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

第42章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第42章

小说: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师兄弟可还有疑问?若没有的话,明日我们便分头行动。”

    沉闷有节奏的敲打着桌子,发出咚咚的响声,在这个严肃的会议上,莫名显得有几分压抑。

    众人齐齐摇头,示意并没有疑问,但唯有赵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问他有什么想说的,他却又不言不语。

第91章 91攻城() 
次日清晨,身负着重要任务的赵云、和郭嘉两人乖船渡海而归,薛仁贵则在竹木城开始了大规模的募兵行动,此次募兵人数在五万之众最为合适,再多了就会伤及百姓根本,二十比一的比例已经实属不低了。

    而带来的三万兵马,则由宇文承都、陈庆之、岳飞三人带领着沿鸭绿江江头南下。

    那将是一场血腥与残暴的征服。

    如今的高句丽已经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超级大洪水席卷肆虐,涂炭生灵无数,大片的房屋被冲毁,万顷良田被席卷一空,造成死伤者无数,更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寒交迫之下有的人自甘堕落、有的人为了生存下去拿起了长枪走上了打家劫舍、起兵叛乱的道路。

    整个高句丽南部四、五百万人口被一场大洪水,冲垮了整个社会阶层,就目前为止短短半个多月已经数十万百姓生死未卜。

    整个高句丽当局已经步入了强弩之末。

    平壤城中,高句丽国王李若贤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终于自暴自弃、不思如何治理洪水,解救百姓,恢复生产,反而征天下壮丁,意欲打造一艘超级船舶远洋逃避。

    这一举动更加的激起了民愤,无数百姓揭竿起义,反抗着李氏王朝的暴政。

    “放肆,你们何以忤逆孤王的旨意?大隋铁蹄就在北面,我们根本抵挡不住,难道你们想让整个高句丽一族被汉人贼狗屠戮一空吗?孤王如此作为实属无可奈何啊,如今国难当头,吾李氏王朝六百年江山毁于令日,孤王不甘心,孤要保全种族、远离大隋,找一个无战之地,休养生息,等他日羽翼渐丰之时,孤必归来,重整旧山河。”

    朝中大臣的百般阻拦,并没有让李若贤打消逃走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打造超级船舶带着有数的百姓远遁逃命,他说是为了保全族人的延续避免被宇文承都全歼灭族,是非成败,这一行为的对错,我们不必再议,民族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不计后果决一死战这么简单,特别是高句丽一族这种偏安一偶的民族就更加难以预料。

    若说士可杀不可辱,集中全部兵力殊死一战,胜败的几率暂且不论,但有可能胜,自然就有可能败,若是败了,该当如何?

    大隋的铁蹄是否会进行一场超级大屠杀,将整个高句丽灭族?

    谁敢赌?

    国王苟且偷生的私心也罢,民族延续的大义也罢,战争从来都是以血腥的手段开启征服旅途,世界格局的洗牌自然是惨无人道的,从来没有听说仅靠一张嘴就能改变局势的。

    事实上确实如此,任何一个种族都持有着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哪怕是一直秉持着开明、开放、承接着万朝来邦的隋唐也是如此。

    这其实无可厚非,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民族间存在的融合,最开始的初忠就是征服,就是战争。

    “听着,城中卑劣的高句丽人,打开你们的城门,恭迎你们主人的到来,否则等我大军踏破城门那一刻,你们绝对一个人都活不下去。”

    宇文承都带领着三万大军从鸭绿江江头南下,向着最近的一座城镇宜城进军,不得不说洪水蔓延过后的路是真的难走,即便是经过半个月的阳光爆射,道路依旧是充满了泥泞起伏,步兵还好,骑兵却失去了灵活的机动性这一优势,直到当天傍晚的时候,才堪堪走出五十多里的路程,来到宜城城下。

    宜城地理位置更加苦逼,西面是无尽东海、北面临近鸭绿江,南面却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这种天然的低谷地上,让宜城所遭受的灾难比其他地方更甚。

    好在宜城地处要地,整个城墙修建的厚实高大,像丹东城那种城墙在它面前完全就是小儿科。

    若不是为了避免土地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会变得不适宜耕种粟米、红薯之类的比较喜欢干旱土地的植物,宇文承都是绝对不会刚爆发洪水没几天就疏通鸭绿江的。

    但即便是如此,整个宜城此刻却依旧浸泡在半尺之深的水中。

    天灾人祸、圣上失德,高句丽百姓已经失去了抵抗之心。

    此刻,宜城守将及一众幕僚,齐聚一堂,人心惶惶的商讨着该如何是好,该怎么抵抗,或者说是保全。

    “如今我军大势已去,大王携带朝中文武百官及数万百姓已经走水路逃向了不知名的地方,这很明显就是抛弃了我们,我认为归顺隋朝至少有三大好处,其一,众所周知,隋朝一直以来都是极为开明的的王朝,会接纳真心投靠他们百姓,若我们投靠隋朝至少不用担心生命危险,其二:隋朝极为富有,粮食堆积如山,如今我国惨遭敌军水淹,无数粮食毁于一旦,如今的百姓手中基本已经没有食物,如此下去怎能活命?而若是我们投靠了隋朝,想必就可以获得隋朝的救济,避免饿死街头,其三:隋朝之强大,横推天下,无论是曾经以一度君临天下的气势横扫大草原的突厥、还是周边各国都不畏惧三分,若我们投靠隋朝自然可以得到应有的庇护,再也东边无惧倭国、北面各大部落的欺扰。总之投靠大隋实是明智之举。”

    几人一讨论,一拍即合。

    “城下可是中原帝国——大隋的将士们?我们愿意开城投降,但请不要杀害我国百姓,国之战争,百姓是无辜的人,我作业宜城守将自愿以死慰贵军军心,还望将军怜悯百姓,手下留情啊。”

    通过丹东城百姓的翻译,宇文承都明白了城墙上守将的意思,不由的对他高看了一眼,但也仅此而已,无论哪个民族总有一些大无畏、鞠躬尽瘁的勇士。

    “打开城门!!”

    宇文承都并没有想他保证什么,冷眼扫视四周一眼,淡淡的说道。

    中华很会养狗,用一千八百年时间养了一条反咬主人的狗,又用一千年时间养了另一条会反咬主人的狗,这两条狗大家心知肚明,我们这里不便多说。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宇文承都自然不会做出那种又出粮,又出钱,还出力帮他们好好建设国家,之后被反咬一口的事情。

    他的策略在出征之前就已经确认,那就是血洗,随机选择五分一人青壮,让他们种植粮食,剩下的则是养料。

第92章 92杀几百万人多吗?() 
“不,将军,您要先答应我们的条件,接受我们的投降,并保证不伤害城中百姓,我们才会开城门,否则的话,即便是贵军兵锋强盛,我军也不会退缩,定然让尔等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城上的守将表现出一种悍不畏死的决绝,仿佛如果不得到某些保证的话,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开城门投降。

    对此宇文承都丝毫不生气,甚至有些想笑,他感觉这个守将真是幼稚可笑,投降竟然还要讲条件?而且还是用这种方法讲条件?

    这太可笑了,自己手握兵马这是重器,将士们该怎么做,屠不屠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想法,即便是这一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口头答应了下来,但等进入城中该怎么做,完全就看自己怎么想的了,此时所谓的保证根本就没有半点用,说真的这种携带着某种意义上威胁的作法,完全就是取死之道,哪怕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也比这幅宁死不屈的强硬态度好无数倍。

    好吧,这个城池还是很难攻打下来的,为了避免给自己手下将士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宇文承都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他们真心的投降绝不伤害城中百姓一人。

    “如此甚好,将军高义,吾作为宜城守将当以死慰军心,希望将军说到做到,否则我死不瞑目,定化身厉鬼与你不死不休。”

    守将收罢之后,留念的回头扫视了一眼城中百姓,横刀一抿,身形从城墙上跌落而下。

    这一刻的他很高大,不论其生平事迹,不论是行为作风,此刻的他值得万民敬仰。

    “全军进城。”

    冲着奄奄一息的守将拱了拱手,以示尊重,大手一挥,命令全军进城。

    奔波了一整天,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又值天色已晚,便下令埋锅造饭,之后便是从未停止过的守夜人宣誓,直到半个多小时候,将士们才得以入睡。

    不过,宇文承都和叫来了陈庆之和岳飞两人。

    此刻,风声鹤唳,吹着年旧失修的草木屋发出阴森的呼呼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窗外乌云压日,几只乌鸦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照耀着树影,说不出的恐怖、阴森。

    “咳咳……有点辛辣,你们两个尝尝?”

    利用火折,点燃自制的香烟,狠狠的吸了几口,辛辣的尼古丁入喉咙,难以控制的咳嗽了几下。

    “好啊,给我一根。”

    “嗯,我也来一根,以前就十分好奇师兄为什么冲着点燃的麻纸猛吸,但云师兄他们说感觉并不好,所以就没有去尝试。”

    递给他们两人。拿起油灯帮他们点燃,之后,三人却出奇的不言不语,寂静的黑暗中,除了乌鸦的悲鸣以及狂风的咆哮声,就偶尔能听到火焰燃烧尼古丁的声音。

    “咳咳咳…”

    陈庆之和岳飞两人按照宇文承都所属的方法,尝试着吸烟,由于是第一次,都会感觉十分的难受。

    气氛格外压抑,他们两个知道自己的大师兄想要说什么,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阻止?可一切都是为国为民,根本没有理由阻止!

    称赞?可十几万条生命的哀嚎又是一种怎样的悲歌?

    他们只能沉默着,麻木着自己的内心。

    其实,宇文承都也是极为不忍的,但一联想到近代史、现代史,却又能狠心下来。

    不同于陈庆之和岳飞两人的逃避。

    此刻的宇文承都正在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对自己进行着催眠,他在告诉自己,那种猪狗不如、忘恩负义的民族杀了是肃清世界,他在告诉自己近代史的屈辱,脑海中努力的编制着一个手拿棒子无所顾忌殴打着自己同胞的画面,时间越久,他的内心越平静。

    “今日休整一晚,明晚深夜,一个不留,杀!!”

    最终,香烟燃尽,宇文承都思绪回归,神色冷冽无比,不带丝毫感情。“这算是一种跨越时间线的报仇吧。”

    “决定了吗?师兄?几百万生命啊……三思啊。”

    陈庆之悲惨一笑,那是为数百万生命的悲哀、叹息,他有无数话想在这一刻说出来,但千言万语最后只化做一句确认吗?

    “庆之你不必多言,战争本就是这样,按照为兄说的去做吧。”

    宇文承都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已经成功的自我催眠。

    他告诉自己战争本来就是生杀予夺,没有谁会对战争心软。

    “可是……大师兄啊,那么多的鲜活性命,怎么能说杀就杀呢?要不我们请示一下皇上,由皇上定夺吧。”

    “庆之,为兄说的还不够清楚吗?还是你觉得为兄太过残暴了?你怎可如此心软?他们都是外族,死不足惜,说不定今日我们的心软会在千年之后百倍的上演在我们的后代身上,其他的事情为兄都可以和你们商量,唯独这件事情不行,为兄以大师兄的名义命令你按我所说的去做,你若仍就不愿,那你便与师尊去诉说。”

    一直以来,宇文承都对这些师弟们,都可以和颜悦色的去商量着事情,不论是豆意见不和,都会心平气和的去说服他们,但唯独这件事情让他失去了劝说的耐心,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敢去劝说。

    他不敢保证自己会这样狠心屠杀多久,他害怕自己一时心软而导致自己的“催眠”功亏一篑,唯有快刀斩乱麻的解决这件事情,让他即便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师兄言重了,师弟并不是不愿听从师兄的话,只是面对数百万生命,难免心有失常,师兄勿怪。”

    陈庆之叹息一声,终究是狠心的点了点头。

    “哎,庆之……为兄也有苦衷,此举也绝非意气用事,刚才的话也有些言重了,师兄道歉。”

    宇文承都的内心也是极为的不好受,不论如何生命怎么可以如此的轻视?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不止是高句丽,若有机会、倭国、还有西方那些国家,都会一一让他们偿还。

    几百万人多吗?多吗?也不是很多吧,才几百万而已。

    1937年至1949年那几年中,不准确的数据表达,有将近四千万战士的性命为之付出代价,切记这只是直观数据,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这一次才几百万么,都不够一个零头。

    不是很多,不是很多!才十分之一么,差太多了!

    什么天怨人愤,人神共愤、乱杀无辜、惨无人道、猪狗不如………

    这罪名他背了………

    这是非功过终究会水落石出。

第93章 93天下震惊() 
黑夜在哀嚎,黎明在暴动,属于生命的悲歌终究奏响,但可悲的是没人为他伴奏,起舞,就连老天爷似乎也已经麻木,并没有半点表示。

    “听令,全军起程。”

    当太阳再一次冉冉升起的时候,宇文承都已经带着大军离开宜城,为了建设这座城,高句丽人民花费了一代又一代、数百年的时间,而他毁灭这里却仅仅花费了三天时间,如今整个宜城已经不存在哪怕一条生命,剩下的只有一把经久不灭的熊熊烈火。

    除了那座空城,这里不会留下一丁点人类生存过的痕迹,就连那些灰烬,也会随着紧跟其后的狂风带向不知名的远方。

    可能哪里就是天国吧。

    一座又一座城,人走茶却未凉,因为还有一把未曾媳灭的火焰。

    一个多月后的清晨,千里沃土而不见一人,宇文承都站在高句丽地界最南端的阳春山上,有气无力的躺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那蓬勃有力的阳光给了他无限的动力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