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陈国我为王 >

第37章

陈国我为王-第37章

小说: 陈国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身旁的士兵听了,立刻包围了上去。敌人不多,屈指可数,仗着隐在暗处还能兴风作浪,被发现他们的士兵围攻后,很快的成了地上的尸体。

    黄皓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从刚才现在抓住的所有俘虏,都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只知被派遣到何处埋伏多久,其中缘由就一无所知了。

    所以,抓住的俘虏没用了。

    “全部杀掉。”

    手起刀落,几根血柱喷涌,地上又多了几具尸体作为装饰品。

    ————————

    带领军队走了许久,才来到斥候所说大火连天的地方。

    离斥候汇报已然过了好一阵子,可火势依然,甚至还比原来旺盛了一些。被殃及池鱼的房屋越来越多,蔓延开的大火成了前行道路最大的阻碍。

    “启禀陛下,在前方我们抓到几个百姓,他们自称是这片房屋的住户。”庆华帝派下去探查的士兵回来禀告。

    “带他们上来。”

    士兵押来几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百姓,几个百姓脸上沾满黑灰,看样子就知道在此处呆了许久。

    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老百姓哪里见过这阵仗,觉得眼前穿着紫袍的老头恐怕是大官儿,知趣的下跪行礼。

    “大老爷好。”

    瞧着自己治下百姓的憨厚可爱的面孔,庆华帝胸中淤积的阴霾暂时一扫而空,亲手扶起一个老人家。

    看着火势愈发壮大,庆华帝问道:“几位这里的住户?可知道这火是怎么回事?”

    庆华帝一发问,几人都打开了话闸子。

    “喏,前面那家就是小人的家宅。”

    “这火估计是昨晚那群士兵干的,我家婆娘说他们一直盯着我家屋子。嘿,还以为是看上我家婆娘了。”

    “就你家婆娘那模样?”

    “我家婆娘到了晚上那滋味还是。。。。。。”

    庆华帝旁边的护卫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几人嘴里没个把门,什么话都往外蹦。庆华陛下可不能被玷污了,护卫轻声喝道:“住口。”

    几人这才知道收敛,脸上的神采飞扬收了回去,又变回原先老实巴交的模样。

    听他们七嘴八舌说了小半天,庆华帝也打听到自己想打探的东西,也就放几个百姓回原地呆着。

    几人回去的路上还偷偷问了旁边的士兵,“刚刚那个看起来怪厉害的老爷是啥官啊?”

    被提问的士兵正色道:“大胆,那可是庆华陛下。”

    “啊!”那老人竟然是庆华陛下,扑通几声下跪,只可惜庆华帝现在已经移驾别处,见不到他们惊喜交加的模样,听不到他们道一句万岁。

第九十章 发现生路() 
第九十章发现生路

    火很大,照亮半个帝都。

    幸好风不大,呛人的黑烟向上升,没有飘向庆华帝他们这边。

    汗水从额角滑到鼻尖,庆华帝还想脱掉身上厚重的盔甲,但看到将士们尽管汗流浃背却仍无怨言,只好作罢。

    料峭春寒不知道躲到哪边去了,天空有万里无云。几个浮躁的将士已经在心里骂起,贼老天,这时候就不下雨。

    他们就像行走在火炉旁边,发干的唇与被汗水浸泡后贴在肉上的衣物,一起折磨着他们的意志。

    连绵不绝的火光里偶尔出现几声求救,将士们每次拼命去拯救他们的性命之后,往往得到的只是一具具烧焦的尸体,或者是在火中焚得不成人形的活人。

    为什么太子黄皓有那么多的干柴树枝,竟然足够烧起如此绵长的大火?

    为什么?

    庆华帝充满不解,帝都民居虽说有布匹粮食一大堆能够燃烧的东西,火势也不至于在这样短短一段时间内蔓延那么多地方。帝都大多住宅用的是石料,就是预防走水。

    “启禀陛下,东南方向有大火。”

    “启禀陛下,西北方向一眼望去全是火。”

    “启禀陛下。。。。。。”

    原来派出的斥候已经回来的,与他们一起回来的是一个个不容乐观的坏消息。

    “也就是说四面是火?”庆华帝脸色很难看,他想到黄皓的目的恐怕不是阻挡他们的脚步,借机逃跑。黄皓放的这场大火,是想把他这个父亲化作火中亡魂。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庆华帝不久前还在担心黄皓这个血亲,然而对方早已准备好致他与死地。

    愤怒,掺夹悲伤,庆华帝感觉自己又老了还几岁,而且又是因为黄皓这个逆子。胸膛的郁郁成了愤怒的原料,烧起的烈焰比起眼前的滔天大火还有激烈几分。

    他们不远处的一座酒楼,在熊熊大火中烧得只剩下架子,店家跪在附近的空地上痛哭流涕,懊悔把毕生积蓄投入这个快成废墟的酒楼。

    几个士兵看到了,连忙协助店里的杂役把店家架走。等他们把哭天喊地的店家安置好,只听轰轰几声,酒楼仅余的架子也倒塌了。

    几具尸体在火中烧着烧着,竟然飘出肉的香味。

    逃出来的人闻到那味道,先是下意识的咽口水,意识到那是同类的尸体后,又捂着空荡荡的肚子呕吐。

    火中的尸体不管身前身材多魁梧,现如今只剩一个骷髅架子。肚子比常人大几圈的商贾,他们的身体甚至提炼出油,平常颇为珍贵的动物油。

    来不及逃开的百姓被活活闷死在屋内,逃出来的被掉下的屋梁砸死,呼吸太多黑烟窒息而死。这几个,那几个。

    庆华帝亲眼看到太多百姓在自己面前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惨死,他的心在滴血。一些百姓喊着他的名字,希望他们无所不能的庆华陛下快点从祭祖台回来,把大火扑灭。

    把他们死去的儿女,死去的父母,死去的亲朋好友还回来。

    可是,庆华帝并非无所不能,他是个凡人,他也在一筹莫展。

    他已经派人去把麒麟候王烈接过来,一是担心王烈的安危,同时也希望王烈能给自己一个好主意。

    安宁早就被打破,深睡的百姓被各种声音吵醒。他们收拾好细软,带上家眷后,毫不犹豫的加入逃窜的队伍。四散奔走的他们把恐慌散播到更多地方,半个帝都陷入慌乱。

    庆华帝想不出理由去制止他们继续逃下去,大火一直在向内延伸,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如果再没有办法,高贵如他也会变成数不清的骸骨中寻寻常常的一具。

    王烈赶来了。

    “陛下,还没找到出路么?”王烈带伤尚且一路在马背上颠颠簸簸,脸色惨淡了许多。

    庆华帝只是摇头,他不愿意亲口说出自己竟然真被黄皓这个逆子扳倒了。

    “派更多的人,再找,再找,总能找到缺口突破的。实在不行,末将亲自带人冲出一条生路,天无绝人之路!”王烈一边吩咐下属加大寻找生路的力度,另一方面安抚庆华帝。

    不过他所言非虚,如果真的没有生路,他就会带着天麟军用身体铺出一条生路,让庆华帝能逃生,让百姓少死几个。

    这是他王烈的使命,王家世代先祖就是靠着完成这样的使命,建起帝都王家这个声名显赫的大世家。

    “报!”

    派去的斥候又回来了一个。

    庆华帝甚至眼睛都没看向那边,这些斥候只会带来“有火”的消息,听得庆华帝心慌意乱。

    王烈示意斥候说下去,斥候压制不住心中的狂喜,笑出声来:“启禀陛下,报告侯爷,卑职在那边发现了能逃脱的路。”

    “什么?”庆华帝转过头来,眼睛发亮。

    斥候点头道:“卑职真发现了一条活路。”

    “天不绝我,天不绝我。”庆华帝裂开的嘴唇上抬,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快让天麟军带着其他兵追上。。。。。。不,快让百姓先逃。”

第九十一章 追与不追(上)() 
第九十一章追与不追(上)

    庆华帝裂开的嘴唇上抬,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快让天麟军带着其他兵追上。。。。。。不,快让百姓先逃。”

    麒麟候王烈听完庆华帝的话,随即开口:“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被大火围住的百姓数不胜数,若让他们先行离开,说不定太子已经逃到徐州了。”

    说太子能逃到徐州是夸张了,但王烈的话也不无道理,如果让百姓先走,饶是插上翅膀也追不到黄皓了。

    庆华帝内心开始挣扎,“就没有两全其美之策么?”

    王烈苦笑道:“陛下莫要太过牵挂百姓安危,此时火势虽大,可是一时半会也不可能烧了半个帝都。只要我等快去快回,大胜归来时百姓说不定毫发无损。”

    “这。。。。。。”庆华帝还是有些迟疑。

    王烈见时机不待人,心一横下了军令状:“陛下,末将以项上人头担保,您大胜归来时末将还你一堆活蹦乱跳的百姓。陛下尽管带兵出征,只要陛下一出去,末将立刻组织百姓疏散。”

    有王烈留在这里,庆华帝确实放心多了,不过他考虑到王烈一介武夫,恐怕疏散人群的事他难以胜任,还得安排一人协助他。

    “宰相可在?”庆华帝扭头问身边的白谦。

    白谦施施答道:“宰相爷在后边安抚逝者的遗孀孤寡。陛下若是要找宰相爷,这就叫他过来。”

    白谦察言观色的水准人间难得几人有,他瞧着庆华帝眉目嘴鼻的动静,当即吩咐身边的小太监:“还不快去请宰相爷过来。”

    黄庆云这老货躲在自己轿中,轿外人间百态,他哼着小曲轻松自在。要不是庆华帝命他跟着进城,说不定今夜他在南门外山水中沉溺酒色,快活胜仙。

    翠云坊学来的青楼小曲儿登不上台面,在此时哼来则味道十足,可惜好景不长,白谦突然来到他耳边亲声说道:“王爷,陛下有请。”

    黄庆云被吓了一跳,看着白谦正经的脸,他也不知这厮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垂头丧气的跟着白谦往庆华帝的位置走去。

    “见过陛下。”黄庆云仗着并肩王的王位无须行跪拜礼,作了长揖便足够了。

    黄庆云到场时,宰相许明远也过来了。

    不知为何,许明远的胡子被烧掉一部分,配上抹着黑灰的老脸和一身官服,看起来让人不禁莞尔。

    许明远正与庆华帝谈话,“不知陛下叫老臣前来是有何事?”

    “斥候来报,说是发现缺口,可供出入。”庆华帝看着他邋遢可笑的模样,心知他不论志向何在,还是心牵百姓的,“朕决定大军先出去追拿太子,你且协助麒麟候安排百姓逃生。”

    许明远当然责无旁贷的应下了,险峻关头,容不得他考虑为何是以武将为首。”

    庆华帝接着对黄庆云说道:“事关大衡未来,朕一人无法抉择,你也随朕去吧。”

    黄庆云听到这话一愣,庆华帝竟然让他插手皇室的事端,其中值得挖掘的意味这就多了。毕竟黄庆云虽说一直挂着“与朕并肩”的高衔,却一直不能以皇室中人自称。

    庆华帝这是?纵有千般猜想,此时也来不及了。纵身上马,两人骑着士卒准备好的骏马,朝着逃生之路奔去。为节约时间,王烈请示之后让军队先出去,而庆华帝和并肩王则稍后追上。

    黄庆云终日醉生梦死,流连青楼,谁知道他马术也是了不得。

    坐在马背上的他与平日判若两人,控缰策马时英勇神武,比起王烈、许明辉之流也不逊色。

    快马加鞭之下,短短一炷香时间庆华帝等人就到了火圈的缺口。

    不知为何,连天大火下就此处留了一个缺口。庆华帝不禁怀疑是黄皓的诡计,说不定黄皓在那边埋下伏兵,就等庆华帝上门送死。

    然而探子来报,前方并无伏兵。走在前头的军队也没发现异常的地方,一路平坦无阻。

    庆华帝绝不是懦弱胆小之辈,即便怀疑黄皓前边有埋伏,他也要闯一闯。

    火光照在人脸上,映出温暖的红,只是这温暖太强烈,每个人额角的汗水就没有停过。

    这条路没有火,但两边都是汹汹烈焰,走在中间仿佛置身烤炉。幸好路不长,否则普通的百姓恐怕不能把这路走完。

    等会火势蔓延之后,他们能走完这路么?

    庆华帝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要不是胯下的马儿热得不愿多走,说不定已经走出这条烈火中的缺口。

    他心中猜想,恐怕是黄皓那边出了差错,忘记点燃这篇区域。两边都是大火,敌人根本没有地方埋伏。而在出口处正好是一片空旷,敌人无处藏身。

    “真是可笑、可爱的疏忽。”

    两军交战,竟然在这种地方疏忽了。

    只要让他带领大军走出火圈,还怕黄皓么?即使黄皓把他包围成无路可退之境,庆华帝也有自信突围。

    火还在蔓延着,庆华帝走出了火圈,远处一片黑暗,显然没有着火。

    庆华帝带领陆续走出,集合完毕的士兵们,继续向黄皓的驻扎地走去。

第九十二章 追与不追(中)() 
第九十二章追与不追(2)

    夜已深,月光不知何时被云朵遮挡住。

    天穹不再是宝石般的暗蓝色,更深邃的色彩代替原来的颜色成了此时天空的主色调。

    没有月光,所有人只能靠火把才能看清对面伙伴的脸。火把的光芒还是比较微弱的,照不亮多大的地方。

    但拿火把的人数多了起来,把彼此照亮的地方合在一起,成了一片明亮的区域。

    在黑暗中,这样一片区域实在太过招摇,以至于庆华帝的探子从远处看过去时,看到仿佛漫天繁星的红色火点在摇摆。

    此时的帝都之中,明面上争斗的只有两个阵营。所以,不是我方,便是敌寇。

    探子的职责不是分析,而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把所看所闻的东西完完整整禀告上去。做决策的,是高官该干的事。

    庆华帝得到探子的汇报,一时想不出黄皓这是在下什么棋,为何越来越诡异。先是火圈出口不设防、不埋伏,现在又呆在原地不逃。难道黄皓真的有把握正面与自己的大军对抗么?

    虽然黄皓手中兵力还胜过己方,庆华帝还是相信黄皓会避而不见,这是他的直觉,也是他对黄皓的猜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