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10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10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一面吃着焦香的烤鱼,一面欣赏着周围平原的宽阔壮丽。刘永的后世生活在山区,抬眼就是山,像这样一望无际如同大海的平原对他来说是新鲜的。此时天已经大亮了,浅蓝色的天空似乎要比后世清澈的多,空气似乎也更加的香甜。毕竟在古代可没有什么工业污染。一想到自己竟然置身于近千年前的宋朝,心里就掀起无限的遐想。以后,他不仅要在这里创业,还要在这里娶妻生子。一想到古代美人儿的娇美贴服,心里就美的冒泡。其实,美人他也见过了,李心娘和云儿就是不折不扣的古代美女。何况身边还坐着个小美女。看着小英英吃的喷香,刘永忍不住模摸她的头。

    尽管如此,刘永还有些舍不得后世的生活,那里还有他留恋的东西,比如电脑,互联网,各种娱乐,汽车,飞机,无穷无尽的生活品,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个球迷,到了这里,就再也看不到自己喜爱球队的比赛了。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黯然神伤,但是一看到这蓝蓝的天,呼吸着香甜的空气,自己又得到了偶像的全部意识。再想想,今生今世还能过一把古人的生活,看看千年前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岂不也是一桩美事?

    刘永的脸又从忧郁又转成了欢喜,咔嚓,撕下一大块儿鱼肉香喷喷的咀嚼起来。

    赶车的老汉看到刘永和英英吃的香,不禁大咽口水。偷偷的看到刘永的腰里还挂着一条烤鱼,就忍不住问:“我说郎君啊,老朽我早上走的急,也没有吃饭,你能不能也给我一条烤鱼吃?”

    刘永道:“能,当然能了。”一面解下最后的烤鱼递过去。老汉满脸嬉笑的伸手去接,就在将要摸到烤鱼的时候,刘永一下子缩回了手。老汉的脸刷的红了。

    “怎么?你……”老汉心里那个羞臊啊,以至语无伦次了。

    “一百文钱。”刘永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啊,你这是抢劫啊,买一条三斤的活鱼也不过五十几文,你这看起来还不到一斤的竟然要一百文?”老汉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永不回答老汉,却在脑子里飞速的计算:“记得在姥姥家的村里,新打上来鲤鱼就买五块钱一斤,那三斤的鲤鱼就是十五块钱。老伯说的三斤五十几文,那也就是说十五块钱就值五十文钱。这样算下来吗一文钱也就是三四毛钱的样子。嗯,应该就是这样了。就打一文钱值三毛钱计算,一千文是一贯,一贯是一两银子,就是三百块钱。一百五十文的车钱也就四五十块钱,黑不黑的还有待观察。看来我对那五百两银子的估算是不错的,真的是值十五万块钱的。尼玛,半年赚十五万?”虽然在此时他知道了一文钱的价值,但他也对自己揽下的任务感到重担沉沉,不禁后背发凉。但,事在人为,担心有个屁用?

    老汉看刘永沉思,想他是要降价,就等着。但是他却是想吃一顿免费的早餐。只等着刘永落价再说。

    刘永回过神来,嘿嘿笑道:“老伯,我这可是烤熟的鱼诶,你总不能拿着和生鱼比吧。”

    “那也不用这么贵吧!”老汉道。

    这时候小英英忽然插了一嘴:“真好吃。”还吧嗒吧嗒小嘴巴。老汉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

    “那你说多少钱?”刘永问。

    老汉浑浊的眼珠在浑浊的眼白里骨碌一转,说道:“十文钱。”

    刘永一撇嘴,道:“那我白送给你算了。”他心里知道,眼前的这个老汉就是个斤斤计较的老财迷,哪怕是一厘一毫的钱都会放在眼里。他是想廉价吃着烤鱼还要赚着车钱。

    爱钱不是丑事,只有爱钱,人们才会去创造财富,社会才会有进步。

    还有,钱能改变人的生活,能让人有尊严的活着。你就看那些搬砖做苦力的,他们挣的不多,活在世界上也没有尊严。尽管有人说,人人平等,不论工作的贵贱高低,但是放在世俗人的眼里,谁又不羡慕那些出门豪车,进门别墅的成功者呢?

    爱钱是好,但是像这位老汉的行为就有些过分了。嘿嘿,真是奇怪了,来到大宋见到的都是什么人啊?没想到这老头儿竟是个老财迷。看来今生是要和钱财打交道了。

    “十文钱呢,怎么能算白送呢?”老汉觉得自出的价钱已经很高了。

    “不卖。”刘永抹下眼睛。

    “不卖就不卖。”老汉赌气转过头去。

    刘永忍不住哈哈的笑了。心想:“这老头儿真有点儿孩子气啊!”

    “不卖就不卖呗,你笑啥?”老汉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刘永把手里的鱼递在他的眼前,说:“给你吃吧。”老汉眼睛看着鱼,鼻子闻着焦香,说:“你不是不卖吗?”刘永道:“我是不卖给你,我是白送给你。”说完,把鱼放在老汉的手里。

    老汉讪讪的接过,已经面红耳赤了。

第14章 集市() 
一路上,刘永和老汉闲聊,了解一下宋朝平民百姓的生活。原来,这老汉家里有二十几亩薄田,收成好的时候,每年也有五十贯的收入,那也就相当于一万五千块钱,不农忙的时候他还帮人家拉货,每年也有二十几贯的收入,一年总的收入也达到了两万多块。家里除了老两口还有一个未成亲的儿子,日子过的倒也滋润。看起来,在这大宋朝,只要人不懒,都会生活的不错的。

    时间过的倒也快,太阳已经升起在地平线。照在身上暖暖的。

    刘永回想着破庙里发生的事,此时想想还有些后怕,万一他们找到了那人,自己和英英恐怕就要葬身刀下了。他拿出了木头雕刻的小鱼儿,仔细端详,回想着那人临死前的话:“交给,鹅,鹅……”

    “鹅什么呢?姓鹅的人?有这个姓吗?难道还是一个叫鹅的地方?”刘永心里实在是想不通,“老兄,你的遗愿看来我是不能帮你完成了。”再看看小木鱼儿,又想:“既然完不成,那还留着它做什么?”想着就要扔在路边,但扬起来的手又停在了空中。

    “不行,不能扔。那些追杀的人弄不好就是为了这个小木鱼的。看来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东西。”刘永心里真可谓是柔肠百转啊。

    “叔父,你做什么啊?”英英看到刘永奇怪的动作和神情后问。

    刘永笑笑,道:“没什么,英英好好休息,说不定我们还要走路呢。”

    一听走路,英英的小脸一下就拉下来。刘永笑道:“怎么了?英英不想走路了?”英英点点头。

    “那叔父就挣钱顾马车好不好?”刘永逗她。

    “嗯,好。”英英真的相信了。

    看到英英一会生气一会儿高兴的样子,刘永喜爱的忍不住把英英抱在怀里。

    刘永决定保存木鱼,待以后打听打听。而脑子里不断的想着那个鹅字。

    老汉吃了一条免费的烤鱼,心里美滋滋的,竟然一路哼着难听的小曲儿。但在刘永听来,老汉难听的小曲儿还是和这周围的景致很切合的。这难听的小曲给眼前的花草树木,远山近水披上了一层古香古韵。

    老汉架着马车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边转去。刘永便问道:“老伯,为何转弯?”

    “郎君,李家村集在这面。”老汉解释道。

    “那不是离我去的眉州城远了吗?”刘永探起身来,他可不想偏离路径。

    “我说郎君啊,反正这里距离眉州城还远的很,再说你不是要去集市的吗?”

    “可我以为是在官道的路边啊?”

    “官道上哪里有集市啊?”

    “那离那集市还有多远?”

    “不远了,八九里路吧。不过你要在这里下车可要付我至少一半儿的车钱。”老汉三句话不离一个钱字。

    刘永觉得八九里路也不远,便道:“谁说我要下车了?”

    又走出几里路,岔路就多起来,行人也随之多起来,他们大多往一个方向,看来都是去赶集的。有的赶着牛马车,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独轮木车,一些妇女则挎着各式各样的竹篮。期间也不乏一些娇艳的姑娘。绿衫,粉衫,黄杉,点缀在人丛和返青的田地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只蝴蝶映着骄阳翩翩飞舞。

    这是刘永来到大宋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恍然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看到男人们大多是灰黑色,或者是深青色的粗布麻衣,头上大多裹着巾帻。期间也不乏一些穿绸缎的人。当然了,这些人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的。

    看到有几个姑娘谈笑风生的走过来,刘永赶紧正正纱帽,正襟坐好。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架势。

    几个姑娘见了刘永,都是噗嗤一笑,个个红着脸,扭头跑开了。跑出几米远还不忘回头再看刘永一眼。然后把头簇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显然她们是在议论刘永。

    刘永洋洋得意,心想:“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我刘永也有今天啊,也能凭着一张脸就让姑娘们脸红害羞啊!”

    那几个姑娘虽然跑开了,但是还时不时的回头偷看刘永,刘永忍不住抬手和她们打招呼。便把那些姑娘羞的咯咯的笑。

    “叔父,那些姐姐笑你呢。”连英英都看出来情况不对了。

    老汉插嘴道:“嘿嘿,那些姑娘是看上你叔父了。”语气不冷不热的,似乎是有些吃醋。

    “叔父,那些姐姐看上你什么了?”英英不明白就问。

    刘永得意洋洋的甩了一下头,险些把帽子甩掉,赶紧抓住,只说了句:“没什么。”可心里那个美啊,都快冒出鼻涕泡了。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其实男人也是一样的。

    这一路上,年轻的姑娘没少看,大多都喜欢多看刘永几眼,他也都是微笑面对,心里想:“你们要是想要签名那就上来吧!”脑子里便出现了一堆漂亮姑娘围着他要签名的情景。想着想着,自己都笑了。英英就奇怪的问他笑什么,他只说:“没什么。”英英就不高兴,小嘴巴撅的老高,可以挂个油瓶子了。

    小孩子即便是生气也是可爱的,尤其是像英英这样漂亮的小姑娘,更是让人又怜又爱。刘永伸手指刮了英英撅起的小嘴儿,逗她笑了。

    这还真是个大集市,只不过没看到老汉所说的什么李家村。经过打听,才是道这个集市是几里外的李家村人创立的,这个地方正是方圆十几个村的中央位置,每月仅仅四个集。

    这是一片开阔地,早已经有商贩摆摊儿叫卖了。

    刘永放眼看去,在这足足一个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来来回回的排了七八条由摊贩们组成的长龙。那些买东西的顾客们则贴着这些长龙蠕动,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

    老汉把马车拴在树上,叮嘱刘永千万别想逃跑。而刘永却领着英英去路边的小河沟里洗了把脸,整理一下衣衫。回到马车前,刘永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跳进这人山人海里了。小英英更是跃跃欲试,眼睛直视盯着那些个热气腾腾的摊贩。因为但凡冒气的都是做各种小吃的。

    “叔父,英英想吃汤饼。”小英英扯着刘永的衣襟,也不管他有没有钱。

    “英英听话,等一会儿叔父赚到钱了就没给你买来吃好不好,还买别的,你看那里还有烤肉的呢。”刘永一面说,一面手指着。

    “嗯。”英英痛快的答应。

    刘永搓了搓手,咬了咬牙,眼睛里闪过一道寒光。一旁的老汉还在叮嘱刘永别跑了。刘永也不搭理他,牵着英英的小手进了热闹的集市。老汉不放心,只好先放下自己要买的东西跟在刘永身后。

    走在人群里,浏览着两边的摊贩,卖什么的都有,从瓜果梨桃,猪羊鸡鸭肉类等农产品,到生活用品,再到生产用资料农资农具,大大小小的一应俱全。刘永奇怪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集市就没有人管理和收税吗?就问老汉。

    老汉道:“县衙原来是在这里设置税场的,可后来遭到了村民的抵制。都说村民们做的不过是街边小摊贩一样的小买卖,按照大宋的税法是不用过税的。为此有人还告到了州里,县衙就把税场撤销了。到现在一直就是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自行交易。很自由的。”

    刘永点点头,心里想:“真没想到,这大宋朝廷对小商贩还真是仁义。”

    刘永牵着英英的手慢慢的浏览小摊儿所卖的东西。而英英直把眼睛往卖吃的上面盯。每到一处就站着不走。

    对面一个肉饼摊儿,大腹便便的老板正忙着烙肉饼。一张小桌前坐着一个妇人和两个孩子,孩子们正手捧着油汪汪的肉饼大快朵颐。英英盯盯的看着人家,眼里充满了羡慕和期盼之意。

    此时刘永心里酸酸的,他把英英抱起来,柔声道:“英英,叔父一会儿就给你买着吃啊!”英英相信刘永,点点头,可眼睛去始终不离那大快朵颐的两个孩子。

    没办法,刘永赶紧抱着英英走了。却听身后那妇人道:“真是的,穿的也不差,也不给孩子买个肉饼吃,看把孩子馋的。”又听一男子说:“别看穿的人模人样的,其实就是个穷鬼。别说是肉饼,我看他连个炊饼都买不起。这样的人我见多了。”

    刘永顿了一顿,侧眼一看,说话的正是肉饼摊的老板,脸上还带着些鄙夷之色。他咬了咬牙不做理会走进了人群里。

    走走停停的不落一个摊位的看,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走完了整个集市,又回到了老汉栓马车的地方。

    老汉一直跟着,不离不弃,看到刘永空空的转了一圈,便对自己那一百五十文的车钱感到担心了。

    “哎,我说郎君啊,我那车钱你不会赖账吧?”老汉问。

    刘永瞥他一眼,微微一笑,道:“老伯你是不是很想要这笔车钱?”

    老汉坚定的点点头。

    “那你要按照我说的做。”刘永道。

    “怎么做?”老汉问。

    “老伯,你把马车卸下来,然后推到那里。”刘永用手指给老汉看。那是一个位于两排摊贩尽头中间的地方,是一块儿空地。

    “在那里放辆车恐怕不妥吧。”老汉心里有所疑虑。

    “怎么有人管吗?”刘永问。

    “那倒是没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