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228章

睦宋-第228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算是听完了曹璨所说的那日的情况了,沈少奕稍稍沉思之后才开口说道:“首先来说第一个疑点。按照你所说,这最后一个寨子,张进足足花了两个时辰都没有搞定。按照正常的话,他强行扛人,最多只要半个时辰便可以过九曲江了,是吧?”

    “是的!”

    “两个时辰没回去,只能说明了一个问题,最少在一个办时辰之前,这个山寨和张进手下的人,全都已经落入了丁朝的手中了!”沈少奕看着曹璨点了点头,知道他也是同意自己的看法了,“那么,你认为这一百多人换装,再走到九曲江边去,需要多长时间。”

    “快的话半个时辰,慢的话一个时辰!”

    “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有人在故意拖延时间,想要引起你的注意?你不也正是因为时间拖得太久了,这才发现了异常吗?”

    “是的,驸马爷!当时末将感觉有些不对劲,特别是派出去的斥候竟然没有回来,所以就又派了斥候来催,那斥候也还是没有回去。驸马爷这样说的意思是,这个故意拖延时间的人,就是张进?”

    “除了张进,你认为还有谁有这个拖延的机会,又有这个能耐呢?”

    曹璨默然,沈少奕说的当然有道理了,丁朝需要张进的配合过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张进心甘情愿的帮忙,也或者说是胁迫他心甘情愿的帮忙。如此一来,丁部领肯定不会对张进太过苛刻的,反而会先利诱张进,自然也不会太过的为难他了。

    而事实上,张进当时带着的人,也都是普通的厢军士兵,就像沈少奕所说的,这些士兵还真没有这个能耐去想办法拖延时间,除了张进。

    “而且,当张进带着假扮成厢军和壮民的丁朝士兵到了九曲江边时,你看到了另外一个很大的疑点,那就是那些假扮的壮民都是老老实实的,一点也不像是要舍弃掉祖上留下的寨子,生死离别的样子。而这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进当时并没有将该如何假扮才能真实一些的建议说给丁朝的人听。”

    “你可以想想,张进能够作为一个边境州府的军事主官,说明这个人并不仅仅是靠着他弟弟张琼的余荫,否则朝廷不会放心的把钦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的。所以,如果张进真的是心甘情愿的给丁部领带路,他一定会把这些细节的东西说清楚的,而不是处处留下破绽,让你这样一个在他的眼里还乳臭未干的小子,可以这么轻易的发现异常。”

    “还有第三点。如果张进已经投敌,那么,在过桥的时候,他就不会与你产生争吵,甚至是对你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了,而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迷惑你,甚至是对你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他都不会在乎,反正只要过了桥,把你杀了,什么仇什么怨都得报了。他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尽可能的激怒你,只要你发火了,恐怕就算那些人不是丁朝的士兵假扮的,你也不会那么容易让张进过江的。”

    曹璨并不是傻子,沈少奕说得如此的直白,他若还是想不通其中的关键,那曹彬临走之前,将钦州托付给他,就是所托非人了。他想到了那日张进果然是如同沈少奕说的那样,整个人和平常完全的不一样,说不是故意的想要激怒自己,恐怕自己也不会相信的。

    “当丁部领赶到的时候,想必他也是听了手下人的汇报,想到了张进并不是真心的投靠丁朝的。所以,他不仅仅是杀了张进,也迁怒于这整个寨子的壮民,这恐怕就是为什么这个寨子会如此惨烈的原因了。”

    曹璨默然,他知道,恐怕当时张进都想着要如何保全这个寨子的壮民了,他也一定是提出了条件的。只是,当丁部领看破这一切后,他当然不会饶过张进了,也自然不会放过张进想要力保的这个寨子的壮民了。

    所以,为了让张进更加痛苦的死去,丁部领一定是带着他来到了这里,在他的面前一个一个的残杀掉这些无辜的壮民,最终才将张进用乱刀砍死的。

    “张进已经死了!”沈少奕抬头望着夜空中的星星,“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你我都无法求证了,除非你找到当日见过这一切的丁朝士兵。而想要彻底的了解事情的真相,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沈少奕马上就要走了,他要赶赴西北,他知道,丁部领这一死,丁朝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敢有什么动作了。而曹璨,经过这一役,他整个人也成熟了许多了,查清楚那日所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

第527章 西北困境() 
沈少奕一路北上,途径桂州时,他知道这便是桂林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桂林名闻天下。他没有时间留下来欣赏漓江的美景,策马扬鞭,向着永州进发。

    他一路向北,路上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大宋缺钱缺粮,这似乎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他有些话想要让人带给曹璨和符昭愿,一直到了潭州,这才找到了明堂的人,写了两封信,让人带给他们。

    而对于西北和川西的局势,他也大概的再了解了一下。原本潘美与杨业已经基本收复了秦州,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吐蕃诸部突然对川西,成都府已然陷落,川西几乎尽归吐蕃诸部。同时,吐蕃六谷部也沿着白龙江东下,猛烈攻击曲水和阶州。两地相继陷落。

    阶州城陷落之后,吐蕃六谷部开始攻打凤州,凤州要是陷落,那吐蕃人就将直面凤翔府了。为此,潘美与杨业不得不回师凤翔府,同时一路军前往支援凤州,只是未等他们赶到,凤州便落入吐蕃人的手中了,秦州大片土地也再次落入了党项人的手中。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退回凤翔府,依托秦岭和北山天险,沿着大散关、凤翔府,以及好不容易夺回的灵台、定安一线,开始组织防线。只是这样一来,同时面对党项人和吐蕃人,潘美与杨业便只能固守,无法进攻,更不用说是要收复失地了。

    为此,朝廷不得不再派禁军支援,如今双方的兵力分布是,潘美主动前往灵台和定安驻守,有禁军四万;杨业驻守凤翔府,有禁军六万;曹彬如今在遂州,有禁军三万。三人各有厢军无数,只是战力低下。

    李克睿亲率大军二十二万,进攻凤翔府,折逋葛支率领吐蕃六谷部三万大军,正在向大散关进发;李克睿祖母没藏家与妻家野利部则率兵十二万,进攻灵台和定安一线。余下的在川西的吐蕃诸部,有大军十三万。从各地看来,遂州的曹彬无疑是最为危急的,听说正在组织大规模的百姓撤到长江南岸。

    而果然不出沈少奕所料,遂州的禁军粮草方面地方尚能补齐,而西北的十万禁军,大宋朝廷可以说是已经耗尽了所有来支撑着了,一时之间,恐怕再也无法派出禁军前往支援了。当然了,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天还算风调雨顺,再过一月,便可收夏粮了,只要夏粮能够丰收,便可暂时的解决大军粮草所需,但恐怕也无力派出更多的禁军支援了。

    沈少奕有些忧心,就像是泉州,这一两年来,已经是寅吃卯粮了,把今年,甚至明年的税银都提前交上了,却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这还是符昭愿求爷爷告奶奶才凑来的。原本因为符皇后的原因,符昭愿都已经打算甩手不干了,只是他接到父亲符彦卿的信时,也同时接到赵光义退位的消息,他才选择了留下。

    沈少奕想了想,再次提笔给萧燕燕写了一封信,便出了门,快马加鞭而去。他原本想要去川西的,但想想有曹彬在,他虽然无法进攻,但掩护百姓退过长江还是有这个本事的。只要过了长江,依托长江天险,吐蕃诸部想要过长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西北的情况显然更为的危急了,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吐蕃六谷部,只要有一处攻破了防线,大宋禁军将首尾难顾。

    ······

    “老将军,吐蕃六谷部的人,什么时候到?”

    “午后可到!”

    “老将军可还需要什么?尽管说来就是!”

    “不用了!有将军您支援的这五千禁军,吐蕃人攻不下大散关。这不是李某自大,这大散关天险之地,又有禁军相助,若是连三万吐蕃人都挡不住,那李某也只能以死谢罪了。”

    “老将军言重了!”杨业抬头看着关外远处的群山,眼中有些担忧,“杨某总觉得有些奇怪,折逋葛支明知道大散关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有老将军在此镇守,为何他还是选择前来攻大散关呢?”

    “将军的意思李某明白!”李汉超也跟着看向远方,“李某想了数日,始终只能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折逋葛支只是想要牵扯将军您的兵力,让李克睿可以轻松一些。”

    杨业点头,他一时倒是想不到吐蕃人这样做到底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老将军,粮食还够用几日?”

    “五日!”

    “五日!”杨业重复着,却是有些揪心,“有没有办法支撑七日?”

    “本来可以!只是一旦吐蕃人攻城,将士守关时消耗极大,若是不能吃饱饭,如何去面对吐蕃人的进攻呢?除非吐蕃人来了不进攻,只是在关外待着。”

    “老将军放心就是,杨某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的。”杨业只能如此保证了,他当然知道,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应敌,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那就多谢将军了!”

    李汉超嘴上说着谢谢,心里却也知道杨业的难处,只是他更知道,自己目前只能争取让手下这一万多将士不至于饿肚子了。

    杨业带着项冲,出了大散关,一路快马向着凤翔府疾驰。他这次特意亲自前来,就是想要查看一下大散关的地形,无论如何,大散关都不能失守,一旦失守,那就等于是在整个关中的西南面开了一个大门,如狼似虎的党项人和吐蕃人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大散关进入关中,进入整个中原大地。

    眼前他最发愁的事情,当然是粮食了,特别是这关中平原上的粮食,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住最少一个月,让这些快要成熟的粮食可以得到收成,只有有了收成,百姓有吃的,手下的将士也才能有吃的。

    只要坚持过了这一个月,军心民心得以稳定,杨业有信心慢慢的扭转当前的局面。等到了南方秋收,再给大宋半年的时间,大宋就能恢复一些元气,有多余的力气去进行反击,逐步的收复失地。

第528章 喘一口气() 
“父亲,吐蕃人开始进攻了!”

    “慌什么!”李汉超瞪了一眼李守忠,这个小儿子总是这样咋咋呼呼的,怎么都不如他大哥稳重。只是,他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大儿子也是个不省心的主。

    “父亲,吐蕃人有投石机!”

    “慌什么!”

    李汉超呵斥了一声,只不过很快的就变成是他慌了,原本斥候来报,吐蕃人确实是带着投石机,数量不过四五台罢了。只是,眼前他看见了,何止是四五台,最少都有二三十台,那长长的抛石杆高高的竖起,密密麻麻。

    四五台抛石机,虽然对关墙会有一定的威胁,但还不至于让他慌张,只是二三十台的话,他就真的有些慌乱了。这些投石机同时开动的话,对关墙的打击极大,对关上的守军的伤害也会极大。他不知道为什么吐蕃人的投石机会突然间增加这么多,但很显然,对方故意隐瞒了实力,等到了关下,再将投石机全部组装了起来。

    吐蕃人自到达大散关下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进攻,漫天的巨石从天上落下,只要砸中了关墙,就会有无数的碎石和碎砖到处乱飞。这种飞溅的碎片,一旦击中了人体,靠得近些的,重则穿透,轻则重伤。

    “他娘的,都给老子滚进去,站着想送死啊!”

    李汉超怒声喝骂着,他实在是心疼这些将士们,一个个的将他们赶到关内可以隐蔽的地方去,站在关墙上,那不是送死吗?

    “父亲,赶紧走啊!”

    “走什么走?你也给老子滚!”李汉超直接一脚踹向李守恩,这关墙上的人要是全都走了,万一吐蕃人上云梯怎么办?

    “父亲!”李守恩慌忙一让,差点撞到站在一边的李守忠,“您进去吧!儿子来守关!”

    “滚!你赶紧给老子滚!去凤翔府搬救兵去!”

    “搬救兵?”

    “对!把情况告诉杨将军,他知道该怎么办的。”

    “父亲,让二弟去吧!”

    “你敢违抗军令?”

    李汉超直接拔出了佩剑,一旁的李守忠慌忙给拉住了,“哥,让你去就去,你不知道父亲的脾气啊?”

    李守恩很是无奈,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老父亲发起疯来,一剑劈了自己,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二弟,照顾好父亲!”

    “去吧!”

    两父子就躲在关墙的角落里,这里好歹稍微的安全一些。到处都是飞落的巨石,关外的石山可以让吐蕃人的投石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

    “守忠,你怪爹吗?”

    “父亲,您为何这样说?”

    “这里始终极为的危险,随时都会丢了命的。爹把你留下,你心里会不会有疙瘩?”

    “当然不会了!”李守忠抓住李汉超的手臂,“父亲,您进来点!”

    “不用了!”李汉超抓住了一张盾牌,挡在前面,这样可以挡住飞溅的碎石,“守忠,你大哥有儿有女,所以爹就把你留下来了。”

    “父亲,孩儿知道!”李守忠一点埋怨都没有,他倒是还没成婚,“父亲,您又不是不知道,孩儿最疼两个侄子了。”

    “好!好样的!”

    李汉超伸出空着的手,拍了两下李守忠的肩膀,李守忠没有提防,一个趔趄,差一点就扑倒在地上了,“父亲,您别把孩儿给拍死了!”

    “哈哈哈······”李汉超揽住了李守忠,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习武出身,对着两儿子打小就是这般的对待,动不动拳打脚踢的,他们越是大了,他就越不保留手劲,都被埋怨了二三十年了。

    关墙上留着几十具守军的尸体,李汉超有些心疼,这还没直接短兵相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