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11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11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里放辆车恐怕不妥吧。”老汉心里有所疑虑。

    “怎么有人管吗?”刘永问。

    “那倒是没有。”

    “那这样啊,你离的远一些。”

    老汉点点头,觉得可行。

    “好了,老伯这就去吧。”刘永道。

    老汉不知道这位看起来俊俏而古怪的年轻人想要干什么,但为了自己的车钱也只好照做了。

    刘永看到老汉按照自己的意图做好了,就拉着英英从新钻进熙熙攘攘的人丛里。直接来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摊位前。

    (求收藏,求推荐,不胜感激。)

第15章 豪阔() 
这个摊子不大,是卖布鞋的,针脚细密,看起来都是自己做的。卖家是一个相貌寻常的女子,身形枯瘦,大概二十出头的年纪。而旁边也是一个买鞋的摊位,摊子要大的多,早已经是围满了人。

    那女子看到刘永看她的鞋,羞答答问:“这位郎君可是要,要买鞋?”眼神流离,羞羞怯怯的不敢正眼看刘永。

    刘永心想:“这样害羞怎么能做买卖?”

    “哦,请问大嫂,你这鞋怎么卖的?”刘永指着一双黑布鞋问。

    “三十文钱一双。”女子回答。

    刘永点点头,正待弯腰去拿一双看看,忽然有人拍了他肩头一下。一看,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正笑嘻嘻的看着他。她圆圆的脸,眼大肤白,颇有几分姿色。

    “你干什么?”刘永有些吃惊。

    “啊,俏哥儿,你买鞋啊?我们这里有的是,随便挑的。”胖女人一面说,一面把刘永拉进她的摊位前。

    这个摊子至少是枯瘦女子的三倍大小,而且鞋的种类也多。这胖女子开始给刘永介绍起来,笑意盈面,口中俏哥俏哥的不住口。

    刘永不明白她所说的俏哥是什么意思,还以为这妇女认错了人,就和她解释。惹得一旁的一个老妇道:“哎呦,你这小郎君好不懂事,人家胡大嫂是夸你长得俊呢!”

    刘永这才明白,原来俏哥就是现代帅哥的意思。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后世时,他只有做梦的时候才会被称为帅哥。

    一旁的一个姑娘,羞羞的瞟了刘永一眼,把头扭向一旁。

    那胖妇人不厌其烦的给刘永介绍鞋子,还拿出了一双绸面的鞋让刘永试试,说这是临安的货。刘永拿在手里看看,用料做工的确是精细。但是不是临安货他就不知道了。毕竟这里距离临安也有几千里的路。

    如此看来,这个摊位的鞋子种类的确多。相比之下,旁边枯瘦女子的鞋子略显单调一些,再加上这位胖乎乎的老板娘张牙舞爪,满脸笑容的很会做生意,枯瘦女子的摊位自然而然也就冷冷清清的了。

    刘永把所有的鞋子的价钱问了一个遍,最便宜的似乎也比那枯瘦女子的高。怎奈生意做的就是一个规模和宣传。像枯瘦女子那样默默的卖,一点也不讲究策略,注定是卖不动货的。

    听完了价格,刘永就把手里鞋子还给叫做胡大嫂的妇人,那妇人看到刘永根本就没有买鞋的意思,一下就把脸抹了下来,开始摔摔打打起来。刘永一面摇头一面拉着英英挤出了人群。听到人群里那胡大嫂骂道:“白长了一副俊秀模样,来消遣老娘。”一旁有人起哄道:“是大嫂消遣人家俏哥吧,非要卖鞋给人家吧。”胡大嫂骂道:“滚你娘的。”接着便是众人的一阵哄笑。

    刘永不去理会,因为他是来做生意的,不是和人吵架的。又回到枯瘦女子的摊子前。

    “大嫂,请问你一共有多少双鞋?”刘永拿起一双查看着一面问。

    女子看到刘永去而复返,显得有些兴奋。天刚亮她就来这里摆摊儿了,到现在还没有开张,她都有点想打包回家了。

    “嗯,一共有,有一百多双吧,郎君,这些鞋可都是奴家一针一线做的,穿着保准儿舒服又结实。”枯瘦女子见刘永诚心想买鞋,不由得也介绍起来。

    刘永点点头,说道:“大嫂,我想把你的鞋都买下,你看多少钱一双?”

    此言一出,那枯瘦女子一下就惊呆了。瞠目结舌的杵在那里像尊石像。不光是枯瘦女子,就连小英英也惊奇的看着自己的叔父,不明白他为何要买这么多鞋。

    “怎么?大嫂不想卖给我?”刘永淡淡的笑问。

    那枯瘦女子一晃神,赶紧摇头,心里却扑腾扑腾的跳,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啊。

    “那我就和大嫂谈谈价钱。”刘永道。

    “好好好,既然郎君全要下那自然是便宜的。”枯瘦女子陪着笑脸。

    “那大嫂就说说多少钱一双吧。”

    “嗯……”幸福来得太快,导致那枯瘦女子心慌意乱,“我这些鞋子不是一个价钱的,最贵的一百文钱一双是绸面的,最便宜是麻面的,二十文一双。那,奴家就每双给郎君便宜十文钱可好?”

    刘永一听就笑了,他觉得这个女子慌乱的有些过头了,一百文的便宜十文钱不算什么,可二十文的钱那可是打五折了,不过也算是可以吧。但是……

    “大嫂,你这样,你算算你这些鞋子一共值多少钱,就按照你正常的卖价算。”刘永说。

    “哦,那好,我这就去借个算盘去。”

    女子借来算盘仔细的算起来。

    “郎君,一共是两贯钱。”

    刘永点点头,说道:“那你看你能给我便宜多少?”

    枯瘦女子明白了刘永的意思,想了想,道:“那我就给郎君算一贯三百文吧。”

    刘永笑着摇了摇头。那枯瘦女子吃了一惊,问:“怎么?郎君还嫌贵?”

    “就一贯钱。”刘永给出了价。

    枯瘦女子又吃了一惊,道:“郎君,奴家做这些鞋可是有本钱的啊!”

    “大嫂,我猜你的本钱不会超过一贯钱吧。”刘永笑道。

    枯瘦女子似乎被猜中了心事似的,默默的低下头。刘永问道:“大嫂,怎么样你同意吗?不同意我就到别家了。”

    枯瘦女子赶紧说道:“同意,我同意。郎君,你可真会讲价,奴家已经对你很实心了。”瘦小的脸上有些不悦。

    刘永只是微微的笑,道:“那就请大嫂把这些鞋拿到那边的马车上,我会给你钱的。”

    枯瘦女子点点头开始收拾自己的摊子。

    刘永领着英英继续逛。又在一家顾客稀少的摊位前站住了。这是一个干果的摊位,只有一个人在挑选。而那边的一辆牛车上,摆了满满的干果,买的人也就多了。这个摊位的情状看起来和那枯瘦女子的差不多。

    刘永如法炮制,压低了价钱把人家的干果包圆了。一样的让摊主把货搬到马车那里。就这样,刘永接连买下了一个干菜摊,一个鲜鱼摊儿,一个幞头(帽子)摊儿,还有一个卖鸡鸭鹅蛋的摊子。这些摊主都陆续把自己的货物搬到了马车前。

    这可把老汉给吓坏了,他可没买这些东西啊,这可是要好多钱的啊。当听说是刘永买的,他便转惊恐为惊异了。

    有些摊主看到刘永豪阔,只要出口就是包圆儿,就有人自动找上门来。这样一来,刘永就更好的压价了,反正这些个摊主都是些不会做生意的困难户。

    一时间,老汉的马车前摆了一长溜,什么都有,快赶上一个小市场了。

    刘永借了一个窄口酒坛子,领着英英回来。英英看到自己的叔父这样买东西简直是崇拜死了。她小手紧紧的抓着叔父的是两根手指头,一面走一面侧仰着头看着自己高大的叔父,心里想:“我叔父就是厉害。”

    回到马车前,那些摊主都围了上来要钱。

    刘永说道:“各位,请稍安勿躁,在下是不会少你们一文钱的。只请各位能听在下的差遣。”

    那些摊主想要钱,自然听从刘永的安排,都说好。

    “各位,你们谁有钱先借我一些,我去买笔墨纸砚。”刘永问。

    摊主们没想到自己的货钱还没给,竟然先朝他们借起钱来,不由得面面相觑。

    又人就说了:“怎么买纸笔还要借钱,你自己没有钱吗?”这样一来,摊主们又哄哄起来。刘永少不了又苦口婆心的安慰一下。反正这些人都是做生意的困难户,有些到现在还没有开张。这就让刘永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一个也跑不了。

    那个枯瘦女子拿出五十文钱来借给了刘永。刘永接过来道:“一会儿我还你一百文。”那枯瘦女子羞涩的笑了。刘永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也觉得刚才给她压价压的有些狠,这枯瘦女子还是很实在的一个女人。

    刘永买来了笔墨纸砚,开始让大家帮忙裁纸,裁成半个巴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他又钻进了熙攘的人群里。不一会儿,有人搬来了一个红木的摇椅,放在了马车上。接连又有人搬来了两袋子稻米,四把红木板凳,八坛子酒。一一摆在了马车上。

    惊讶的老汉差一点没掉了下巴。

    这时,就有人陆续的过来看热闹,不知道这位面相俊秀的年轻郎君究竟是要做什么幺蛾子。

    那些摊主已经把纸片都裁好了,大概有个两三千张,刘永把买来的廉价的毛笔分给众位摊主。摊主们接过毛笔,面面相觑,都是一脸的惊讶。

    刘永把纸片给自己留了大概一百多张,剩下从平均分众摊主。

    有人就问了:“兄弟,你让我们往这上面写什么字吗?”

    “那是自然了,不然给你们纸和笔干什么!”刘永点点头说道。

    众人又互相看看,实在是猜不出来刘永的意图。问话的那人接着问道:“那就请兄弟说说吧,往这上面写什么,我们照做便是。”

    刘永微微一笑,便把要写的字告诉了他们。众人面面相觑,无不惊异。

第16章 售卖() 
看到众人惊异的表情,刘永心里好笑,摆摆手让摊主们赶紧去做,他自己也要写。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所有的人都写好交给了刘永。

    刘永把写好的纸片都放进借来的坛子里。又在剩下的一张大纸上写下一排字,他没练过毛笔字,但是他后世时在业余时间学过绘画,字虽然写的歪歪扭扭,但还是能看出来写的什么的。

    就有人念开了:“一等奖一名:红木摇椅一个。二等奖两名:稻米一袋。三等奖四名:红木板凳一个。四等奖八名:美酒一坛。末等奖一百名:半斤干果。”

    “这是什么意思?”有人就问起来,有人就猜测着回答。闹哄哄的一片,一会儿就围满了人。而且还有大量的人正向这边涌来看热闹。

    刘永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深知做买卖的聚群效应,你的货即便是再差,只要有人围上来买,那其他的人也都跟着买。反之,即便你的货再好,如果无人问津,冷冷清清,那就不会有人买。所以做买卖最主要的一点就要会折腾,折腾到所有的人都知道。还有一点就是要会忽悠,当然了这里的忽悠并不是欺骗的意思。不能把小品里忽悠的那一套拿出来。

    刘永看到聚集的人已经差不多了,就把众位摊主叫在一处,让他们各买个的货,而且是按照原价卖。但是卖来的钱都要交给……

    刘永问老汉借了一只四十厘米见方的布口袋,交给小英英。

    “英英,你帮叔父收钱好不好?”刘永笑吟吟的问英英。

    英英一听是收钱,自然高兴的拍手蹦高。

    刘永就让那些摊主只卖货,让顾客到英英这里结账。类似于现代的超市一样。而且刘永就站在英英身边,以便监督。

    这样一说,众摊主都不大相信刘永所说的话,自己的货明明是不好卖的,低价能卖出去就是烧高香了,他竟然让按照之前的原价卖。疑虑是有,但自己的货现在已经是刘永的了,都在纸上签好了货的数量和总价。那就按照刘永说的做吧,反正卖不卖出去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晴空碧朗,艳阳高照,春风习习,温煦和暖。

    此时,集市上几乎三分之一的人都聚集到了老汉的马车前,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还有人正陆续的围过来。那些正风风火火的摊位前一下就变得冷冷清清了。有人好奇,有人稍作歇息等着顾客返回,当然更多的是不满。一个个冷眼凝望,嘴里少不了骂几句。

    这时,刘永站在车前喊道:“诸位乡亲,我们这里做的是有奖售卖。”他故意把销售说成售卖是为让这些古人们都能理解。“只要买够二百文钱的货品就有抽奖的机会。只要抽到了一等奖,那这把舒适结实、做工精美的红木摇椅就是他的了。这个可是价值四贯钱的。”

    刘永的话音儿未落就有人掏出钱来跃跃欲试了。刘永赶紧一挥手,说道:“大家别急,都有机会,先听我把话说完。你们买完东西,到这里来交钱拿货然后到前面的这个酒坛子里抽奖,只要抽到了当即对奖。但是要说好了,每人二百文只能抽奖一次,每一次只能抽一张彩卷,多抽的视为违规不予兑奖。时间是直到我的这些货卖光为止。大家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众人哄哄的齐声说道。

    “那好,大家不要急,慢慢来啊,一定要注意安全。好吧,开始。”刘永说完,就让老汉站在酒坛子旁边,监督抽奖的人。

    第一个人随随便便的买了二百文的东西就来抽奖。看他的样子,买东西不是主要的,目的抽奖试试运气。

    到这时候,那些个摊主才明白刘永的意图,都不禁在心里佩服,均想:这个俏哥儿的脑子简直不是人脑子。

    “哇,我中奖了……”喜的那人连蹦带跳的。

    “什么奖?什么奖?”就有人凑过来问。

    “嘻……末等奖,看看老子的。”

    “哇,我也是末等奖。”

    末等奖最多,臭抽中的几率也就大。其他观望的人一看有中奖的了,纷纷掏钱买东西抽奖。一时间,卖货交钱抽奖兑奖,热闹非凡。

    不多时,就有人抽到了二等奖,当即兑了一袋稻米扛在肩上,张着大嘴巴,都乐的流出了涎水。

    一看到有人中了二等奖,那就说明一等奖不远了。买货的就更踊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