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45章

睦宋-第145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少奕带着火枪队一半的人手,就混在太子军的大军之中,利用太子军的佯攻来掩护他们绕过奉化城,这显然是最为妥当的了,因为探子来报,前往奉化的这一路上,有不少厢军设卡盘查,想要混过去是不可能的。

    看这天色,阴阴沉沉的,似乎是要下雨的样子,春雨要来了吗?沈少奕也是不禁皱眉,这春雨只要一下,通常都是绵绵延延的下个不停,对于行军有极大的阻碍。沈少奕只好让人多准备一些油纸带上,火药一旦被淋湿了,那火枪就真的成了烧火棍了。

    林仁肇亲自带着人马堵在了奉化城的南门,整个奉化城静悄悄的,只有城头上偶尔伸出头的几个小兵向下看着。

    “林叔叔,符昭愿此来定然不简单,如果觉得有诈的话,还是回船上的好!”

    “这件事情确实有些奇怪,某自会多加注意的。你带着人赶紧走吧,早去早回!”

    “好!”

    这么多人挤在城南的大道上,沈少奕一行根本就不用太过遮遮掩掩,因为一进山就到处都是密林,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看见这小道上有人在行走。而且,阴沉的天气也遮挡住了视线,让人更加的看不清了。

    众人走得极快,很快就绕过了奉化城,打扮成逃难的难民,分散着向前而去。这一路上除了逃难的人之外,偶尔也有骑着快马的兵丁自奉化与明州之间来往传递着消息。

    阴沉着的天,却是始终都没有下雨,沈少奕却是更加的担心了,因为已经傍晚了,乌云依然没有散去。

    林仁肇在中午时就将太子军撤了回去,这样的结果,似乎两边都很满意。

    “钱大人,这第一天算是熬过去了,看林仁肇这个样子,他应该不会坐船走的。”符昭愿眼中发着光,站在城墙上看着缓缓退去的太子军,不禁也是有些佩服了。

    他出身将门,自然看得出来太子军即使是在并不宽的官道上退走,也是井然有序,数万人竟然没有发生任何的挤撞和推搡,林仁肇治军严谨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他知道,若是让父亲符彦卿的大军碰到林仁肇的大军,光是这军容军纪上,就要输上一截了,打起来想必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说句实话,若是可以,他真的不愿意受命来到这里面对着太子军,他不关心朝堂斗争,甚至是这位皇帝姐夫要升他的官,给他换个好地方他都婉拒了,宁愿在罗州这地广人稀的地方当个一州之长,也不愿意到更繁华的地方去。

    老父亲亲自出马劝说,他才不得不离开罗州,回到了京城。他有些矛盾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自己的姐夫皇位得来不正,自己还要支持他妈?只是,这在皇家之中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之前这百数十年,谋朝篡位,朝代更迭的事情还少吗?他赵匡胤不也是从人家孤儿寡母的手中,夺走了江山吗?

    只是因为自己一家实际上已经与赵光义共存亡了,眼前说不得就只好狠狠心,拿太子军开刀了。

    “不知符大人所说的援军何时能到?”对于太子军想不想坐船离开的事,钱惟治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援军什么时候可以来,又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援军,让符昭愿这般的有信心呢?

    符昭愿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抬头看了看天,他也在担心下雨,这样会打乱所有的计划的。他终于还是转头看向一脸焦急的钱惟治,“钱大人不必担心,明晚必到!”

    钱惟治只能陪着笑了,他至今都不知道援军是什么!是郭进的大军吗?还是说另外有一支大军正在赶来?朝廷还有这么多的禁军吗?北方契丹人总不会已经回家去了吧?或者说这些所谓的援军,只是和自己手下的兵将一样,都是厢军和乡兵混杂的?

    他实在没有心情再想下去了,这冷飕飕的天,干脆不想了,反正兵权已经给了符昭愿了,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

    “公主,你认为符昭愿这个人怎么样?”

    “为官清正廉明,倒是算得上是一个好官!”

    林仁肇点头,“当初林某奉命征讨南汉,先帝开始派大量的官员到南汉诸地为官,这符昭愿就是其中之一,要前往罗州时,还曾顺路到广州拜会了林某。这个人倒是有济民之才,若是还在罗州为官,倒是罗州百姓的福祉了。只是,符家如今满门勋贵,已经与赵光义绑在了一起,他符昭愿也是难以独善其身了!这样有才能的人,一旦成为了对手,那就有些可怕了,尤其是他乃是将门之后。”

    赵瑾也是叹息,她也是个惜才之人,就像留绍錤也是因为有她才能起复的。林仁肇如此说,她又怎么会不明白林仁肇的意思呢?这般文武全才的人,若是为国为民,自然是足以流芳千古的。可若是变成了你的对手,那这种人,也是最难对付的。

    “林叔叔,符昭愿肯定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来明州的,他千里迢迢的赶回京城,想必是赵光义交给他什么秘密的任务了。”

    “那是肯定!消息说他是连夜赶路到的明州,半夜里直接就去找了钱惟治,又连夜带着明州厢军赶到了奉化,如果说只是为了阻拦太子军北上,那也太过于轻视太子军了。所以,固守奉化应该只是他的缓兵之计而已,他肯定是另有图谋!”

    赵瑾向前走了几步,看着港口中停泊的无数海船,不禁皱眉,她隐约感觉到了一丝不安,“林叔叔,云清认为,不管符昭愿此来为何,我们都应该多加小心,不如将海船暂时驶离内港如何?”

    “这是为何?少奕如今应该快到溪口了,大军在此,正是为了接应于他,总不能弃他于不顾吧?要知道,除了郭进的招讨军之外,这四周还有许多的厢军,他只带着两百人,万一陷入包围就危险了。”

    “林叔叔,少奕的安全当然重要,但是八万太子军将士的安全,同样重要!云清总有一丝不好的感觉,总觉得太子军在这里呆着要出事,倒不如先行离开,确认无事之后再来接少奕就是!”

第334章 溪口设伏() 
“也好!这件事情确实是有些奇怪了,赵光义明知道太子军有火炮,还让自己的小舅子过来,总不会是让他来送死的吧!而且更为奇怪的是,符昭愿似乎就是想要将我们阻挡在明州以南,若说是没有任何的阴谋,实在是让人难以难以置信!总之,一切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就按公主所说的,先退到海上去吧!”

    “玉林,你过来一下!”

    周玉林一直都在不远处等着,听到林仁肇喊他,当即走了过来,“元帅有何吩咐?”

    “现在是吃饭的时间,你让所有人吃快一些,等吃完了,全员马上退到海面上去。”

    周玉林答应着正要离去,却又被赵瑾给叫住了,“玉林,你等一下!看这个样子,晚上应该会下雨,虽然春雨不会很大,但海面上的海浪还是会有的。你让大家小心一些,出海后尽量的靠近岸边。”

    “是,公主!”

    周玉林自是快步而去,赵瑾正要离开甲板,感觉似乎有雨滴落在了脸上,抬起头望天,果然已经开始下起雨来了,只是不大,三两滴的往下落。她知道雨很快就会变大一些,不由得担心的看着四明山的方向。

    ······

    “侯爷,开始下雨了!”

    沈少奕抬头望天,这雨果然是要来了。

    “大家加把劲,到前面那个亭子休息一下,顺便吃点干粮,检查一下火药和火枪,千万不能淋湿了!”

    “是,侯爷!”

    苏三起是火枪队三个小队长之中的一个,是沈少奕从这么多将士里面挑选出来的。他轻声答应着,一边加快了步伐,一边向着身后低声喊着,“都快一点,到那边亭子休息一下!”

    那处亭子在一刻钟之前,天还没完全黑的时候就看见了,走了一刻钟,却还是有一段距离。感觉雨滴要密集了一些,两百人的队伍迅速加快了步伐,终于冲进了凉亭。

    只是凉亭并不大,最多也就站个十个人左右,余下的便不得不在雨中站着的。沈少奕也站在雨中,招呼着众人轮流进入凉亭,检查一下火药和火枪。好在,临行之前带了许多的油纸,总算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蓑衣或是雨披,一顶竹笠,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配置,在虽然不大,但却密密麻麻的雨中站着。他们牢记着沈少奕的话,手中的火枪和弹药就是他们的生命,一旦淋湿了,那他们就不是火枪队了,和别的普通士兵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每个人都将火枪和火药包,火药弹都包得严严实实的,自己可以淋湿了,这些东西可不能淋湿。

    在简单的吃了干粮之后,沈少奕带头继续朝前走去,他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要赶到溪口,否则的话,很可能郭进的大军就会赶在他们的前面,过了溪口那这一趟就白跑了。

    山雨路滑,又不能点起火把来,在天完完全全黑下来时,前行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就连那个走惯了山路的老樵夫,也是小心翼翼的,这黑夜里,一不小心滑下山去,谁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

    安全起见,沈少奕还是给老樵夫点燃了一根火把。估摸着雨夜里,也没有人会注意到山上的情况,他干脆每隔十人左右便让人燃起了一根火把,并尽量让大家互相靠近一些,战友有危险的时候,也好能伸出手拉一把。

    好在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山势越来越低,路也平坦了许多,已经快从密林中出去了。沈少奕便招呼着大家将火把灭掉,即使是摸黑前行,却是比之前要快了许多。只是那雨似乎更加的密集了,还是有些遮挡住了视线。

    越是前行,路面越是平坦宽阔,开始有零星的房屋出现,老樵夫言说最多半个多时辰便可以到官道上了。

    果然很快房屋多了一些,已经转入宽阔的官道上了,这寒冷的雨夜里,官道上静悄悄的,根本就没有行人。沈少奕觉得还是小心一些,便将队伍开始拉长,三五成群的向着溪口方向而去。

    天快亮之前,雨势稍微小了一些,但还是下个不停,老樵夫言明离溪口已经不远了,沈少奕便跟着他,到了一处破庙里,准备停下来吃些干粮再走,毕竟走了整整一夜,大家也是该休息一下了。

    天终于亮了,沈少奕一边给大家鼓劲,一边走了出去,又向前走了半个时辰,细雨朦胧之间,已是能够隐约见到远处一大片的房屋了,那里就是溪口。而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溪口,因为溪口地势平坦,官道正好从镇中间而过,并不是伏击的好地方。

    沈少奕早就问好了,溪口镇往西方向二十里的地方,那里山高林密,官道一边紧邻大山,另一边靠着剡溪,是最为险要的地方。想要去到那里当然不能走溪口镇了,好在老樵夫熟悉山上的小道,大白天的,却是也不怕山路难行。

    一个多时辰之后,一行人总算到了预定的地点了,沈少奕从山下看去,剡溪水在雨中缓缓流淌着,一条官道就从山下而过,雨天里也是偶有行人,果然是一个最佳的伏击的好地方。

    他先让苏三起带着两个探子到四处去看看,余下的人,便就在附近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先行休息一下。好在这里却是有很多断崖下面、大树下是雨淋不到的地方,众人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各自找了地方躺下,除了一些岗哨之外,都沉沉的睡去了。

    毕竟是一天一夜都没有合眼了,沈少奕等苏三起带着探子回来了,确认方圆数里之内并无任何异常,便让苏三起他们也去找地方睡下了。那老樵夫一天一夜没休息,竟是还精神奕奕的,便与沈少奕坐在树下聊起了天。

    沈少奕并没有隐瞒他,将事情简单的说了,那老樵夫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说起了赵匡胤在位时的轻徭薄赋,比起钱氏占据吴越时,反而百姓们要轻松了许多,当然这也离不开奉国军节度使钱惟治对明州的治理。

    而去年的黄河水患,钱惟治主要还是从明州府库拨了钱粮支援灾区,并未对百姓有太多的滋扰。反而是自去年下半年,不断的有官吏前来催收各种税粮,百姓们日子也不是太好过了。只是他们都知道,钱惟治钱大人肯定也是无奈,大多还是能够体谅一番的。

第335章 伏击在即() 
绵绵细雨中,感觉应该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沈少奕耳朵一动,远处似乎有什么异常的声音传来。他快速伏在地上,将耳朵贴了上去,终于听得清楚一些了,那是马蹄声。

    苏三起也闻声赶了过来,沈少奕却是摇手让他暂时别说话,他继续伏在地上听了一会才站了起来,“应该是招讨军的前锋营,你先过去看看,将士们就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先不用起来!”

    苏三起答应了一声,自是去了,沈少奕便凑到了离路边最近的地方,坐在一颗树下静静的等着。足足过了有一刻钟,沈少奕终于见到了有战马成队,缓缓而来,看那样子,应该足足有两千匹战马。

    当先一杆大旗,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杨字,而当先而行的,却正是杨业。杨业身披着油布斗篷,沈少奕也是从他挂在马上的那杆金色的长枪才认出是他来。细雨绵绵,稍微遮挡了视线,面容却是在斗篷里面,根本就看不清。

    杨业刚刚从眼前过去,苏三起也赶了回来,“侯爷,是招讨军的前锋营没错。有大军五万左右,其中走在最前面甲胄分明的是一万禁军,其后都是厢军,战马约千余,无辎重粮草。”

    沈少奕点了点头,吩咐苏三起先再去休息一下,他自己则还是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招讨军的前锋营经过。这些数量他早就从明堂的探子那里得知了,确实是招讨军前锋营的官兵数量。

    而跟在后面的郭进大军,则有禁军五万,厢军约十五万。如此庞大的招讨军,总数超过了二十五万人,每天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自然会惹得沿途的百姓怨声载道了。而那位老樵夫,却也是变相的受害人之一,说不定很快的,这招讨军就会找上门去,要钱要粮了。

    他也不得不暗自庆幸,幸好太子军有从海上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不用每日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