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229章

睦宋-第229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墙上留着几十具守军的尸体,李汉超有些心疼,这还没直接短兵相接,这些将士就死在了抛石机的乱石之下了。已经足足一刻钟过去了,抛石机还在不停的甩动着长臂,天上的巨石如雨而下,在关墙上留下了无数的坑洞。

    他不知道这石头雨什么时候要停,反正不可能这般的无止无休的,若是无止无休,这关墙用不了两个时辰,就会变成废墟了,再也挡不住吐蕃人了。好在,似乎是吐蕃人听到了他的心思,投石机在瞬间停止了攻击。

    李汉超知道,吐蕃人要试着进攻了,他在李守忠担心的喊声中冲了出去,“小的们,都给老子出来,敌人要进攻了!”

    “他娘的,都快点!”

    “你小子,磨磨蹭蹭的,赶紧的!”只有当要面对这样的大战时,李汉超才会骂人,已经好多年未曾这般痛快的骂人了。

    关内的守军从各个地方涌了出来,迅速的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因为关外已经能够听到喊杀声了,无数吐蕃兵抬着云梯,向着关墙冲来。

    “小的们,不要着急,等人上了云梯再干!”

    李汉超喊着,他看得出来,吐蕃人这次只是试试,看着漫山遍野的人,实际上不会超过两千,只是关外的地方狭长,看着像是人数很多一样。

    云梯被竖起,向着关墙靠去,那上面的弯钩,可以勾住关墙上的墙垛,用人去推,根本就很难推动。

    “砍刀队,上!”

    随着李汉超的喊声,一列将士出列,手中都是那种专门制作的厚背的大砍刀,这是专门用来对付这种带着铁钩的云梯的,一刀下去,足以把那铁钩砍断。

    随着砍刀落下,关墙上墙砖的碎屑也跟着横飞,马上就有人冲上前去,奋力的将云梯推了出去。云梯在空中划了一道美妙的弧线,伴随着无数的惊呼惨叫声,砸落下去,关墙下的吐蕃兵纷纷避让。

    足足一刻钟之后,吐蕃人没有攻上关墙,开始慢慢的退去,投石机在这个时候,又开始动了起来。李汉超大声的喊着,却始终赶不上巨石飞来的速度,砰地一声,血肉横飞,巨石下,两名守军身死当场。

    守军再一次向着关内退去,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的速度快了许多,但关墙上还是留下了数十具的尸体。

    李汉超看着西边的天际,天空中有乌云在堆积着,隐隐的有雷声传来,夏日的午后,天气瞬息万变。

    “看来,一场大雨是免不了了!”李汉超喃喃自语,稍稍的松了口气,有了这场大雨,他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第529章 能够做主() 
暴雨冲刷着关墙上的血迹,从一处处凹陷的地方渗入了下去,这些将士的鲜血,已经融入这关墙之中。

    李汉超只能在下雨的时候让人去收回死去将士的尸体,吐蕃人连续三次的进攻,并没有造成多少人员伤亡,这将近两百具尸体,都是因为躲避不及,被投石机抛出的巨石伤到的。被直接砸中的几乎都成了肉酱,许多连面容都难以分辨出来了。而被碎片不幸击中的,身上也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李汉超经历过无数的大小战役,见识过敌我两军将士的各种各样的死法,比这更壮烈的他也曾见过。只是,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老了的原因,看着关墙上的血肉模糊,他只能努力的睁大自己已经比年轻时候小了许多的眼睛,努力的把那已经松弛的上眼皮撑着,才能不让眼泪流出来。

    他宁愿巨石砸中的是自己,也不愿意那些年轻的生命从此烟消云散。大宋的未来,需要年轻的生命去守护,而不是像自己这般垂垂老朽,只能发挥余热的老人。

    ······

    这里是秦岭西北的余脉,渭水把这里分成了两边,流向凤翔城。官道就依着渭水而建,蜿蜒曲折。杨业早就把前锋推到了吴岳山下,渭水之滨了,他发动了将士和百姓们,就在凤阁岭上,把官道拦腰截断,修建了一处临时的关隘——凤关。

    山石垒砌的凤关,说不上牢固,但身处要道,李克睿想要东进,他就必须打下凤关,否则便只能在崇山峻岭之中行进了,那样别说是人了,光是他最为倚重,也是最大的利器战马,就根本过不去。

    在吐蕃六谷部进攻大散关的同时,李克睿带着大军,也在进攻凤关,只不过,两山之间本就狭窄,河道占去了一多半,凤关如今便是通过这里的唯一通道了。整个凤关,只有一道门,那就是通往凤翔城的门,往西则被杨业干脆只砌墙,不留门,厚实的关墙足有五六丈宽,就是让你在关外拆,也有得你拆的。

    暴雨落下的时候,李克睿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继续狂攻着,哪怕关下的尸体堆积如山,渭水都被染成了红色。他同样知道趁人病要人命的道理,眼下关中平原上的作物眼看着就要成熟了,若是不能赶在收割之前打通这条要道,宋军就会缓过劲来,那时候自己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局势逆转,自己就只能靠着战马的四条腿,开始准备逃之夭夭了。

    如今的大宋无钱无粮,名将却是遍地都是。远的不说,北路的潘美、面前的杨业,还有大散关的李汉超,哪一个都不是好啃的骨头。还有阻挡着吐蕃诸部,逐步撤退的曹彬,虽然离开大宋朝廷,但世代忠良的符彦卿一家子,跟着赵匡胤建立大宋朝的那些老兄弟,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呢?

    这还没算上远赴海外的林仁肇,那可是一枚大杀器,就连赵匡胤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还有那个祖母提及时,总是让自己要特别小心,不要去招惹的,林仁肇的徒弟,大宋的长公主驸马,清源候沈少奕。

    若不是他们远在海外,自己多少总是要考量一下的,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听从祖母的安排,悍然发动了这场叛变。可是,自己能不听祖母的话吗?好像不行!外人也许不知道,整个李家,实际上做主的便是这位老祖母了,没有人敢于不听她的话。别人不知道她的狠戾,他李克睿可是打小就深有体会,自没懂事时,就没少挨揍。

    李仁福早死,没藏奇云以婆家的力量,还有她的专断,支撑着整个李家,按照她的说法,玉不琢不成器,儿不打不成才。就像他们党项人的祖先一样,以狩猎为生,面对的最狡猾的猎物就是野狼。

    野狼懂得抱团,却也喜欢独行出外寻找猎物。狼性天性狡黠,野性难驯,却又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她希望李家的子孙,就像是野狼一样,永远都不懂得什么叫做屈服。

    李克睿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远处雨中的凤关,耳中听着震天的喊杀声,无论如何,他都要尽快的拿下凤关,拿下凤翔城,他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在等下去了。

    “杨将军呢?”

    “到凤关去了,党项人正在攻打凤关呢!李将军您有事?”

    “有急事!”李守恩都快急哭了,老父和兄弟还在大散关,面对几十架投石机,生死未卜,杨业却去了凤关,来回最少又要一个时辰,让他如何不着急呢?

    “城里有哪位将军在?”按照正常,凤翔城最少要有一位将军坐镇的,李守恩存留着一丝希望,如果有个可以做主的人,能够借出一些精锐禁军去,那就好了。

    “只有七将军在!凤关战事紧急,余下的几位将军都赶过去了!”

    “七将军?”李守恩叹息一声,这些日子的并肩作战,他倒是认识杨七,但杨七只是杨业的亲兵队长,他有这个权力和胆量借兵给自己吗?

    “是啊!李将军要见七将军吗?”

    “七将军他能做主吗?”

    “做什么主?”

    “算了,李某还是去找杨将军吧!”

    “我可以做主!”

    身后一个声音传来,李守恩转过头去,却是方才从东面而来,跟自己差不多同时到达城门的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坐在马上,看着有些清秀,身上都是灰尘,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像是一个文弱书生,比自己都还要小上不少。自己都快急死了,他却敢于在这里大言不惭,杨七都不一定能做的主,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替杨将军做主吗?

    他本就焦急,这下是越想越气,斜着眼看着马上的年轻人,口中冷冷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小子,敢在这里胡言乱语,就不怕拿你军法处置吗?”

    “看这位将军一脸焦急的样子,想必确实是有什么急事了。这样吧!将军不妨说给在下听听,说不定在下还真的能够做主呢!”

第530章 是驸马爷() 
“你?”李守恩眼中露出一丝轻蔑来,这个穿着蓑衣,一身尘土泥浆的男子,真是会说大话。不过,他毕竟也不是三岁小孩了,却也很快便看清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显得很是无所谓的样子,脸上平淡如水,只有一双眼中略略的显出了疲惫感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转头问那守城门的厢军队长了,“你认识他吗?”

    “李将军,小的不认识他!”他只是凤翔府的一个小小的厢军而已,这辈子就没有出过凤翔府的范围,哪里会认识这个带着江南口音的年轻人呢!

    李守恩心里着急着要去找杨业,却也没空再与对方多加理会,当即跳上了马背,“年轻人,看你样子像是个落魄的书生,还是好好的回去苦读,考一个好功名吧!”

    说完,李守恩拨转马头,便打算走了,却发现那年轻人也一夹马腹,竟是挡在了自己的面前。他不禁有些真火了,手上长枪斜着指了出去,怒声喝道:“本将军身有军机要事,你要是再阻拦本将军,可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这位将军姓李,方才在下在岔道遇见将军时,是从大散关方向而来,莫不是李汉超李老将军的公子?可是大散关军情紧急,需要杨将军援助?”

    “你······”李守忠这一下真的有些惊讶了,他从未见过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却可以有这般的观察和推测能力,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己是谁,还猜到了大散关有难。如果现在有人告诉李守恩面前这个年轻人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一定会直接给对方一个大嘴巴的,“公子到底是谁?”

    “在下姓沈,沈少奕!”

    这人却正是沈少奕,他一路也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了,这才赶到了凤翔城外。就在前面岔道口的时候,他远远的见到一匹快马从大散关的方向而来,马上那人一身将军铠甲,连蓑衣都是不曾穿着,只顾策马奔驰,那一脸的焦急,应该是大散关方向有什么重要的军情。所以,沈少奕便稍稍的放慢了马速,先让那将军过去了。

    他与李守恩前后脚到了城门口,李守恩却已经与守城门的厢军说上了话,把城门都给挡住了大半,他也有心听一听李守恩到底有什么紧急军情,便勒马停在了不远处静静听着。

    从两人的只言片语之中,沈少奕确实感觉到了李守恩的焦急,只是杨业又不在凤翔府,恐怕李守恩这一来一去,又要白白的耽误了许多的工夫,他有心帮上一把,便开口询问了。却没想到李守恩心中焦急,又不认识他,差一点就起了误会了,他也只好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沈少奕?”李守恩一愣,这个名字听着怎么这么的熟悉?只是,他马上就想起来沈少奕是谁的名字了,“您···您是驸马爷?”

    “正是沈某!”沈少奕点了点头,“若是李将军不相信的话,大可让杨七杨将军出来一见,便知真假!”

    沈少奕都如此说了,李守恩怎么敢不相信呢?人家驸马爷确实没说错,有他在这里,自然可以替杨业杨将军做主了,毕竟在京城时,不管是赵相还是潘将军,杨将军,那可都是听驸马爷的命令的。

    “末将李守恩见过驸马爷!”李守恩慌忙就在马上抱拳行礼,“大散关如今遭到了吐蕃六谷部的猛烈攻击,家父派守恩前来找杨将军求援的!”

    “你细细说来!”

    “原本家父以为吐蕃人只有四五架投石机,对大散关不会有太大的损害的,没想到吐蕃人隐藏了实力,一下子来了将近三十架投石机。末将离开的时候,大散关的关墙已经被巨石砸得到处是坑了,恐怕难以抵挡住吐蕃人的进攻。”

    “三十架?”沈少奕微微皱眉,他当然知道三十架投石机意味着什么了,那几乎就是会有漫天的飞石从天降落的。三十架投石机完全可以进攻像京兆府这样的大城了,吐蕃人却拿来进攻大散关,也难怪李汉超老将军着急了。

    “是的!三十架投石机从关外不断投石,关墙破损实在是太过厉害了。家父和末将都担心,万一关墙坍塌,吐蕃人骑兵冲入关内,将势不可挡。”

    这就是骑兵面对步兵时的优势,沈少奕当然清楚,也知道一旦关破,守关的将士将无法抵挡吐蕃人的铁骑,要是李克睿的大军也从大散关绕路进入关中,那就真的是无法收拾了。他转身想要让那守城门的厢军去叫一下杨七,却是发现,那厢军已经不见了踪影了,只留下那些守门的兵丁,正站成了一排,好奇的看着自己。

    他正要开口,城门洞里已经听到了有人高声呼喊着,“驸马爷!驸马爷!真的是您来了啊!”

    城门洞里昏暗,又是雨天,也近了黄昏了,沈少奕从外面看过去,却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他总算是对这个声音还有些熟悉的,当初在京城时,杨七就是他与杨业之间联络往来的通信兵。

    “老七,你来了?”城门洞里大步而来的,便是杨七了,他与沈少奕年纪相仿,甚至还要大上一两岁,沈少奕只是开口叫了他一声七哥,杨七是无论如何不敢答应的,便只好叫他老七了。

    两人也算是有一番交情,沈少奕便从马上跳了下去,也不管自己身上一身是泥,直接就抱住了一脸笑容的杨七。两人相拥大笑,说来分别不到半年,却又再次相逢,自是异常的欣喜。杨七也熟知沈少奕这驸马爷一点架子都没有,脾性向来就是如此,自然不会太过与他疏离了,这番情境,倒像是真正多年未见,再次重逢的好兄弟一般了。

    “驸马爷,你能来就好了!”对于凤翔府的艰苦,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