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

第43章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第43章

小说: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多月后的清晨,千里沃土而不见一人,宇文承都站在高句丽地界最南端的阳春山上,有气无力的躺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那蓬勃有力的阳光给了他无限的动力和能量,他终究是站了起来,迈动着颤抖的四肢摇摇晃晃的向着山下走去。

    罪恶的双手无法洗去,他的心灵已经被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污染,他无法在用和蔼的目光去抚摸路边的小草,甚至是不敢靠近,自己身上的血债,深沉似海,他不想让小草被侵袭,这种罪孽自己背着就好了,何必转嫁他人?

    他亲手葬送了三百多万性命,你可以治鸭绿江下游直至尽头,那里有着确凿的证据。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我们去见见新罗、百济两国的国王。”

    与此同时,在辽柠郡有意识的宣传下,整个大隋已经无人不知宇文承都踏平高句丽的消息,一时间百姓奔走相告,家家张灯结彩,以示欢庆。

    消息传到了大隋之外,天下震动,周边各国瑟瑟发抖、人人自危,生怕大隋将下一个目标对准自己,原本一些地处边远,听调不听宣,阴奉阳违的国家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备下大礼,由国家极为重要的成员带着团队马不停蹄的赶来大兴城纳贡称臣。

    宇文承都踏平高句丽一战,让大隋朝国威大振,名声遍布极远,几乎传到了远在西方的萨珊波斯,人人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着一个强大到了不可战胜的大隋帝国。

    此刻,大兴城皇宫中,刚刚上早朝,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风烛残年的杨坚再一次露出一个睥睨天下的笑容。

    “看看,看看,你们这些老东西好好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能人异士?看看宇文将军的事迹,短短三年时间将贫困潦倒的辽柠郡一举发展成国之重镇,如今更是带着三万郡兵就灭了高句丽,以一郡之力灭一国,再看看你们?整天就知道欺骗朕,不过朕老了,懒的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老东西。”

    杨坚今天少有的发了一顿臭脾气,以往的话,只要这些大臣做的不是太过,他根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搭理他们,他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可以看得出他今天很高兴。

    武帝刘彻何以流芳千古?事实上汉武帝统治时期手段极为残暴,人们只知道他打的匈奴不能自理的功劳,却忽视他为了攻打匈奴耗费了多少国力?那几乎是将整个文景之治百年积累消耗一空。

    但就论武帝之治,根本就比不上杨坚,但人家凭着卫青霍去病,硬是名震千古。

    如今他杨坚也拥有一位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卫、霍两人的大将,他怎么能不高兴?

    “是是是,陛下教训的是,臣等无能,不过,此间宇文承都师弟郭奉孝就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禀告,陛下应该立刻召见,以免寒了将士们的心,之后再行处罚臣等的无能。”

    宰相高颎,不动声色的冲着杨坚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心中暗骂“也不知道谁才是老东西?你特么忘了怎么当上皇帝的了?没有我们你会当的上皇帝?”

    虽然他此刻在心里暗自以他萎缩的身体访问了杨坚并不存世的女性亲人,但脸上却表现出一副羞愧、惶恐的样子。

    “哦?宇文将军派人来了?快快带进来。”

    杨坚对高颎的废话直接过滤,但是郭嘉的到来让他精神之震,在此时杨坚脑海中,谁都比不了他的大贤宇文承都。

    “吾皇万岁,草民郭嘉奉师兄宇文承都之命,前来觐见吾皇。”

    郭嘉行为举止极为优雅,谈吐得体,不卑不亢,一看就是腹中有良谋,也就是底气。

    “哦?郭嘉?朕记得你,你师兄可真是我大隋栋梁啊,刚为朕解决了辽东等地的忧患,就又立下惊世之功,竟然以三万兵马就灭了高句丽一国,实在是不可思议。”

    从杨坚苍老的容颜上抛开明显的疲倦,可以看到他内心的高兴,他自知时日无多,很多事情已经不在意了,他现在在意的是自己死后这大隋该何去何从?

    虽然他对杨广的表现极为满意,但自己生出来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是有几分分寸。

    “多谢陛下挂念草民,此次征服高句丽,全赖陛下的英明领导和朝中的鼎力支持,我师兄曾言,一个英明的领导人自带上天眷顾,从而可以风调雨顺,事事可期,而领导人说的就是陛下您了,纵观陛下二十三年以来,国事昌盛清明、百姓富足安乐,兵锋强盛威猛、四海之内,战无不胜,无不臣服,这些全靠陛下您的神文圣武。”

    不要钱的夸赞一个劲的往杨坚身上甩,郭嘉这厮是越说越上劲,不由自主的将从宇文承都那听来的话都给抖了出来。

    拍马屁么,反正不要什么代价,只需要动动嘴皮子而已,谁不会啊?当然是可劲的拍了。

    “哈哈,朕以前一直以为你们师兄弟几个俱是拥有真才实学,性格耿直的人,没想到竟然也有你这种口吐莲花,善于溜须拍马之人。”

    杨坚大笑几声,心情极好,不由的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陛下明鉴,草民所说俱是实情,并无半点奉承之言,若不信陛下请问文武百官,自知草民所言非虚。”

    一旁的高颎听后又忍不住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这一次是冲着郭嘉去的。心中忍不住吐槽。

    “那尼玛的,这还用问?难道被问以后,劳资义正言辞的告诉杨坚你特么就是老不死的,那小子说的全都是骗你的?”

第94章 94分散化赏赐() 
“你小子可真够机灵的啊,你师兄现今何处?可还安好?”

    杨坚摇头一笑,自然不会做出什么有失威仪事情。

    “回禀陛下,师兄如今在平壤城中处理一众后事,本想趁此机会挥师南下,一举消灭百济、开罗两个边陲一国,可深思熟虑之下最终只能放弃,一来我军已经连续做战多日,人困马乏,不利于在战,二来高句丽北面的契丹、室韦、以及靺鞨三族狼子野心,最近虎视眈眈,频频集结兵马,似乎有什么大动作,唯恐意图高句丽啊,且这正是草民求见陛下的要事,想必陛下也知道,仅凭辽柠郡之兵根本无力镇守两地,恳请陛下派一得力将军带领重兵前往镇守高句丽,以免被异族抢夺果实。”

    说话的时候,郭嘉拱手弯腰,其间,不动声色的对着杨广打了一个眼神。

    杨广心领神会,心思电转之间,已然有了计较,一步跨出。

    “父皇、郭小兄弟所言极言,宇文将军的担心不无道理,为了避免被异族轻易摘取我军花费巨大代价打下的领地,自当派一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将军,带领着重前去镇守,一来可以防止异族不死贼心,二来可以让宇文将军腾出力量进攻百济、新罗两国。”

    “陛下,太子所言极是,臣也如此以为,并且众所周知,宇文将军领辽柠郡守一职不出三年,即便是已经竭力的引进地方流民,但人口依旧极为不足,兵力自然无法充沛,如今又是攻打高句丽,想必也是消耗甚大,臣以为为了避免宇文将军自顾不暇,应当派中原将士前往辽柠郡,弥补兵力空虚。”

    宇文承都的能力高颎是心知肚明,可以说是纵观历史少有能及,抛开宇文家族以及杨广对他信任,哪怕仅仅只凭借他自身的实力,也值得高颎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大力支持一番。

    更何况此刻的宇文承都气候已成,值得他高颎卖一个好。

    “吾皇万岁,陛下,宇文承都是老朽之孙,臣本不应该出列多言,但举闲不避亲,老臣认为高宰相和太子殿下所言极为符合当前情况。”

    宇文承都一直是宇文家族的痛。

    世人都知道宇文家出了一个天纵奇才,小小年纪就武艺超群,才智卓绝,不足十六便已经手握万数兵马,更是履立奇功,谁都知道只要宇文承都不犯一些致命性错误,假以时日定然可以延续宇文家的辉煌,甚至是更进一步,但也只有宇文家的人知道,那个天纵之才对家族并没有什么认同感,甚至有些厌恶。

    这就很让宇文述难受了,想方设法的希望增加着宇文承都对家族的认同感。

    “既然众爱卿都赞同此事,朕也觉得合乎情理,即如此朕准了,来人啊,拟旨:着令羽林将军吴洛领冀州兵马十万前往高句丽扶余城地界,抵御异族南下,调洛阳精壮兵马五万由郭嘉带回辽柠郡交于宇文承都统领以弥补兵力空虚,若谁有异议同朕一百六万铁蹄于说。”

    这就是杨坚,那个曾经虎视天下,威严霸气的杨坚,他知道调冀州、洛阳兵马无疑是动关东贵族的筋骨,但杨坚根本就不怕他们反抗,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敢反抗,这个世界上有谁敢面对一百六十万铁军?

    就算变态如宇文承都再面对这种洪流时,弱小的连一只蚂蚁都不如,不论是谁都会在顷刻间被撕成碎片。

    “陛下圣明”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寒若禁声,人人自危,生怕莫名其妙被入眼。

    原本还要反驳几句的关东贵族一听到一百六十万的钢铁洪流,差点没吓尿,哪敢多说半句?

    “哼,李公公立刻拟旨,昭告天下,刻不容缓。”

    杨坚冷冷的扫视了一眼朝堂某一外,闭上眼眸,不在言语,良久,他又出声。

    “今有宇文将军胸怀大志,为我隋朝开疆扩土,朕心甚慰,特封宇文承都为正六品上征东将军,领柳城候食邑五百户,其余出力极大的师兄弟等人皆为从七品下轻车将军,以慰军心。”

    这算是对宇文承都的封赏了,正六品上的军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少,但若论功行赏的话却决不止这点,征服高句丽这么发的功劳足以让他一举登上正三品的官位,那是一种堪比宇文述的军职,但这很明显就不可能一步登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宇文承都太年轻了,他还不到二十岁,若是现在就官职太高了的话,以后再立大功又该封什么职位?裂土分王?这显然不可能,就算他杨氏皇族愿意,恐怕宇文承都都不愿意呢,这不是过早的逼人家退位吗?

    谁都知道自古分王的没一个好下场,这一点不论谁是掌权者。

    不过,杨坚也是极为聪明的,为了不让宇文承都心中产生太多的不满,他将多余的功劳分散在了他那些师弟们身上。

    这是极为明智的,即可以让宇文承都满意,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又不会让其他将士们产生一种有过必大罚,有功却不罚的心寒不满。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杨坚的智慧,几乎可以用老狐狸来形容,果然老而不死是为贼。这里的贼说的是智慧。

    事实上贼并不是单纯形容小偷的,不过不论这个贼形容是哪种人,都没一个是简单的,哪怕最低级的小偷,他都有一种不为人知智慧,你还别不信,一般人你根本不会偷。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也提众位师兄弟感谢陛下皇恩浩荡。”

    有官职就是不一样,刚才还草民,草民的自称,现在终于有权利自称臣了。

    师兄弟几个人人有份,郭嘉自然不例外,轻车将军虽然只是一个从七品下军官,但对于郭嘉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要知道他们以前可什么都不是,若严格算起来就是一个小兵,如今一步跨出成为一个高级杂牌将军,也是非常难得。

第95章 95打压贵族() 
“朕还有一事,同诸位商量,如今宇文将军全面占领高句丽,大军正在修养,只等支援一到,即可挥师南下,占领新罗、百济两国,朕有意将三国定为高丽郡,由宇文将军领郡守一责,尔等可有异议?”

    杨坚座在金黄色的龙椅上,双手一寸一寸细细的抚摸着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神龙,闭着眼眸,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但就是这样的他,却给一众平时叱咤风云的大臣们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郭嘉听后,心中大惊,暗到“果然来了”这是一种试探,其实却也不算,只是说是当皇帝就喜欢这样考验臣子们,他们喜欢以此来判断臣子们是否忠心,但这没有太多的依据,只是皇帝呢喜欢猜忌的一种自我安慰,大奸似忠,大忠似奸,这样的试探造就的结果,只会错杀忠臣,能有机会领郡守一职的哪个不是人精?又怎么会看不出这种把戏?

    奸臣们从来都是审时度势,激流勇进,从不冒险,哪怕皇帝真心想要封赏,他们也会以各种理由退却,而忠臣则不然,他们会尽心竭力的去努力经营建设,而这样的结果,就会给皇帝一个图谋不轨的错觉。

    “不可啊陛下,辽柠郡地理位置恶劣、粮食收成条件极为苛刻,城中百姓生活贫困潦倒,建设百废待兴,师兄为了改善如此困境已然精疲力尽,无法分心更多的职务,还望陛下海涵,另选贤能,以免分身乏术,两地全都耽搁。”

    “嗯,言之有礼,既然如此那就从朝中选举贤能,朕欲以鸭绿江为线,将高句丽划分两郡,为北高郡、南高郡,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推举?”

    杨坚听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对郭嘉的推辞非常满意,沉吟一声,转而将目光转向文武百官。

    “父皇儿臣认为唐国公李渊,无论是文武德才、亦或是品性谋略,皆是上上之选,不如就委屈唐国公领一郡守之位。”

    杨广第一个站出身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这当然不是帮助李渊,杨广早就恨李渊入骨了,怎么会帮他说话?他这么做一来可以消除关陇贵族的权柄,二来又可以将李渊丟在高句丽那种异族蛮子所在的地方,让宇文承都好好收拾收拾那老东西,他可不认为就李渊这个懦弱的老东西会是他的头号心腹重臣宇文承都的对手,说不定还可以抓住某一个把柄除掉碍眼的李渊。

    这种把柄是非常多的,几乎是一抓一大把,异族可没有隋朝百姓那么听话,动不动就暴乱、反叛。

    而一但出现这种情况,论罪的时候他李渊自然首当其冲,明面上实在不行话,背地里的机会就更多了,说不定哪天深夜就会被异族刺杀,总之一但离开了中原、离开了关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