般。只是那震动很快就消失了,只有不远处的那座小山,犹自有石块滚落,硝烟升起,小山就像是被笼罩在云雾之中了。

第329章 行军途中() 
显然杨克让还是低估了火炮的威力,他只觉得双耳嗡嗡作响,开始有些后悔不该离这座该死的小山太近了。

    等到嗡嗡声不那么严重了,他已经高声喊了出来,“快,快!高挂免战牌!本官不能让将士们去送死啊!”

    等到这句话喊完,他突然就软软的倒在了地上,昏了过去。

    硝烟散尽,沈少奕带着大军,推着那四门火炮,缓缓向前,却见城墙上依旧乱作了一团,而城门的正上方,一块免战牌已经挂了出来。当然了,还有那个已经喊了两次的亲兵队长,只是从垛口处伸出了一颗脑袋来,冲着下面高声的喊着。

    “杨大人被震晕了,杨大人被震晕了!”

    离得这么远,就被震晕了?沈少奕和赵瑾当然不相信了,相视一笑,知道这应该就是杨克让的计策了,利用炮击小山,假装被震晕了。既然主将都被震晕了,那么,这免战牌自然也就只能高高挂起了。

    身后已经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了,那是林仁肇带着大军跟了上来了。沈少奕知道也是时候该离开了,当即转身去简单和林仁肇说了,子孙带着大军,隆隆从福州城的城墙下面而过,要按原定计划,翻过古岭,向着长溪县而去。

    进可攻,退可守,这就是太子军的战略,北上只是靠着海边前进,始终与海上的海船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前进,既有海船帮忙运送军粮和辎重,又不用担心毫无退路。而至于郭进的招讨大军,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止太子军北上进京,自然是早就在算计之中了。

    “招讨军到了哪里了?”

    “回侯爷,据报招讨军前锋在过了峡口镇之后,并未进入蒲城,而是从蒲城外就直接转向东而来来,目的地应该是平阳或者瑞安。不过,依照太子军的行军速度,招讨军应该是赶不及的。属下猜测,他们应该是已经判断了太子军的行军路线了,以郭进老将军的经验,他也许会直接带着大军从处州北上,直接横在临海江对岸,阻挠我太子军渡江。”

    “消息几天能够确认?”

    “五日内!”

    “那好!如果消息确认了,你马上通知海船,就在临海江出海口南面停靠,接大军绕过招讨军!”

    “是,属下遵命!”

    明堂探子的消息确实是要比太子军的探子来得快,沈少奕早就和林仁肇商议过了,就是要带着招讨军不停的奔波,那毕竟是人腿,长时间的奔波,恐怕到不了明州,这些人就要累趴下了。

    “杨老大人那里如何了?身子可无恙?”

    “回侯爷,杨大人在床上躺到了第三天早晨才起来,起来之后,便向朝廷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而且就连奏折的大概内容,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流传了出来。”

    “那就大概说来听听。”

    “杨大人在奏折上说自己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见到火炮这般天降神物,竟是没有顶礼膜拜,反而出言不逊,想要见识神物一番。只是火炮如此神物,又岂是自己凡夫俗子一个能轻易相见?”

    沈少奕与一边的赵瑾对视一眼,互相露出一个调皮的眼神,都是心里暗笑。

    “那日,老朽与叛军阵前相峙时,只闻天际轰鸣声起,隆隆作响,一时如风雷骤降,响震四方。忽而福州城外石山崩裂,天摇地动,乱石翻滚炸裂,隆隆而下,尽化齑粉!老朽年迈体衰,竟是抵不住仙音降世,只觉耳鼓发疼,耳中嗡嗡作响,心头砰砰,鼠胆欲裂,忽而竟昏倒城头,三日方醒!后方知因老朽一人,以致福州大军一时慌乱,只顾着相救老朽,让叛军从城下从容而过,哀哉!老朽实有愧于皇上隆恩,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奈无可报国之躯,悲呼!老朽深知年迈无能,不敢靡费国之俸禄,亦不敢再行拖累国之大事,故请陛下开恩,恩准老朽回家耕田植丧,尽微薄之力,报陛下恩典!幸甚!”

    周玉林一口气竟是将这一段给背完了,沈少奕和赵瑾都是频频点头,果然不愧他饱读诗书的名头,让他成为明堂在太子军中的一员,果然是做对了,他也有这个能力。

    “好吧!玉林,你也先下去休息吧,明日还要早起行军!”

    “是,侯爷!公主、侯爷,末将告退!”

    看着周玉林出了大帐,沈少奕转头看着赵瑾,笑着说道:“看来,杨老大人这次可是将火炮给吹上天了,还什么天降神物?”

    “老大人之前未曾见过火炮的威力,这样说倒也不是很奇怪!不过,你倒是猜得很准,他果然就是想要找个借口甩手不干了,你那四炮一发,他的借口也就冠冕堂皇了。只是可惜了杨老大人这般真心为民的好官了。”

    “那倒不用可惜,赵光义应该不会准杨老大人的奏折的,反而会下旨抚慰一番,再送一点补品给杨老大人补补身子。”

    “你这样一说,倒是有一定的道理,赵光义应该不会让老大人辞官的,否则此例一开,我们这一路北上,岂不是到处都有人要辞官了!他大概也能够看出几分杨老大人的用意了,如今却又有些自顾不暇,自然不会责难于杨老大人的。”

    “确实如此!杨老大人真是人老成精啊,他用这样的法子直接将奏折的内容泄露出来,传得天下皆知,又故意把火炮说得神乎其神,也让赵光义一时根本无法治他的罪。”

    “看来有机会的话,还真的是要多谢一下杨老大人了!他这番将奏折传遍天下,肯定也是省了太子军不少麻烦了。”

    “那是自然!”沈少奕说着,突然话题一转,“也是时候早些休息了,明日一早还要早起呢!说不定再过个五七日,你就能见到你那姐夫了!”

    “哦?什么姐夫?”赵瑾本就是家中的老大,只有弟弟妹妹,哪里来的姐姐啊?更不用说什么姐夫了,也难怪她一脸的错愕。

    “你忘记了你那义结金兰的姐姐了吗?”

第330章 设计阻击() 
“折姐姐?”

    “正是!你还认了那杨延朗那小子做外甥,还搭上了岳父给你的玉佩。”

    “唉!赵光义明知道杨业当初是云清策反的,这次却又让他做这个先锋官,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思?”

    这件事情一直都放在赵瑾的心里,这次既然沈少奕提了,那就顺势两人商量一下,毕竟不管如何,折赛花是赵瑾义结金兰的姐姐,杨业便是她的姐夫了,如今两军相对,却也不知要如何去面对。

    “一来,赵光义应该不知道你们义结金兰的事情,杨家归顺大宋之后,倒也未曾拿此事来做过文章;二来,赵光义是实在没有太多大将可以用了,毕竟燕燕带着大军,拖着禁军在长城呢。”

    “三来,大宋能够与林叔叔阵前对战,不落下风的,恐怕也没几个。郭老将军毕竟也是年过五旬了,总要有一个大将协助于他。而至于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赵光义也想试探一下杨业,看杨业是否会念着当初你策反于他的旧情。自然的,此次杨业独自前来,折女侠和杨延朗肯定是在京城杨家好好呆着了,赵光义也不怕杨业真能反了他。”

    “这倒也是!看来你方才让玉林盯住招讨军的动向,也是有意的想要避开杨业了!”

    “正是!能够不打照面,那是最好的了!再过一段时间,过了明州,此去便是一马平川了,前面又有堵截,恐怕想要不面对杨业也是有些困难了。”

    “先不用管这么多了,等到碰上了再说。实在不行的话,可以上海船再次绕过他,或者干脆直上黄河,也省得了许多事。”

    “那可不行!太子军这一行只是过了一个福州城,如今前面有静海军拦路,但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阻拦。只是这一路毕竟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虽然有杨老大人为太子军宣传鼓劲,但将士们的士气,终究还是需要提振一下的。”

    “那你打算拿谁开刀?”

    “或许郭进郭将军是个好的目标!”

    “郭进?你不是不想碰杨业吗?怎么还会找上郭进?”

    “碰郭进并不一定要碰杨业。杨业的行军速度较快,与郭进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了,约莫是半日的路程。我们可以放杨业去明州,但完全可以把郭进的大军半路拦住,给他一个下马威。这样一来,既提振了士气,又能让一路上许多牛鬼蛇神退避三舍,郭进又一定会让杨业的前锋营回援,等于变相解决了明州的拦路虎,以明州那些厢军,恐怕在听到郭进的禁军大败之后,连明州城都不敢出了。”

    “而同时,回援的杨业又会落后太子军许多,追上来的日子显然就没那么快了。说不定郭进自此有些畏首畏尾,不敢再让杨业率军追击太子军,而会是一面向赵光义求援,一面远远的跟着太子军,不敢靠近!”

    “这倒确实是个好计策!你想好了在哪动手了吗?”

    “你去帮我拿地图过来,我先想想再定!”

    两人本来是要休息的了,这一下却是兴致盎然,晚上不决定好肯定是不会休息的了。赵瑾很快便将一幅军事地图放到了沈少奕的面前,又去找出了另外一张来,“这是明州附近的地图,你要哪张?”

    “用明州的那张吧!”沈少奕接过赵瑾手上的地图摊开,感觉还是这张地图来得清晰一些,明州附近的地形,一览无余,赵瑾果然明白他的心思,知道他一定会选择在离明州城最近的地方动手,正好也可以以此震慑一下明州城的守军。

    “如果估算没错的话,郭进的大军由于行军速度太快了,后勤补给根本就跟不上,他只能到沿线的州府进行短暂的补给。那么,过了处州之后,他一定不会选择崇山峻岭的括苍山,而是会一路直下东阳,沿着会稽山南麓,过四明山后到达明州。”

    “而溪口镇应该就是一个阻击的好地方了!这里背靠着四明山,离明州又不是太远,往东则可直通宁海和奉化。如果我带着火枪队,急行军到溪口埋伏,得手之后往东与太子军汇合,便可以直过奉化,前往明州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直接上船出海。”

    “这倒是个好计策!只是,奉化城虽小,但却正好挡在北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