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陈国我为王 >

第38章

陈国我为王-第38章

小说: 陈国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黄皓手中兵力还胜过己方,庆华帝还是相信黄皓会避而不见,这是他的直觉,也是他对黄皓的猜测。

    他想的已经很贴近事实了。

    黄皓确实不敢和庆华帝正面对决,他面对庆华帝之时掩盖不住内心的自卑感。可惜黄皓也没想到,他的计划会出现这么大的一个缺口,足以致命的缺口。

    黄皓遥望远方烧红的天,在他想来,庆华帝即便能靠尸体堆出一条生路,肯定也损失惨重。到时拿下他轻而易举。

    大衡要变天了,未来的主宰将是他。

    心情很好的黄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还没等他收起笑容,盯梢的士兵大叫一声:“有敌人,敌人来袭。”

    坐在地上的士兵们拿起兵器匆忙起身,环顾四周。果然,在火把光芒勉强照及的地方,黑压压的朦胧声音在靠近过来。

    黄皓错愕,还是他身边的老管家及时喊道:“不要惊慌,不要惊慌。”

    正当老管家喊完,庆华帝大军前边的弓箭手已经踏入射程,密麻的“嗖嗖”声响起。

    箭雨倾斜而出,在外围的士兵倒了一片。黄皓这才清醒,忙忙提醒:“小心弓箭,小心弓箭。”

    可他的声音被惨叫声遮盖住,只有一小部分士兵来得及挥剑抵挡弓箭,更多人死在连续几波箭雨当中。

    敌暗我明,黄皓这边灯火通明,成了黑暗中最显眼的靶子。再加上士兵一只手拿着火把,不论躲避弓箭还是挥刀防守,动作都慢了许多。

    终于对面的箭雨停下来了,黄皓忙忙下令,“熄掉火把,弓箭手准备。”

    可惜他把弓箭手放在了前排,在刚刚的箭雨中他们已经死伤惨重。

    薄薄的箭雨只给庆华帝那边造成屈指可数的伤害,不过由于光线不足,庆华帝那边在抵挡弓箭之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这给黄皓提供了准备的时间。

    在黄皓的命令下,太子府与白羽军的士兵都陆陆续续熄灭火把。

    这样一来,两边都陷入黑暗,形成对峙的局面。

    没有人把火把点开,双方的弓箭手只能依靠脑海中的回忆,对着那一片地方倾斜弓箭。

    这时候鱼鳞盾阵连弩的优势又展示出来了。一个弓箭手射过几波箭之后,他的体力不足以再让他继续拉弓。而连弩作为无血肉的兵器,在放置箭矢的时间外,它可以做到连续不断的倾泻火力。

    双方从惨叫声的密集程度来揣测哪处地方站着更多的敌军,于是,庆华帝吩咐士兵们分散开来。

    如此一来不仅能减少敌方弓箭的命中率,还能让他们需要顾及的范围大大增大。

    黄皓不敢学庆华帝的做法,太子府那群士兵虽然一个个骁勇善战,可终究没经过系统的训练,而白羽军对他又不熟悉,一旦散开,整只队伍就成了一盘散沙。

    黄皓脑海中挣扎一番后,咬牙道:“撤退。”

    老管家提醒道:“对方恐怕不会轻易放我们走。”

    黄皓狰狞道:“留下所有弓箭手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反正那群人快射不了箭了。其他士兵不准点火把,轻声撤退。”

    老管家说道:“这样恐怕不妥,弓箭手恐怕不会乖乖留下。”

    “哼。”黄皓眼中的血丝红成残忍的颜色,他森森道,“告诉他们,除了弓箭手以外的士兵绕到敌人后方偷袭,弓箭手留在原地吸引敌人注意。”

    老管家一脸的英雄所见略同,把黄皓的命令一传十,十传百,传了小半天,士兵们才开始撤退。

    对面还没冲杀上来,单凭动静也判别不出这边的情况,在黄皓的吩咐下,但求活命的士兵们轻手轻脚,一点多余的声音都不敢发出。

    数万士兵,竟然真在对方面前逃之夭夭,堪称经典。

    直到庆华帝这边的弓箭手发觉好半天也没听着惨叫声,这才意识到对面似乎没几个人了。可是,他们的弓箭手还在啊。

第九十三章 追与不追(下)() 
第九十三章追与不追(下)

    现实要比小说来的更荒谬。

    没人想到,两军交战不久,就有一方主将不知缘故起了逃窜的心思,还心口合一的拉起军队就跑。

    黄皓带着剩余人马在黑暗中穿行,铠甲兵器碰碰撞撞的脆响在黑夜中格外清晰,离庆华帝越远,原先的谨慎早就抛到脑后。

    上头下令一路奔南门走,这倒让白羽军与太子府的人都不解了,刚才的命令不是绕到后头攻击敌军么?怎么一下子又变成出城门?

    士兵们人微言贱,几个多嘴的被结结实实扇了一巴掌后,大家也就不提这事了。但心眼多的人,心头早就充满怀疑。比如,两军的弓箭手就这样舍弃了?区区士卒能看出来的问题,没理由白羽军的高层睁眼瞎。

    趋炎附势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胸有谋策的在择个好时机,几个满脑子热血的莽汉则做出了符合他们外表的行为,几人怒火朝天的闯到许明辉休养的马车边上。

    正值战端,心头又因无力阻止黄皓懊悔,许明辉一直睁大眼睛望着云遮月明,无心睡眠。听到周围吵闹,许明辉皱眉问道;“那边发生什么事了,好生吵闹。”

    回答者是一个头发灰白的中年太监,他拱拳弯腰:“是将军帐下几个军官,吵着闹着非要过来叨扰将军。”

    中年太监和身旁一群士兵,都是黄皓派来监视许明辉的。由于许明辉刚才意图阻止黄皓的计划,让黄皓心中对他生了防备。

    许明辉的眉头没有舒展开来,这是在变相的软禁他么,竟然连下属过来也不能见面。他的语气有些不善:殿下说过我不能面客么?”

    “不不不,是医师说您要静养静休,不是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奴才自作主张,奴才怕打扰到将军的清净。”

    大人物斗法,小人物看一眼都不行,能躲多远躲多远。有时近了几步,说不定就殃及池鱼,一命呜呼了。中年太监看尽勾心斗角,深谙此道。他才不会牵扯进太子与许明辉的纠纷。

    许明辉怒道:“你是什么人,也配自作主张!还不快把人请来?”

    当武将的都有坏毛病,瞧惯了血气方刚、魁梧威猛,再来看人家性子软绵绵的,他们心头就不舒服。对春花秋月的文官是如此,对没半分男子气概的太监他们就更鄙夷了。

    中年太监受了不知多少白眼、斥骂,这点侮辱他不放在心头。当然,日后得势了会不会从记忆翻出这段“不堪”往事,另当别论。

    中年太监脸上瞧不出难受,还堆满笑意:“是是是,奴才这就请他们过来。”

    没过多久,几个看起来就觉得莽撞的汉子跟在中年太监身后过来。

    许明辉见是他们几个,还以为是来看望自己的,正好闲得无聊,与他们唠唠家常也不错。

    赶苍蝇似的挥手示意太监让开,许明辉带着欢笑把几人请到马车跟前。

    谁知,几人一停步,道:“将军,兄弟们死的好惨啊!”

    今日许明辉本就觉得亏欠了白羽军的弟兄们,此时听几人声音悲切,话又说得大有悲惨意味,一时间笑容僵在脸上。

    莽撞汉子七嘴八舌把黄皓所做所为讲了一遍,期间还有添油加醋,和对贵为太子的黄皓的谩骂。

    许明辉皱眉,黄皓此举虽保全了大部分人的性命,可未免太冷血无情,那可是上千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舍弃了。

    而且,成百上千的弓箭手就这样死去,未免也太不值当。黄皓恐怕不知道一个弓箭手的培养要花费多大心思,弓箭手的培养是用月乃至年计算的。

    白羽军的弓箭手,可是他的心头肉!

    于情于理,许明辉都不应当再继续沉默下去。

    “走。”许明辉示意下属们扶起自己,“你们随我去找太子殿下要个说法,不过在太子面前,那些疯言疯语就不要再说了。”

    开玩笑,当着黄皓的面骂他,许明辉自己都不敢。

    下属们求之不得的搀扶起许明辉,架着他就想往太子的方向走去。这时许明辉身边的士兵们突然拔出长刀,这些人是太子府出来的,只听太子命令。

    中年太监夹在两方中间,不知如何是好。许明辉这边的人不甘示弱的亮出兵器,眼看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放下兵器,放下兵器,有话好好说。”中年太监急得跳脚,好言好语的劝慰两方。

    “把路让开,否则保证你们一个个项上人头不保。”许明辉伤痛缠身,面泛苍白,可说出话来气势不减,“太子殿下让你们看住我,可没说我不能去见他。本将军是你们几个小兵能挡道的?滚开。”

    被许明辉一吓,没见过世面的小兵把刀插回刀鞘,乖乖把路让出来。

    ————————

    试探几次后,庆华帝命士兵们点起火把。

    暗淡的火光照出前方,空无一人。只有地上的尸体说明刚才的大战不是假的。

    庆华帝愣了,士兵们也都愣了,这叫什么事。

    大战到一半,敌方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逃了。

    这叫什么事!

第九十四章 追与不追(下续)() 
第九十四章追与不追(下续)

    黄皓撤走士兵后,留在原地的弓箭手与对方对射几轮后,果然觉得手臂上像是挂了石头,拉弓搭箭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庆华帝那边弓箭手的人数虽然少,但胜在装备精良,称是神器也不为过。

    对方犹如精壮小伙久战不败,而自己这边的人如同迟暮老人,气力不足,射了一箭之后还有冷却期,这仗还怎么大?

    不用多久,白羽军与太子府留下的弓箭手死的死,伤的伤,就此败下阵来。胆小怕死的趁着伸手不见五指偷溜逃跑,其余人在原地负隅顽抗无果后,也溃散了。

    或许弓箭手们死前,还在埋怨远处逃跑的同僚们为何迟迟没到背后偷袭。

    或许他们还在沾沾自喜,为同僚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确实,在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的帮助下,黄皓的队伍离城门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若不是天黑,众人一定能看到庆华帝此时脸上有多精彩。他也说不清自己是愤怒还是痛惜,或者掺杂了更多更复杂的情绪。

    这时黄庆云策马来到他身边,试探的问:“陛下,可要出发了?”

    庆华帝一眼望去,只能看到黑茫茫的一片。他转头,后边的大火还没熄灭。

    老来多情,庆华帝想起记忆中的一桩桩事,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他说道:“那逆子逃窜事小,百姓事大。把黄皓赶出帝都后多的是时间收拾他,现在还是让将士们配合百姓们逃生更为重要。”

    黄庆云内心冷笑,当局者迷,他知道庆华帝是把自己对父亲兄弟的懊悔亏欠补偿在黄皓身上,才会如此犹豫忍让。

    “那依陛下所言。”黄庆云也没戳破他的谎言,毕竟庆华帝等同已经把大衡交到自己这一脉的手中。他不贪图帝位,也得为子孙后代考虑。

    庆华帝身前走过一个士兵,士兵手中的火把照亮庆华帝的脸,这一刻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所有情绪又被他藏回心中。

    “你带一些人找水源,阻止火势再继续蔓延下去。”

    黄庆云拱拳,纵马离去。

    庆华帝一手抓着马缰,大叫道:“全军听令。”

    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把头仰向庆华帝这边,等待他的命令。

    “诸位,除贼事大,但,令百姓脱离火海在此刻更为重要。你们能看着百姓们在火海中煎熬么?”

    士兵们斩金截铁的回答:“不能!”

    深吸一口气后,庆华帝再次问道:“那么,你们愿意为了拯救百姓,甚至于付出自己的性命么?”

    他等到的回答不失所望:“愿意。”

    士兵们当然愿意,他们大部分人出身帝都或帝都周边,此时在火海中煎熬的,可能就是他们的父母亲朋。

    甚至,有些人的亲朋已然葬身火海。

    “回去救百姓!”

    “嚯!”将士们举起兵器欢呼。

    庆华帝一声令下,众人掉头,往火势还在蔓延的火圈走去。

    ————————

    “许将军怎么来了?医师不是说要多加休养么?”太子说完冷冷看了跟在许明辉身后的中年太监,那太监一瘫整个人跪到了地上。

    中年太监和那几个小兵显然是拦不住许明辉的,在他下属的搀扶下,许明辉赶上了太子的步伐。

    太子还不知许明辉为何事而来,眼神闪躲,一直没有与许明辉对视。

    “末将许明辉见过太子殿下,末将身体不适,不便行礼,还请殿下不要见外。”两人还未撕破脸皮,许明辉双手拱拳,腰部微弓,“医师也说了,走几步路还是无恙的。末将此次前来,是有两件事要请教殿下。”

    黄皓尴尬一笑,心中想到,许明辉想问的两件事该不会就是自己不想说的两件事吧。

    即便再不想说,可许明辉手下的兵力占了全部士兵的大部分,不好糊弄。

    “许将军有何事要问,但说无妨。”黄皓硬着头皮说道。

    许明辉说道:“听闻太子殿下哄骗我白羽军大好男儿留在庆华帝大军面前送死,可有此事?”

    黄皓道:“何为哄骗?本太子也是顾全大局之举。”

    “噢?”

    “当时情况紧急,如果我不牺牲一部分人的命,所有人都可能搭在那里。”

    许明辉还没有开口,他的属下先按捺不住,其中一人甚至指着太子鼻子骂道:“明明就是你这厮怕死。”

    太子也不生气,他在意的只有许明辉的态度。

    许明辉直勾勾看着他的眼睛,继续说:“据我所知,庆华帝手下人马加起来可能不足我们一半。殿下如此轻易的避而不战,说不过去吧。”

    “许将军难道不知道对方有以一敌十的天麟军么?”

    “据末将所知,天麟军下午一战后还能参战者不足五千之数。”

    “这。。。。。。”黄皓圆不了谎了,难道他能说是因为自己害怕么?

    许明辉也没继续发难,只是眼神没有挪开。黄皓被看得心里发麻,眼神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